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低浓度25nM以下的[~3H]皮质酮和大鼠肝脏细胞核的特异结台位点具有低容量、高亲和力,和甾体激素结合的特异性等特点,其特异结合量和由胞浆转位到核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复合物的量平行,证明该结合位点是具有生理意义的糖皮质激素核受体。实验表明,用20nM的[~3H]皮质酮作一点分析是测定大鼠肝脏细胞核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简便方法。用此法测定了13只成年雌性大鼠肝脏细胞核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果为34.5±4.5fmol/mg DNA。  相似文献   

2.
糖皮质激素受体交换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改进了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存在条件下,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总量的检测方法,在钼酸钠和巯基乙醇保护下,采用25℃30min的条件使和GCR结合的糖皮质激素和[ 3H]地塞米松交换。实验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GCR活性不变,交换率达94.9±4.2%(皮质酮100nM浓度下),受体亲和力不变。本法适用于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特别是血浆糖皮质激素高浓度时的胞液GCR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用Trilostane将内毒素血症大鼠的血浆皮质酮维持在略高于对照大鼠的水平或给内毒素血症大鼠注射地塞米松,使血浆中糖皮质激素浓度进一步升高。结果发现,血清氨基酸总浓度和丙氨酸浓度与血浆皮质酮浓度正相关,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浓度则与血浆皮质酮浓度负相关。说明应激时糖皮质激素浓度的升高对于促进分解代谢,抑制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是必需的。本文就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的生理意义以及激素治疗的作用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皮质酮对大鼠下丘脑薄片室旁核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勤  邢宝仁 《生理学报》1990,42(5):476-482
本实验应用离体大鼠下丘脑薄片技术,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观察了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的自发电活动,以及皮质酮对自发电活动的影响。在36个下丘脑薄片上观察了104个室旁核神经元的自发电活动,其放电形式主要有三种:慢而不规则(50个,占48.1%)、快速连续(44个,占42.5%)和周期性放电(10个,9.4%)。在进行皮质酮灌流的实验中,这104个单位有25个在皮质酮(10~(-7),10~(-6)mol/L)作用后,自发放电明显减少,有8个单位出现兴奋效应;其余的没有观察到明显反应。上述33个产生反应的神经元其反应特点是:潜伏期短、反应的程度与皮质酮浓度有关、糖皮质激素胞液受体阻断剂 RU38486可以阻断这种反应。结果表明糖皮质激素可以快速影响下丘脑薄片内某些室旁核神经元的电活动,为甾体激素的快速非基因机制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提示室旁核神经元膜上有糖皮质激素受体存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烫伤引起病理性应激时大鼠肾胞液醛固酮结合活性的变化及可能的调节机制 ,以 [3H] 醛固酮为配体 ,用放射性配基 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了正常对照组、轻度烫伤组和重度烫伤组大鼠肾胞液醛固酮结合活性的结合容量 (Rt)和表观解离常数 (Kd) ;采用体内注射TNF α、IL 1β中和抗体和α 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 (α melanocyte stimulatinghormone,α MSH)和合成肽KPV (Ac D Lys L Pro D Val)等措施调节其改变。结果发现 ,肾胞液存在两种不同结合容量、不同亲和力的醛固酮结合活性受体。与正常对照组的Rt (Rt1:4 1 6± 7 2fmol/mgpro ;Rt2 :3 17 6± 70 0fmol/mgpro)相比 ,轻烫组的Rt(Rt1:4 1 4± 5 0fmol/mgpro ;Rt2 :3 14 8± 4 5 7fmol/mgpro)无显著差异 (P >0 0 5 ;P >0 0 5 ) ;重烫组的Rt(Rt1:2 2 4± 5 4fmol/mgpro ;Rt2 :196 3± 3 2 5fmol/mgpro)则显著下降(P <0 0 1;P <0 0 1)。体内注射TNF α与IL 1β中和抗体、α MSH及KPV均能明显提高重烫组Rt值。结果提示 ,重度烫伤大鼠肾胞浆醛固酮结合活性降低 ,TNF α、IL 1β中和抗体、α MSH及KPV均可防止重度烫伤引起病理性应激时醛固酮结合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利用[~3H]去炎松缩酮([~3H]TA)进行了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的光亲和标记。