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 adrenoceptors,α2A受体)是前额叶皮层表达最为丰富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亚基。目前普遍认为,激活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上的α2A受体在改善认知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α2A受体在中间神经元上的表达和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研究α2A受体在大鼠前额叶中占主要类型的中间神经元的表达,即表达钙结合蛋白(小清蛋白,钙视网膜蛋白和钙结合蛋白D-28k)的中间神经元。结果显示,α2A受体在钙结合蛋白免疫阳性中间神经元上具有丰富的表达,提示激活α2A受体也可能通过影响兴奋性锥体神经元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形成的局部神经元网络的活动,发挥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本研究为激活α2A受体改善前额叶认知功能的潜在机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前已知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发病机制与额叶皮层活动降低、多巴胺(dopamine,DA)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不足有关。利他林目前是临床治疗ADHD的首选使用药物。它是单胺类递质转运体抑制剂,通过阻断转运体,提高细胞外DA和NE浓度,达到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利他林还可以增强皮层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皮层整体的活动。但是,利他林对中间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药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探讨全身注射利他林对幼年大鼠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OFC)、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和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中小清蛋白(parvalbumin,PV)阳性中间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利他林显著增加OFC的内侧区(MO)、腹侧区(VO)和外侧区(LO)c-Fos的表达,但是仅增加MO区和VO区PV阳性中间神经元c-Fos的表达,对LO区PV阳性中间神经元c-Fos表达没有影响;对PFC前边缘区(Pr L)和缘下回区(IL)的分析显示,只有剂量为1 mg/kg的利他林可使这两个区域c-Fos的表达和PV阳性中间神经元c-Fos的表达明显增多,而8 mg/kg的利他林则无显著作用。利他林可使ACC中c-Fos的表达和PV阳性中间神经元c-Fos的表达显著增多。以上结果表明,对幼年大鼠全身给予利他林,可以激活其额叶皮层PV阳性中间神经元,提示利他林可能通过激活皮层PV阳性神经元调控皮层锥体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放和神经元网络的同步活动,影响皮层的输出。  相似文献   

3.
基底神经节中多巴胺和腺苷受体二聚化及其药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万春  朱兴族 《生命科学》2004,16(4):193-199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G蛋白偶联受体不仅以单体形式,而且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形式存在。腺苷A1受体和多巴胺D1受体以及腺苷A2a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分别共存于基底神经节中纹状体向黑质和脚内核投射的神经元以及纹状体向苍白球投射的神经元内。A1/D1、A2a/D2受体形成受体异聚复合体构成了受体一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腺苷和多巴胺受体之间在细胞水平以及行为水平上拮抗性的相互作用为其在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舞蹈病和药物依赖等疾病的治疗上提供了新的靶向。  相似文献   

4.
多巴胺(Dopamine)(C6H3(OH)2-CH2-CH2-NH2)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通过其相应的膜受体而发挥情绪、饮食、运动、认知及外周血等的调节作用。多巴胺受体属于膜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目前发现的多巴胺受体有五种,其中D2受体基因主要分布于脑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巴胺D2受体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对肿瘤的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D2受体激动剂已经成为大多数泌乳素瘤的首选治疗药物。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多巴胺受体在肿瘤的预后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索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的多巴胺D1受体参与痛情绪反应的调节作用。第一天大鼠适应环境并记录检测指标的基础值;第二天预先在ACC给予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SCH-23390或激动剂SKF-38393,然后大鼠左后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 0.08 mL),与特定环境匹配后建立条件位置逃避(conditioned placeavoidance,CPA)反应;第三天同步观察大鼠在痛环境中的CPA反应与ACC脑区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随后进行旷场行为、机械痛行为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 PWL)测试;在另外一组实验中,给予大鼠足底注射生理盐水(NS),ACC脑区预先给予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或激动剂,并进行上述同样的实验观察。结果显示:(1)相比于对照组,足底注射CFA的大鼠PWL与机械痛阈值明显降低(P <0.05);(2)注射CFA组的大鼠在“痛环境”和旷场中心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 <0.05);(3)预先在ACC注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压榨模型的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CR)在脊髓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探讨其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坐骨神经压榨组,实验组压榨后分别存活1d到21d,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CR在脊髓分布和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对照组,CR样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腰髓背角Ⅰ,Ⅱ层,Ⅲ~Ⅵ层只观察到一些散在分布的CR样阳性神经元,脊髓前角Ⅷ层和Ⅸ层内也可见一些多极的中间型阳性神经元。