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为了有效的将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用于神经损伤的保护治疗。方法 :在体外用BDNF重组腺病毒 (Ad BDNF)对SH SY5Y细胞进行感染 ,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对细胞的生长分化进行了形态学的观察 ,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d BDNF对SH SY5Y细胞的促存活作用 ,并对细胞凋亡作用进行了检测。结果和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BDNF可有效的促进感染后的SH SY5Y细胞的存活 ,生长和分化 ,并可有效的抑制无血清状态下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罗布麻是中国药典收录的传统中药,本研究提取它的主要有效成分罗布麻总黄酮,采用经典抗抑郁评价模型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对罗布麻叶总黄酮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试验中给小鼠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25 mg/kg、50 mg/kg和100 mg/kg后,观察罗布麻叶总黄酮对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罗布麻总黄酮提取物能显著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药效与氟西汀相似,表明罗布麻具有明显的抗抑郁活性.在此基础上,应用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采用荧光相对定量RT-PCR法检测罗布麻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中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皮质酮处理后PC12细胞中BDNF、CREB基因的表达量最低,罗布麻处理后,表达量显著增加,较处理前增加了近十倍,且呈剂量依赖性.本研究结果提示罗布麻抗抑郁机制可能是通过(AC-cAMP-CREB)信号通路促进BDNF、CREB的基因表达而发挥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移植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对家猫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参照标准化家猫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建立右眼视神经夹伤家猫模型,然后将其分为以下四组:(1)A组:右眼BMSCs注射移植组,玻璃体腔内接受注射移植BMSCs浓度为1×10~5细胞/μL的单细胞悬液0.1 m L;(2)B组:右眼PBS注射组,玻璃体腔内注射PBS缓冲液0.1 mL;(3)C组:假损伤控制组,BMSCs左眼组,仅暴露视神经而不损伤,不接受治疗;(4)D组:正常对照组,PBS左眼组,正常眼,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在移植后的3、7、14及28天,用免疫荧光染色双十八烷基四甲基吲哚羰基花青高氯酸盐染色标记法观察分离视网膜的RGCs存活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分离视网膜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含量。结果:术后3、7、14及28天,在周边区及中央区视网膜上RGCs密度均显著减少(周边区:P3d=0.0446, P7d=0.0011, P14d 0.001, P28d0.001;中央区:P3d=0.0437, P7d=0.0067, P14d0.001, P28d0.001)。7天、14天、28天后,A组RGCs密度及BDNF含量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BMSCs移植可以减缓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家猫RGCs凋亡,可能与其增加B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使用右旋氯胺酮对BDNF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10、IL-1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入5组,损伤组(A组)5 mg/kg右旋氯胺酮组(B组)、10 mg/kg右旋氯胺酮组(C组)和20 mg/kg右旋氯胺酮组(D组),假手术组(S组),每组12只。除S组外,其余4组使用脊髓打击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于脊髓损伤后4 h按照相应的给药剂量以5 mL/h的速度泵注右旋氯胺酮,S组仅进行手术操作,不损伤脊髓,手术后4h以相同的方法泵注等量的0.9 %氯化钠溶液。脊髓损伤后7、14、21和28天使用BBB法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采用HE染色法观察脊髓损伤后存活的神经元数量,ELISA法测定BDNF、Trk B、TNF-α、IL-1β、IL-10、IL-1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四组BBB评分升高,存活神经元数量减少,BDNF、TrkB表达显著增加,促炎因子TNF-α、IL-1β表达上调,抑炎因子IL-10、IL-13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与A组比较,B组大鼠BBB评分、神经元数量、BDNF、TrkB、炎症因子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C组、D组大鼠BBB评分升高,存活神经元数量减少,BDNF、TrkB表达增多,促炎因子TNF-α、IL-1β上调,抑炎因子IL-10、IL-13表达下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4 h给予10或20 mg/kg右旋氯胺酮可以减轻SCI后神经元损伤,其机制与上调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kB)的表达,增加BDNF含量,从而下调促炎因子IL-1β,TNF-α,上调抑炎因子 IL-10、IL-13有关,在本研究中右旋氯胺酮最佳作用剂量为10 mg/kg。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NGF)浓度、多巴胺(DA)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9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美金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BDNF、NGF、DA水平、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69.39%,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BDNF、NGF、DA水平、MMSE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可提高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可能与增加BDNF、NGF、D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Feng H  Lu LM  Huang Y  Zhu YC  Yao T 《生理学报》2005,57(5):537-544
