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科学家最近在南极洲第一次发现两块哺乳动物的化石。化石产在距南美洲一千三百公里的塞摩尔岛。研究证实,这两块颚骨属于一种现已绝迹的有袋类。我们知道,在大洋洲和美洲的有袋类种类有:袋鼠、袋熊、袋狸、树袋熊和负鼠等。这种有袋类的祖先,最初出现在南美。至于它们是怎样会传到大洋洲去的这个谜,一直未能解开。有的科学家认为,南极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原是连接在一起的。七千万年前的南极,曾经有过气候温暖、树木丛生的黄金时代,使得北方树林里的许多动物都迁移到这个温暖的地带。后来,约在六千万年前,大  相似文献   

2.
一位名叫路易丝·邓恩的年轻的澳大利亚农民的夫人,于1979年9月6日在一条流经她家农场的科克思河边,发现了一种已知的大型绝灭了的有袋类原齿兽化石。她家的农场位于新南威尔士北部的汤巴泉附近。化石包括一个头骨和几乎完整的骨架,是已知保存最好的原齿兽标本中的一个。起先邓恩夫人发现有一块化石骨胳突出于科克思河岸边,就怀着极大的好奇心用螺丝刀和尖的探子仔细地将化石周围的土移去,再用画笔掸去浮土,将化石暴露一定面积后,她确信这不是一般的动物化石。于是她查阅了附近博物馆的百科全书,确认这是原齿兽化石。她立即与一些科学机构进行了联系。悉尼澳大  相似文献   

3.
有学者根据植物组成等特性将Yungas雨林定性为独立的生物地理单元,但这些特性主要是定性的且未包括其动物区系组成。Yungas雨林被认为是动植物种类分布丰富的多样性的区域。然而,尚未有研究评估其动物分布记述的状况。在生物地理学上Yungas雨林使人充满兴趣,它函盖不连续分布的雨林且延伸至温带干旱和半干旱地带。该研究分析了Yungas最南端地区小型哺乳动物特有种分布记录,对比了飞行物种(蝙蝠类)和非飞行物种(有袋类)的分布。结果显示小型哺乳动物特有种是Yungas地区的有效指标;所分析的80%小型有袋类物种和55%蝙蝠类物种支持所鉴定的区域作为特有种区域。所研究的区域与阿根廷西北部及其以下的Yungas的植物学定义一致。该区域以前尚未正式用定量方法评测。结果还发现非飞行特有种较之飞行特有种更合适作为区域尺度上的特有种指标,作者认为飞行特物种作为特有种指标比以前所认为的要更好。  相似文献   

4.
\\动物名称、、\分少沙袋鼠荒漠沙袋鼠红大袋鼠{帚尾袋貂】树袋熊毛鼻袋熊短鼻袋理袋理项目\、\”日曰洲腼协汉曰曰,二月谷草转氨酶(SF,二单位)谷丙转氨酶(lU‘)牙七酸月兑氢酶(wu’))忘蛋白(克{分升)白蛋日(克厂分升)a球蛋白(克)分升)声球蛋白(克{分升)了球蛋白(克Z分升〕血钠(毫当量了升)血钾(毫当异{升){厂一!二…{万8一{子!…万;i。卜恤3卫:){.4弓{6 .4{飞.夕6们.990 .12O。190.夕O0.习咯1 543 .94en匕.二二.叫1 .360.日七户‘9914夕4 .51。于0 .6二‘).;斗O6!〕4l).3l哪3多J协日j叮]})』另.三{}3刁.54 .6州晰M划侧泪一‘一~~一一自…  相似文献   

5.
6.
介绍单孔目和有袋目哺乳动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全球分布、栖息环境、生活习性、食性和生殖方式等.并涉及趋同进化、趋异进化和保护生物学等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7.
19851986年,作者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忠县、涪陵两地收到的中华倒刺鲃(Barbodes sinensis Bleeker)肠道中发现一种肠袋虫,感染率为50%。经仔细观察比较,确定为一新种,命名为涪陵肠道虫(Balantidium fulinensis sp.nov.),现将其形态描述于后。    相似文献   