坐骨神经压榨1d后,分布于腰髓背角Ⅱ层内的CR样阳性神经元比对照组有轻微增加。3d后,CR样阳性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改变。7d后,CR样阳性神经元有轻微的减少;14d后,CR的表达显著下降;至21d,CR的表达有所恢复,但仍低于7d组。脊髓后角CR免疫阳性产物灰度值测定结果显示:术后14d后角CR表达最低,与对侧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压榨后CR表达变化呈现一定的时空模式,为进一步揭示CR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发病过程截然不同的疾病,但临床上都表现出认知障碍.小清蛋白阳性神经元(parvalbumin positive interneurons,PV阳性神经元)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调控神经传递的兴奋/抑制平衡,参与Gamma神经振荡的形成,对信息处理、信号整合及输出极为重要,与学习记忆、注意、觉醒状态、社会交往等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PV阳性神经元对认知功能的调控,提示其在AD和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共同参与作用.因此,本文对PV阳性神经元在AD和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缺陷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以PV阳性神经元为靶点治疗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阳历  郭桂平 《生物磁学》2011,(15):2955-2957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压榨模型的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CR)在脊髓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探讨其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坐骨神经压榨组,实验组压榨后分别存活1d到21d,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CR在脊髓分布和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对照组,CR样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腰髓背角Ⅰ,Ⅱ层,Ⅲ~Ⅵ层只观察到一些散在分布的CR样阳性神经元,脊髓前角Ⅷ层和Ⅸ层内也可见一些多极的中间型阳性神经元。坐骨神经压榨1d后,分布于腰髓背角H层内的CR样阳性神经元比对照组有轻微增加。3d后,CR样阳性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改变。7d后,CR样阳性神经元有轻微的减少;14d后,CR的表达显著下降;至21d,CR的表达有所恢复,但仍低于7d纽。脊髓后角CR免疫阳性产物灰度值测定结果显示:术后14d后角CR表达最低,与对侧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压榨后CR表达变化呈现一定的时空模式,为进一步揭示CR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结扎模型钙结合蛋白Parvalbumin(PV)在脊髓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探讨其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与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坐骨神经结扎组,实验组结扎后分别存活1,3,7,14或21d,采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PV在脊髓的表达变化。结果:在对照组,PV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腰髓背角Ⅱ层,Ⅲ~Ⅵ层只观察到少量散在分布的PV样阳性神经元,脊髓前角Ⅷ层和Ⅸ层内也可见少量多极的大型阳性神经元。术后各时间点PV样阳性神经元表达下降,14d下降最显著,21d表达有所上升,但还是低于7d组。脊髓后角PV免疫阳性产物灰度值测定结果显示:术后14d后角PV表达最低,与对侧和对照组以及1、3d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结扎后PV表达变化呈现一定的时空模式,为进一步揭示PV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纹状体是运动调控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机体运动控制发挥重要作用。腺苷A2A受体(adenosine A2A receptor, A2AR)与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 receptor, D2DR)在纹状体投射到苍白球的神经元中高度共表达,形成的A2AR/D2DR异聚体具有拮抗效应,共同调节纹状体接收到的谷氨酸能和多巴胺能投射,通过改变纹状体神经元的活性,控制投射向下级核团的GABA能输出,调节基底神经节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的平衡,最终对运动产生影响。A2AR/D2DR在细胞水平以及行为水平上的拮抗效应,为其在运动疲劳和帕金森病的运动功能改善上提供了新的靶点。该文将对A2AR/D2DR拮抗效应在运动功能调节中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后期研究运动的中枢干预靶点提供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PDZ(PSD95-DLG1-ZO1) 域蛋白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相关配体(CAL)与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Ⅰ)相互作用并且调节其下游信号.近年发现,mGluRⅠ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然而,CAL蛋白是否在帕金森病中发挥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选用线粒体复合物Ⅰ 抑制剂鱼藤酮处理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系MN9D,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探讨CAL在鱼藤酮刺激多巴胺能神经元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结果显示,鱼藤酮引起CAL蛋白表达减少,过表达CAL蛋白可以部分缓解鱼藤酮引起的MN9D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及c-Jun N端激酶(JNK)磷酸化.加入JNK抑制剂SP600125,鱼藤酮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同样有所恢复.提示CAL蛋白可能通过调节JNK信号通路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12.