高浓度的皮质酮可引起海马形态与功能的损伤,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表达的改变在海马形态与功能损伤中扮演重要角色。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单次皮下注射皮质酮后海马内BDNF-mRNA、前 体蛋白及成熟型蛋白表达的改变,并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 NMDA)受体阻滞剂MK801对皮质酮 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单次皮下注射皮质酮2 mg/kg,3 h后海马内BDNF mRNA、前体蛋白及成熟型蛋白的表达 均降低;MK801(0.1 mg/kg)对皮质酮的这一作用有增强效果。单独给予皮质酮或注射MK801 30 min后再给予皮质酮, 均能明显降低海马中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的磷酸化水平,MK801与 皮质酮联用时CREB的磷酸化水平降低更为显著(与单独给予皮质酮相比,P<0.05)。实验结果提示,CREB磷酸化水平降 低可能是皮质酮引起海马BDNF表达减少的重要中间环节,阻断NMDA受体可加强皮质酮降低BDNF表达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al Nutrition Factor, 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与老年血管性痴呆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1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ES)评分将其分为三组,以MMSE评分21~26分者为轻度组(26例),10~20分者为中度组(28例),0~9分者为重度组(27例),同时选择来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各组的血清NGF、BDNF、GFAP水平,分析血清NGF、BDNF、GFAP水平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分值的相关性。结果:老年血管性痴呆者的血清NGF、GF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BDN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血清NGF、GFAP、BDNF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GF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BDNF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GFAP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NGF、BDNF水平与MMSE分值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_1=0.652,r_2=0.671,P0.05),血清GFAP水平与MMSE分值呈显著负相关(r3=-0.681,P0.05)。结论:血清NGF、BDNF、GFAP水平均与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用于评估老年血管性痴呆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肝癌疼痛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7月收治的30例肝癌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疼痛程度分为4例轻度疼痛组、19例中度疼痛组、7例重度疼痛组,同期纳入30例肝癌无痛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VEGF、BDNF和FGF-2水平,并分析肝癌疼痛患者血浆VEGF、BDNF和FGF-2水平和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疼痛组血浆VEGF、BDNF、FGF-2水平显著高于肝癌无痛组及对照组(P0.05)。重度疼痛组血浆VEGF、BDNF、FGF-2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疼痛组及轻度疼痛组(P0.05)。治疗后,肝癌疼痛患者血浆VEGF、BDNF、FGF-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肝癌疼痛患者血浆VEGF、BDNF、FGF-2水平和N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9、0.571、0.563,P值均0.001)。结论:肝癌疼痛患者血浆VEGF、BDNF和FGF-2水平较肝癌无痛者明显上升,且和疼痛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早期干预对创伤后应激(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模型大鼠的焦虑样行为及前额叶皮质(Prefrorntal cortex,PFC)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白介素1β(Interleukin-1beta,IL-1β)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经环境适应后,随机分为Sham组、Sham+EA组、ESPS组和ESPS+EA组,每组8只。对ESPS组和ESPS+EA组大鼠进行增强型单次延长应激(Enhanced single prolonged stress,ESPS)造模处理,其他两组不接受ESPS,但是置于同一实验室环境。造模结束后24 h,各组大鼠进行EA干预:Sham+EA组和ESPS+EA组的大鼠每天接受EA刺激(百会穴,1 m A,2/15 Hz)30 min,连续1周;另外两组给予假刺激(无电流)每天30 min,连续1周。静置一周后,采用旷场和高架十字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之后处死大鼠,分别用蛋白质印迹法和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大鼠PFC中BDNF的表达水平以及IL-1β和IL-6的水平。结果:(1)ESPS处理导致大鼠焦虑样行为,在旷场中心区运动距离和探索时间百分比减少,在高架十字开臂运动距离及停留时间百分比减少。ESPS组大鼠PFC中BDNF表达下降,IL-1β和IL-6的水平升高;(2)EA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大鼠的焦虑样行为,提高ESPS模型大鼠PFC中BDNF的表达,降低IL-6的水平,对IL-1β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A早期干预改善了ESPS诱导的大鼠焦虑样的行为,这可能与其增加了PFC中BDNF表达,降低了炎性因子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并发下肢痉挛患者经电针刺激联合局部振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到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SCI并发下肢痉挛患者90例,根据乱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系统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刺激联合局部振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关量表评分、内收肌角、直腿抬高角以及血清BDNF、PDGF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64.44%(29/4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血清BDNF、PD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内收肌角、直腿抬高角均扩大,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刺激联合局部振动治疗SCI并发下肢痉挛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下肢痉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还可有效改善血清BDNF、PDGF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黄连浸出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随机将50只雄性SD大鼠(240±20) g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连浸出液低剂量(2.5 g/kg)、中剂量(5.0 g/kg)和高剂量(10.0 g/kg)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假手术组不予线栓处理,术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对各治疗组给予灌胃治疗,按照人和大鼠等效剂量关系换算,每只大鼠1d灌胃两次,每次2.5 mL,连续灌胃3d。模型组、假手术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应用RT-PCR测定了黄连浸出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BDNF表达的影响。