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宗质  徐英 《蛇志》1994,6(1):9-9
海蜇螫伤的防治李宗质,徐英(河北省北戴河医院)我区地处沿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避暑的旅游胜地。温暖的沿海气候,也适宜海蜇的生长繁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事业兴旺发展,每到夏天避暑旅游旺季,亦正是海蜇丰收之时,因此旅游者被海蜇螫伤之事经常发...  相似文献   

2.
吴孝慎 《蛇志》2001,13(2):43-43
1996~ 2 0 0 0年 ,我院诊治各类野蜂螫伤 60多例 ,除 1例转院治疗外 ,其余全部治愈 ,现将其中资料较完整的 30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0例均确诊为野蜂螫伤 ,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 4~ 58岁 ,螫伤少的 2处 ,多的 30~ 40处。病例分型 :( 1 )轻型 1 0例 ,局部红肿、疼痛 ,有时出现皮肤痒疹 ,头昏 ,视力模糊 ,恶心、呕吐等 ;( 2 )重型 1 2例 ,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红色痒疹 ,伤处皮肤肿胀严重 ,疼痛难忍 ,全身症状有头昏、视物模糊、全身肌肉酸痛、恶心、呕吐 ,呼吸困难 ,胸闷 ,少尿 ,尿呈酱油色等 ,尿常规 :蛋白 ~ …  相似文献   

3.
韦道生  钟佩华 《蛇志》1993,5(3):49-50
本文报告蜂螫伤引起 ARF9例,多为黑蜂螫伤,部分病例合并多脏器损害。除1例非少尿型 ARF 保守治疗痊愈外,8例均经透析治疗。本组治愈率55.6%(5/9).死亡2例皆合并多脏器衰竭.本文还结合文献对蜂螫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蜂螫伤患者的肾脏病理改变,以指导临床针对性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4例重症蜂螫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做病例报告,初步了解重症蜂螫伤患者的肾脏病理改变。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结果、治疗过程及预后,并进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均为青壮年,均出现了MODS,包括急性肾衰竭、中毒性心肌炎及急性肝损伤。3例患者的肾组织病理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及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病理切片中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及大量淋巴细胞浸润。1例患者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未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的患者使用小剂量激素反应较好,使用激素后肾功能恢复时间更短。结论:在重症蜂螫伤患者肾脏损伤的过程中,除了常见的急性肾小管坏死、血管内溶血、横纹肌溶解及休克等原因外,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此类患者,及时使用激素治疗可能是减轻肾脏损伤、促进肾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丁雄飞 《蛇志》2005,17(1):22-23
黄蜂螫伤一般症状较轻,仅局部处理或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即可获痊愈,严重者可并发过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循环或呼吸衰竭而死亡,而并发周期性麻痹者极为罕见。2004年5月,我科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成功救治1例此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罗学英 《蛇志》1995,7(3):43-43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采自我国南方广东省的异螫蜂属1新种──扁角异螫蜂AdryinusPlatycornissp.nov,模式标本存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生物防治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毒蜂螫伤治疗体会福建省清流县医院罗学英指导罗汉中我县地处闽西北山区武夷山麓、林密山高。每年夏秋季节,上山采红菇,或做其他山间作业。被毒蜂螫伤的人是常有发生的,家父罗汉中为本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我幼承庭训.耳濡目染,治愈过毒蜂螫伤者38人,从临床上观...  相似文献   

9.
野蜂螫伤是野外工作中一种较常见的外伤.现将广西排雷队在两年中发生的野蜂螫技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野峰螫伤者,均系男性,年龄19岁~22岁.局部表现:伤部麻木、酸胀16例.红肿、热痛11例;螫伤处发生溃烂,有分泌物7例,全身微痒17例.头晕、头痛7例,发热7例.全身被蜂伤一处5例,两处8例,两处以上5例.头面部受伤1例.颈部受伤4例,上肢受伤4例,躯干受伤1例.野蜂种类:一般是野黄蜂,另外是黑蜂(土蜂).1.2 发病特点 均是在雷场作业时发生,一般每次发生两例以上,大部分以局部症状为主.如:局部麻木、剧痛.红肿.小部分仅表现为局部疼痛.一般在  相似文献   

10.
毒蛇咬伤与鱼刺螫伤、水母螫伤的比较、鉴别和治疗 附赤鱼尾刺螫伤两例报告林学仪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537400一、毒蛇咬伤与鱼刺螫伤、水母螫伤的比较、鉴别和治疗(见表)二、赤鱼尾刺螫伤两例报告例一:男40岁,江西余江县渔民,因被赤鱼尾刺螫伤,右足部肿胀、...  相似文献   

11.
蛇伤灵注射液治疗蛇伤4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美英 《蛇志》1999,11(4):72-72
蛇伤是夏季常见急症,为及时和方便治疗,我院将已故的陈老中医多年的经验方改制成“蛇伤灵”注射液,作为医院治疗蛇伤急救必备药品。自1989年开始至今该药在临床应用中未出现后遗症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00例中,男212例,女188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7岁;咬伤上肢145例,下肢254例,头部1例;就诊时间最短30min,最长3天。1.2 诊断依据 (1)能明确辨认出是何种毒蛇咬伤;(2)咬伤部位有明显齿痕;(3)临床表现符合毒蛇咬伤症状特征。本组竹叶青蛇咬伤127例,龟头壳花蛇咬伤118例,烙铁头蛇咬伤126例,眼镜蛇咬伤25例,银…  相似文献   

