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菊花(Chrysanthemum × morifofium Ramat.)是花卉王国中的一朵奇葩。她起源于中国并被传遍世界。在1600年的栽培历史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园艺栽培技术,经培育形成了近3万个品种,其变异类型之丰富被称为园艺育种史上的奇迹,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近50年来,中国园艺学界利用形态学、细胞分类学、同工酶和分子标记技术结合数量分类学和分支分类学的方法,对其野生近缘种和主要栽培类群展开了大量研究工作,为菊花育种积累了资料。但面对丰富的中国菊花种质资源,对其数量和质量的研究仍显不足。特别是对传统品种研究不够,制约了中国菊花产业化发展。对菊花品种资源进行调查、收集和保存并构建核心种质,进而对其开发潜力进行评价,仍然是一项十分艰苦和重要的基础工作。结合现代生物学技术,对其主要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了解其形成机理,对于菊花品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菊花是中国最早的栽培植物之一。从原始的野生种类经过引种栽培,经过历代艺菊者的杂交选择、精心培育,逐步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品种最为丰富的栽培植物。菊花最初诞生在中国,其品种形成与发展也在中国,但在近两千年的栽培历史上,却没有关于菊花起源和品种形成途径的记载,这就给世人留下  相似文献   

3.
苦荞起源于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地区,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苦荞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黄铜、酚酸等生物活性物质,是药食同源作物。近年来,苦荞的营养保健功能逐渐得到认可,需求量日益增加,苦荞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苦荞种质资源(883份),但中国苦荞育种起步晚,育种技术落后,专用型苦荞品种缺乏,严重限制了其产业的发展。该研究对当前中国苦荞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评价(包括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功能成分以及抗逆性)和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中国苦荞育种研究进行了分析展望,以期为中国苦荞研究及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草莓育种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我国草莓育种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包括草莓的种质资源、引种、实生选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遗传规律、生物技术研究等。我国是世界草莓属植物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草莓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在今后的草莓育种研究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优势,继续进行早熟优质草莓品种选育,并加强加工品种和四季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5.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在医药、生态、园林绿化等方面具有较强开发应用潜力。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中国油橄榄种质资源引进及利用、育种及栽培等方面研究进展,提出了存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育种工作进程缓慢、栽培技术未成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并指出下一步应加强种质资源鉴定和评价、育种群体综合测定、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中国油橄榄育种及栽培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用菊花品种绿原酸含量的RP-HPLC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药用菊花系菊科植物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的干燥头状花序,具有清心、明目、疏散风热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和高血压等[1].菊花为常用中药,使用量大,产地多,加工方法各异.中国菊花的药用类群通过人工长期栽培选育已形成一些相对稳定的栽培变种[2],由于受产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菊花药材品种所含主要成分差异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绿原酸作为菊花含量测定的指标[3],据此,本实验采用RP-HPLC法测定了来源于4省13个菊花品种的绿原酸含量,以期为药材菊花种质资源评价及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蓝浆果栽培产业化中的种质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蓝浆果(Vaccinium spp.)从野生到栽培、由家庭式栽培发展为产业化栽培过程中种质的选择、适应与创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综述。简要概述了越桔属(Vaccinium L.)植物的种质资源状况,重点阐述了蓝浆果重要品种的特性及育种目标的发展变化,归纳总结了蓝浆果的育种方法及所取得的成就,展望了中国蓝浆果育种的发展前景,并对蓝浆果育种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在蓝浆果品种改良及育种工作中,生态适应性、抗病虫性及大果型优质品种是今后育种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睡莲属植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莲在水景园、水体净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从种质资源、育种目标、育种技术及育种成果等方面综述了中国睡莲育种研究的进展。(1)中国睡莲的物种多样性日渐丰富。中国原产5个原生种,仅占全球资源(50余种)的10%,花色单一且产地偏远;1950年前仅有2个品种。通过半个世纪来的引种驯化,目前已保存原生种30个、园艺品种400余个;并摸清了睡莲属各亚属的开花生物学习性,为杂交育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2)育种目标以特异花色为主。中国睡莲育种研究始于1998年,前10年以特异花色为育种目标,近10年紧跟国际睡莲育种趋势,以蓝紫色耐寒睡莲和亚属间杂交为主;但与中国的市场需求结合不好,缺乏独特的育种目标。(3)育种手段多样化。杂交组合已从种内、种间发展到亚属间,发明了免去雄的睡莲杂交技术,提高了杂交育种效率;初步分析了部分睡莲的遗传规律,物理和化学诱变、倍性育种和转基因等新技术已经应用到睡莲育种中,并取得成效。(4)育种成果显著。在过去的近20年间,中国已育成新品种205个,其中中国鉴定18个、国际登录187个;红焰焰、蓝剑、天赐和侦探艾力卡4个新品种在国际睡莲新品种竞赛中荣获6个奖项。  相似文献   

9.
