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酶解条件和黄芩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样品中黄芩素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对影响酶解的温度、时间和药材粒度进行考察;以黄芩素的提取率为指标,经正交实验优选乙醇浓度、用量、回流次数和时间。得出如下较理想的酶解条件和提取工艺:黄芩药材粉碎至10~20目,加水6倍,于60℃保温10 h;酶解后的黄芩药材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黄芩素的提取率大于70%,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选复方新会陈皮含片中甘草、桔梗药材的水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以得膏率和甘草中指标性成分甘草苷、甘草酸的保留率为考察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以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浸泡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甘草、桔梗药材的水煮提取工艺优选条件分别为加水量9、8、8倍煎煮3次,每次2 h,不浸泡。验证试验指标成分甘草苷和甘草酸保留率分别约为87.0%、64.0%。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得膏率、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较高,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石甘散散剂挥发油提取工艺,优选石甘散散剂挥发油提取方法,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石甘散挥发油,计算挥发油得率;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石甘散挥发油中β-细辛醚的含量为指标,研究石甘散挥发油提取工艺中的影响因素;对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和加水量三个影响因素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因素影响下的石甘散散剂挥发油得率及β-细辛醚的含量,从而优选出石甘散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石甘散挥发油得率及β-细辛醚含量的最主要因素为提取时间,其次为加水量,再者为浸泡时间。结论:通过这三个因素影响下的正交试验结果,筛选出的石甘散散剂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浸泡时间1小时,提取时间8小时。该提取工艺简单易行、合理稳定,为石甘散散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总有机酸和绿原酸的提取率双指标作为提取条件考核对象,来探讨肠安颗粒中所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设计,考察提取溶媒所需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四个因素,选择进行3个水平试验.得出结论:以加10倍量的水(第一次煎煮多加1.5倍量),浸泡1 h,煎煮2次,每次1h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亦即以A2B2C2D2组合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以总有机酸和绿原酸的提取率双指标作为提取条件考核对象,来探讨肠安颗粒中所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设计,考察提取溶媒所需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四个因素,选择进行3个水平试验。得出结论:以加10倍量的水(第一次煎煮多加1.5倍量),浸泡1 h,煎煮2次,每次1h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亦即以A2B2C2D2组合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舒心胶囊原料药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70%甲醇回流提取制样用作阿魏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提取率和阿魏酸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舒心胶囊原料药中阿魏酸含量为0.070%.影响提取的主次因素为: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优选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药材不必浸泡,加10倍量水(v/w)后提取3h.结论:该工艺准确、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复方四参颗粒剂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酚酸B提取率和干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立了复方四参颗粒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2次,第一次时间为2 h,第二次为1 h。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干膏得率为16.58%,丹酚酸B的平均量为22.42mg。与正交试验的结果相符,说明该提取方法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苏州荠苧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苏州荠苧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选择乙醇浓度(A)、溶媒倍数(B)、提取时间(C)等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提取工艺.结果: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总黄酮含量影响显著,应加以控制.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A1B1C3,即加8倍量的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6 h,总黄酮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马尾松松针挥发油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液固比、提取时间、松针长度、浸泡时间4个因素对马尾松松针挥发油得率的影响,运用L9(34)正交试验探索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浸泡时间对挥发油提取有显著影响(P=0.045),最佳时间为7 h;液固比、提取时间、松针长度无显著影响(P>0.05)。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9∶1、提取时间3 h、松针长度5 mm、浸泡时间7 h,通过验证实验验证此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制备香菇多糖硫酸酯。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粒度4个因素对香菇多糖硫酸酯提取率及其中总糖含量的影响,应用硫酸法制备香菇多糖硫酸酯并对得到的成分进行鉴别。结果:通过对正交实验结果的极差分析。得出提取温度和加水量对多糖提取率影响比较著性,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多糖含量的影响比较著性。确定香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应用40倍量的水,每次提取4 h,提取温度90℃,香菇粒度为80目。制备的多糖硫酸酯中硫酸基含量为22.80%,显示了相对较强的生物活性。结论:本实验成功的确定了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制备了硫酸基含量较高的硫酸酯化香菇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