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一研究表明了酒精酵母ATCC36859利用菊芋产生山梨糖醇和乙醇的可能性.从发酵的开始就有乙醇生成,而山梨糖醇的生成是在葡萄糖完全被消耗以后开始的.已经证明酵母膏和接种浓度对酵母产生山梨糖醇很重要.起始菌体浓度低,在纯J.a里不产生山梨糖醇,当汁液中补充3%的酵母膏时山梨糖醇的浓度为4.6%,当发酵终了,山梨糖醇、乙醇,菌体量分别为0.259,0.160和0.071.往J.a汁液中加葡萄糖,使其浓度达9%与加3%的酵母膏对乙醇的产生有积极作用,而延迟了山梨糖醇的产生,并且它的最终浓度比在培养基中没有加葡萄糖的少50%.生产过程中加葡萄糖比在发酵开始时加影响大.  相似文献   

2.
海藻酸铝固定化酵母生产高浓度酒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海藻酸铝凝胶代替海藻酸钙,可使固定化酵母使用寿命显著延长,其海藻酸铝凝胶耐磷酸盐能力比海藻酸钙凝胶提高六倍以上。用海藻酸铝固定化增殖酵母进行分批发酵酒精,成熟醪中酒精含量由3.5%-9.0%(V/V)提高到11.0%(V/V)左右。在1.1L的两个多层生物反应器中,装入海藻酸铝固定化增殖酵母,采用逐步提高糖浓度方法,进行连续发酵,成熟醪接收器中酒精浓度平均为10.3%(V/V),总糖利用率为92.4%。  相似文献   

3.
用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SCB412作为出发菌株,经能量50KeV、剂量1× 10~11~5 ×10~15 ions/cm~2的N~+离子注入诱变处理,以产生可遗传的诱变。 N~+离子注入后,存活率与剂量呈指数衰减关系:log(存活率%)= 8.23- 0.604 × log(剂量),在培养过程中可观察到酵母菌菌落和细胞形态均发生了变化。经筛选,获得了一株能够利用正十二烷烃发酵产生长链二元酸的高产菌热带假丝酵母SCB609。在初始正十二烷烃浓度为15%(v/v)下产酸量由43.5g/L上升到73.2g/L。比较两株菌发酵生长特性的差异,产酸过程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植酸钠对酿酒酵母乙醇发酵的促进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植酸钠对酿酒酵母发酵乙醇生成量的促进效应。在酿酒酵母(AS2.431)的合成培养基中添加0.08%本室自制的植酸钠后,发现其乙醇生成量提高35.4%。植酸钠使该菌耐酒精能力增加,但对生物量影响不显著。植酸钠促进效应的有效成分为其植酸根。植酸钠对K酵母天然培养基发酵的乙醇生成量亦有极显著的促进效应,使其提高达87.9%。  相似文献   

5.
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木糖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通氧条件和培养基初始pH等对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AS3.1602木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粗糙脉孢菌具有较强的发酵木糖产生乙醇及木糖醇的能力。通气量对木糖发酵有较大的影响。乙醇发酵适合在半好氧条件下进行,此时乙醇的转化率达到63.2%。木糖醇发酵适合在微好氧的条件下进行,转化率达到31.8%。木糖醇是在培养基中乙醇达到一定浓度后才开始积累。培养基的初始pH对木糖发酵产物有较大的影响,乙醇产生最适pH5.0,木糖醇产生最适pH4.0。在培养基pH为碱性条件时,木糖发酵受到很大的抑制。初始木糖浓度对产物乙醇及木糖醇的产率有很大的影响。葡萄糖的存在会抑制木糖的利用,对乙醇和木糖醇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温蒸煮工艺进行高浓度酒精发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中温蒸煮工艺生产高浓度酒精,首先利用耐高温α-淀粉酶在9s~97℃下同时糊化和液化淀粉.接着在60℃下加高转化率的糖化酶进行糖化,最后在30℃下加酵母菌悬液进行发酵。酵母菌w4在60h内可以产生18.3%的乙醇,在成熟发酵醪中的残还原糖和总糖分别为1.2%和4.1%,细胞存活率为68.5%。如果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硫酸铵,可进一步改进这一工艺,使成熟发酵醪的乙醇浓度提高到18.9%,发酵周期缩短到50h,残还原糖和总糖分别减少到0.27%和3.1%。  相似文献   

