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大量的研究提出,大熊猫具有发达的嗅觉和听觉系统但是视力很差。虽然有些关于大熊猫视力和色觉方面的研究,但是至今我们对大熊猫的具体视力值方面的内容知之甚少。为了定量化大熊猫的视力值,我们观察并记录了8只圈养大熊猫(雌:雄=4:4)对于移动不同水平黑白相间条纹宽度的纸片的行为反应。我们发现,在测量距离为50 cm的情况下,大熊猫能够区分大约为0.46 mm宽的黑白相间条纹。这个研究结果为大熊猫视网膜结构的解剖学研究提供了行为学支持,也为今后研究大熊猫的通讯和认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幻想星球     
正酷想大晒台追寻大熊猫不是件容易事,没几个帮手可不行。好在第5期出场的动物们愿意提供帮助,陪各位小酷想家去秦岭深处寻找大熊猫。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行程中都遇到了哪些趣事儿吧!我和小熊猫组队去寻找大熊猫。一上路,小熊猫就对我说:"我是大熊猫的亲戚,我可了解它了。"我表示怀疑:"真的吗?"小熊猫生气地说:"那当然,你看,远处那个不就是大熊猫吗?"我沿着它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个黑白相间的东西在晃动。就在我以为真的要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作为一种濒危物种广泛地吸引着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目前,基于核基因组分析,野生大熊猫群体被分为3个遗传群系:秦岭群系(QIN)、岷山群系(MIN)、邛崃-大相岭-小相岭-凉山群系(QXL)。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构建了34个熊猫的线粒体基因组(覆盖三大遗传群系),并使用这些线粒体进行了遗传分析。我们的分析显示,线粒体DNA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与细胞核DNA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很不一致。Fst(固定系数)结果显示,QIN-MIN和QIN-QXL有微弱的遗传分化,而MIN-QXL没有分化。此外,ATP8和COX1呈现出最高的Fst值,这反映出秦岭熊猫和非秦岭熊猫在细胞呼吸能力上存在自然选择。结果表明,大熊猫中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关系与核基因组很不一致,线粒体DNA不是鉴别大熊猫亚种或种群的有效分子标记。我们的研究为大熊猫种群研究带来新的见解,也为大熊猫的保护与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计算机控制检测研究视力时间阈值.方法:用pascal语言程序设计视标.视标的大小、显示程序和持续时间由计算机控制.受试者从距离显示器5m处看视标.采用阶梯法测试不同视力受试者的视力时间阈值.结果:检测到约为毫秒级的视力时间阈值.视力1.0组的视力时间阈值平均约为28.10msec,视力1.2组的视力时间阈值平均约为27.90msec,视力1.5组的视力时间阈值平均约为27.80msec.结论:视力与视力时间阈值不成正比,视力好的个体其视力时间阈值不一定短.  相似文献   

5.
苏国富  陆德如 《遗传》1984,6(6):1-3
假单胞菌是一类具有多种代谢功能的革兰 氏阴性菌,在工、农和医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 用。近年来人们对它作了广泛的研究,在遗传 学方面也有不少的工作[10],但是,由于缺少适当 的遗传学工具,对其它的假单胞菌还研究得很 少。我们为了对维生素C前体一2-酮基一古龙酸 的产生菌之一— 条纹状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triata)进行遗传学研究,试验了不同质粒 对该菌染色体基因转移的作用,发现R91-5:: Tn501, R68.45和Rp4: : mini-Mu等质粳都有 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构建该菌的遗传图等提供 了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之一,对其分子及基因功能的研究可以加深对大熊猫的了解以及提供更加有效的保护。Krüppel样因子4(KLF4)是一个重要的锌指转录因子,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生长、迁移、分化、凋亡以及正常组织稳态维持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KLF4也是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重要诱导因子之一。为了深入了解大熊猫Klf4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大熊猫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材料,通过快速扩增cDNA末端的方法克隆得到转录因子Klf4的cDNA全长序列,分析了其结构特点,并利用RNA-seq技术探索KLF4在大熊猫MSCs中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大熊猫KLF4在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并在细胞增殖、细胞凋亡、RNA转运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等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本研究结果将为后续大熊猫的分子水平研究及基因资源保护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和竹子相比,动物性来源食物可以为大熊猫提供更全面的氨基酸,更高的能量。