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藏药翁布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藏药翁布(Myricaria germanica)的6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黄酮类化合物,利用光谱、波谱分析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5,,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1),3,5,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2),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3),35,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4),柽柳素(5),山柰酚(6),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7)5,,7,4’-三羟基-3-O-β-D-葡萄糖醛酸(8),5,7,3’4,’-四羟基-3-O-β-D-葡萄糖醛酸(9),槲皮苷(10)和阿福豆苷(11)。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5、7~11为首次从水柏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苦槛蓝(Myoporum bontioides)的化学成分,采用色谱分离法从叶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1)、3,5,7,4’-四羟基-3’-甲氧基黄酮(2)、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3)、木犀草素(4)、山奈酚(5)、鼠李黄素(6)、5,7-二羟基二氢黄酮(7)、7,4’-二羟基二氢黄酮(8)、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9)、5-O-乙酰基-3,7,3’,4’-四羟基二氢黄酮(10)和7-甲氧基香橙素(11)。除化合物4、7、11之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苦槛蓝叶中分离得到。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表明化合物4、7~9和11对荔枝霜疫霉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从棘豆属植物O.pseudoglandulosa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2个芳香性酰胺类化合物和3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波谱学方法鉴定为N-苯乙基苯甲酰胺(N-phenylethyl-Benzamide,1),N-(2-羟基,2-苯乙基)肉桂酰胺(N-(2-hydroxy-2-phenylethyl)cinnamamide,2),5-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5-hydroxy-7-methoxyflavanone,3),5-羟基,7-甲氧基黄酮(5-hydroxy-7-methoxyttavone,4),7-羟基二氢黄酮(7-hydroxyflavanone,5).其中3个黄酮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
艾纳香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DC.)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13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5,7-二羟基-3,3′,4′-三甲氧基黄酮(1),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2),4,2′,4′-三羟基双氢查尔酮(3),儿茶素(4),阿亚黄素(5),davidioside(6),二氢槲皮素-7,4′-二甲醚(7),艾纳香素(8),二氢槲皮素-4′-甲醚(9),3,5,3′-三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10),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11),木犀草素(12),槲皮素(13)。其中化合物1和3~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苦槛蓝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苦槛蓝(Myoporum bontioides A.Gray)的化学成分,采用色谱分离技术从苦槛蓝叶片中分离得到11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他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桔皮素(1)、甜橙素(2)、5,4′-二羟基-6,7,8,3′-四甲氧基黄酮(3)、4′,5,7,8-四甲氧基黄酮(4)、去甲基川陈皮素(5)、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6)、3′,4′,5,6,7,8-六甲氧基黄酮(7)、二氢山柰酚(8)、木犀草素(9)、3′,4′,5,7-四羟基-3-甲氧基黄酮(10)和芹黄素(11)。除化合物9之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苦槛蓝叶片中分离得到。孢子萌发法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2,8和9对香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这为苦槛蓝叶片中有效成分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白木香树干中的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白木香[Aquilaria smensis(Lour.)Gilg]树干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洋芹素-7,4'-二甲醚(1)、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2)、木犀草素-7,4'-二甲醚p)、芫花素(4)和4',5-二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5).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树干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从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 et Zucc.)树皮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其中7个为黄酮醇,1个为酚酸类成分。经理化测定和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3,8,4′-三甲氧基黄酮 (Ⅰ)、3,5,7-三羟基-8,4′-二甲氧基黄酮 (Ⅱ)、5,7,4′-三羟基-3,8-二甲氧基黄酮 (Ⅲ)、3,5,7,4′-四羟基-8-甲氧基黄酮 (Ⅳ)、3,5,7,4′-四羟基黄酮 (Ⅴ)、5,7-二羟基-8,4′-二甲氧基黄酮-3-O-葡萄糖甙 (Ⅶ)、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3-O-葡萄糖甙 (Ⅷ)和没食子酸乙酯 (Ⅵ)。