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抗体捕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贝类甲型肝炎病毒污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秋红 《病毒学报》1996,12(2):123-128
污染水体中生长的贝类是传播甲型肝炎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抗体捕捉后进行PCR扩增来检测贝肉中甲肝病毒的方法,贝肉中HAV的浓集回收采用洗脱一沉淀法并加以改进,用脊髓灰质炎病毒作为指示病毒,经二次沉淀后病毒的回收率为26%,30克贝肉中的病毒浓集回收在1.0 ̄1.5ml上清液中。  相似文献   

2.
污染水体中生长的贝类是传播甲型肝炎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抗体捕捉后进行PCR扩增来检测贝肉中甲肝病毒(humanhepatitisAvirus,HAV)的方法。贝肉中HAV的浓集回收采用洗脱一沉淀法井加以改进,用脊髓灰质炎病毒作为指示病毒,经二次沉淀后病毒的回收经率为26%,30克贝肉中的病毒浓集回收在1.0~1.5ml上清液中。此方法计算检测限<30-300HAV/3g贝肉。从14份大连海域标本中,用该法检测出阳性标本7份,阳性率为50%。此浓集病毒的方法还可应用于检测贝肉中污染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诺瓦克病毒、轮状病毒等其它病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食品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RT-PCR检测体系。方法:在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组2A区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同时适于3种血清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检测方法,并对人工接种病毒的贝类(生蚝、文蛤)、蔬果(草莓、樱桃和生菜)和水样等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基于构建的分别适于3种血清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检测的参照分子,确定所建立方法的检测下限可达50拷贝参照分子DNA。针对各种食品基质建立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富集、RNA提取和RT-PCR方法检测3种血清型病毒可达10RT-PCR单位(RTU)。结论:建立的RT-PCR检测体系可用于食品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正脊髓灰质炎(polio,也称作小儿麻痹症)几乎被根除了。目前,大多数脊髓灰质炎爆发风险并不是来自于野外的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而是来自于由减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组成的口服疫苗。这些病毒积累突变,从而允许它们在未充分接种的人群中传播,重新获得毒力,甚至导致疾病爆发。目前,根据一项新的研究,研究人员绘制出脊髓灰质炎病毒发生的一系列突变,这可能解  相似文献   

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外环境水中分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PVⅠ)毒株基因型,发现所分离的22株病毒.均为疫苗SabinⅠ相关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温度敏感(T特征)试验亦提示为弱毒株,与PCR试验相吻合。表明在实施强化免疫和常规免疫后,外环境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已被疫苗相关株循环所取代。同时证实用PCR作为环境中PVⅠ病毒株的基因型分析的检测方法是特异和敏感的。  相似文献   

6.
PCR法检测外环境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外环境水中分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PVI)毒株基因型,发现所分离的22株病毒,均为疫苗SabinI相关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温度敏感(T特征)试验亦提示为弱毒标,与PCR试验相吻合,表明实施强化免疫和常规免疫后,外环境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已被疫苗相关株循环所取代,同时证实用了PCR作为相环境中PVI病毒株的基因型分析的检测方法是特异和敏感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CY5荧光标记引物建立定量检测I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480-A和525-C突变率的MAPREC。方法提取I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样品RNA,反转录合成c DNA后,进行非对称PCR扩增以生成单链DNA,之后采用CY5荧光标记引物进行一步扩增反应以合成双链产物,以DNA内切酶Dde I和Nci I酶切后电泳分离,获取荧光信号,计算样品的突变率。检测4个国际标准品(100%DNA突变标准品、IS DNA标准品、LMVR标准品和HMVR标准品)的突变率,重复5次,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并进行初步应用。结果使用CY5荧光标记引物,建立了定量检测I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480-A和525-C突变率的MAPREC。100%DNA突变标准品、IS DNA标准品、LMVR标准品以及HMVR标准品的标示值分别为100.00%、2.00%、1.84%、2.56%,检测结果分别为95.09%、2.06%、1.45%、1.92%,各标准品的实验间CV值均<15%。I型Sabin株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工作种子、单次收获液和原液的突变率为1.05%~1.22%,批间一致性良好。结论初步建立了基于荧光素标记的MAPREC,可以代替同位素法进行I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突变率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3个不同厂家的Sabin-IPV抗原性及免疫原性特点。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利用血清型和抗原位点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检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D抗原含量,分析疫苗相对D抗原含量和单克隆抗体的相对反应性,评估疫苗抗原性;利用大鼠体内效力试验分析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免疫原性,评估疫苗效力。结果与英国国家c IPV标准品Pu91相比,3个厂家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相对D抗原含量存在差异,其中C厂家的相对D抗原含量最高;3个厂家的血清Ⅰ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抗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Ⅱ型中,除B厂家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抗原位点1的抗原性较弱以外,A、C其2个厂家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抗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Ⅲ型中,3个厂家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与抗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种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大鼠血清对Sabin株及Salk株病毒具有良好中和效力。结论除血清Ⅲ型外,血清Ⅰ型和Ⅱ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抗原性与疫苗免疫原性一致。ELISA检测疫苗抗原性的方法有望替代疫苗动物体内效力评价试验。  相似文献   