如何把作为野外食谱中的正常部分(动物性来源食物)应用在大熊猫饲养上,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利用4种常见的动物性来源食物喂食大熊猫,观察结果表明大熊猫可以进食含有动物性蛋白质的食物,能够依靠其嗅觉及味觉器官辨别含有不同动物性蛋白的食物;大熊猫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相比,对相似事物具有较高的警惕性。通过观察大熊猫实验前后的反应,初步判断短时间内使用含有动物性蛋白的食物来对其饲养是安全的。本研究可以为大熊猫饲养繁殖中的食物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MaxEnt模型的二郎山廊道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理分布点和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ing)对二郎山廊道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栖息地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坡度、坡向和干扰距离的综合贡献值分别为53.00%、21.90%和18.00%,累积贡献率达92.90%,是影响该区域大熊猫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使用自然断点法将大熊猫栖息地分为不适宜、潜在、适宜和最适宜栖息地4种类型: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68.45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39.02%;潜在栖息地面积为212.71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49.28%;适宜栖息地和最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49.79 km~2和0.68 km~2,两者仅占研究区域面积的11.70%。建议在该廊道开展大熊猫栖息地人工修复项目,以增加该地大熊猫的适宜栖息地面积;同时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干扰,以便廊道在促进各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耐药菌和耐药基因已成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引发世界公共卫生问题。细菌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菌在人医临床、畜禽养殖以及环境传播等多个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关于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耐药性研究相对较少。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世界公认的珍稀野生动物,其种群数量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尤其是肠道细菌性疾病。随着抗菌药物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普遍使用,由此带来的耐药性危害日益明显。本文总结了关于大熊猫源细菌耐药的国内外研究报道,对其耐药表型、耐药基因型、耐药机制及水平传播机制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大熊猫源细菌耐药性的研究和防控提供依据,为临床科学用药提供理论参考,从而助力大熊猫迁地保护。  相似文献   

10.
无线电颈圈定位数据应用于卧龙大熊猫移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雪华  王亭  王鹏彦  杨健 《兽类学报》2008,28(2):180-186
本文分析了1981 ~ 1983 年卧龙自然保护区6 只大熊猫的无线电定位数据,结合DEM 高程数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进行了大熊猫的垂直移动(海拔变化)和水平移动(2 个相邻日的移动距离变化)规律研究。应用了“箱图” 法和Mann-Whitney U test 统计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卧龙地区的大熊猫从每年的4 月份起从2 800 m以上的高海拔区域下移至2 600 m左右的低海拔区域,在较低海拔生活至6 月底,然后上移回到2 800 m的高海拔区域,表明大熊猫存在“季节性垂直移动”。大熊猫的2 个相邻日移动距离年平均值为550 m;在4 月份的水平移动距离最大,达到700 多米,而在夏秋季的水平移动距离较小,为400 m上下。本研究中的雌雄体大熊猫在移动形式(海拔变化、相邻日移动距离变化) 上存在差异,雌体大熊猫下移海拔变化较雄体明显,但相邻日移动距离却明显比雄体小。本研究结果可为野外大熊猫监测和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行为谱是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旗舰物种,其行为生态的研究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大熊猫数量稀少且警惕性强,很难在野外进行观察,有关其行为谱等基础行为研究结果主要是基于圈养大熊猫的观察研究。为了促进野生大熊猫行为学的深入研究,2015年1月—2016年6月,2018年8月— 2019年4月我们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基于红外相机图片和视频数据,利用PAE编码系统建立了野生大熊猫行为谱和PAE编码系统。研究共计在14种环境背景中记录到大熊猫12种姿势、52种动作、56种行为。一方面,本研究结果基本涵盖了大熊猫的主要行为,并发现了一些未在圈养大熊猫行为谱中记录到的行为,如野生大熊猫利用植物的茎进行自我除雪行为;另一方面丰富了观察大熊猫行为的环境因素。以上结果为深入研究野生大熊猫行为生态学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2.
