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玉兰 《生物学通报》2002,37(11):33-33
DNA是几乎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一个 DNA分子的碱基对只有 4种 ,但数目成千上万 ,甚至数百万 ,故碱基对在分子中的排列方式定是个天文数字。生物体无数的遗传信息就蕴藏在这无数的 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中。这多样的 DNA,形成了多样的蛋白质 ,也就形成了多样的生物界。显然 ,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性对生物的个体生存及物种的稳定延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其稳定性的一面试从个体、群体和细胞分子水平加以讨论。1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每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多数高等动植物都是二倍体 ,即每一体细胞中有两组同样的…  相似文献   

2.
方宗熙 《遗传》1982,4(1):5-9
核酸(DNA和RNA)是遗传物质。对于细 胞生物学来讲,它们都以DNA作为遗传的分子 基础,遗传信息以遗传密码的方式贮存于DNA 分子中的核普酸(或简单地说是有机的碱基即 9-咤和a吟)的排列顺序之中。  相似文献   

3.
鸡成年型β-珠蛋白基因5′端延伸区域的裸露DNA分子,经小球菌核酸酶水解后,按Maxam和Gilbert顺序分析方法,分析酶水解的位点。结果表明,此酶专一性地水解A和T硷基位点,优先水解由多聚A和/或T碱基构成的顺序以及排列在多聚C后面的T碱基位置。但是,当此DNA分子存在于鸡红细胞染色质结构中时,小球菌核酸酶的水解特性明显地与染色质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4.
关于核酸分子中碱基含量的计算,在遗传学和高中生物教学中相当重要,但在教科书中通常没有专门讲述。我们根据碱基互补配对规律及中心法则进行归纳总结,从DNA结构、DNA复制、转录、翻译等方面探讨了DNA、RNA、蛋白质3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核酸分子中碱基的含量。互核酸分子中碱基含量的计算1.且已知双链DNA分子中一种碱基的含量,推断其他碱基的含量:例1:一双链‘DNA分子中,(A-C)占碱基总量的Zo%。求A、T、G、C各占多少?解:在双链DNA分子中,据规律知,1.2由碱基含量推断核酸分子的结构——单链或双链、DNA或RNA…  相似文献   

5.
细菌分类采用遗传特征是比较近期的事。廿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发现了细菌基因的转移,而且Watson和Crick用实验证明了DNA的碱基顺序中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从那时起,分析遗传物质的物理化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细菌作为遗传工具的开发,积累了对细菌分类有意义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碱基专一性的化学切断反应碱基专一性的部分切断反应包括以下三步:1.用具有碱基专一性的化学试剂对DNA分子中的某一种碱基进行部分修饰,控制修饰反应的条件,使DNA分子中每一个那样的碱基分别只在一部分DNA分子中被修饰;2.利用另一种化学试剂将被修饰的碱基从脱氧核糖  相似文献   

7.
甘油对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分析是以PCR技术为基础检测DNA多态性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单链DNA在进行不含变性剂的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时,迁移率除与DNA单链的长短有关外,更主要取决于DNA单链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构象。这种构象由DNA单链碱基顺序决定,其稳定性靠分子内部局部顺序的相互作用来维持。相同长度的单链因其顺序的不同,甚至单个碱基的不同,所形成的构象不同,导致迁移率的变化而出现泳动变位(mobili-ty shift)。该方法自建立起来不断地发展、完善,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特别是在人类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检测、基因诊断、连锁分析、基因作图等领域成效突出。  相似文献   

8.
归纳了DNA计算题的解题规律.如DNA分子中碱基数目的计算规律、DNA复制所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的计算规律、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计算规律、脱氧核苷酸脱水缩合的规律、碱基排列顺序数的计算规律和DNA分子中氢键数的计算规律等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l|卜﹀A N R 运 转DNA、1/J.上扩忆、!|﹀一、填空题牛核糖体RNA信息RNA;|﹀ 1、转录下来的信息RNA的一部分若是GUCAAA时,那么同它对应的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从左起,应该是___。而且,此时有_个转运RNA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它把_个氨基酸排列起来。 2、一个基因平均由1只10“个核普  相似文献   

10.
信息熵的计算是分析DNA分子结构和进化规律的有效方法之一。人们通过计算二联碱基水平的熵的偏离D_2揭示了DNA分子进化的方式,同时表明,D_2可作为进化指标。随着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不断确定,有可能进一步分析DNA的信息特性。本文就从三联碱基水平计算人、鼠、兔β-珠蛋白基因的各项熵值,并就这些结果在DNA的结构和进化特性上作些探讨。一、材料和方法我们用的材料是人、兔β-珠蛋白基因和鼠β~(maj)——珠蛋白基因,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已完全确定。计算方法 (1)碱基实际出现概率的计算取DNA  相似文献   

11.
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一个敏感而多变的细胞器,是细胞中能量储存和供给的场所。除细菌、蓝绿藻和哺乳类动物成熟红细胞外,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线粒体。1963年Nass在对鸡卵母细胞的研究中首次发现线粒体拥有自己特异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mtDNA)。近年来,人们发现线粒体DNA突变与许多人类疾病有关,因而,mtDNA已成为分子遗传学和临床医学所关注的一个热点。1 mtDNA的结构特征mtDNA与核DNA不同,其形状类似于原核细胞的DNA,呈裸露环状。人mtDNA为全长16569bp的双链闭环分子,外环为重链(H链),内环为轻链(L链)。H链与L链的碱基…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课本第二册实验十六“用 DNA分子杂交的方法鉴定人猿间亲缘关系模拟实验”是在已知人类、黑猩猩、大猩猩的某段 DNA单链碱基序列的基础上 ,通过模拟 DNA分子杂交的方法来探讨这 3种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实验中采用的材料用具是 4种不同颜色的火柴棍儿或回形针各 2 5个。用不同颜色分别代表 1种碱基。我们在实验中用的是彩色回形针 ,发现用此材料做实验有几点不足 :在实验过程中 ,这 4种颜色的材料分别代表的碱基使学生不容易记清 ,当被串成的单链出现错误时必须重新核对 ,浪费了宝贵的课上时间 ;实验所用的各色回形针极易互…  相似文献   

