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磁学》2009,(13):I0002-I0003
英国科研人员开发出的一种革命性新型蛋白稳定技术,使那些原来因不太稳定而被忽略的蛋白质重新进入科研人员们的研究视野。有望使超过30%的蛋白质成为新药研发的潜在目标,从而开创药物研发的新局面。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网络版上。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组学的相关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分子生物学领域内,蛋白质组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基因组相对较稳定,而且各种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组结构有许多基本相似的特征;蛋白质组是动态的,随内外界刺激而变化。对蛋白质组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容易接近对生命过程的认识。但同时对数千种(甚至更多)蛋白质特性的研究也是一个很大的技术挑战。双相凝肢电泳、质谱、酵母双杂交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本对此类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主要实验技术包括酵母双杂交技术、串联亲和纯化技术和蛋白质芯片技术,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科学家们在模式生物、哺乳动物、病原微生物中展开了大规模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组研究,并进行了药物研发方面的研究,绘制了多种生物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连锁图,揭示了多种蛋白质的新功能,为全面研究蛋白质(群)的分子作用机制、药物研发和疾病的临床预防与治疗等提供了崭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类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短,主要原因是体内蛋白酶降解。利用抗体稳定活性蛋白质是一种较有前途的解决方法。本文介绍该方法的理论基础,以及随着抗体技术的进展(血清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而提出的新的研究策略,这将为抗体稳定活性蛋白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郭丽  钱世钧 《生物工程进展》1998,18(4):10-13,18
蛋白质类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短,主要原因是体内蛋白酶降低。利用抗体稳定活性蛋白质是一种较有前途的解决方法。本文介绍该方法的理论基础,以及随着抗体技术的进展(血清我克隆抗体→单克隆本→基因工程抗体)而提出的新的研究策略,这样为抗体稳定活性蛋白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生物磁学》2012,(19):I0001-I0001
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国立卫生研究所(NIH)信息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蛋白质结构分析技术,该技术可帮助研究人员精确分析生物分子的折叠形状,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分子在健康细胞中的关键功能及参与致病的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自然一化学》(Naturechemistry)杂志上。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鉴定细胞内蛋白质表达、结构、功能及相互作用方式等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需要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近年来出现的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样本需要量少,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高通量的研究蛋白组学的方法,在蛋白质功能分析、肿瘤标志物筛选、药物研发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P-LISA技术     
原位邻近式连接分析(proximity ligation in situ assay,P-LISA)是一种用来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够对原位、瞬时、微弱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和亚细胞定位,在药物研发和临床诊断中将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蛋白质组定量策略主要是通过双向凝胶电泳来进行相对定量。由于该方法不能对相对分子质量极高或极低、等电点极酸或极碱和含量低的蛋白质以及膜蛋白质等进行有效分离和检测,所以已不能适应目前蛋白质组研究深入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定量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主要是以同位素亲和标签试剂为代表的、以质谱检测为核心的稳定同位素化学标记方法。稳定同位素化学标记结合质谱技术,使定量蛋白质组的分析更趋简单、准确和快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对稳定同位素化学标记结合质谱技术在定量蛋白质组学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组织和器官内所有蛋白质的组成及其动态变化的科学,是在蛋白质水平上定量的、动态的、整体的研究生物体。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分为样品制备、分离和鉴定3个方面,其新技术主要有激光捕捉显微解剖法、离心超滤法、双向凝胶电泳、同位素亲和标签技术、色谱技术以及质谱技术等。然而,任何一种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都有其缺陷。因此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能使蛋白质组研究更精确和完整,是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细胞培养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ILAC)是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结合质谱技术,对蛋白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新技术。它不仅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定性分析,还可通过质谱图上一对轻-重稳定同位素峰的比例来反映对应蛋白在不同状态下的表达水平,实现对蛋白质的精确定量。SILAC结合质谱技术在定量蛋白质组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应用范围从细胞系扩展到亚细胞器、组织与动物整体水平,具体的应用策略也在不断完善发展。我们总结评述了SILAC技术在差异表达蛋白质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药物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芯片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前对蛋白质的研究集中在一次研究一种蛋白质 ,通常费时费力 ;而蛋白质芯片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组的新技术 ,是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它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和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及对蛋白质的功能进行生物化学分析 ,将对蛋白质组研究及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较系统地介绍了蛋白质芯片的概念、制作及检测方法 ;同时也讨论了蛋白质芯片的两种功能形式、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芯片(proteinchip),狭义上可以称为蛋白质微阵列(proteinarray),是继基因芯片后发展起来的生物检测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除了酵母双杂交、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等之外的一种重要的工具。蛋白质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蛋白质功能分析技术,具有平行、快速、自动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包涵体蛋白的复性是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难题。层析法用于蛋白质复性是一种较新的、适用于大多数蛋白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层析技术应用于蛋白质复性和纯化,使变性蛋白质在层析柱上重折叠为正确的空间构象,在洗脱的同时实现部分纯化。本文详细介绍了蛋白质在5种层析柱上的复性方法、原理、应用及研究的新进展,为层析法对蛋白质复性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组学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一门大规模、高通量、系统化的研究某一类型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所有蛋白质组成及其功能的新兴学科。虽然基因决定蛋白质的水平,但是基因表达的水平并不能代表细胞内活性蛋白的水平,蛋白质组学分析是对蛋白质翻译和修饰水平等研究的一种补充,是全面了解基因组表达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使其在各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科研快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9):3801-3804
《自然-化学》:新技术可精确分析蛋白分子折叠形状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国立卫生研究所(NIH)信息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蛋白质结构分析技术,该技术可帮助研究人员精确分析生物分子的折叠形状,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分子在健康细胞中的关键功能及参与致病的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杂志上。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微阵列是生物芯片的一种,其主要优势在于应用平面上的有序排列的许多管、腔(孔)或各自独立的点来进行样本检测,使大量样本的平行分析成为可能。应用此技术可同时分析诸多蛋白质的生物化学活性、蛋白质与蛋白质间、蛋白质与DNA间、蛋白质与RNA间,以及蛋白质与配体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在临床诊断、药物研究、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等方面显示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参与生命体内的许多生物学过程,关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是人们了解蛋白质功能、揭开生命奥秘的关键所在。牵出(pull-down)技术作为一种简单、经济、行之有效的一种体外验证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技术,近几年受到了科研人员的青睐。本文阐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总结了近年来牵出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以及由此衍生的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工程     
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也称蛋白质的定点突变(site-directed mutagenesis),指的是根据蛋白质结构研究结果,设计一个新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通过修饰编码原蛋白质的DNA序列,最后创造出新的蛋白质的技术.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与蛋白质结构研究互相融合的产物.这一技术开辟了一条改变蛋白质结构的崭新途径,使蛋白质和酶学研究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是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传统方法,如天冬酸氨基甲酰转移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酵母双杂交技术作为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法,在规模化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数据逐年递增,但是还远不能满足"大数据"的实际需求。为了使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研究更加高效、快捷、准确,以及使酵母双杂交适用于全基因组规模筛选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高度覆盖的研究需求,近年来对酵母双杂交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发展。综述了近年来在规模化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研究中,酵母双杂交技术的最新改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