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表面有许多“青筋”,这就是静脉。要验证其中有静脉瓣,方法很简单:以食指按住小臂一粗大静脉的远心端,拇指贴紧食指按住静脉并沿静脉向肘部(近心端)移动,移动一段后,拇指可离开,可见原来隆起的血管变瘪并有所凹陷,这是由于远心端被食指截流,近心端虽有血液但由于静脉瓣存在而不能倒流造成。以拇  相似文献   

2.
科学名词必须确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经常由于对某种现象早期片面的认识而使用了不恰当的命名,尔后又因此命名流传日久,虽明知其有误而仍从旧。名词上的谬误常可引起概念上的混乱,活性物质在神经元胞浆中的转运即为一例。笔者在教学与学术交流中对因此而造成的误解,深有体会。一、物质在胞浆中转运是一种主动运动,不是被动流动 1948年Weiss与Hiscoe以组织学方法发现,压迫外周再生神经,引起近心端肿胀和轴突扩张;去除压迫则肿胀消失,从而最先用实验证明了轴浆中的物质可自近心端向远端转运,并首创“轴浆流”(axonal flow)的概念。70年代初,Weiss又提出轴突蠕动驱动物质在神经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隆表达鸡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C端片段PEX,并探讨其对血管发生的抑制作用,利用RT-PCR从鸡胚成纤维细胞克隆MMP-2 C端片段PEX,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al-n-PEX;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产生PEX融合蛋白,包涵体蛋白用盐酸胍法变性、复性;生长曲线观察PEX融合蛋白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发生实验研究其对血管发生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融合蛋白CBP/PEX具有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和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发生的作用.提示PEX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潜在抑制血管发生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血管搭桥术后的内膜增生往往导致手术失败,而内膜增生与搭桥血管内的流场密切相关,为改善搭桥血管中的流场结构,作者设计了偏心搭桥手术方法,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探索偏心搭桥和传统搭桥血管中流场的变化,为血管搭桥方法提供优化设计方案。方法16只犬随机分为偏心搭桥组和传统搭桥组进行血管搭桥,测定搭桥前后血管几何数据,搭桥后近心端及远心端吻合口血流量和血压。按测定的血管几何数据,FLUENT 6.2模拟搭桥血管内的流场。结果偏心搭桥近心端和远心端吻合口不在同一平面。传统搭桥中,主体动脉远心端吻合口对应面处存在一个较低壁面剪切应力(WSS)区域及流体停滞点,离脚跟较近的一部分流体会形成涡漩,血流进入主体动脉后,还会表现出迪恩涡二次流;偏心搭桥中,主体动脉吻合口对应面上的低WSS区域和流体停滞点消失,血流接触到吻合口底面后,以切向旋转的方式改变其流动方向,不会形成涡漩,且当血流进入主体动脉后,立即发生螺旋流态且能持续很长一段。结论偏心搭桥能够产生血液旋动流,显著增加远心端血流量、提高WSS。  相似文献   

5.
目的:克隆表达人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C-端类血红素结合域片段PEX,在鸡胚脲囊膜模型上研究PEX对血管发生,乳腺癌BICR-H1的生长及转移抑制作用。方法:构建人源PEX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EX-His,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PEX蛋白;包涵体蛋白经尿素变性后,通过Ni-NTA 琼脂糖鏊合柱纯化、复性蛋白;观察其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鸡胚脲囊膜血管生长的影响;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腺病毒感染高转移人乳腺癌细胞BICR-H1,接种细胞到10日鸡胚脲囊膜上致瘤,通过静脉注射不同剂量PEX后,观察瘤重、体积和肺转移。结果:5~30μg经原核表达纯化的人PEX蛋白能有效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表现为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并可抑制鸡胚脲囊膜血管发生。BICR-H1的生长及转移在10μg PEX作用时可得到有效抑制,30μg时则完全抑制,未见有肿瘤在接种部位的形成,更未观察到肺脏的转移灶。结论:原核表达纯化的人源PEX具有抑制血管生成、进而抑制乳腺癌BICR-H1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作用,是潜在的抗血管发生治疗肿瘤药物,有进一步研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血压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所产生的压迫管壁的压力。一般以毫米汞柱来计算。管壁薄的血管中的血液压力可因管外的压力作用而被抵销。在肺脏较高部位的毛细血管,由于血管外的压力可以超过管内的血液压力,管壁可被压陷,血流阻断。与此不同,管壁厚的动脉,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从动脉到小动脉、毛细血管,再从外周静脉  相似文献   