徐刚  叶恭银 《昆虫学报》2020,(1):104-122
多巴胺(dopamine,DA)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通过特异地结合其相关的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s,DARs)发挥作用。昆虫DARs可分为D1-like DARs,D2-like DARs和多巴胺/蜕皮激素受体(dopamine/ecdysteroid receptor,DopEcR)。D1-like DARs包含两种亚型即DOP1和DOP2,都能偶联G s蛋白引起胞内cAMP上升,且DOP2还能偶联G q蛋白引起胞内Ca 2+浓度升高;D2-like DARs只有一种亚型DOP3,偶联G i蛋白导致胞内cAMP下降;DopEcR可以同时被DA和蜕皮激素激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昆虫DA的调控、多巴胺神经元、DARs的药理学特性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DA合成、转运和降解过程中的基因调控昆虫的多种表型,如表皮黑化、翅的颜色和图案等。DA在多巴胺神经元中合成和释放,不同类型的多巴胺神经元参与调控不同的功能。随着近年来单细胞测序和DA实时成像技术的兴起,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探讨特异神经元的功能。不同昆虫DARs的激动剂和拮抗剂活性存在很大异同,这些药理学差异将为以昆虫DARs为作用靶标开发高效选择性杀虫剂提供重要依据。DARs参与调控昆虫的多种生理与行为过程,如取食、学习、记忆、遗忘、求偶、交配、睡眠及觉醒等。随着CRISPR/Cas9技术在不同昆虫中成功地应用,以及结合模式昆虫黑腹果蝇中丰富的遗传学操作手段,这些都将有利于精准解析DARs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发病过程截然不同的疾病,但临床上都表现出认知障碍.小清蛋白阳性神经元(parvalbumin positive interneurons, PV阳性神经元)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调控神经传递的兴奋/抑制平衡,参与Gamma神经振荡的形成,对信息处理、信号整合及输出极为重要,与学习记忆、注意、觉醒状态、社会交往等认知功能密切相关.PV阳性神经元对认知功能的调控,提示其在AD和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共同参与作用.因此,本文对PV阳性神经元在AD和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缺陷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以PV阳性神经元为靶点治疗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苍白球是基底神经节间接环路的重要核团,在机体正常及病理状态下调节运动功能。前期研究工作显示苍白球接受来自黑质纹状体轴突侧支的多巴胺能纤维支配。苍白球表达多巴胺D1和D_2样受体。本研究旨在采用多管微电极细胞外电生理记录技术,探讨多巴胺D_2样受体对正常及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苍白球神经元自发放电的直接调控效应。结果显示,在正常大鼠上,微压力给予多巴胺D_2样受体激动剂quinpirole对苍白球神经元自发放电发挥不同的电生理效应。在所记录的61个苍白球神经元,quinpirole可使24个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增加(62.7±11.2)%,而使另外16个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37.5±2.9)%,联合给予D_2样受体阻断剂sulpride可阻断quinpirole对苍白球神经元自发放电的调控效应。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损毁侧所记录的47个苍白球神经元中,quinpirole可使其中25个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增加(64.2±10.1)%,而使另外11个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51.9±6.2)%。以上结果提示,多巴胺D_2样受体双向调节苍白球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在帕金森病状态下,多巴胺D_2样受体仍具有双向调节苍白球神经元兴奋性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B (tyrosine receptor kinase B,TrkB)信号通路在调控初级视皮层(primary visual cortex,V1)兴奋与抑制平衡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研究揭示了其通过增加兴奋性传递效率来调控皮层兴奋性水平的机制,却并未阐明TrkB受体如何通过抑制系统来调控兴奋与抑制平衡,进而影响视觉皮层功能。为了探讨TrkB信号通路如何特异性地调控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元——PV神经元进而对小鼠视觉皮层功能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病毒特异性地降低V1区的PV神经元上TrkB受体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在体多通道电生理手段记录初级视皮层抑制性与兴奋性神经元功能变化,通过行为学实验测试小鼠的方位辨别能力改变。结果表明,初级视觉皮层中的PV抑制性神经元上的TrkB受体表达减少会显著增加兴奋性神经元的反应强度,减弱抑制性神经元与兴奋性神经元的方位辨别能力,增加二者的信噪比,但是小鼠个体水平的方位辨别能力出现下降。这些结果说明,TrkB信号通路并非单纯通过增加靶向PV神经元的兴奋性传递来调控PV神经元的功能,其对神经元信噪比的影响也并非由于抑制系统的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16.
