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从远古起,人类就有了对蛇的恐惧记忆,并代代相传。毒液致命,望而生怯蛇之所以让人害怕,是因为有些蛇能分泌出致命的毒液,能让人瞬间毙命。这些让人闻风丧胆的蛇  相似文献   

2.
魏玉保 《植物杂志》2010,(10):14-17
从远古起,人类就有了对蛇的恐惧记忆,并代代相传。毒液致命,望而生怯蛇之所以让人害怕,是因为有些蛇能分泌出致命的毒液,能让人瞬间毙命。这些让人闻风丧胆的蛇类被人统称为毒蛇。它和普通蛇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口腔内有毒牙,  相似文献   

3.
摄影的精神     
<正>照相机,跟电脑和手机一样,都是当今世界最为普及的工具。事实上,现在有些照相机是与手机、电脑三者合一的。几乎每个人,至少住在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在拍照。至于说一个人的形象从来没有出现在照片上,这样的人几乎很难找到。在我们开汽车、逛商店或走在马路上时,我们的形象常常会在无意中被监控录像拍下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需要摄影。主要原因是它有众多的用途——有些用途大有裨益,有些则未必如此。摄影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保留对假日的记忆,记录孩子成长的过程,显  相似文献   

4.
朱道立 《四川动物》1997,16(2):87-89
本文介绍了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与人的学习、记忆的不同类型,即简单学习、结合学习、复合学习.记忆过程的神经基础及其神经机理,学习、记忆与神经肽的相关关系,以及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分子生物学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学习记忆对脑内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玉秋  梅俊 《生命科学》2000,12(5):228-230,216
学习记忆是人和动物重要的脑功能,大量事实表明,学习记忆过程与脑内c-fos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由学习记忆所诱导的c-fos基因表达在脑内广泛分布,以皮层、海马和边缘系统为多,依学习记忆训练模型的不同,其表达时程有所差异,但一般于训练后立即或30分钟左右出现,1~2小时左右达峰值。被动和主动回避训练、光辨别训练及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训练等多种学习记忆模型均可诱导脑内c-fos基因的表达。其他影响学习记  相似文献   

6.
李超荣 《化石》2020,(1):24-28
正往事的记忆岁月的流逝,那些曾经的往事,有些让你记忆模糊,有些是你终身难忘。在我的考古生涯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我们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的田野实习。那时同学们对俞伟超等老师严谨的教学和丰富的田野经验非常敬佩。俞伟超老师带我们学生考古发掘盘龙城遗址和墓葬。在发掘中发现一些圆圈形的遗迹,同学们很好奇,不知道这些遗迹是何种现象。但是,在余老师的热心指导下,学生们认真仔细地进行发掘,知道圆圈形的遗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磷脂酰丝氨酸复合胶囊对改善小鼠及人体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部分,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 3 个剂量组(剂量分别为 333、667、1 000mg/kg·BW)和阴性对照组,每组共计12只,每48只1个大组进行行为学实验。连续灌胃给药 30d 后,分别进行水迷宫、跳台和避暗实验。1周后,小鼠按照相同的数量和方法重复上述实验;人体实验部分,选取49~65岁且知情同意的健康退休人员随机分为试食和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试食组57人、对照组59人,服用30d,对照组服用相同外观的软胶囊安慰剂。实验开始及结束时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测量评估,将各分测验量表得分和记忆商进行前后和平行比较。结果:磷脂丝氨酸复合胶囊可延长小鼠跳台实验的测验潜伏期、减少跳台训练错误次数;小鼠避暗消退实验的潜伏期延长,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重复实验也为阳性;试食组57人服用磷脂酰丝氨酸复合胶囊后,各分测量量表得分及记忆商与实验前比较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食组各分测验量表分(除指向记忆)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总量表分和记忆商试食组试食前后差异显著,试食后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磷脂酰丝氨酸复合胶囊具有辅助改善小鼠及人体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 磷脂酰丝氨酸;行为实验;学习记忆;临床记忆量表  相似文献   

8.
遗忘症又称记忆缺失症。患者忘掉了言语,或是忘掉了本人的身份(姓名、年龄和家庭背景);还有些患者不能耐受噪声,不能集中注意,且有轻度头痛。病因是疾病例如创伤对脑细胞的直接损害和血供不足所导致的间接损害,以及先天性弱智。常见的病因是心理因素例如焦虑和神经...  相似文献   

9.
DNA疫苗──解开免疫记忆之谜的钥匙?关键词DNA疫苗,免疫记忆D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吗?几年前这个似乎是异想天开的问题,现在DNA却开始探索性地应用于人体了。这是一项以核酸为基础的新颖的治疗方法。例如,有些患者正在接受这种治疗,即用新基因替换...  相似文献   