大熊猫等五种食肉动物血清蛋白和LDH同工酶盘电泳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世界珍稀动物之一,近年来,兽类科学工作者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也包括生化方面的工作(潘文石等,1982;Sarich,1973),但与其他食肉哺乳动物相比研究较少,而此又为探讨其分类地位所需。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电泳,对大熊猫、小熊猫(AilurSs fulgens)、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家猫及犬等5种食肉动物的血清蛋白和LDH同工酶进行比较分析,目的在于了解这5种动物的血清蛋白图象和LDH同工酶酶谱以及它们之间的谱型、相对活力、迁移率的异同,进而讨论大熊猫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与黑熊显带染色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军  陈红卫 《遗传学报》1999,26(4):309-314
以体外培养的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与黑熊(Selenarctosthibetanus)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应用BrdU复制带显示技术,研究了大熊猫和黑熊染色体晚复制带带型。通过对大熊猫与黑熊显带染色体带型的比较,发现黑熊部分具端着丝粒的染色体与大熊猫部分具中,亚中,或亚端着丝粒的染色体的整个短臂或整个长臂有明显的带型相似性,在黑熊具中,亚中着丝粒染色体中,仅33  相似文献   

14.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其成功放归可能受放归地气候、栖息地、同域动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基于生态位理论等方法,探讨了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与其大中型同域动物的空间关系。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大熊猫同域动物共20种,分别属于2纲5目,其中东洋型分布物种占优势(30%)。大熊猫同域动物分布海拔显著低于大熊猫的分布海拔(P<0.05),大熊猫分别与灵长目等5个目的动物在海拔分布上均存在显著的生态位分化(P<0.001)。灵长目动物在空间分布上与大熊猫分布相异,而其他目的动物与大熊猫空间分布类似。偶蹄目动物痕迹数量占比最高(54.14 %),而食肉目的小熊猫与大熊猫样线共同遇见率达到了43.75%。本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大熊猫同域动物较为丰富,在海拔分布上与大熊猫存在生态位分化。该研究可为圈养大熊猫的放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野生大熊猫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展望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严旬 《兽类学报》2005,25(4):402-406
截至2003年底,我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596只,分布在陕西、四川和甘肃3省的45个县境内,总栖息地面积达2304991hm^2。与第2次大熊猫调查相比,野生大熊猫生存状况已得到改善,分布范围扩大、栖息地面积增加、种群数量进一步增长。本文在第3次大熊猫调查的基础上,就野生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未来保护大熊猫所面临的3个方面的挑战,即来自物种自身生物学特性的挑战、栖息地破碎化及隔离小种群未来命运的挑战以及大熊猫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需求相冲突的挑战。作者还就我国大熊猫保护前景进行了展望,即自然保护区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栖息地状况将进一步改善;种群数量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将逐步增长,但局部小种群灭绝风险将加剧;圈养种群将形成能自我维持的种群,圈养个体通过培训将逐步放归到隔离野生小种群中以改变其命运。  相似文献   

16.