[~3H]TA和GCR共价交联的证据有:(1)光照后,10%的三氯醋酸不能使[~3H]TA和GCR解离;(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有单一的放射活性峰;(3)用地塞米松保护后,GCR不被标记。采用本方法测定的GCR分子量为94000±3000 dalton,该方法可用于GCR分子量的测定、提纯和配基结合区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大鼠肝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昼夜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性成年大鼠102只,分自然光组、人工光组和明暗颠倒组,于不同时间处死,测定肝胞坡和胞核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CR_c和GCR_o)。发现GCR_c和GCR_o都以23:00和O2:00为最高,中午最低。明暗颠倒组的GCR_c以23:00为最高,02:00—11:00都在低水平。同时还测定了肝的酪氨酸转氨酶活性和血浆皮质酮,讨论了三者昼夜节律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皮质酮对大鼠再生肝细胞转录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AgNOR颗粒数为指标,研究大鼠部分肝切除后,皮质酮对余留肝细胞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部分肝切除后0~24h,各组肝细胞内(假手术、去肾上腺、去肾上腺 皮质酮)AgNOR颗粒数均下降;部分肝切除后36h,假手术鼠的AgNOR数目最多,到48h时已基本恢复到肝切除前水平;在部分肝切除后24~48h,去肾上腺鼠的AgNOR颗粒数持续升高;给去肾上腺鼠再注射剂量分别为10、20、40mg/kg体重的皮质酮,发现在36h和48h时,皮质酮剂量越高,AgNOR颗粒数日越少,且下降幅度越大。部分肝切除前12h给大鼠注射糖皮质激素受体颉颃剂——RU486(10mg/kg体重),结果与去肾上腺鼠相似。以上结果表明:皮质酮对部分肝切除后肝细胞的转录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是通过受体起作用,该作用表现在部分肝切除24h之后。  相似文献   

9.
利用两种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单克隆抗体(Mab)建立了免疫活性糖皮质激素受体(GR1R)的ELlSA检测法。5只大鼠肝胞液GR1R/mg蛋白为1.0875±0.0257(扫描值)。本法特异性好,适用于没有GR纯品,而Mab数量不多条件下GR1R的检测,其原理也适用于其他受体蛋白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洪敏  鲍涛 《生理学报》1991,43(5):494-498
给完整的及切除肾上腺的雌性 Wistar 大鼠分別注射地塞米松、去氧皮质酮或地塞米松加去氧皮质酮;冷酚法提取心房总 RNA,用α-~(32P)标记的大鼠心房肽 cDNA 探针与之杂交。完整大鼠接受地塞米松和切除肾上腺后接受地塞米松加去氧皮质酮的大鼠,心房肽基因转录产物增加2倍,其余组无显著变化。结果提示糖皮质激素可促进心房肽基因表达,但此作用依赖于盐皮质激素的同时存在,单纯盐皮质激素不能增强该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Liu DH  Su YP  Zhang W  Lou SF  Gao JS  Cheng TM 《生理学报》2001,53(5):375-379
为探讨烫伤引起病理性应激时大鼠肾胞液醛固酮结合活性的变化及可能的调节机制,以[~3H]-醛固酮为配体,用放射性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了正常对照组、轻度烫伤组和重度烫伤组大鼠肾胞液醛固酮结合活性的结合容量(Rt)和表观解离常数(Kd);采用体内注射TNF-α、IL-1β中和抗体和α-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α-melanocyte-stimulatinghormone,α-MSH)和合成肽KPV(Ac-D-Lys-L-Pro-D-Val)等措施调节其改变.结果发现,肾胞液存在两种不同结合容量、不同亲和力的醛固酮结合活性受体.与正常对照组的Rt(Rt141.6±7.2fmol/mgpro;Rt2317.6±70.0fmol/mgpro)相比,轻烫组的Rt(Rt141.4±5.0fmol/mgpro;Rt2314.8±45.7fmol/mgpro)无显著差异(P>0.05;P>0.05);重烫组的Rt(Rt122.4±5.4fmol/mgpro;Rt2196.3±32.5fmol/mgpro)则显著下降(P<0.01;P<0.01).体内注射TNF-α与IL-1β中和抗体、α-MSH及KPV均能明显提高重烫组Rt值.结果提示,重度烫伤大鼠肾胞浆醛固酮结合活性降低,TNF-α、IL-1β中和抗体、α-MSH及KPV均可防止重度烫伤引起病理性应激时醛固酮结合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皮质酮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XBP1-S及ATF6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皮质酮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的作用.方法:分离成年雄性C57/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以终浓度为0、10、50及1000 ng/ml皮质酮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时间为1h,提取细胞总蛋白,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蛋白及未折叠蛋白反应信号转导通路转录因子XBP1-S和ATF6蛋白质表达变化.