7.
嗜鞣管囊酵母(Pachysolen tannophilus)是可以同时发酵葡萄糖和木糖为酒精的菌种,在其生长和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0~200mg/L)的肌醇以及不同起始浓度的酒精,以考察外加肌醇对嗜鞣管囊酵母生长、产酒精能力和耐酒精能力的影响.结果 表明,添加肌醇前后,嗜鞣管囊酵母的生物量及发酵的酒精产量均有所增加.外加肌醇对嗜鞣管囊酵母生长有轻微的刺激作用,酵母生长最适肌醇浓度为150mg/L;而对酵母生长的耐酒精能力却有明显的影响, 并且,菌种在YEPD培养基中的耐酒精能力高于在YEPX培养基中的耐酒精能力.经实验测定,肌醇对嗜鞣管囊酵母产酒精能力及发酵的耐酒精能力均有显著的影响.发酵培养基中未添加起始浓度的酒精时,菌种发酵的最适肌醇浓度为100mg/L,此时生成的酒精产量为45.20g/L.当分别添加起始酒精浓度为10%和12%时,随着肌醇浓度的增加,菌种发酵生成的酒精浓度均呈上升趋势;肌醇浓度为200mg/L时,两种起始酒精浓度下,酒精的净生成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7.18g/L和16.68g/L.  相似文献   

8.
以老抽酱醪为实验材料进行耐盐性酵母菌种分离,并做菌种鉴定。分析了在不同盐度条件下耐盐性酵母菌的生长情况和生长过程中培养基总糖的消耗,可以发现实验得到的酵母在22%(质量与体积}E)盐度下依然能够良好生长。结果表明,实验分离出的No.2菌在同级盐度的条件下的生长量要明显高于No.1菌,但在乙醇产率方面,两株菌在相同的含盐量为16%(质量与体积比)的麦芽汁培养基中发酵8d,No.1菌的乙醇产率为3.1%(体积比),No.2菌的乙醇产率2.9%(体积比)。  相似文献   

9.
生淀粉高浓度酒精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研究利用国内常用的糖化酶制剂糖化生玉米面中的淀粉,同时接种酵母菌,在30℃下,探讨了玉米淀粉的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选择到了一株产高浓度酒精酵母菌,H0菌株。发酵温度为30℃、pH4一s、加糖化酶量为每克原料300单位、酵母接种量3%(v/v)和原料加量为33.0%(w/v)时,这株酵母菌在70小时内可产生17.5%(v/v)的乙醇。如果原料加量为36.0%(w/v)时,该菌株在96小时内可以产生18.O%(v/v)的乙醇。在前一种加料情况下,成熟发酵醪中的pH为5、残还原糖为O.19%、残总糖为3.5“。在后一种加料情况下,成熟发酵醪中的pH为5、残还原糖为0.81%、残总糖为5.1%。  相似文献   