其中化合物Ⅶ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除化合物Ⅴ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综合利用多种色谱方法从粘叶莸(Caryopteris glutinosa)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并通过多种波谱学手段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caryopterpene J(1)、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2)、5-羟基-7,8,4'-三甲氧基黄酮(3)、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4)、8-甲氧基芹菜素(5)、5,4'-二羟基-7,8,3'-三甲氧基黄酮(6)、5,4'-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7)、5-羟基-7,8,3',4'-四甲氧基黄酮(8)、acteoside(9)、N-trans-feruloyl 3-O-methyldopamine(10)、secoisolariciresinol(11)、isolariciresinol(12)和dehydroconiferyl alcohol(1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它化合物除9以外均为首次从莸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芙蓉菊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菊科芙蓉菊属植物芙蓉菊的全草中分离得到六个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分析鉴定为: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1),粗毛豚草素(2),3',4'-二甲氧基-5',5,7,-三羟基黄酮(3),万寿菊黄索-3,6,7-三甲醚(4),石杉黄素(5),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6).这些黄酮类化合物皆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结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结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的花蕾中分离得出3个香豆索,2个黄酮。用波谱等方法确定其结构为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1),6-甲氧基-7-羟基双香豆素-3,7’-醚(daphnoretin,2),7,7’-二羟基双香豆素-8,8’-醚-7-α-L-鼠李糖甙(edgeworoside c,5),4’,5,7-三羟基黄酮醇-3-O-β-D-(6′′-对羟基桂皮酰基)-葡萄糖甙(tiliroside,3),山萘酚-3-O-β-D-葡萄糖甙(kaempferol-3-O-β-D-glucoside,4),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结香花蕾中得到。  相似文献   

11.
研究千里香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千里香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千里香脂素(1)、8-去甲基川陈皮素(2)、ficusal(3)、lariciresinol-4′-monomethy ether(4)、(±)-5′-methoxy-4′-O-methyllariciresinol(5)、diospyrosin(6)、(-)-9′-O-E-feruloyl-lyoniresinol(7)、7-O-methylphellodenol-B(8)、欧芹烯酮酚甲醚(9)、3,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苯丙酮(10)、4′-羟基-5,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11)、5-羟基-6,7,3′,4′-四甲氧基二氢黄酮(12)、4′-羟基-5,7,3′-三甲氧基二氢黄酮(13)、5,7,3′,4′,5′-五甲氧基二氢黄酮(14)、2′,4-二羟基-3′,4′,6′-三甲氧基查尔酮(15)、2′,3-二羟基-4,4′,6′-三甲氧基查尔酮(16)、楝叶吴萸素B(17)、2′-羟基-3,4,5,4′,6′-五甲氧基查尔酮(18)、2′-羟基-3,4,4′,6′-四甲氧基查尔酮(19)、5,8-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20)、3′-羟基-5,6,7,8,4′,5′-六甲氧基黄酮(21)、5,3′,5′-三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22)、5,7,3′-三羟基-8,4′-二甲氧基黄酮(23)、3′-羟基-5,6,7,4′-四甲氧基黄酮(24)、5,7,3′,4′,5′-五甲氧基黄酮(25)、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26),其中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8、10~13、15、16、20~24为首次从九里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为首次从千里香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吊石苣苔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鲜吊石苣苔全草用70%丙酮水溶液组织破碎提取,然后经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硅胶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5,7-二羟基-6,8,4′-三甲氧基黄酮(1),丁香酸(2),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3),5,7-二羟基-6,8,4′-三甲氧基黄酮醇(4),7-羟基-6,8,4′-三甲氧基-5-O--βD-葡萄糖黄酮苷(5),7-羟基-6,8,4′-三甲氧基-5-O-[-βD-葡萄糖-(1→6)]--βD-葡萄糖黄酮苷(6),4′,5-二羟基-7-甲氧基-6-C--βD-葡萄糖黄酮苷(7)和4′,5-二羟基-6,7-二甲氧基-8-C-β-D-葡萄糖黄酮苷(8)。除7-羟基-6,8,4′-三甲氧基-5-O--βD-葡萄糖黄酮苷和7-羟基-6,8,4′-三甲氧基-5-O-[β-D-葡萄糖-(1→6)]--βD-葡萄糖黄酮苷外,其余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对鄱阳湖新鲜野生藜蒿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有机溶剂提取、萃取和柱层析等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学特征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谷甾醇((-sitosterol,Ⅰ)、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5-hydroxy-7,4’dimethoxyflavanone,Ⅱ)、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5,4’-dihydroxy-7-methoxyflavanone,Ⅲ)、5,3: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5,3:4’-trihy-dmxy-7-methoxyflavone,Ⅳ)、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叶棘豆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蒙药多叶棘豆中分离纯化10个黄酮类化合物。经各种波谱分析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4,4'-二甲氧基-2'-羟基查尔酮(1)、2',4'-二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2)、7,8-二羟基二氢黄酮(3)、4,2',4'-三羟基查尔酮(4)、2',4'-二羟基二氢查尔酮(5)、4'-羟基二氢黄酮-7-O-β-D-葡萄糖苷(6)、2',4'-二羟基查尔酮(7)、芹菜素(8)、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9)和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10)。其中,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15.