DARPP—32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放鸣  张光毅 《生命科学》1999,11(4):165-168
DARPP-32是一种多巴胺(DA)和cAMP调节的磷蛋白,存在于所有接受DA能投射的神经元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与DAD1受体的分布非常一致。DA通过D1受体使DARPP-32第34位苏氨酸磷酸化,磷酸化DARPP-32成为蛋白磷酸酶1(PP-1)的强效抑制剂,在两个不同位点与PP-1相互作用,从而抑制PP-1活性。DARPP-32/PP-1级联反应在调节,如钙通道、电压依赖性钠通道、Na+,K+-ATPase和NMDANR1受体的功能等神经元兴奋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DA对DARPP—32的磷酸化状态有双向调节作用,其他许多神经递质亦可调节其磷酸化状态。  相似文献   

17.
多巴胺Ⅱ型受体在大脑基底神经节纹状体区域表达丰富,可反馈性调节突触前多巴胺合成并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纹状体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受多巴胺Ⅱ型受体介导的cAMP/PKA和PLC信号通路调节,也是自主运动控制的神经基础。在运动性疲劳及以帕金森病为代表的运动功能障碍的中枢疾病中,多巴胺Ⅱ型受体通过平衡基底神经节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多巴胺Ⅱ型受体在纹状体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和运动功能障碍中枢调控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相关疾病的靶向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小白蛋白(parvaibumin PV)是一种水溶性低分子量的钙结合蛋白,本实验用免疫疫组化法研究了新生儿大脑皮质含 PV 神经元的分布。PV 阳性神经元为非锥体型,主要分布于中央后回、听皮质及视皮质(17区),在中央前回,wernicke's 区与海马 PV 阳性神经元的数目较少,前额叶很少见到 PV 阳性神经元。在听皮质及中央后回,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于Ⅳ层,少数在Ⅴ、Ⅵ层;在视皮质则分布在Ⅴ、Ⅵ、层及ⅣB 层;wernieke's 区深层(Ⅴ、Ⅵ层)及海马锥体细胞层可见部分阳性神经元。在上述皮质区第Ⅰ层亦可观察到阳性纤维与散在阳性神经元.此外,在中央后回及听皮质的白质内有许多 PV 阳性纤维和终末样结构.  相似文献   

19.
神经系统中5-HT受体分5-HT_1、5-HT_2和5-HT_3等不同类型,而5-HT_1受体又可分为5-HT_1A、5-HT_(1B)、5-HT_(1C)和5-HT_(1D)等亚型。分子生物学研究还证明,5-HT_1及5-HT_2受体属于与G蛋白有关的受体。本工作使用电压钳制技术第一次在豚鼠肠粘膜下神经丛神经元斑片膜上记录到由5-HT_3受体激活所产生的单离子通道电流及其电学特性,证实了5-HT_3受体与阳离子通道偶联,因此认为5-HT_3受体属递质门控离子通道。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对缢蛏多巴胺D2类受体的影响,实验以一龄缢蛏作为研究对象,以3种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domperidone, Domp)、舒必利(sulpiride, Sulp)、盐酸氯丙臻(chlorprothixene hydrochloride, Chlo)为受试物,设置2 h和6 h两个时间点,探究在三种作用浓度(10~(-2)mol/L, 10~(-3)mol/L和10~(-5)mol/L)下每种受试物对缢蛏两个多巴胺D2类受体(ScDopR2-1和ScDopR2-2)表达量的抑制效果。荧光定量检测多巴胺D2类受体的表达量,并检测c AMP的含量变化。检测结果表明,10-2mol/L浓度下,Chlo组别两个多巴胺受体基因相比对照组在2 h表达量均下降,而cAMP相比对照组含量上升,因此选取Chlo作为缢蛏多巴胺D2类受体拮抗剂,浓度选为10~(-2)mol/L,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缢蛏多巴胺D2类受体的功能提供了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