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初步探讨了磺胺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用低浓度(<6.0mg/L)的磺胺溶液浸泡小麦种子,能显著增加幼苗的根重,根长和根冠比,提高根系活力和叶片叶绿素的含量,降低幼苗的苗高,苗重,但对发芽率影响不大。高浓度(>10.0mg/L)和安则强烈抑制小麦幼苗根,芽的生长,并导致幼苗形态的不良变化。 相似文献
2.
加快橦棕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ong棕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十分缓慢,为了探索加快了萌发和细菌生长的方法,对Dong棕种子进行不同处理、不同时间催芽和催芽后不同处理等试验,结果表明:⑴生长调节剂3号ABT生根粉、吲哚丁酸和2,4-D可提高种子萌发率,促进幼苗生长。⑵播种前催芽可促使种子提前萌发,延长幼苗生长期,使当年生苗更粗壮;贮藏3个月后催芽可提高10%-15%的发芽率。⑶催芽后用50mg/L和100mg/L的3号ABT生根粉 相似文献
3.
棕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十分缓慢 ,为了探索加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方法 ,对棕种子进行不同处理、不同时间催芽和催芽后不同处理等试验 ,结果表明 :(1)生长调节剂 3号 ABT生根粉、吲哚丁酸和 2 ,4 - D可提高种子萌发率 ,促进幼苗生长。 (2 )播种前催芽可促使种子提前萌发 ,延长幼苗生长期 ,使当年生苗更粗壮 ;贮藏 3个月后催芽可提高 10 %~ 15%的发芽率。 (3)催芽后用 50 mg/ L和 10 0 mg/ L的 3号 ABT生根粉、或者 10 0 mg/ L的萘乙酸浸泡都可以提高幼苗出土率 ,但对幼苗生长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森林生态系统中小生境的差异可能影响种子萌发与幼苗的建立,并形成物种不同的分布格局。为探讨生境异质性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该研究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性雨林中选取5个具有不同海拔和地形的小生境,人工散布木奶果与染木种子,定期监测种子萌发与幼苗存活,同步记录小生境的近地面(距地面3 cm)温度、近地面(3 cm)空气湿度和表层土壤(5 cm)含水量变化,并在实验室开展种子脱水和不同水势条件下的种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1)实验所选的5个小生境中,沟底地带的土壤水分含量在一年中始终都高于其他小生境;5个小生境的空气相对湿度在雨季与雾凉季都接近饱和,只有在干热季出现明显的差别,即随海拔的升高,空气湿度下降。同时,在旱季,近地面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 出现1~2个月的山地逆温现象。(2)木奶果与染木具有不同的种子传播与萌发规律,而且染木种子在不同生境下,其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存活率有显著的差异。其中:木奶果种子在雨季成熟散布并快速萌发,以幼苗的形式度过干热季,其种子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水势下萌发;染木种子在雨季末期成熟并进入休眠期,以种子的形式度过干热季,其种子相对较抗脱水。研究认为,地形是决定西双版纳热带季节性雨林生境异质性的重要因子,小生境在温度和水分方面的差异在干热季时尤为明显,并对木奶果和染木种子的萌发或幼苗存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木奶果与染木种子自身的特性使其对于西双版纳季节性的干旱具有不同的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赤霉素和光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拟南芥的赤霉素(GA)缺陷型突变体ga-1,ga-2,ga-3和GA不敏感型突变体ga-t为材料,研究了光和4种GA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烯效唑对ga-1种子萌发的抑制在光下可明显被GA恢复,而在黑暗中GA的作用不明显。(2)在光下低浓度的外源GA3可使ga-1,ga-2,ga03的种子萌发,而在黑暗中同样浓度的CA3则难以使种有发。(3)光可以降低子萌发所需 相似文献
6.
濒危树种闽楠种子和幼苗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从1995至1998年,通过种子收集器布设、不同程度圈围的样方处理、实验室和野外发芽实验、相邻格子样方调查和土壤中种子的筛选等一系列方法,对福建罗卜岩闽楠种子质资源保护区内闽楠为优势的常绿阔叶林群落中闽楠种群的果实、种子库、种子散布、果实/种子捕良、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5至1996年果实量为116个/m^2,成熟高峰期在1996年1月中旬。1997年至1998年为103个/m^2,成熟高峰期在1997年12月中旬。1997年至1998年,绝大部分(90.1%)的果实直接从母树上掉落,低于9.5%的果实由鸟类传播。实验室的种子发芽率为93%,而在野外仅为12%。野外发芽率低多由种子霉烂引起。闽楠的种子寿命较短,其种子在次年4月初开始萌发,7月之后地面种子即丧夫活力。动物捕食不仅影响种子的存活,同时也影响幼苗的死亡率,未经圈围与样地中被取食的果实和幼苗数量有显著差异。在新形成的林窗中或远离母树均降低了果实的迁移和幼苗的死亡率。但各因素交互作用有所不同。密度相关效应发生在2-3个月的幼苗阶段,之后,密度高低对果实被取食和幼苗死亡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闽楠种子和幼苗经历较大的环境压力,即在高湿度生境中母树树冠下的种子不仅易受到土壤病原菌的感染,同样容易遭受动物所捕食,从而导致较低的野外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存活率。这是闽楠致濒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模拟酸雨对农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研究模拟酸雨对3种农作物种子萌发年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值(2.5,4.5,5.6)的模拟酸雨对水稻和小麦的种子萌发没有影响,但明显抑制了玉米种子萌发。模拟酸雨条件下,3种农作物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减少,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而叶绿素a/b的变化却不明显。pH4.5和5.6的模拟酸雨对玉米Fv/Fm、光化学猝灭(qP)的影响较小,非光化学猝灭(NPQ)却明显下降,表明酸雨伤害了植物PSⅡ天线对激发能的非辐射耗散能力。 相似文献
8.