7.
钙网蛋白122~180片段基因克隆、表达和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钙网蛋白是高等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钙结合蛋白,近年发现它及其N端1~180位氨基酸能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为了寻找高效和小分子质量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用PCR技术扩增出钙网蛋白N端122~180位氨基酸的DNA序列,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3c,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经IPTG诱导后,该片段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5.4%.包涵体经变性溶解、复性和初步纯化后,纯化产物可以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和小鼠原位黑色素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用显微镜观察蛙蹼内血液的流动现象,目的是观察蛙蹼的血管、血流和血细胞运动.如果在蛙蹼两侧加上磁铁效果更好.具体做法是: 1.将蛙的蹼膜展放在薄木板中间的圆孔上,固定后,再移至载物台上进行观察,以见到蹼内血管、血液流动及血球运动为止.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体内模型评估药物涂层球囊在动物体内是否有微粒栓塞的风险,探索闭塞血管直径与涂层粒径的关系。方法股动脉入路,用裸球囊封堵腹主动脉远心端,将药物涂层球囊输送至兔腹主动脉,在腹主动脉近心端扩张,随访观察双肾是否有典型血管梗塞的组织坏死现象。结果异常肾主要表现是体积萎缩,表面布满凹坑,粗糙。切片染色发现肾小球充血、无核、细胞核溶解、纤维化、炎性细胞聚集等。肾坏死的病理历程从皮质到髓质,程度与剂量有关,且随时间未见有自愈好转。结论设计的动物模型较灵敏,可以用来评估药物球囊在体内的栓塞风险。  相似文献   

10.
Wei DH  Wang GX  Tang CJ  Ye LQ  Yang L  Deng LH  Liu LS  Wang Z  Tang CK 《生理学报》2007,59(6):831-839
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浓度极化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局灶性的重要原因,本文以狭窄血管远心端为研究对象,探讨LDL浓度极化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用数值计算模拟狭窄血管远心端LDL的壁面浓度分布,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狭窄血管远心端LDL沿z轴的浓度分布;用外科手术方法建立颈总动脉局部狭窄的实验模型,从整体动物水平观察LDL浓度极化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数值计算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的结果表明,狭窄血管远心端存在显著的LDL浓度极化现象,且LDL壁面浓度与入口液流速度和狭窄程度有关:在相同的速率下,LDL壁面浓度在狭窄度为40%的圆管内最大;在狭窄程度相同的情况下,雷诺数(Re)为250时测得的LDL壁面浓度高于Re为500时测得的壁面浓度。整体动物实验表明,在狭窄血管远心端LDL浓度极化显著的区域形成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且有大量的脂质沉积。以上结果提示,LDL浓度极化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局灶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人胎盘脐带组织为材料 ,提取组织总RNA ,用RT PCR方法合成人血管能抑素cDNA ,将该cD NA克隆进 pSP72载体获得重组质粒 pSP72C。以pSP72C为模板 ,PCR方法合成编码血管能抑素N端 189aa的基因片段 ,将其克隆进pET 3c载体获得重组表达质粒 pET CN ,转化E .coliBL2 1(DE3) ,SDS PAGE分析显示 ,在IPTG诱导下 ,人血管能抑素N端基因片段获得了有效表达 ,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质的 35 .3% ,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过洗涤、裂解、蛋白质复性以及SephadexG 10 0凝胶过滤层析等步骤纯化后 ,获得了纯度约92 .6 %的人血管能抑素N端片段 ,CAM实验证明具有显著抑制鸡胚新生血管生成活性。  相似文献   