12.
蜂螫伤并过敏性休克1例蒋靖生,陈端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患者,女,12岁,学生。因蜂螫伤后全身皮疹约1小时,全身紫绀10分钟于1995年7月11日下午6时30分车送我院急诊。当时下午5时多在竹林玩耍时,不填被蜂窝螫伤左面、左小腿各一处(蜂种不明)。约10...  相似文献   

13.
康树桂  舒普荣 《蛇志》1990,2(4):30-31
蛇伤自救盒是飞行员亚热带、热带丛林跳伞生存携带的救生装备物品,也可供其他野外工作者用于毒蛇咬伤后自救,我们同江西鹰潭蛇伤防治研究所等单位,经过二年多的实验研究,设计—种可以随身携带、使用方便、能长期保存、高效的“蛇伤自救盒”。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刺螫库蠓Culicoides punctatus是一种重要媒介蠓虫,是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 SBV)的主要传播载体。通过石蜡切片和苏木素 伊红染色技术观察刺螫库蠓成虫内部器官系统的组织结构。【方法】利用网扫法、灯诱法采集刺螫库蠓成虫,除足和翅外置于Duboscq-Brasil固定液中常温固定,然后经过逐级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连续切片以及苏木素-伊红染色等过程制成玻片,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和拍照。【结果】刺螫库蠓成虫消化系统不存在性别差异,由消化道及唾液腺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腹神经索组成。脑可划分为前脑、中脑和后脑3个功能区。复眼和触角是刺螫库蠓主要的感觉器官。腹神经索可分为咽下神经节、胸神经节和腹神经节。呼吸系统主要由气管组成,气管遍布全身,无肺组织,胸部具有2对气门,分别位于中胸和后胸;腹支囊组织呈泡状,着色不明显。生殖系统包括内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官,其中雌性内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及生殖附腺,雄性内生殖器官包括精巢、输精管、射精管及生殖附腺。【结论】本研究明确了刺螫库蠓成虫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以及感觉器官的结构特征,为库蠓的发育研究提供了更为直接、准确的证据,有助于提高蠓媒监测、预报及防制的全面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5.
蛇药外用治疗毒蜘蛛螫伤34例邹荣德广西军区南宁友爱路干休所530001〗我们采用季德胜蛇药加75%乙醇外用治疗毒蜘蛛螫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10~73岁,病程1~3天(平均1.8天。螫伤部位多见面部、颈...  相似文献   

16.
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薄层实验法(DPPH-TLC-ASSAY),从尼日利亚螫毛果(Cnestis ferruginca)植物的甲醇提取物中发现了一种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物质;用柱色谱及反相制备柱色谱(RP-LPPLC),制备出了该活性物质的纯品;用质谱(HR ESI-MS),核磁共振氢谱(^1H0,碳谱(^13C,DEPT)。紫外光谱及化学方法对该物质进行了结构鉴定,鉴定结果为对苯酚基-6-O-反式咖啡酸基-β-D-吡喃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17.
王乃平 《蛇志》1992,4(3):22-23
在我国,特别是南方蛇伤的高发地区,每年都有许多人被毒蛇咬伤,其中不少人因此而致残甚至丧失了生命.因此,许多医务工作者致力于蛇伤治疗的研究,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蛇药应用于临床,在蛇伤治疗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纵观众多有关蛇伤的研究,作者不得不认为这中间存在着明显的误区.最近,有一国外蛇伤专家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听了国内几位作者的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腿挤压伤伴撕脱伤患者的整体治疗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23例小腿挤压伤伴撕脱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行自体皮肤反削回植、异种皮覆盖或封闭负压吸引治疗+二期植皮、知名血管皮瓣转移、单纯清创缝合。结果:23例中,18例Ⅰ期愈合;5例局部皮肤坏死,经换药后Ⅱ期愈合2例,残余创面行植皮后Ⅱ期愈合1例;骨外露者经皮瓣转移修复后Ⅱ期愈合2例。随访3-16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小腿挤压伤伴撕脱伤,依具体情况采用自体皮肤反削回植、异种皮覆盖或封闭负压吸引治疗+二期植皮、知名血管皮瓣转移、单纯清创缝合等方法修复创面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较大的作用,临床效果较好,利于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薄层实验法(DPPH-TLC-ASSAY),从尼日利亚螫毛果(Cnestisferruginca)植物的甲醇提取物中发现了一种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物质;用柱色谱及反相制备柱色谱(RP-LPPLC),制备出了该活性物质的纯品;用质谱(HRESI-MS)、核磁共振氢谱(1H)、碳谱(13C、DEPT)、紫外光谱及化学方法对该物质进行了结构鉴定,鉴定结果为对苯酚基-6-O-反式咖啡酸基-β-D-吡喃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20.
李端方  丁仕兰 《蛇志》1992,4(2):12-14
为摸清我县蛇伤发病情况,对全县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时间是1989年至1991年三年;调查人口20.3万人.蛇伤数213人,平均年发病率为0.35‰.其中男性161例占75.59%.死亡2例,死亡率0.94%.蛇伤高峰在5至8月.受伤者绝大多数是农民(97.65%).受伤部位多为下肢(78.40%).受伤地点多在山林中(40.85%)和山间小路上(38.03%),致伤蛇种主要是蝮蛇(40.85%)和烙铁头蛇(33.80%),其次是竹叶青蛇(13.62%)和五步蛇(8.45%).本地对人危害最大的是五步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