生物土壤结皮(BSC)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尤其是旱地生态系统中,BSC占据了种子植物之间的广阔地面。因此,BSC的发展必然影响种子植物更新过程与植被空间格局;但其作用方式、影响程度等因相关研究涉及多气候要素、土壤类型、BSC组成物种和种子植物物种的差异及其不同组合,导致目前的研究结论存在广泛争议。研究综合论述了BSC改变地表微形态对种子传播过程的影响;BSC改变土壤特性(物理、化学、生物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与建植等关键环节的影响;并结合种子形态特征及种子萌发、幼苗建植的性状等,综合分析了BSC对种子传播、种子萌发与幼苗建植等更新过程的潜在影响机理;探讨了目前研究矛盾性结论产生的原因。总体来说,深入研究并全面揭示BSC对种子植物更新过程的影响,应加强学科交叉,将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微观研究,与遥感、野外生态因子过程监测、控制实验等宏观、中观研究结合,从机理到过程方面动态研究BSC对种子植物更新过程的影响,并引入水文模型、气候模型、种群动态模型等模型预测方法,研究气候变化、各类干扰频发的情景下,BSC对种子传播、萌发及幼苗建植过程的潜在影响,以期促进对BSC与种子植物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加深对干旱脆弱生态系统植被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狼毒种子萌发特性与种群更新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研究了采集于植株上的和收集于土壤种子库的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子在不同温度、光照和5种预处理(即破裂种皮、去除种皮、98%H2SO4浸种5min、0.2%KNO3浸种24h、10℃低温保存1周)条件下的萌发力。结果表明,狼毒种子萌发率较低,25℃恒温、黑暗条件下萌发率为13%,较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恒温或10~30℃变温,破裂种皮和去除种皮萌发率显著提高,25℃恒温、光暗交替条件下萌发率分别为49%和47%,浓硫酸浸种5min处理萌发率可达到32%,KON3浸种和10℃低温保存两个处理对促进狼毒种子萌发效果不明显,狼毒种子萌发对光照条件不敏感,种子硬实性是导致狼毒种子萌发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取自土壤种子库内的狼毒种子萌发率高于当年采集的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并非每年都有狼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种群更新时机是随机的或周期性的。 相似文献
10.
木麻黄无法天然更新已严重影响了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发挥其永续的防护效能。该文以海口木麻黄海防林为原生境试验基地,采用5因素2水平的因子试验设计方法,共设计36个处理组合,探究木麻黄种子萌发及幼苗存活的影响因素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木麻黄种子发芽率最高的处理组合为林窗-不浇水-沙土-保水-盖土(GJ0SBM),发芽率为37.3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合(P<0.05);平均株高最高的处理组合为林窗-浇水-红土-不保水-不盖土(GJRB0M0),平均株高为6.43 cm/53 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合(P<0.05);存活率最高的组合为林窗-浇水-沙土-保水-盖土(GJSBM),存活率为79.00%/73 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合(P<0.05)。(2)林分光照条件和盖土方式是木麻黄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的影响因素,保水方式对种子发芽速度有显著影响。(3)林分光照条件是影响木麻黄幼苗株高的影响因素。(4)浇水方式是影响木麻黄幼苗存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综上所述,木麻黄自身无法天然更新的障碍机制不在于种子萌发,而是因为木麻黄幼苗在海南旱季因缺乏必要的水分而无法存活,从而导致其... 相似文献
11.
常绿阔叶林内和林窗中栲树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浙江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林窗和林内两种生境下人工播埋的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种子的萌发和当年幼苗的生长进行了研究。在林窗和林内两种生境的栲树种子(单粒重约0.5-0.6g)的萌发率没有明显的差异,分别为31.7±7.1%和33.3±2.l%,一年龄幼苗的平均株高在生长季末分别为 6.56±1.2cm和 5.88±1.09cm,两者有明显差异,而平均叶长、平均叶宽以及平均根长等指标没有差异;幼苗的生物量也没有明显差异。但一年龄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其生物量分配有所变化,在林窗条件下,幼苗逐渐将较多的生物量分配于根,而林内幼苗则逐渐将生物量较多地分配于叶,生物量的分配反映出幼苗在不同生境下的适应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13.