结果:低浓度皮质酮(10、50ng/ml)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1h后,均可显著地增加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蛋白表达,以50ng/ml皮质酮组增加最明显,而当皮质酮浓度达1000ng/ml时,GRP78蛋白增加不显著.并且,低浓度皮质酮(10、50ng/ml)可显著增强未折叠蛋白反应两个重要转录因子XBP1-S和p50 ATF6蛋白表达.结论:这些结果表明低浓度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皮质酮可诱发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激活未折叠蛋白质反应信号转导通路,其可能与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皮质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NMDA受体亚基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响因素,即给予的不同浓度皮质酮和其它因素分为8个组:对照组、10-7mol/L皮质酮组(简称10-7组)、10-6mol/L皮质酮组(简称10-6组)、10-5mol/L皮质酮组(简称10-5组)、10-6 高糖组、10-5 高糖组、10-6mol/L MK801组和10-5mol/L MK801组,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皮质酮作用下海马神经元形态学的变化,并采用MTT方法测量各组细胞存活率,利用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图象分析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亚基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 10-6、10-5浓度的皮质酮对海马神经元影响较大,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但10-6 高糖组、 10-5mol/L 高糖组、10-6mol/L MK801及10-5mol/L MK801 4个组,分别与相同皮质酮浓度处理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10-6和10-5组海马神经元上NMDA受体亚基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7mol/L浓度的皮质酮对上述指标影响不大.结论过量的皮质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损伤作用,NMDA受体参与了此过程,NMDA受体拮抗剂和高浓度葡萄糖可保护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明确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SHR VSMC)增殖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AA(PDGF AA)、PDGF α受体表达的关系及钙信号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在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模型中 ,采用免疫印迹 (Westernblot)、3 H TdR及3 H Leu掺入、荧光探针标记测定单细胞内钙浓度等方法 ,观察不同来源大鼠 (SHR/WKY)VSMC ,PDGF AA、PDGF α受体和PDGF β受体表达的差异性以及在PDGF AA刺激下 ,VSMC增殖肥大反应、胞内 [Ca2 ]i变化和钙离子阻断剂 (nimodipine)对其的影响。 结果 :与WKY VSMC相比SHR VSMC中PDGF AA、PDGF α受体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而PDGF β受体蛋白表达在SHR VSMC与WKY VSMC无明显变化。在PDGF AA刺激下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3 H掺入率及胞内 [Ca2 ]i浓度在SHR VSMC明显增强 ;钙离子阻断剂 (nimodipine)明显抑制PCNA表达及3 H掺入 ,胞内 [Ca2 ]i浓度明显下降。结论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VSMCPDGF A链及其α受体的自发性增高 ,可能是导致SHR VSMC异常增殖、肥大 ,从而触发血管反应性和血管构型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细胞膜钙通道在调控VSMC的钙内流时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皮质酮)对肥大细胞胞膜流动性的快速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偏振法检测膜流动性,检测不同浓度皮质酮对肥大细胞膜流动性的快速影响以及加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38486看其是否影响皮质酮对肥大细胞膜流动性的快速作用。