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鄂志国  王磊 《遗传》2008,30(11):1397-1405
摘要: 野生稻作为栽培稻的野生亲缘种, 具有许多优良的性状和有利基因, 是栽培稻品种进一步改良的天然遗传种质资源库。其中, 野生稻对病虫害的抗性、对各种逆境的耐受性以及胞质雄性不育等, 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栽培稻的育种改良。文章综述了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有利性状及相应控制基因的发掘, 探讨了其在今后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平榛种质资源坚果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榛是我国重要的榛属植物资源,为鉴定、评价和保护平榛种质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99份平榛种质资源坚果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平榛种质资源坚果的24个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0个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确定了4类影响因子,反映了育种选择方向及潜力;基于各种质间形态性状的遗传差异,将99份平榛种质划分为5大类群,第Ⅰ类群可作为选育果面光滑品种的育种和候选亲本材料,第Ⅱ类群可作为选育大粒型、适宜机械化加工的育种和候选亲本材料,第Ⅲ类群具有作为市场产品的潜力,第Ⅳ类群可作为选育圆形、果面无条纹的育种和候选亲本材料,第Ⅴ类群可作为选育高丰产性品种的育种和候选亲本材料。上述研究为平榛种质资源的评价、保护和选优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大白菜核心种质及其指纹图谱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EST-SSR分子标记对大白菜种质资源基因库中686份样品所代表的1 900份大白菜种质资源进行分析研究.构建大白菜种质资源的核心种质并且形成核心种质的EST-SSR指纹图谱库.结果表明利用4组鉴定白菜品种的EST-SSR的特异性标记组合,获得近158个EST-SSR多态的标记,对大白菜种质资源基因库中686份样品所代表的1 900份大白菜种质资源进行核心种质的构建提供了分析数据.形成的核心种质包括168份样品,占库存资源的8.8%,它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保持了原群体的100%.所构建的核心种质涵盖了原资源的绝大部分区域来源的品种,包含了早、中、晚熟品种中所有典型的大白菜类型和其相关的特征特性.并进一步进行了核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核心种质的EST-SSR指纹图谱库中,每一份样品的指纹都是唯一的,为登记、评价、整理、分发、繁殖等种质资源库的管理和育种者对其材料的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EST-SSR标记组合是构建中国大白菜核心种质及其指纹图谱的经济、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百合属 (L ilium L.)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主要分布于北温带 ,种类繁多 ,花大味浓常呈白色、黄色、桔黄色、粉红至深红色 ,千姿百态 ,是世界著名的花卉植物。鳞茎可食用和药用。是世界上观察研究被子植物有性生殖(尤其从大孢子母细胞的发生到卵细胞形成过程 )的最主要的经典材料。据 1980年《中国植物志》发表的资料 :自然界的野生种就有 80种之多 ,其中 39种原产于我国。因此我国百合属的种质资源最为丰富。此外还有很多分类学上的变种和栽培上的园艺品种。因此作为教学观察的实验材料 ,无论东西南北均易获得。百合属植物的雌蕊 ,子房细长柱…  相似文献   

13.
菊花的药食同源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 Ramat.)是中国传统名花,也是世界著名花卉,多作为观赏植物被人们所熟知。然而菊花除了极高的观赏价值外,还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菊花也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依据用途可将菊花分为观赏菊和实用菊。实用菊依据应用方式又可划分为药用菊、食用菊和茶用菊三类。介绍了实用菊发展的历史,主要对实用菊的种质资源及其药食同源功效进行综述,旨在引起人们对菊花药食同源功效的关注,弘扬中华菊文化,提高菊花的应用价值,进而推动实用菊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育种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彪  张秋明 《植物学报》2003,20(6):648-655
全世界猕猴桃属植物共有66种,中国分布有62种,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猕猴桃属植物中经济栽培价值较高的是中国特有的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等。以此为主要对象,对其起源、栽培历史及利用价值、种类与分布、品种资源与特异种质、种质保存、花粉形态、染色体数目与倍性、同工酶分析以及DNA分子标记等研究利用现状作一综述,并讨论了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今后的研究展望,这将有助于猕猴桃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15.