10.
海南热带雨林腐木上酵母菌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辰  白逢彦 《菌物学报》2009,28(3):354-362
用含木糖为唯一碳源(培养基X)和含葡萄糖及7.6%乙醇(培养基E)的两种富集培养基分别从采自海南热带雨林的56和57份腐木样品中分离到酵母菌67和75株.依据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探讨了该地区腐木上的酵母菌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从分离的142株酵母菌中鉴定出14个属63个种,其中疑似新种25个,占总种数的近40%,说明在热带雨林腐木中尚存在大量酵母菌新分类群有待被发现.从用培养基X和E分离的酵母菌中分别鉴定出7属37种和11属33种,优势属均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 Berkhout和毕赤酵母属Pichia Hansen,但种类组成基本不同.用培养基x富集分离的菌株以Candida quercitrusa S.A.Meyer&Phaff的地理分布最广,用培养基E富集分离的菌株以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Hansen)Kurtzman、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Meyen ex Hansen和亚膜毕赤酵母Pichiasubpelliculosa Kurtzman分布最广泛.同一样品用两种不同富集培养基分离的菌株大多数属于不同的种,在对比的23份样品中,只从2份样品中分离到了同一个种的菌株.用培养基X和E分离的菌株分别属于可利用木糖和可耐受乙醇的酵母菌,用两种培养基同时分离到的菌株属于具备利用木糖和耐受高浓度乙醇两种能力的菌株.这些酵母菌在木质纤维素物质的生物乙醇转化技术中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乙醇被普遍用作植物激素的溶剂。制备含有高浓度植物激素的培养基时,培养基中乙醇的终浓度可能超过0.1%。曾有植物细胞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对蔗糖进行厌氧代谢会使培养基中乙醇的浓度进一步提高的假说。现在,荷兰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中心G.Y.DeKlerk和S.Marinova的实验提出,按常规程序制备培养基,最终的乙醇含量对培养物将产生毒性。DeKlerk和Marinova检测了不同浓度的乙醇对苹果微插条微繁殖过程中苗增殖和不定根形成阶段的影响。他们发现,虽然0.2%的乙醇略微促进苗从腋生分支增殖,但0.1~…  相似文献   

12.
将Cohn氏6法低温乙醇分离人血浆中的组分IV(FIV)沉淀,溶解于注射用水中,加入95%乙醇后使乙醇浓度为9%,经加温、过滤及超滤制得白蛋白。每公斤FIV沉淀可制得白蛋白57.8g。  相似文献   

13.
酒精酵母在连续发酵中的振荡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分析酒精酵母在连续发酵中的振荡行为的产生条件及产生机理。通过改变稀释率、pH值、溶氧和进料葡萄糖浓度等条件 ,观察不同操作条件对酒精酵母菌生长和代谢行为的影响。在 10~ 15 g/L的较低葡萄糖浓度 ,0 .10~ 0 .2 0h-1的较低稀释率 ,以及 70 %左右的适度的溶氧浓度等发酵条件下 ,酒精酵母会出现同步的代谢振荡现象。一定条件下 ,菌体浓度处于振荡状态 ,残余葡萄糖浓度不可测或在很低水平振荡 ,这些发现预示着控制机制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嗜热厌氧杆菌X514(Thermoanaerobactersp.X514)是纤维素乙醇生产中最具潜力的菌株之一。对X514在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及代谢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培养基1190比GS-Ⅱ和2473更适合运用于X514的代谢研究及乙醇发酵。其次,分别在1190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酵母提取物和葡萄糖,对X514的生长及代谢作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在0.5-2 g/L范围内,酵母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X514的生物量,乙醇等产物的产量及乙醇产率,说明酵母提取物对X514生长及乙醇发酵有促进作用;在2-10 g/L范围内,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可提高乙醇等产物的产量而不会改变各产物的产率;糖消耗量并不随着初始底物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长,而是在一定阶段趋于消耗最大值。反映了X514在底物充分的条件下,只有通过改进其他制约条件,才有可能提高底物的利用率及产物的产率。  相似文献   