8.
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是中国地衣的重要分布地之一, 蕴藏着丰富的地衣生物多样性。本研究基于259份标本馆馆藏及采集自东北大小兴安岭31个保护区的新鲜地衣标本, 结合形态学、解剖学、化学和DNA片段的综合分析, 鉴定并报道了该地区梅衣科岛衣类和袋衣类地衣11属31种, 包括环北极成分13种, 东亚成分11种, 世界广布成分3种, 中国特有成分3种, 欧亚成分1种。与之前记录和报道的该地区同类地衣物种组成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隶属于2属的6种地衣在该地区未被重新发现, 表明这些地衣在该地区的分布可能大大萎缩乃至消失, 尤其是属于东亚成分的袋衣属2种: 粉袋衣(Hypogymnia farinacea)和日光山袋衣(H. nikkoensis), 自最初以东北大小兴安岭标本为凭证在中国报道分布后, 30余年未再新增任何标本信息, 日光山袋衣在近期中国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中被推测处于易危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发展毛皮工业,新西兰19世纪中叶从澳大利亚引入刷尾负鼠(Trichosurus vulpecula),后成为新西兰一大害兽,刷尾负鼠不仅因破坏当地植被,捕食鸟蛋等而严重影响了新西兰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因其传播结核病菌对当地畜牧业造成了很大损失,新西兰每年花费巨额资金来控制这一害兽,虽然刷尾负鼠在一些孤立的岛屿和重复自然保护区已完全被消灭或得到有交和的控制,但在新西兰大部分地区其分布却还在扩展,依然威胁着新西兰的生物多样性和农牧业生产,传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兽夹捕杀,射杀和药物灭杀,其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1)受资金的限制;2)小面积控制后因为种群密度减小,负鼠的生育率,存活率随之增高,加上新个体从周围迁入,种群数量迅速恢复,生物防治特别是免疫绝育法被认为是经济,人道及有效的方法,新的研究结果证明刷尾负鼠具有一雄多雌的繁殖方式,而且在雌兽被绝育后,种群中雄兽与雌兽之比率反而增高,因此雌兽绝育可能不会降低雌雄负鼠之间的接触频率,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免疫绝育控制刷尾负鼠是很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10.
在袋栽黑木耳的开袋方法上,笔者试验了一种单侧双孔开袋法。所谓单侧双孔开袋法,就是在开袋剪出耳孔时,只在菌袋的一个侧面上开孔,开孔的数量只有两个。此种开袋法减少了培养料内部水分的散失;有利于子实体原基分化;生长出来  相似文献   

11.
山崎酱油在贮存过程中偶有胀袋、细菌总数超标、继续酸化等问题,怀疑是乳酸菌(Lactobacillus)在酱油中继续生长引起的。试图通过本实验阐明乳酸菌在稀醪中生长和产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990年5月—10月,采用笼诱法及粘蝇带法,对绵阳城区,北川、梓潼县城作了蝇类种群、密度以及季节消长调查,现将结果简报于后:捕获蝇类71729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6科24属43种。平均密度室内为2.4只/条·24小时,室外23.61只/笼·小时。室外主要以丝光绿蝇Lucilia sercata为优势种,密度8.55,其次是铜绿蝇Lucilia porphyrina为4.1、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3.07、家蝇Musca dometica2.36;室内以家蝇为优势种,为2.3,其次是厩腐蝇Muscina stabulans0.03、大头金蝇0.02。蝇类密度最高月份室外为6、8月,分别是36.68、36.29,室内最高的是7月,…  相似文献   

