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宜昌鳅蛇系底栖性小型鱼类,在长江宜昌江段的渔获物中时有出现。繁殖期为5—6月,产漂流性卵,膜径在3.1—4.0毫米之间,水温21.2--25℃时,受精卵约经40小时孵出。作者对其仔稚鱼的形态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2.
长江湖口段春夏季仔稚鱼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口江段连通长江与鄱阳湖, 是诸多鱼类的洄游通道, 在长江鱼类的繁衍生息中发挥重要功能。研究于2016年5月—8月在长江中下游鱼类繁殖期内对湖口江段系统开展鱼类仔稚鱼资源的调查, 研究分析了该江段仔稚鱼群落组成、优势种、密度变化、时间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88d连续采样共鉴定出隶属于8目12科39个仔稚鱼类群, 其中37个类群鉴定到种, 1个类群鉴定到亚科, 1个类群鉴定到科。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为该江段仔稚鱼的第一优势种, 其余优势种有虾虎鱼科(Gobiidae)、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和飘鱼(Pseudolaubuca sinensis)。仔稚鱼密度在7月1日达到峰值, 峰值为1230.77 ind./100 m3; 7月1日至8月15日仔稚鱼密度整体呈波动性下降的趋势。时间尺度的聚类将6个时期分为5月下旬—7月上旬与7月下旬—8月上旬2个群组, 贝氏?、翘嘴鲌和刀鲚等在6月下旬达到峰值; 鳊、四大家鱼和鳜等在7月上旬达到峰值。江段断面上南北近岸采样点仔稚鱼密度高于断面中心。使用冗余分析方法(RDA)分析了仔稚鱼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发现水温、透明度、流量均为影响仔稚鱼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水位与仔稚鱼密度相关性分析表明, 两者呈极显著相关(P<0.01)。研究表明, 湖口江段鱼类早期资源较为丰富, 仔稚鱼群落结构主要以中小型鱼类为主, 且江湖洄游性鱼类占比较高; 仔稚鱼对各环境条件有着不同适应特点, 仔稚鱼与水温、透明度、流量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补充了湖口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的基础资料, 为长江中下游鱼类资源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五里湖仔稚鱼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于2016年4—10月对五里湖仔稚鱼进行系统调查。期间共采集仔稚鱼70678尾,共鉴定出鱼类20种(属),隶属于7目8科18属。五里湖仔稚鱼密度均值为3825尾/100 m3,主要优势种为?属(Hemiculter sp.),其数量占比为68.76%。五里湖仔稚鱼主要采集于4—8月,密度高峰期为6月,各物种密度高峰期存在差异,最早的为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4月),最晚的为短吻银鱼属(Salangichthys sp.,8—9月)。五里湖仔稚鱼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沿岸带仔稚鱼密度显著高于(P<0.05)敞水区,密度分别为5650和310尾/100 m3。西五里湖仔稚鱼的密度高于东五里湖,密度分别为4482和3600尾/100 m3。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水温、溶解氧、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密度是与仔稚鱼分布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P<0.05)。研究结果显示,五里湖鱼类主要繁殖期为4—8月,主要产卵和育幼水域为沿岸带,其中西五里湖的育幼功能优于东五里湖,因此进一步维持对西五里湖的生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燕鳐是黄海沿岸重要鱼种之一。本文描述了燕鳐受精卵与仔幼鱼发育的形态特点和培育条件。 烟台崆蛔岛沿岸的燕鳐,5月底开始产卵,7月结束。人工受精在船上进行。受精卵和仔幼鱼在室内用静止水进行培育。 仔幼鱼的主要饵料是皱褶臂尾轮虫和卤虫幼体。幼体在室内水泥池(0.8立方米)进行培育。 受精卵和幼体在水温20.0—27.2℃,盐度31.28—31.74‰,pH8.32—8.52,溶氧(DO)1.52—8.32毫克/升的条件下进行培育。共育成幼鱼4801尾,到1981年9月20日,幼鱼最大全长92毫米。 1982年又进行了重复试验,共育出幼体6万余尾。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水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的分布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H  Yang SL  Meng HX 《动物学研究》2012,33(3):255-260
根据2005年4和11月、2006年4和9月在长江河口水域进行的鱼卵、仔稚鱼种类和数量调查,并结合1990年9月和1991年3月的历史数据,对该水域的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的季节变化作了研究,其结果共发现鱼卵、仔稚鱼36种(类),以海洋鱼类种类最多。秋季航次鱼卵、仔稚鱼的平均种类数和丰度均高于春季。河口咸淡水区鱼卵总数显著高于淡水区,而仔稚鱼总数略低于淡水区。与1990—1991年数据相比,2005—2006年春、秋季的鱼卵和仔稚鱼丰度均有所增加。1990、2006年秋季(9月)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差异较大,特别是翘嘴红鲌和太湖新银鱼丰度差异较大。这些都说明近20年来,长江河口水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2015年4月3日—6月10日利用方形网采集象山港水域仔稚鱼,分析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摄食习性及其与饵料生物的相关性。期间共进行10个航次的调查,采集蓝点马鲛仔稚鱼1108尾,体长范围4.0~41.1 mm,其中587尾个体用于摄食分析。结果表明:象山港蓝点马鲛仔稚鱼的饵料生物有11种,其中鱼类仔鱼个体占98.6%,以斑鰶(Konosirus punctatu)、鰕虎鱼(Gobiidae)、鮻(Chelon haematocheilus)等为主要种类;摄食率随生长发育逐渐升高,卵黄囊仔鱼摄食率最低(为20.4%),弯曲期及之后的个体摄食率均在60%以上;蓝点马鲛仔稚鱼口裂较大,占体长的16.4%~25.1%,且与体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个体生长发育,饵料体长逐渐增大且范围变广,与蓝点马鲛仔稚鱼的体长和口裂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调查期间饵料生物丰度出现3个波峰,蓝点马鲛仔稚鱼主要出现在饵料生物丰度的第二波峰期间,经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蓝点马鲛仔稚鱼与饵料生物丰度呈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黑斑原(Glyptosternum maculatum)仔稚鱼对缝隙的喜好行为、对底质颜色及种类的选择行为,旨在优化苗种培育模式,改善其养殖条件。