大豆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至2000年底,中国已经保存国内外25144份栽培大豆资源,是世界上保存栽培大豆品种数量最多的国家.本文针对大豆品种资源在国家中期库保存的种子数量少、种子生活力差和特性鉴定内容有限的现状,提出更新与鉴定、研究和应用相结合的策略以及在保证种质安全性、品种特性和田间试验准确性方面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确保种质的安全更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豆(Glycine max)品种资源保存与更新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至2000年底,中国已经保存国内外25144份栽培大豆资源,是世界上保存栽培大豆品种数量最多的国家。本文针对大豆品种资源在国家中期库保存的种子数量少、种子生活力差和特性鉴定内容有限的现状,提出更新与鉴定、研究和应用相结合的策略以及在保证种质安全性、品种特性和田间试验准确性方面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确保种质的安全更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全世界猕猴桃属植物共有66种,中国分布有62种,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猕猴桃属植物中经济栽培价值较高的是中国特有的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等。以此为主要对象,对其起源、栽培历史及利用价值、种类与分布、品种资源与特异种质、种质保存、花粉形态、染色体数目与倍性、同工酶分析以及DNA分子标记等研究利用现状作一综述,并讨论了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今后的研究展望。这将有助于猕猴桃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18.
山兰稻是一类适应性很强的旱稻品种,对于开发节水性高产稻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调查了海南中南部地区山兰稻种质资源的组成,并选种5个山兰稻品种开展其农艺性状和生产性状的研究,以期了解山兰稻种质资源在该地区的分布及生产现状,并进一步为其保护模式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调查共获得38份山兰稻种质资源,含25个品种,主要分布在保亭、琼中和五指山三个市县,在现有的品种中约有45.0%在种植利用。因此,山兰稻品种资源面临濒危,亟需保护;这25个品种可分为籼稻和粳稻2个类型,共聚成6个类群,不同区域间的种质资源具有亲缘性,其中3个独立聚集的品种有明显区域性分布的特征;5个品种容易种植,生产性状较一致,其全生育期约为138 d,与历史栽培记录时间一致,遗传特性稳定,单位产量为2.0~2.8t·hm-2,平均产量为2.4 t·hm-2。综上说明保护山兰稻品种的成本和技术难度不高,但其育种和栽培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种质资源的开发模式应结合生态保护、品种保育、社会需求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对彩色营养功能小麦需求越来越大,彩色小麦遗传研究越来越深入,彩色小麦品种越来越多,但我国彩色小麦种质资源家底不清。为了满足国内外对彩色小麦营养遗传育种方面的迅猛需求,本文综述了彩色小麦基因和种质资源育种利用进展,首先介绍了彩色小麦基因来源的种质资源,其次介绍了彩色小麦染色体组及系谱,第三是首次全面总结了我国彩色小麦育种和种质资源创新的进展。我国近24年来审定了61个彩色小麦品种,其中紫(黑)粒品种50个,蓝粒小麦品种10个,绿粒小麦品种1个,还育成了19个彩色小麦种质新资源,其中近4年是我国彩色小麦品种审定最多的年份。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是我国4大彩色小麦育种和产业化基地。彩色小麦品种大部分来源于彩色小麦和普通小麦杂交,彩色小麦基因主要来自于小麦与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偃麦草、黑麦、赖草等远缘杂交。有48个彩色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超过14%,4个彩色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超过18%,4个彩色小麦品种面团稳定时间超过10 min。针对彩色小麦遗传育种和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建议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要遵循“有差异,就选择;能遗传,可定向;有价值,就保藏;需鉴定,要精准;扬其长,广利用”的基本原则。以上资料将为我国彩色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大量有用信息和基因种质资源,推动我国彩色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态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作物品种遗传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一个国家种质资源研究水平是其育种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本文首先分析了SCIE数据库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领域主要发文国家和研究机构,结果表明中国是发文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进一步对种质资源研究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认为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仍是主流,但研究的性状向多方面扩展,研究的方法上向应用SNP等新一代分子标记和多种分子标记综合应用发展,作物野生资源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对我国种质资源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我国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进展,提出了要注重对种质资源进行精准表型鉴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