12.
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探索器官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一种快速可靠的诊断方法。方法先暴露和游离受体的吻合段血管,再获取供心以缩短移植心脏冷缺血时间;保留供者的心脏及右上肺,将其胸主动脉与受者的腹主动脉间断端侧吻合;开放血流时,先开放远心端再间断开放近心端,同时按摩心脏至心脏搏动规律、有力,其色泽恢复红润,右上肺亦充盈良好。结果A组(n=20)成功16只,动脉吻合口出血2只、心脏复跳失败1只、吻合口狭窄1只;B组(n=20)成功17只,2只死于吻合口出血,1只死于吻合口狭窄。A组手术成功率为80%,B组为85%(P>0.05)。结论(1)先暴露并游离好受体血管吻合段,再获取供心,可以缩短移植心冷缺血时间。(2)边灌注边获取的方法利于快速而又完整的获取供心。(3)在切取和植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低温保护。(4)利用腹主动脉段进行移植,使手术方便易行。左心做功的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简单、安全、实用,因其左心参与循环而使血流动力学更接近生理状态,是进行心脏移植及血流动力学研究的较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3.
将人血管抑素 (angiostatin)基因重组于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 pBacPAK8中 ,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 angiostatin ,并与被线性化的Bm BacPAK6病毒DNA共转染家蚕细胞 ,获得重组病毒BacPAK angiostatin。DNA点杂交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基因组中含有血管抑素基因。重组病毒以MOI=10感染家蚕细胞 (2×10 6个细胞 /瓶 )和家蚕 5龄幼虫 ,表达产物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ECV30 4 )及体内鸡胚尿囊膜(CAM)新生血管实验检测其抑制活性 ,测得血管抑素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增殖 ,家蚕细胞的产物活性在表达 72h达到最高值 ,在 2× 10 6个细胞中的表达量约 2 2u ;在家蚕体内表达 14 4h生物活性达到最高值 ,表达量约 15 9u/ml。2 .5u/ml的血管抑素能使ECV30 4细胞在 2 4h发生明显凋亡 ;可使CAM新生血管化率明显下降。此外 ,用ELISA、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了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19,(1)
正目的:为争取有效的现场宝贵急救时间,防止局部蛇毒迅速扩散。原理:通过压迫伤口内3~5 cm范围内的局部血管的血液流动及组织液渗透,以达到局部的蛇毒液不易扩散。对毒牙较短、毒液较少较浅的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眼镜蛇等毒蛇咬伤采用该方法效果较好。方法:用泡沫橡胶或织物折叠成约5cm×5cm×3cm的垫片对咬伤处直接压迫(压力约70 mmHg)。同时呼叫,尽快将伤者送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抗毒、解毒处理。  相似文献   

15.
所谓血流速度,一指血流的直线速度,即一个质点(如一个红细胞)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的前进速度。血液在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这一系列串联的管道中流动时,它的线速度(Ⅴ)与血管的横断面积(A)成反比,而与血流量(Q)成正比,可用公式:V=Q/A表示。不同血管横断面积相差很大,在同一个心动周期中,其血流速度也就差别很大,如主动脉的横断面积约为A=4cm~2,而主动脉里流动的血液是由心室射出的全部血液,因此,血流量(Q)等于心输出量,心输出量如果按80毫升/秒计算,则主动脉里的血流平均速度V=20厘米/秒。人体毛细血管约有300亿条,当全部开放时,其横断面积约为主动脉的800倍,这时,毛细血管里的血流速度仅为主动脉的1/800。上、下腔静脉的横断面积之和约等于主动脉,故血流速度约为主动脉的1/2。临床上用检查血流线速度的方法,可以诊断肺部是否有瘀血,或某一部分血流是否畅通。当主动脉在动脉弓处出现分支后,各血管里的血流量发生变化,特别是各器官的血流量因随该器官的  相似文献   