Studies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development of Ormosia glaberrima Wu, Ouercus hui Chun, 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 Oroxylum indicum (L.) Vent., Toona sinensis (A. Tuss. ) Roem. and 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 revealed that had rapid germination but Ormosia glaberrirna. Germination began 2--3 days and ceased 2—4 weeks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the experiment. Fast-growing sun trees Oroxylum indicurn, T. sinensis, and P. fortunei germinated faster than did the species in the forest. Germination of Oroxylum glaberrirna was delayed because of its hard seed coat, but became rapid when its coat was slit open. Species in the forest and Oroxylurn indicurn and T. sinensis could germinate in both dark and light, tiny seeds of P. fortunei germinated poorly in dark. Water absorption of seeds presented three phases which varied among the species. Morphology of the seedlings might be related to shading-tolerance and growth speed of species. 相似文献
14.
对锥连栎(Quercus franchetii Skan)在4种施水量下的种子萌发、幼苗早期生长形态及生物量分配的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水量对锥连栎的种子萌发过程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水量增加,其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以及萌发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萌发时滞和萌发速率系数呈下降趋势。锥连栎幼苗早期生长对施水量的适应幅度较大,每次施水4~12 mm时,幼苗均能存活,但生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施水量的减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速度均出现显著减缓。同时,施水量对锥连栎幼苗生物量分配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水量增加,幼苗根冠比呈显著下降趋势,表明在生物量分配上锥连栎幼苗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施水量减少时,光合产物将向地下部分迁移,增加根冠比。 相似文献
15.
陕西羽叶报春(Primulafilchnerae)是百年绝迹、曾被植物界视为可能绝灭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萌发和成苗是其种群续存的前提,也是其园林开发时繁育工作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发现,陕西羽叶报春种子细小,25℃、低光(2700Ix)和当年采集种子是其萌发的最适条件。然而,该条件的成苗率仅25%左右,成苗/萌发比也比其它处理低。29℃高温下陕西羽叶报春种子存在一定程度的休眠,赤霉素(GA。)处理后萌发率虽显著增加,始萌发时间缩短,但高浓度(200mg/L)GA。处理使种子成苗率和成苗/萌发比显著降低。经过2个多月的高温高湿(29℃下萌发)处理后,将未萌发的种子重新在最适温度25℃下萌发,发现它们的萌发率不受影响,但始萌发时间显著缩短。以上结果说明陕西羽叶报春种子成熟后,及时采收并适当让其高温休眠一段时间,萌发时先用低浓度(20mg/L)GA。处理,不但可以显著提高萌发率,而且可提高成苗率和成苗/萌发比。 相似文献
17.
The process of in vitro seed germination of Cymbidium ensifoliumcultivar Si-ji-lan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ive stages: (1) Proembryos wereswollen, outer layer cells became irregular in shape. The tangential wall of outer layer cells of proembryos was thickened. The terminal cells were much smaller than basiccells. (2) Seeds germinated and differentiated into protocorms with terminal or lateralmeristem. (3) On one flank of the terminal meristem a single cotyledon was differen-tiated. (4) After the first foliage leaf was formed i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cotyledon,the protocorms developed into rhizomes. (5) As the third or forth leaf was formed, young roots were initiated. The results stained by Suden IV shot that the possiblecause for quite slow seed germination rate of Cymbidium ensifolium in vitro is due tothe thickened layers of seed coat, reducing its penetrability on the surface of proem-bryo. During seed germination the lipid and starch in the embryo cells were reduced.The reduction of starches may be closely correlated to the meristem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8.
光、温度和土壤水分对坡垒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温度,光照,土壤水分对坡垒(Hopea hainanensis Merr.et Chun)种子萌发和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垒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20℃种子在全黑暗条件与周期性光照条件下处理的萌发结果无明显差异。土壤含水量为20%-70%时种子能够萌发,而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30%-50%。在室内自然摊放第14天的发芽率为20%。18d完全丧失发芽能力。由于坡垒种子具有顽拗型种子的一些特点,该物种宜采取活体保存的方法,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 相似文献
19.
以花后82~87 d的石硖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Shixia’)未成熟果实在4℃贮藏24 h,研究种子与种胚的萌发与成苗情况。结果表明:河沙直播未成熟胚的最终成苗率达到80%,远高于离体培养未成熟种子的最终成苗率(12.63%~44.03%);虽然4℃的低温贮藏略为推迟了河沙直播未成熟胚的萌发时间,但对最终成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大,这对龙眼杂交育种中未成熟种子种胚的挽救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