15.
用单孢子分离、单倍体诱变、原生质体融合等手段,获得了酵母菌株——科生9064。用该菌的固定化细胞进行发酵玉米糖化醪生产酒精的扩大试验。经8个月的吨级生物反应器运转试验结果证明,该酵母凝胶粒子活性稳定,在玉米糖化醪液初糖浓度为18%~20%,pH值4.0~5.0,温度为38~40℃的条件下,发酵时间约为20h,终酒精含量达9%~11%(V/V),残糖含量为1.0%以下,理论转化率达90%以上。并对新菌株的培养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等进行了研究,证明它是一株新型的酿酒酵母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择甘蔗糖蜜酒精工业性生产用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evisiaeAS2.1189作为出发菌株,利用CO2激光对其进行辐照处理.制定出该菌最佳致死量的基础上,从A、B……E等5个不同照射剂量中,共挑取辐照菌639株.经糖蜜发酵后,对产乙醇含量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筛选出乙醇含量高于出发菌株5%~11%范围的辐照菌有5株;而低于10%~33%之间的为9株.表明CO2激光对该酵母菌产乙醇含量的高低有刺激效应.亦提示了CO2激光对酵母菌乙醇脱氢酶系的激活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7.
纤维凝胶固定化增殖酵母连续生产酒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德水  宋克义 《生物技术》1995,5(1):9-11,15
本文比较了纤维胶固定增殖酵母与海藻酸钙凝胶球、纤维海藻酸铝凝胶与纤维海藻酸钙凝胶、以及不同厚度的纤维凝胶固定化增殖酵母的发酵结果。重点进行了纤维凝胶固定化增殖酵母连续生产酒精试验。采用1.1L柱式生物反应器,CO2排出通畅,停留时间为4小时,成熟醪中酒精含量为10.1-11.0%(V/V),平均为10.55%,酒精生产能力为9.4g/L.h,总糖利用率为94.5%。  相似文献   

18.
用酵母生产麦角固醇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培养基中氮源、盐、温度、pH对酵母合成麦角固醇的影响。当选择复合氮源,蔗糖浓度为10%~12%,温度为30℃,pH为5.5时,麦角固醇合成量相对于初始培养基提高了3倍。在2L发酵罐中探讨了蔗糖浓度、通气量对麦角固醇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蔗糖及大通气量对麦角固醇合成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流加蔗糖可显著地提高酵母麦角固醇合成量。  相似文献   

19.
临床标本中酵母样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目前临床标本中酵母样真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常规分离临床标本中的酵母样真菌,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及法国生物-梅里埃API20CAUX鉴定系统鉴定菌种,并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研究期间共分离到193例有临床意义的酵母样真菌,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白假丝酵母菌(62.7%),热带假丝酵母菌(20.2%),光滑球拟酵母菌(9.3%)。在6种抗真菌药中,对伊曲康唑、氟康唑的耐药率增高。结论近年来由酵母样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明显增加,应加强真菌的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工作,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20.
黄玉玲  隆小华  刘兆普  王琳  王博 《生态学杂志》2012,31(12):3187-3192
为获得菌株发酵菊芋生产燃料乙醇的最佳方案,首先选取实验室保存的重组菌株R32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其最高产菊粉酶活性为298.8 U· mL-1,此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YPG培养基为酵母粉1% (w/v),蛋白胨2% (w/v),甘油0.5% (v/v);YPM培养基为酵母粉1% (w/v),蛋白胨2% (w/v),甲醇1%(v/v);培养基pH为自然初始pH.然后选取酿酒酵母S.c和克鲁维酵母Klu,比较是否在添加重组菌株R32粗酶液条件下,两株酵母菌分别进行单独发酵和混合发酵时的产乙醇能力,以获得最佳的发酵组合.结果表明,酿酒酵母S.c和克鲁维酵母Klu在未添加重组菌株R32粗酶液时,混合一步发酵获得的乙醇含量较高,发酵84 h时乙醇含量为11.37%.添加重组菌株R32粗酶液进行两步发酵时,2株酵母菌混合发酵72 h时,乙醇含量为11.43%.2种发酵组合的最高乙醇含量以及各个发酵参数基本相同,虽然一步法发酵时间延长,但节省成本,操作简单,更适宜工业生产应用.最后对其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条件为菊粉浓度225 g· L-1,脲素浓度40 g·L-1,接种量15%,pH为5时,酿酒酵母菌S.c和克鲁维酵母Klu混合一步发酵法的最高乙醇体积比达11.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