16.
HRP法对异种神经移植后再生纤维恢复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辣根过氧化酶(HRP)逆行追踪技术探讨异种神经移植后神经纤维的再生.方法将多次冻融处理后的兔胫神经移植于大鼠坐骨神经,术后第2、4、6、8和10周,将HRP注人大鼠坐骨神经吻合部远侧端.结果移植术后第4周起在L4~5脊神经节见到HRP标记细胞,从第6周在腰段脊髓前角内见到标记细胞,其数量随术后存活期延长而增多.术后4周在移植神经内见少量再生神经纤维,6周后再生神经纤维穿过异种移植神经进入大鼠坐骨神经远侧端.结论自移植术后4周起,移植神经内已有再生纤维并部分恢复了轴浆流,证实了用HRP法可反映移植后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从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提取细胞总RNA,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得到VEGF受体Flt-1胞外区前3个IgG样区域cDNA片段(Flt-1n3).将获得的受体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得到重组质粒pcDNA3.1/Flt-1n3,通过脂质体转染方法将其转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用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的细胞克隆.经固相结合实验筛选得到表达与VEGF特异结合的目的蛋白的细胞克隆,细胞测活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活性.鸡胚测活结果表明,CHO细胞表达的r Flt-1n3能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8.
FloTrac传感器和Vigileo监护仪(爱德华生命科学公司)是一个基于动脉压力波形分析技术的微创心排量测定系统,可以连续的计算心排量。除了心排量(心指数),FloTrac/Vigileo系统还可以监测每搏变异量。如果提供中心静脉压数据,则可以计算全身血管阻力及其指数。利用仪器特别设计的中心静脉导管(Precep),可以持续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这个设备已由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成人,目前有大量的文献描述了该设备应用于多种重症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本文为这一新技术作一综述以及讨论它的临床应用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地鳖虫纤溶活性蛋白组分抑制血管的生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兴暖  韩雅莉 《动物学报》2007,53(1):135-142
从地鳖虫(Eupolyphaga sinesisWalke)中分离纯化出纤溶活性蛋白组分———地鳖虫纤溶活性蛋白(Fibrinolyric protein ofEupolyphage sinesis,EFP),研究其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以新鲜地鳖虫为原料,采用硫酸铵分段盐析,经DEAE-纤维素和SephadexG-75柱等方法分离纯化EFP,用不同浓度的EFP作用于人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用MTT法测定EFP对MVEC增殖的影响,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和AnnexinV-FITC/PI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FP对MVEC细胞周期的影响,并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的新生血管模拟肿瘤的新生血管,检测EFP对鸡胚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作用。结果表明:1)MTT法测得EFP可抑制MVEC细胞增殖,增殖抑制率达46%;2)EFP可诱导MVEC细胞凋亡,且成剂量依赖关系,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随着EFP浓度的增大,拖尾细胞增多;用AnnexinV-FITC/PI进行双荧光染色发现,当EFP处理浓度达2μg/ml时,出现了大量凋亡晚期细胞;3)EFP可干扰MVEC的细胞周期,出现S期和G2/M期阻滞;4)用鸡胚尿囊膜实验观察到EFP剂量为0.06mg/egg即可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最高抑制率可达35.8%。提示地鳖虫纤溶活性蛋白组分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问题征答     
问:组织须既然在组织细胞之间,遍布全身,那么组织波会不会因直力作用而流动到身体下部去呢?是否身体下部的组织液要比身体上部的多?(苏春英提问,见《生物学通报》1997年第1期)答1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的间隙中,绝大部分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因此组织液不会因重力作用而流动到身体下部去。另外,身体下部的组织液不比身体上部的多是因为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到血管中去,构成了动态平衡,组织液回流到血管中去的途径有2种:①大部分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回到毛细血管中;②一部分组织液则流人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液,以后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