9.
戊二醛复合消毒剂对猪病病毒杀灭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戊二醛复合消毒剂对猪病病毒的杀灭效果。方法 将猪细小病毒 (porcinepavrovirusvirus ,PPV)、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 (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virus,PRRS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pseudorabiesvirus,PRV)分别与不同浓度的戊二醛复合消毒剂作用后 ,接种于长满细胞单层的细胞培养板中 ,根据细胞是否产生病变情况 ,确定消毒剂杀灭病毒的最佳浓度 ;同时 ,还将不同浓度的消毒剂与猪瘟病毒 (hogchloeravirus,HCV)作用后 ,对兔进行静脉注射 ,根据兔的体温变化情况 ,判断消毒剂杀灭病毒的最佳浓度。结果 1%浓度的消毒剂 ,可在 2 0min之内有效杀灭PPV、PRRSV和PRV ;0 5 %浓度的消毒剂 ,可在 10min之内有效杀灭HCV。结论 戊二醛复合消毒剂具有高效杀灭病毒的作用 ,适用于养殖场、医疗卫生行业及传染病流行地区的消毒灭菌 ;采用细胞感染法检测和评价消毒剂对病毒的杀灭效果是一种可行的体外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只能以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已大幅度降低了全球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然而,由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和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风险的出现,今后必须停止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彻底根除脊髓灰质炎。消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之后,将会严格管理来源于野毒株的传统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而用Sab in株研制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抗原性及免疫原性与传统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不同。脊髓灰质炎病毒样颗粒可能成为一种可开发的脊髓灰质炎疫苗。  相似文献   

11.
各季节生活污水中病毒的含量及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作者对上海县生活污水中病毒含量进行的一次研究,用吸附洗脱法浓缩水样,用空斑法检测病毒含量,用微量中和试验鉴定病毒种类,用温度敏感试验测定病毒毒力,生活污水中病毒含量在320~176000pfu/升之间,以秋季含量最高,污水中肠道病毒以脊髓灰质炎病毒为主,其中多数为减毒株。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脊髓灰质炎及其控制脊髓灰质炎(脊灰)是脊灰病毒1、2和3型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经人→人接触(粪→口途径)传播,疫苗前时代,所有儿童均暴露于脊灰病毒,1/200的易感儿童暴露后发生麻痹型脊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检测毛蚶中肠道病毒的方法。病毒在pH4.5时吸附于毛蚶组织,离心后用pH9.5甘氨酸盐水将病毒从毛蚶组织中洗脱出来,并用0.0005mol/L三氯化铝代替Johnson法中的Cat—Floc,达到去除细胞毒性物质的目的。经过再一次离心,利用牛肉浸膏在pH3.5—4.0时凝聚并吸附病毒的特性使洗脱液中的病毒得到浓缩。离心后沉淀溶解于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用本法提取毛蚶中脊髓灰质炎病毒,当病毒含量为每克组织3.5×10~5至35PFU时,平均回收率为71.2%。  相似文献   

14.
1947年Dalldrf与Sickles从两个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人的粪便中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2年我国学者宋干等首先从脊髓灰质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一株具有柯萨奇A组特征的病毒。1973年丘福禧氏在  相似文献   