10.
科学界认为 ,人与人的记忆能力不同 ,部分原因可能与遗传学有关。神经传递素受体出现特殊变化的人比起只有一般变化的人记忆力更差 ,这是发表在《自然 -神经科学》11月号上的一个结论。研究人员对年轻志原者进行深入考察后提出 ,这一基因上自然产生的变化可能是导致人类个体记忆差异的因素之一。基因上出现特殊变化的人在记忆测试时比只有普通变化的人要少记 2 1%的单记。而在认知系统的其他非记忆测试中则没有显示差别 ,因此作用认为这一特定的基因变化只是削弱记忆力。记忆差别的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情绪图片能比中性图片产生更好的记忆效果。然而近年研究发现,对于复杂场景图片,情绪诱发的记忆增强并非单一的过程,而包含两个相反的现象:情绪信息既可能选择性地增强场景中具有情感色彩的中心记忆,并带来背景记忆的下降,诱发情绪记忆权衡效应;也可能同时增强中心和背景记忆,诱发情绪记忆拓宽效应。两种现象的发生取决于记忆信息特性(情绪效价、中心-背景联结程度)及记忆过程(编码、巩固和提取)相关的诸多因素,而其背后的机制仍未明晰。当前该领域存在情绪记忆权衡是否是一种不由注意所介导的自动化过程的争论,另有少数研究考察了与记忆权衡效应相关的脑网络,而针对记忆拓宽效应机制的研究仍较为匮乏。未来需从行为和神经层面,对比情绪诱发的记忆权衡与拓宽效应的发生机制,针对二者的自动化特性、涉及的记忆表征形式等问题深入研究,并将这些效应拓展至空间之外的维度,以系统揭示情绪信息选择性增强记忆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记忆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累积经验、促进个体生存的重要功能。然而,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物质滥用障碍具有某种非适应性记忆过强的特征,不利于个体生存。因此,以病理性改变的记忆为靶点,通过削弱或更新非适应性记忆,可以达到缓解症状甚至治愈的目的。记忆并非是对经验的刻板记录,而是对经验不断更新整合的过程,因此记忆有被干预的可能。记忆的再次激活可能会诱发记忆消退和再巩固,这为记忆相关精神疾病的干预提供了思路和启发。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技术作为一种时间、空间分辨率较高的无创神经调控技术,近年来开始被结合运用到记忆干预研究中。不同刺激参数的NIBS (如频率、极性,以及受刺激区域的初始神经激活状态)应用于特定大脑皮质区域,可以调节神经可塑性,增强或降低靶点脑区的兴奋性,从而削弱或增强行为表现,实现记忆消退增强或在再巩固时间窗内干预记忆。本文首先介绍了记忆相关的脑功能基础研究与局部脑区干预方案的理论联系,继而回顾了近年来NIBS与记忆干预相结合应用于创伤或物质滥用相关障碍的临床干预研究,为精神疾病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启发。  相似文献   

13.
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社会化是建立记忆的基础上的,仪式可通过情感、多个感官来强化人对社会关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4.
人手指柔性触觉感知的记忆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J  Song AG 《生理学报》2007,59(3):387-392
触觉再现技术是当前虚拟现实和远程操作机器人领域的前沿,而柔性触觉则是其重要的研究内容。触觉再现接口的设计需要充分研究人手的触觉感知特性。本文在柔性触觉装置上研究了人手指柔性触觉记忆特性。先通过回忆性实验确定人手指的柔性触觉记忆容量,在记忆容量范围内又进行了再认性实验,对人手指的柔性触觉记忆反应时间进行分析。本实验方法简单有效,得出的结论不仅可以用来改进触觉再现装置的设计,而且为触觉再现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自我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朱滢  张力 《中国科学C辑》2001,31(6):537-543
自我记忆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 SRE)即凡与自我有关的加工均导致最优的记忆成绩, 这一记忆成绩甚至优于语义加工. 东方人的自我概念包含母亲成分, 3项实验表明, 中国人与自我有关的记忆并不优于与母亲有关的记忆, 而是处于同一水平(特别是在R/K判断方面); 但是, 西方人的自我不包含母亲成分, 有资料表明, 英国人、美国人与自我有关的记忆优于与母亲有关的记忆. 从情景记忆的HERA (hemispheric encoding/retrieval asymmetry)模型的角度, 讨论上述东西方人自我记忆效应差异发现的意义, 这一发现将为使用脑认知成像技术探索自我在脑中的定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Genetic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microRNA"的遗传物质或在动物模型记忆形成的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某些情况下microRNAs会增强机体记忆,但有些时候却会减弱机体的记忆力。研究者Ron Davis教授指出,我们的系统性筛查技术可对所有的miRNAs进行综合地鉴别,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在对正常学习和记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世界》2006,(8):8-8
夏天,人们容易受到蚊子叮咬,但为什么蚊子对有些人总是“敬而远之”?英国科学家在一项对人体汗液的研究中,发现了其中可以驱赶蚊子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在每个人的汗液中都会自然产生,但不被蚊子叮咬的人的汗液中这些化学物质的含量比别人高。  相似文献   

18.
学习和记忆的现代神经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是神经科学中饶有兴趣的问题之一。学习是指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过程,记忆则是学得的信息贮存和读出的神经过程。人们渴望了解脑是如何进行学习和记忆的,脑的学习能力是否有极限,脑的记忆容量有多大等等。另一方面人们毫不怀疑地认为学习和记忆是脑(或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功能,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人或动物是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外界环境的,也即难以生存的。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新的记忆(比如你刚刚认识的人的名字),例如在所谓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也就是短期记忆中维持了几秒钟。如果这个人对你很重要,他的名字将在几天内进入你的长期记忆,通过永久性改变的神经连接来保存。但是在两个小时之间,当它离开了你的标准短期记忆,并没有嵌入在长期记忆中,它会在哪里呢?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研究小组的结果表明记忆可以复活。与最近的研究工作一致,这项研究表明即使在传统的短期记忆已经消失时,信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在连接的神经元之间的突  相似文献   

20.
《生物磁学》2009,(12):I0002-I0002
荷兰研究人员发现,人的记忆力会受到深度睡眠时间长短的影响。如果没有沉睡期或者沉睡期过短,人对此前学习内容的记忆会比正常睡眠时差得多,相关报道发表在《自然一神经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荷兰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伊斯布兰德·范德韦夫及同事报告说,这是由于脑内海马体结构的活动过少,而海马体结构承担着强化记忆的功能.即把信息从短期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不过。研究人员还无法说明海马体结构为什么会在缺乏沉睡时有这种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