秦青  刘晶茹  于强  马奔  谭宏利  解林红  温亚利 《生态学报》2020,40(20):7255-7266
大熊猫是生态保护的旗舰物种,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科学价值。中国致力于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分析大熊猫保护地生态安全,为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省为例,选取被划入或将来可能被划入大熊猫保护地的典型县域,构建大熊猫保护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空间相关性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大熊猫保护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时空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2003-2017年四川省大熊猫保护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波动性上升趋势,生态环境改善显著,但仍有部分县域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恶化现象。(2)各县域生态安全状况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并且相邻县域生态安全指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3)大熊猫保护地生态安全与周边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矛盾依然尖锐,相邻县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状况相互影响的作用明显,需联合治理,共同促进生态平衡,提高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Aim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forest fragmenta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ntire wild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population, and to propose a modelling approach for monitor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habitat of pandas at the landscape scale using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 time‐series data. Location Five mountain ranges in south‐western China (Qinling, Minshan, Qionglai, Xiangling and Liangshan). Methods Giant panda pseudo‐absence data were generated from data on panda occurrences obtained from the third national giant panda survey. To quantify the fragmentation of forests, 26 fragmentation metrics were derived from 16‐day composite MODIS 250‐m EVI multi‐temporal data and eight of these metrics were selected following factor analysi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anda presence and panda absence were examined by applying significance testing. A forward stepwis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then appli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nda distribution and forest fragmentation. Results Forest patch size, edge density and patch aggregation were found to have significant roles in determin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andas. Patches of dense forest occupied by giant pandas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closer together and more contiguous than patches where giant pandas were not recorded. Forest fragmentation is least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while the Xiangling and Liangshan regions have most fragmentation. Using the selected landscape metrics,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predicted the distribution of giant pandas with an overall accuracy of 72.5% (κ = 0.45). However, when a knowledge‐based control for elevation and slope was applied to the regression, the overall accuracy of the model improved to 77.6% (κ = 0.55). Main conclusions Giant pandas appear sensitive to patch size and isolation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fragmentation of dense forest, implying that the design of effective conservation areas for wild giant pandas must include large and dense forest patches that are adjacent to other similar patches. The approach developed here is applicable for analys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giant panda from multi‐temporal MODIS 250‐m EVI data and landscape metrics at the landscape scale.  相似文献   

18.
The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i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beloved endangered mammals. Although the draft genome of this species had been assembled, little was known about the composition of its microRNAs (miRNAs) or their functional profiles. Recent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miRNAs are associated with immunity. In this study, miRNA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blood of four healthy giant pandas and sequenced by Illumina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As determined by miRNA screening, a total of 276 conserved miRNAs and 51 novel putative miRNAs candidates were detected. After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alysis, we noticed that the expressions of 7 miRNAs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young giant pand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adults. Moreover, 2 miRNAs were up-regulated in female giant pandas and 1 in the male individuals. Target gene prediction suggested that the miRNAs of giant panda might be relevant to the expressions of 4,602 downstream genes. Subseuqently, the predicted target genes were conducted to 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pathway analysis and we found that these genes were mainly involved in host immunity, including the Ras signaling pathway,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the MAPK signaling pathway. In conclusion, our results provide the first miRNA profiles of giant panda blood, and the predicted functional analyses may open an avenue for further study of giant panda immunity.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邛崃山系大熊猫主食竹和栖息地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影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全球气候变化对大熊猫的影响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根据野外调查的大熊猫活动痕迹点、竹类分布点和主食竹扩散距离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利用植被、地形、气候等因素,在RCP8.5下分析了2050年和2070年邛崃山系大熊猫主食竹分布及栖息地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未来大熊猫适宜生境及主食竹气候适宜区面积均有所减少,到2070年分别减少37.2%和4.7%;(2)未来主食竹分布范围总体向高海拔扩展,但面积持续减少,到2070年分布面积比当前减少8.3%;(3)大熊猫栖息地未来有向高海拔扩张的趋势,在低海拔地区退缩明显,到2070年较当前减少27.2%;但到2070年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加上非栖息地有主食竹分布的面积,较现有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大1.5%;(4)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严重的区域是邛崃山系南部以及低海拔地区,其余区域所受影响相对较小;(5)未来需要加强对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区域的监测与保护,特别是邛崃山系中部的大熊猫集中分布区。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在大熊猫集中分布的区域,对大熊猫的栖息地造成了严重破坏.利用龙溪—虹口和唐家河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震前(2003~ 2007)和地震后(2008~ 2010)共计7年的大熊猫监测数据,就汶川地震对大熊猫栖息地利用格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前5年,大熊猫对栖息地的利用格局在年间没有显著变化;(2)地震后的2年间,大熊猫对栖息地的利用格局在年间没有显著变化;(3)地震前后连续7年调查的样线中,大熊猫对栖息地的利用格局在年间没有显著变化;(4)在龙溪一虹口保护区,大熊猫对样线的利用与滑坡体的面积没有显著关系,即大熊猫对栖息地的空间利用没有受到滑坡体面积大小的显著影响;(5)虽然从现有资料发现地震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利用格局没有显著的影响,但仍然需要在震后加强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