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历时近两年的研究中,检查了采自台湾浅滩渔场的近百种鱼类,检获线虫成虫17种,隶属9科13属。其中5种为新种,5属为中国海域寄生线虫属的首次记录。2新种为蓝圆参毛细线虫Capillaria decapteri sp.nov.和金线鱼嗜子宫线虫Philometra nemipteri sp.nov.,并对2已知种的分类地位作了调正。  相似文献   

2.
在历时近两年的研究中 ,检查了采自台湾浅滩渔场的近百种鱼类 ,检获线虫成虫 17种 ,隶属 9科 13属。其中 5种为新种 ,5属为中国海域寄生线虫属的首次记录。 2新种为蓝圆毛细线虫Capillariadecapterisp nov 和金线鱼嗜子宫线虫Philometranemipterisp nov ,并对 2已知种的分类地位作了调正。  相似文献   

3.
台湾海峡鱼类寄生线虫种类记述Ⅱ(线虫纲:旋尾目,蛔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1996年3月-1998年2月间在台湾海峡浅滩渔场捕获的鱼类中发现的寄生线虫种类报告第2部分,其中报道2新种,即横带髭鲷印带巾线虫Indocucullanus hapalogenyusi sp.nov.和菱鸢鲛翼蛔线虫Aliascaris aetoplateae sp.nov.。  相似文献   

4.
福建旋尾类线虫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尾类线虫亚目(Spirurata Railliet,1974)是脊椎动物寄生线虫中较大的一个类群,从鱼类到哺乳类均有寄生。作者于1963—1966年间在福建福州和一些县份剖检了一些脊椎动物,检得过去福建未经报告的旋尾类线虫计40种:寄生于鱼类的8种,爬行类的1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垫刃科线虫1新纪录:居农野外垫刃线虫Aglenchus agricola,样本采自中国北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根际土壤。  相似文献   

6.
毛细属Capillaria中国新记录种——越南毛细线虫C.vietnamensis Meszaros,1973,采自广东省惠州市小蹄蝠Hipposideros pomona、大黄蝠Scotophilus heathi,龙门县长翅蝠Miniopterus schreibersi,广州市扁颅蝠Tylonycteris pa...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采自南极的三种弹尾目 ,其中详细描述了新种南极隐跳Cryptopygusnanjiensis头、胸、腹部诸如 :触角、角后器、足、弹器、腹管以及毛序等鉴别特征 ,并将两种已知种Tullbergiamediantarcti ca和Frieseawoyciechowskii与模式种进行了比较。新种及观察的已知种标本存放在中科院上海昆虫研究所的标本馆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拟小鲵属(有尾目,小鲵科)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比较和研究拟小鲵属已知物种黄斑拟小鲵、水城拟小鲵后,确定贵州省绥阳县宽阔水所产拟小鲵为1新种,即宽阔水拟小鲵Pseudohynobius kuankuoshuiensis.新种与黄斑拟小鲵近似,但新种体尾背面黄斑近圆形,头长与头宽之比大于1.55,可与之区分.新种与水城拟小鲵P.shuichengensis相似,但新种体尾及四肢背面有黄色斑块,四肢贴体相向时掌、踱部前半不重叠,而极易与之相区别.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短体科线虫1个新纪录:锐尾短体线虫Pratylechus acuticaudatus,样本采自人连地区玉米根部.其鉴别特征为:雌虫头部深度骨化.2条唇环,口针14.2~16.9um,受精囊不明显,尾呈圆锥形.该种在中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该文报道从有庄动物园一只死亡的斑海豹Phlcoa vitulina中采集的一种线虫,旋尾双瓣线虫Dipetlaonema spirocattda(Leidy,1858)Anderson,1959。这个虫种与Anderson的描述基本相同,但虫体的大小、雄虫尾乳突的数目以及左交合刺的长度与Anderson的描述略有不同。该种线虫在我国首次报道,为我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1.
四川捕食性线虫(单齿科)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齿科(Mononchidae)线虫是土壤和淡水中自由生活的类群。它们捕食微小生物及其他线虫等。其中某些种类尚能控制土壤中植物寄生线虫而有益于农作物;在生态平衡和土壤生态系的物质循环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单齿类的分类,自Bastian(1865)创立单齿属起,由Filipjev(1934)将其提升为科,经过许多工作者的研究,这个科现已约有25个属。国内对这类线虫仅有极少的报道。近年来,作者在四川调查自由生活线虫的种类和分布时,采集到一些单齿科线虫,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图见封二)。一、截形单齿线虫MononchustruncatusBastian,1865(图1—3)雌虫(n=7)L=1.8(1.…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臭蛙Odorrana andersonii各地居群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原定名为云南臭蛙的9个地区标本分为3个形态型。这3个形态型被确定为3个不同的种,即云南臭蛙和2个新种:景东臭蛙O.jingdongensis sp.nov.和海南臭蛙O.hainanensis sp.nov.。海南臭蛙Odorrana hainanensis sp.nov.,正模CIB64Ⅲ3916,雄性成体59.5mm;采自海南白沙县鹦歌岭,海拔520;1964年8月25日。景东臭蛙Odorrana jingdongensis sp.nov.,正模CIB581505,雌性成体体长90.4mm;采自云南景东县新民乡,海拔1480m,1958年5月29日。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成者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记述采自湖南省的弹尾目Collembola鳞(虫兆)科Tomoceridae鳞(虫兆)属Tomocerus 3种,包括2新种:六斑鳞(虫兆)Tomocerus(Tomocerus)hexipunctatus sp. nov.和多毛鳞(虫兆)Tomocerus(Tomocerus)multisetus sp. nov.和1个已知种T.(T.)kinoshitai Yosii,1954.  相似文献   