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的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鉴定为5,6,7,4′-四甲氧基黄酮(1),7-羟基-5,6,4′-三甲氧基黄酮(2),4′-羟基-5,6,7-三甲氧基黄酮(3),5,4′-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4),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5).化合物1~5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CFTR基因突变导致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囊性纤维化(CF)。利用split Ssp DnaB 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技术的真核细胞双载体转CFTR基因,旨在研究翻译后水平CFTR的连接,以及由其建立的氯离子通道功能。于CFTR膜内第2个跨膜结构域(TMD2)前的Glu838密码子后将其cDNA断裂为N端和C端两部分,与具有蛋白质反式剪接作用的split Ssp DnaB intein编码序列融合,分别插入到载体pEGFP-N1和pEYFP-N1,构建一对真核表达载体pEGFP-NInt和pEYFP-IntC。用脂质体将这对载体共转染至幼年仓鼠肾细胞(BHK),瞬时表达实验用Western blotting观察CFTR蛋白质的连接,并用膜片钳技术记录Cl-通道电流。结果显示,基因共转染细胞呈现完整的CFTR蛋白条带,膜片钳记录到全细胞Cl-电流和单个Cl-通道开放活性。结果表明split Ssp DnaB 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技术可用于双载体共转移CFTR基因,为CF基因治疗应用双腺相关病毒载体(AAV)转运CFTR基因,克服AAV的容量限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海南栽培肾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的化学成分,从海南栽培肾茶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吐叶醇(1)、丁香脂素(2)、3,4-二羟基苯乙醇(3)、甜橙素(4)、5,6,7,4′-四甲氧基黄酮(5)、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6)、6-羟基-5,7,4′-三甲氧基黄酮(7)、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烷酮(8)、3,3′,5-三羟基-4′,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9)、松脂素(10)和熊果酸(11)。化合物3、9和10为首次从肾茶中分离得到。对化合物1~6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5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升振山姜(Alpinia hainanensis‘Shengzhen’)的化学成分,采用柱色谱技术从其茎中分离得到10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乔松素(1)、(±)-山姜素(2)、(±)-7,4′-二羟基-5-甲氧基二氢黄酮(3)、4′,6′-二羟基-2′-甲氧基二氢查尔酮(4)、小豆蔻明(5)、蜡菊亭(6)、(+)-儿茶素(7)、(-)-表儿茶素(8)、原花青素A1(9)、原花青素A6(10)。体外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3、5、7~10具有显著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化合物7~10具有显著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离纯化海南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醇提物用石油醚和氯仿萃取获得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岛津LC-10AD二元低压半制备液相色谱仪和Agilent半制备色谱柱(Phenyl,2.5 mm×25.0 cm,5μm)对氯仿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分离纯化获得的化合物进行纯度测定,并采用1H-NMR、13C-NMR波谱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南黄芩中分离得到了5种化合物,纯度均大于95%,分别鉴定为5-羟基-7,8,2',6'-四甲氧基二氢黄酮、5,6,7-三羟基-2'-甲氧基黄酮、5,2'-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黄芩素和黄芩素-7甲醚。结论:5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海南黄芩中分离得到,它们的获得丰富了海南黄芩化学成分组成,为其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白叶香茶菜中的紫罗兰酮衍生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白叶香茶菜Isodon leucophyllus(Dunn)Kudo地上部分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紫罗兰酮类化合物和6个黄酮类化合物,经IR,UV,MS,NMR波谱数据分析,其结构分别确定为:13—羧基布卢姆醇C(1),5,7,3′,4′—四甲氧基黄酮(2),线蓟素(3),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4),3′—羟基—5,7,8,4′—四甲氧基黄酮(5),异甜橙素(6)和异槲皮素(7)。其中,化合物2—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