结果表明:黑斑原仔稚鱼对缝隙的喜好日间(7:00—20:00)显著高于夜间(21:00—6:00; P<0.05);开口22d、23d和25—30d对缝隙无喜好行为(P>0.05),且夜间(开口6d、11—13d除外)对缝隙无喜好行为(P>0.05);开口12d、13d、15d和24d仔稚鱼表现出对较小缝隙(0.9 cm)的喜好性(P<0.05);开口2d和3d仔稚鱼表现出对底层缝隙的喜好性(P<0.05);开口5d、6d、8—21d和24d仔稚鱼表现出对表层缝隙的喜好性(P<0.05);在(400±50) lx光补偿条件下仔稚鱼对底质颜色无明显的喜好性;在(10±2) lx光补偿条件下仔稚鱼对黑色底质的喜好性显著于白色底质(P<0.05)。仔稚鱼日间具有较强的藏匿行为,喜好藏匿于较小的缝隙中,并在弱光补偿条件下喜好黑色底质。仔稚鱼的藏匿特点,为优化苗种培育和改善苗种培育环境提供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樊紫薇  蒋日进  李哲  李鹏飞  梁君  张琳琳  印瑞 《生态学报》2020,40(13):4392-4403
为了解中街山列岛海域鱼卵仔稚鱼空间分布、种类组成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0年5月—2012年2月在中街山列岛海域利用水平和垂直拖网开展了8个航次的鱼卵、仔稚鱼调查。运用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聚类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对该海域鱼卵、仔稚鱼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两年水平拖网共采集到鱼卵1783粒,仔稚鱼67尾;垂直拖网共采集到鱼卵576粒,仔稚鱼59尾。2010年平拖优势种为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垂拖重要种为鲉形目未定种(Scorpaeniformes sp.)和扁舵鰹(Auxis thazard)。2011年平拖重要种为短吻红舌鳎、鰏属未定种(Leiognathuss sp.)、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和鳀(Engraulis japonicus);垂拖重要种为短吻红舌鳎、龙头鱼和中华小公鱼(Stolephorus chinensis)。经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鱼卵仔稚鱼的优势种和重要种群落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1)。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对鱼卵仔稚鱼的影响较大,夏季是中街山列岛...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了进一步探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2006年7月-2007年6月的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13个站位点的水深0.5-1.5m处,两人沿海岸平行方向步行拖曳小型拖网(1m×4m,网目1mm)采集仔稚鱼样本。周年共拖网397网次,采集到仔稚鱼49045尾。仔稚鱼隶属于31科,共84种,其中海洋性鱼类16种,河口性鱼类30种,洄游性鱼类4种,淡水性鱼类34种。洄游性鱼类刀鲚占总个体数的82.63%,为最优势种。仔稚鱼的物种数、个体数和丰度在冬季较低,以3月份最低,夏季最高。Margalef丰富度指数2006年11月—2007年4月相对较低,2006年10月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0月最高,7月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全年较恒定,2006年7月和2007年6月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水域夏季鱼卵和仔稚鱼年间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5年、2008年、2009年和2011年8月(夏季)在长江口水域(30°30'—31°45'N,121°15'—123°10'E)4个航次的浮游生物拖网资料,分析了长江口水域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特征及其年间变化。结果表明:4个航次采集的鱼卵和仔稚鱼鉴定到种的种类有17种,隶属于8目13科,以鲈形目种类最多,11种,其次是鲱形目,5种,其他各目种类均小于5种;种类数存在明显年间差异,2005年种类数最多(鱼卵3种,仔稚鱼8种),其次是2009年和2011年,2008年种类数最少(鱼卵1种,仔稚鱼5种)。优势种年间更替明显,长蛇鲻(Saurida elongata)、虾虎鱼(Gobiidae spp.)和中华小公鱼(Stolephorus chinensis)在2005年是优势种,2008年优势种为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2009年优势种为鳀鱼、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虾虎鱼等,2011年虾虎鱼和小公鱼(包括小公鱼属未定种Stolephorus spp.和中华小公鱼Stolephorus chinensis)成为优势种。2005年鱼卵和仔稚鱼数量分布的密集区在嵊泗列岛附近水域,2008年鱼卵和仔稚鱼出现较少,未出现明显的数量密集区;2009年鱼卵数量较少,仔稚鱼数量较多,密集区主要分布在在长江口以外123°E附近水域;2011年鱼卵主要分布在在长江北支口门外附近水域,仔稚鱼在调查区内分布相对均匀。  相似文献   

11.
12.
13.
A study of four species of Erysiphaceae (Uncinula salicis, Podosphaera leucotricha, Erysiphe cichoracearum, and Microsphaera diffusa) revealed that the binucleate stages of the ascocarp are initiate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ose of Diporotheca rhizophila Gordon & Shaw. The “appendages” developing on immature ascocarp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ceptive hyphae. Appendages characteristic of mature ascocarps are produced much later. Lysis of certain centrum cells occurs, and asci are initiated from some of the remaining binucleate centrum cells. Resorption of centrum cells by the asci is supported by this investigation, corroborating Björling's earlier studies on Erysiphe graminis.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