15.
柯萨奇病毒A21(CAV21)属小RNA病毒科肠病毒属C型人肠道病毒(HEV—C)。HEV—C与脊髓灰质炎病毒(PV)有高度同源性,亲缘关系最近,但所致疾病不同,归因其作用于宿主细胞不同的病毒受体。PV通过受体CD155引起脊髓灰质炎,而CAV21的受体与鼻病毒相同,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虽然其他的肠病毒引起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有报道,但从未观察到HEV—C引起脊髓灰质炎。本文建立人ICAM-1转基因小鼠,进行CAV21感染试验。研究发现CAV21也存在引起脊髓灰质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三种浓缩方法对人工污染标本进行了病毒回收率的比较试验,三种方法结果基本相同(47—49%)。在被检脊髓灰质炎Ⅰ型病毒蒸馏水标本中加1%NaCl可提高滤膜法对水中病毒的回收率;在含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河水、污水标本中加1%NaCl及AlCl_3(河水为0.0005mol/L、污水为0.001mol/L),离心沉淀过程中,我们惊奇地发现病毒全在沉渣中,结果表明用该方法病毒回收率竟提高了一倍(92—99%)。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Vero细胞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在无血清条件下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无血清培养Vero细胞生产脊髓灰质炎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选择直接适应(直降组)和序贯适应(驯化组)两种无血清培养方法,观察Vero细胞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在无血清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其病毒滴度。结果 Vero细胞在两种无血清条件下均生长良好,其中驯化组细胞生长速度更接近对照组。以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株Ⅰ型分别感染直降组、驯化组和对照组细胞的病毒滴度平均值分别为8.94、8.81和8.94 LgCCID50/mL;Ⅱ型病毒滴度平均值分别为8.84、8.25和7.94 LgCCID50/mL;Ⅲ型病毒滴度平均值分别为8.91、8.57和8.63 LgCCID50/mL;且3组的变异系数( CV)均小于10%。结论 Vero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生长良好,无血清培养的Vero 细胞可用作脊髓灰质炎疫苗生产的基质。  相似文献   

18.
我国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自然重组株抗原性的单克隆抗体分析方肇寅,章菁,柯昌文,李平,李军延,张振国,孟宪坤,陈美光H、Yoshikura关键词脊髓灰质炎,重组病毒,单克隆抗体,中和试验脊髓灰质炎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世界性主要疾病,自从应用疫苗以来,该病在许...  相似文献   

19.
<正> 抗脊髓灰质炎的保护力与病毒中和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有效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必须能够诱导产生中和抗体。这一概念也适用于化学合成既定序列的多肽疫苗。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细小核糖核酸病毒,含有4种结构蛋白即VP_1、 VP_2、VP_3和VP_4,各有60个拷贝,蛋白围绕RNA基因组呈艹面对称列。病毒粒子的直径约为27nm,不含类脂膜,因此具有一个明确固定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菌bye-bye"消毒剂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PR8)、呼吸道合胞病毒(RSV)、3型腺病毒(ADV3)、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H7N9)的体外杀灭效果。方法:参考《消毒技术规范》和受试产品说明书进行细胞毒性试验、消毒剂中和试验和对PR8、RSV、ADV3、H7N9病毒的体外杀灭实验。结果:(1)候选中和剂选定0.02mol/L硫代硫酸钠(Na_2S_2O_4);(2)候选中和剂、"菌-bye-bye"消毒剂及两者混合物对细胞毒性低;(3)候选中和剂能完全中和消毒剂消毒效果;(4)随着"菌bye-bye"消毒剂的浓度增大,病毒杀灭效果亦越好。在其不稀释的条件下,除了PR8毒株外,其他3种病毒的平均灭活率均在99.99%以上,且平均病毒TCID50负对数值(log_(10)TCID_(50)/m L)均降低4 log_(10)或以上;对半稀释后对RSV的杀灭效果最好,而对ADV3的杀灭效果最差。结论:高浓度"菌bye-bye"消毒剂对呼吸道病毒的杀灭效果较好,且对细胞的毒性较小,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