14.
我国鱼类杆咽线虫六新种(旋尾目:杆咽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杆咽科(Rhabdochonidae Skrjabin,1946)线虫,主要是鱼类寄生虫,少数寄生于两栖、爬行和哺乳类,最近Kumer et Gupta(1979)在印度的鹈鹕Pelecanus philippensis中,亦发现有杆咽线虫Rhabdochona gondae。本科线虫在鱼类中感染率很高,Lackard et al.,(1975)在美国检查306个鲑鱼(Salmo trutta),杆咽线虫感染率达99.4%。我们于1976年在福州检查20条日本鳗鲡,闽江杆咽线虫感染率占4%。虫体侵入肠粘膜为害,影响鱼体生长发育,阻碍养殖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粒科线虫的1个新纪录种:细小茎线虫Ditylenchus exilis Brzeski,1983.其鉴定特征为雌虫身体在近阴门处直或微弯;环纹宽度不规则;头连续;侧区4条侧线;口针短,锥部大约为口针长度的1/3,基球圆;中食道球梭形或微圆;后阴子宫囊为阴门处虫体直径的0.8~1.2倍;尾细,端圆,与肛阴距等长.雄虫与雌虫体形相似,交合伞钝齿形,占尾长的29%~35%.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的臀蚤科蚤类首次由李贵真和王敦清(1958)报告了3个种和亚种,都属于当时广义的微棒蚤属Stivalius Jordan et Rothschild,1922。广义的微棒蚤原是臀蚤科的一个大而复杂的属,近二十余年以来,随着新种的陆续发现,已被分裂为许多近缘属(Holland,1969)。它们主要分布于埃塞俄比亚界的热带部分以及东洋界的中南亚界和印马亚界。我  相似文献   

18.
盘旋线虫属-新种--细尾盘旋线虫(线虫纲:垫刃目:纽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采自内蒙古自治区凉城谷子Setariaitalica根部的线虫一新种,即细尾盘旋线虫Rotylenchustenericaudatussp.nov.。新种主要的鉴定特征是食道腺覆盖肠很短,尾细长,明显弯曲,有一个腹突。其近缘种是非同盘旋线虫R.aliusVandenBerg,1986,区别在于新种唇区为半球状;侧区上没有发现不完全网格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旋尾类线虫一新种(旋尾目:旋尾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在福建省采集的旋尾类线虫一新种,纹翼鸟胃线虫,新种Cyrnea(Procyrnea)strialata sp.nov.寄生于松雀鹰Accipiter vigatus nisoides的砂囊中。本新种两个发达的侧翼和雄虫的尾翼上均具波浪状的角质横纹而与其它种类不同。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20.
毕道英 《昆虫学报》1995,38(4):452-457
In the present paper, three new genera and three new species fromXizang, China, are described. All the type specimens are deposited in ShanghaiInstitute of Entomology, Academia Sini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