13.
1990年7月至12月,作者用目测、笼诱及网捕等法对德阳市所辖五县(市、区)有瓣蝇类进行了调查,共计检索标本6623只,隶5科26属42种。其中花蝇属,种蝇属,地种蝇属,腐蝇属,秽蝇属,芒蝇属,溜蝇属,螫蝇属,阿丽蝇属,粉腹蝇属,带绿蝇属,金蝇属,黑麻蝇属,细麻蝇属,别麻蝇属,辛麻蝇属,突额蝇属,折麻蝇属与粪蝇属各1种;池蝇属,黑蝇属与翠蝇属各2种,而蝇属3种,绿蝇属4种;亚麻蝇属及家蝇属各5种。室内常见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莫鑫泉采用DNA复性动力学方法和DNA分子钟技术在扬子鳄起源和鳄类分子进化研究中,从分子水平上证实扬子鳄与密西鳄之间确曾有亲缘关系。他们从两者基因组结构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两者虽然在DNA序列种类复杂性的拷贝数上有较大差异,但总复杂性还是相似的。他们采用自己建立的DNA分子钟技术,测定了各物种从一个共同的祖先那里分枝以后的时间跨度,证明扬子鳄在3500万年前与泰国鳄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在4500万年前与湾  相似文献   

15.
袋鼠和袋     
《生物学通报》2001,36(2):40
  相似文献   

16.
山崎酱油在贮存过程中偶有胀袋,细菌总数超标,继续酸化等问题,怀疑是乳酸菌(Lactobacillus) 在酱油中继续生长引起的。试图[通过本实验阐明乳酸菌在醪中生长和产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自南沙港诱捕到有瓣蝇类46750头,包括蝇科、麻蝇科、丽蝇科、花蝇科25属45种,其中宽额丽蝇Calliphora latifrons Hough为我国新记录,红头丽蝇Calliphora vicina Robineau-Desvoidy和古铜黑蝇Ophyra aenescens Wiedemann为广东省新记录种.上述3种是近年来国外输入的蝇类.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 Fabricius为南沙港区优势种,发生高峰出现在9~10月,4~5月出现次高峰.  相似文献   

18.
化学感觉受体在动物避免危险、识别领域、寻找食物、发现配偶和后代等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化学感觉受体基因在鸟类和哺乳类中研究得比较系统,而在有鳞类爬行动物中的研究则相对缺乏。随着有鳞类爬行动物可获得的基因组数据越来越多,对其化学感觉受体基因的探索也逐渐兴起。本文从化感系统结构特点、化感受体基因数量分布、进化模式等方面概述了有鳞类爬行动物化学感觉(嗅觉、味觉)受体基因的初步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地、系统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80~1990年,采集用网捕法,分类用昆虫学分类原理与方法,调查四川省二郎山山区有瓣蝇类种类及其相关情况.结果 显示,二郎山山区蝇类有307种,隶属8科25亚科93属.其中特有种有197种,占已知种的64.16%,发现二郎山新纪录种132种,占已知种的42.99%;区系成分分析表明,二郎山山区有瓣蝇类以东洋区成分为主.成蝇年周期中的密度高峰在5月和6月,优势种为紫兰优毛蝇、家蝇和反吐丽蝇;发现黄粪蝇、密胡邻种蝇和黑尾黑麻蝇幼虫可在大雪覆盖下的孳生地过冬.本研究对二郎山山区有瓣蝇类的区系组成和分布等相关特点有了初步了解;但二郎山为横断山脉一部分,地形地貌相当复杂,是最具生物多样性地区之一,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四川名山地区按动物地理区划处于华中与西南区的分野。笔者于1980—1988年对该地区有瓣蝇类作了调查,共获成虫标本7科54属88种,并发现新种两种(四川裸池蝇Gymnophora sichuanensis Hsue et Feng,驼潘麻蝇Pandelleana struthioides Xue、Feng et Liu),国内新记录一种(银额池蝇Limno phora argenfada Emden)。四川省名山地区有瓣蝇类的调查@黄定华$名山县卫生防疫站 @张洪锦$名山县卫生防疫站 @冯炎$雅安地区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