13.
邹友龙  李丽莉  楼慧强 《生命科学》2014,(11):1166-1171
遗传物质的稳定传递是生命繁衍的根本。基因组DNA的精确复制和分配是遗传物质传递的基础,也是细胞周期两大最核心的生物学事件。DNA聚合酶作为催化合成DNA双链的酶,是复制过程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尽管对这类酶的研究已有将近60年的历史,但依然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前沿之一。真核生物中已知的DNA聚合酶有十几种,它们不仅参与正常基因组DNA合成过程,也参与DNA损伤情况下多种修复过程。如此众多的具有不同特性的DNA聚合酶在细胞内是如何分工与合作的,在正常细胞传代与环境胁迫等情况下维护基因组稳定性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又是什么。更有意思的是,最近的肿瘤细胞比较基因组数据表明,多种DNA聚合酶基因突变与某些肿瘤和遗传疾病相关,从而为这些疾病致病机理研究与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上述DNA聚合酶相关核心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吴鹤龄 《遗传》1981,3(3):45-48
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之间的配对不是随意的, 总是腺嗦吟(A)与胸腺咯咤(T)相配对, 鸟嗓吟 {G)与胞嚓咤(C)相配对。在DNA分子中,一条链 上有一个G,另一条链上必定有一个C与它配对。同 样一条链上,有一个A,另一条链上必定有一个T与它 配对。因此,这两条链上的碱基配对是互补的。这样, 当一条核普酸链上的碱基顺序固定下来时,按照碱基 互补原则即可决定另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碱基 互补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因为它不仅与 核酸结构有关,而且DNA的复制、转录及遗传信息的 传递都与它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碱基之间连接研究 的结果,确定了腺p吟是与胸腺q, p}相结合的,其间形 成两个氢键;鸟漂吟是与胞嚓咤相结合的,其间形成三 个氢键。所以鸟0吟与胞嚓吮的结合比腺G吟与胸腺 璐咤的结合要稳定得多。其结构式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和应用,给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深刻变化。通过测定DNA分子中核苷酸排列顺序,研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从而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是一个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课题。其中利用DNA重组和分子探针技术在基因水平上进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确定DNA结构中具有多态性的核苷酸位点,进行基因定位和异常基因的检测,是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中颇受重视的一个新领域。Kan和Dozy 1978年首先在β-球蛋白基因中发现第一个DNA多态性位点以来,人们已将注意力从基因表达产物——酶和蛋白质水平的多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尚海  廉莹玉 《生物学通报》2005,40(12):21-22
核酸分子包括DNA和RNA,它们是生物体中非常重要的遗传物质。核酸分子结构具有从5'到3'的方向性。高中生物学教科书没有明确指出核酸分子的方向,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在学习“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与“基因表达”时,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强调核酸分子方向的重要性。因此,呼吁教材中应该适当强调核酸分子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17.
重组DNA技术是生物工程的主要技术,它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形成为一个新的前沿——分子遗传神经科学。重组DNA技术主要包括四方面:(1)用限制性内切酶将DNA切割成特定的片段,(2)用核酸杂交钓出特定的DNA或RNA顺序,(3)DNA克隆和扩增,(4)DNA顺序测定,再根据三联密码推断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其速度远超过经典的蛋白质化学方法。换言之,重组DNA技术可以将特定的基因从基因库中分离开来,进  相似文献   

18.
莫诺在他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一书里既然十分肯定不变性是生命的最基本的属性,他怎样解释生物的进化呢?他怎样解决生命自然界中不变和变之间的矛盾呢?他提出偶然进化论来解决这个矛盾。他认为不变是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变则是可有可无的;而变的基础是偶然性,而且是单纯的偶然性。他指出,作为生命不变性的分子基础即去氧核糖核酸(DNA)虽然会异常精确地复制自己,但有时也会由于物理作用而出现分子的“噪声”即遗传分子发生某些紊乱,由此产生突变;而突变基因又会同样精确地复制自己,从而出现遗传的变异。他说:“至少某些紊乱会引起D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9.
密码子     
遗传学上把决定氨基酸的不同碱基排列顺序,叫做遗传密码。而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即三联体密码予。1密码子的发现和破译最早提出遗传密码这一名词的是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奥地利物理学家施勒丁格(E.Schrodinser,1944)。第一个提出遗传密码具体设想的是美国物理学家G.Gamov,他通过推算提出了三联体密码子的概念,并且进一步推论一种氨基酸可能不止有一个密码子。克里克(Crick)、布伦纳(S.Brenner)等人以T。噬菌体作为主要研究材料,证实了三联体密码子决定20种不同的氨基酸。第一个用实验破译…  相似文献   

20.
书刊评介     
L. Crossman和K. Moldave编著,Academic press,INC.,1980年出版。全书共分九个部分:1.二类限制性内切酶的测定;2.末端标记技术;3.限制酶的纯化;4.作用在不同碱基位点上的几种核酸酶的纯化和特性;5.内切酶切割图谱技术;6.DNA片断大小的测定;7.片断顺序的测定;8.核苷酸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