与假手术组(BDNF mRNA相对表达量为(0.386±0.011)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BDNF mRNA表达显著增加,相对表达量为(0.458±0.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连中剂量和高剂量治疗组BDNF mRNA的表达均显著增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22±0.040)和(0.518±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黄连高剂量组相比,中剂量治疗组差异更为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黄连浸出液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区BDNF mRNA的表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保护神经元,黄连浸出液中剂量(5.0 g/kg)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母婴分离大鼠成年后肠道敏感性及结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新生期SD大鼠随机分为NS组(正常组)、MS组(模型组)、MS+Bif组(双歧杆菌干预),每组20只大鼠,应用避水应激模型(chronic water avoidance stress,WAS)避水实验构建大鼠应激波形,通过兴盛时期母婴分离建立大鼠的肠道高敏感模型,新生鼠在断奶之后对溶剂组与双歧杆菌组分别进行灌胃干预,取大鼠的新鲜粪便进行选择性培养基平皿技术方法检测大鼠粪便的菌群代表性菌种数量。到大鼠8 w成年之后应用阶梯体积直肠求精扩张对三组大鼠肠道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大肠杆菌和类杆菌数量明显增多,且通过双歧杆菌干预之后大肠杆菌和类杆菌数量下降,三组大鼠大肠杆菌和类杆菌数量差异显著(P<0.05),三组大鼠的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大鼠成年时利用阶梯体积为0 mL、0.4 mL、0.8 mL和1.2 mL直肠球囊扩张评价三组大鼠的肠道敏感性发现,NS组与MS组在0 mL和0.4 mL体积球囊出现扩张的时候血管运动反应性(vascular motor reactivity,VMR)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从0.4 mL到1.2 mL两组大鼠显著提高,且对比出现显著差异(P<0.05),MS组与MS+Bif组,在0 mL到0.4 mL体积球囊出现扩张的时候VMR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0.4 mL到1.2 mL之后VMR差异显著(P<0.05);对比大鼠血清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CRF)发现,三组ACTH和CRF表达差异显著(P<0.05);对比大鼠结肠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发现,三组大鼠的BDNF表达与SP(P物质)表达对比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母婴分离大鼠成年之后会出现肠道高敏感性现象,应用双歧杆菌干预之后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稳定结肠脑源性神经因子表达,改善肠道敏感性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米诺环素对改良Allen’s法造成的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脊髓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的影响,探讨米诺环素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54只,改良Allen’s法造成不完全脊髓损伤,根据实验需要可以分为3组,空白组,只打开脊柱椎板,不损伤;治疗组,大鼠脊髓损伤,并腹腔注射米诺环素;损伤组,大鼠脊髓损伤,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的后肢能力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并于不同时段(3d、7d,14d)取大鼠脊髓T8-9段采用逆转录PCR,以及免疫化学组织染色法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的表达。结果米诺环素能够明显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的功能,逆转录PCR和脊髓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AB都能证实米诺环素治疗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显著增多。结论米诺环素在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的机制还应与其上调了大鼠体内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患者甲状腺激素与血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单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78例纳入脑梗死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SCH患者122例纳入合并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受试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三组受试者的甲状腺激素、血脂指标、BDNF、Hcy水平,并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SCH患者甲状腺激素与血脂、BDNF、Hcy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合并组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合并组高于脑梗死组(P<0.05)。脑梗死组、合并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合并组高于脑梗死组(P<0.05)。脑梗死组、合并组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合并组BDNF水平低于脑梗死组,Hcy水平高于脑梗死组 (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SCH患者的TSH水平与TG、TC、LDL-C、Hcy呈正相关性,与BDNF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SCH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患者的血脂水平、BDNF、Hcy有一定的相关性,初步推测SCH通过影响机体的脂质代谢、升高Hcy水平、降低BDNF水平等途径,加重患者的脑梗死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咖啡因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预防作用。方法:乙醇提取茶叶中咖啡因;颈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生理盐水溶液,建立小鼠衰老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高、低剂量咖啡因)、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4周。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的水平,取鼠脑海马组织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表达量,同时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结果:Western blot检测脑海马组织BDNF和p-ERK1/2的表达,阴性对照组的BDN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P0.01);注射D-半乳糖的各组小鼠p-ERK1/2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阴性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SOD活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高、低剂量咖啡因组和阳性对照组(P0.01),但MDA含量则相反。