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皮质酮能够在7min内剂量依赖性地快速降低肥大细胞胞膜流动性,稳定肥大细胞胞膜(P0.01);加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38486后能部分阻断皮质酮对肥大细胞膜流动性的快速作用(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能够快速降低肥大细胞胞膜流动性,稳定肥大细胞胞膜,这一作用可能是糖皮质激素快速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非基因组机制作用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长时间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与磷酯酶A2变化的研究许金廉刘志民1曲莉2贾宁阳1(第二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上海200433;1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2解放军145医院)长时间失血性休克可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磷酯酶A2(PLA2)作为糖皮质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应用核素法测定糖尿病胃瘫大鼠的胃排空 ,建立了糖尿病胃瘫大鼠的模型 ;据此模型观察了小剂量红霉素 (3mg kg)对糖尿病胃瘫大鼠液相胃排空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药能够显著减小其胃排空的一小时残留率 (R1H) [(6 3%± 6 .8% )vs.(36 %± 3.8% ) ];但此作用具有显著个体差异 ,根据所设标准分成红霉素有效组 (E组 )和无效组 (F组 )后 ,发现两组疗效具有显著差异。应用受体相关基因芯片初步筛选了这两组大鼠胃窦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筛选出 10条差异表达基因 ,其中对多巴胺受体D3和神经肽Y受体Y5基因进行了RT PCR半定量验证 ,结果与芯片一致 ,即D3和Y5基因在E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F组 [D3受体 :(0 .2 6± 0 .0 4 )vs.(0 .16± 0 .0 4 ) ;Y5受体 :(0 .94± 0 .10 )vs .(0 .6 8± 0 .0 9) ],而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果表明 :小剂量红霉素可以改善糖尿病胃瘫大鼠的胃排空 ,其疗效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红霉素有效组多巴胺受体D3(DRD3)和神经肽受体Y5 (NPYY5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红霉素无效组。提示这两种受体可能与红霉素促动力作用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皮质酮对大鼠再生肝细胞鸟氨酸脱羧酶 (ODC)活性及ODC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大鼠完整肝脏中ODC水平较低 ,2 / 3肝切除 (PH)后 3h ,不同处理组ODC活性开始升高 ,6h达到最高值 ,其中 ,去肾上腺 NaCl组和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4 86处理组的酶活性高于对照组 (去肾上腺假手术组 ) ,而去肾上腺 皮质酮处理组的酶活性低于对照组 ,36h恢复到肝切除前水平 ;完整肝脏的ODCmRNA水平极低 ,PH后表达量迅速增加 ,5h达到最大值 ,不同处理组mRNA水平的高低顺序与酶活性一致 ,12h降至肝切除前水平 ;在PH前 12h给大鼠注射RU4 86 (10mg/kg体重 ) ,取得了与去肾上腺 NaCl处理鼠相似的结果。以上结果表明 ,在PH诱导的再生肝细胞中 ,ODCmRNA表达量的增加和 /或减少是造成ODC活性改变的原因之一 ,皮质酮对ODC活性及其mRNA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主要表现在肝再生的早期 ,该作用可能是通过受体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的目的系观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离体培养的人体肝癌细胞(BEL- 7402)引起的形态学表型改变。肝癌细胞经浓度为7.6×10~(-6)的合成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处理48小时显示,体积较对照细胞显著较大,呈扁平多边形。电镜观察到:1)激素处理48小时、浓度为7.6×10~(-7)M及7.5×10~(-6)M的两个剂量组,线粒体偶有增大及融合现象;胞膜下外细胞质区域有短的微管出现。2)处理72小时的两个剂量组,肝癌细胞的微绒毛似有减少;经常见到体积明显增大的线粒体及成片的糖元;胞质内经常出现长的、纵横交错的微管,尤以7.5×10~(-6)M组明显,弥散分布的微丝和张力纤维出现的频率也远高于对照组。本文对肝癌细胞出现的表型变化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甾体激素对C6细胞摄取甘氨酸的快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甾体激素对C6细胞摄取甘氨酸快速作用的非基因组织机制。方法 :应用液体闪烁技术 ,通过检测C6细胞在加入了甾体激素和 /或其它试剂后摄入标记甘氨酸量的改变 ,确定甾体激素的作用。结果 :C6细胞高亲合力的甘氨酸依赖于钠离子和氯离子。皮质酮 ,孕酮 ,地塞米松可快速抑制这种摄取 ,雌二醇 ,脱氧皮质酮无显著的抑制作用 ,表明甾体激素作用有特异性。皮质酮的作用在 10 4 -8~ 10 -6 mmol/L范围内效应与浓度成正相关。皮质酮偶联牛血清蛋白后作用依然存在。RU38486 能部分阻断皮质酮的效应。细胞外液钙离子缺乏时皮质酮的作用基本消失。结论 :虽然皮质酮 ,孕酮 ,地塞米松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摄取甘氨酸的快速作用不一样 ,但均是非基因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