结论:咖啡因能提高衰老模型小鼠SOD活力,促进BDNF和p-ERK1/2的表达,延缓衰老进程,对阿尔茨海默病(AD)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total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tPNS)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以及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脊髓T10右侧半横断模型,损伤后15min,腹腔注射三七总皂苷,剂量为20mg.kg-1,以后每天给药一次,溶媒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进行BBB评分和斜板实验检测;动物分别存活1d、3d、7d、14d、28d后,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脊髓损伤远侧端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BBB评分及斜板实验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能明显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尤其是损伤后7d和14d,三七总皂苷组评分明显高于溶媒对照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脊髓半横断损伤后,损伤远侧端损伤侧BDNF的表达强于对侧,损伤侧BDNF的表达呈现出1d,3d逐渐增强,7d达高峰的趋势,14dBDNF的表达逐渐下降,至28d仍略高于正常组。三七总皂苷组和溶媒对照组相比,BDNF表达的时间趋势相同,但相同时间点BDNF的表达强于对照组,尤其是3d、7d。结论:三七总皂苷能增强脊髓半横断损伤后BDN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脊髓再生的微环境,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幼龄大鼠长期运动中摄食调节活动的关系。方法:3周龄断乳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E)和对照组(C),运动组进行9周的游泳运动(每天1次,每周6 d),运动时间由开始每次30 min逐渐增加到每次90 min。12周龄时用ELISA法测试血清BDNF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下丘脑中BDNF mRNA、pro-BDNF和BDF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E组大鼠在运动第1周、第9周以及整个实验期间摄食量无变化。12周龄时与C组相比,E组血清BDNF含量和下丘脑BDNF mRNA表达水平无变化,但下丘脑pro-BDNF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长期运动使幼龄大鼠下丘脑BDNF和pro-BDNF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升高。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1年0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9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试验组(n=65)和对照组(n=64)。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给予心肺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BDNF、NT-3、MMP-9、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最大心率、静息心率、峰值摄氧量(VO2peak )、无氧阈(AT)、峰值能量代谢当量(MET peak)、每分峰值通气量(VE peak )及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BDNF、NT-3、MMP-9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BDNF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NT-3、MMP-9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LVEF、LVESD、最大心率及静息心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LVEF、最大心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LVESD、静息心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VO2peak 、AT、MET peak及VE peak 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VO2peak 、AT、MET peak 及VE peak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FMA、MB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FMA、MBI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心肺康复训练临床效果更好,可有改善患者血清BDNF、NT-3、MMP-9及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清神经肽Y(NP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期间北京回龙观医院收治的91例抑郁症患者,按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6),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r 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治疗4周后HAMD量表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躯体角色、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精神健康、一般健康、躯体疼痛、躯体机能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血清NPY、BDNF、5-HT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 TMS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以及血清NPY、BDNF、5-HT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致炎性疼痛后大鼠海马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左侧足底皮下注射CFA和生理盐水混合溶剂100μL,建立炎性疼痛模型,注射后大鼠分别存活1天、4天、7天、14天(n=20只/组)。在建模前和建模后不同时间点采用Von Frey纤维检测大鼠50%机械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的变化。采用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行为,采用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中BDNF m RNA的水平,采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足底注射CFA后1天50%PWT下降,持续至14天仍低于基础值。在强迫游泳实验中,注射CFA7天后的大鼠不动时间百分比增加,一直持续到CFA注射后14天。糖水偏好实验中注射CFA后7天组、14天组大鼠表现出对糖水偏好的降低,提示注射CFA后7天大鼠出现抑郁样行为并持续到第14天。在足底注射CFA第7天后BDNF m RNA和BDNF的水平达到高峰,第14天表达下调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结果提示,足底注射CFA能诱导大鼠产生炎性痛,CFA注射7天后出现抑郁样行为,此时海马内BDNF m RNA和BDNF蛋白水平均上调,可能与足底注射CFA后出现的抑郁样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