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郑作新教授主编的《世界鸟类名称》(拉丁学名、汉文名及英文名对照)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学者在动物学世界性专类名称的研究和编订工作方面的一项进展,为广大从事教学、科研以及科普等领域工作的同志,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工具书。鸟类是生物科学研究中被广为应用的研究对象,而绝大多数研究人员(例如生态、生物地理、生理、生化、细胞、遗传学工作者)并不很熟悉鸟类分类学,也缺乏必要的专著,光从拉丁学名  相似文献   

2.
中国六种重要药用真菌名称的说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戴玉成  李玉 《菌物学报》2011,30(4):515-518
对我国6种重要药用真菌的名称进行了考证,按照国际命名法规及《真菌、地衣汉语学名命名法规》对这些种类的拉丁和汉语学名进行了讨论。建议下列汉语名称和拉丁名称为规范的汉语学名和拉丁学名: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 (M. Zang & C.H. Su) Sheng H. Wu et al.,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 (Ach. ex Pers.) Pilát,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Bull.) Quél.,刺槐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robiniophila (Murrill) Ryvarden,滑子蘑Pholiota microspora (Berk.) Sacc.,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G.H. Sung et al.,其他相关名称均应为异名。  相似文献   

3.
《经济线虫学》是本关于植物寄生线虫的教学、研究参考书;中译本为笔者所译。全书52万字,内有各种线虫名称近300个。关于植物寄生线虫学名的汉译,该书“译者的话”中有所议论。最近接读者来信,要求就那个思路,把有关问题进一步说清楚。 (一)植物寄生线虫,和其他各类动物一样,通常有两种名称,即俗名(普通名称)和学名。俗名是约定俗成的,不受任何法规约束和保护可用任何文字书写。学名则不同,其命定、修订和使用,必须遵守《国际动物学命名法规》。依法规,学名必须用拉丁文书写。这种学名,  相似文献   

4.
刘夙  刘冰 《生物多样性》2015,23(2):254-258
<正>自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奠定了植物科学命名的基础之后,国际上通用以拉丁语命名的植物学名(scientific name)作为学术交流的标准。除学名之外,植物的其他任何名称(包括所有非拉丁语名称)都叫作俗名(vernacular name)。在同一种语言的俗名中,又分普通名和别名(王锦秀和汤彦承,2005)。普通名是使用该语言的共同体普遍接受的名称,通常是综合性、权威性的植物志或植物名录中用作分类群正式名称的单一名称;而别名是普通名之外的其他所有俗名的统称,其应用常常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每种动物都有一个学名、英文名和中文名。简述中文名包含了动物本身的某些信息,例如动物的分布区或发现地、体型大小、颜色、叫声、生活习性、食性、寄主或寄生部位等。  相似文献   

6.
许为斌 《广西植物》2020,40(10):1389-1392
苦苣苔科植物是个研究活跃的类群,近年来随着新类群的报道和分类系统的变动,在该科的分类学研究中,出现了不少学名的种加词的性和属名不一致或出现拼写错误的情况,虽然这些错误不影响该名称的合格发表,但还是有必要根据《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进行改正。该文就苦苣苔科植物中属名以-stigma结尾的学名、属名以-cheilos结尾的学名、根据属名词尾不容易判断出性别的学名、拼写错误的名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13个不符合法规的名称予以改正。此外,还就苦苣苔科植物学名的合格发表和规范使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物种的学名,即物种的科学名称(scientific name),是以拉丁语作为载体,以林奈提出的双名法来表示的。学名由拉丁化了的属名和种本名(也称种加词)构成,是全世界通用的名称,为世界不同语言国家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了重要条件。但在一些特定语境中依然使用物种在该语言中的名称(即俗名),比如物种的中文名。近年来,大量新种和新记录种(以及科和属)相继在中国发现。以蜘蛛类为例,从1999年至今,物种数从2,361种(Song et al.,1999)猛增至4,282种(李  相似文献   

8.
新书介绍     
《生物多样性》2012,20(4):534
生物入侵: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图谱(编著者:万方浩,刘全儒,谢明等)内容提要:本书为"生物入侵: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系列图鉴之一。共收录了142种重要的入侵植物,介绍了入侵植物的学名、英文名、中文异名、形态特征、识别要点、生境及危害、控制措施、中国分  相似文献   

9.
我国记载的丝盖伞属Inocybe(Fr.)Fr.共有98个分类单位,包括90种5变种3变型。根据CABI数据库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订正了文献中的部分拉丁学名,将曾经报道的、但应作为属内异名的名称列在其正名之后,错误拼写和错误引用均在相应名称后有所说明;已组合到其他属和不合格发表的名称补充于名录之后。在以往报道的名称中有16个为属内异名,1个已被组合到其他属,5个拉丁学名存在错误拼写,1个为错误引用,4个为不合格发表名称。订正后的名录含丝盖伞属88个名称,包括78种7变种3变型,并记载了各分类群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0.
书讯     
《动物学杂志》2005,40(5):118-118
郑光美院士主编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已于2005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继《世界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后,收入“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的又一部巨著,是一部研究中国鸟类分类系统以及种和种下分类与分布的专著。参考鸟类分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全书共收录中国鸟类1331种(2260种及亚种),隶属于24目、101科、429属。书中给出每个种的中文名和英文名,以及种和亚种的拉丁学名、分布区(包括动物地理亚区和省级行政区)。为便于国际交流,书中亦列出了分布区的英文名。本书还认真核定了中国特有种鸟类,列出71种中国特有鸟名录。书中附有参考文献以及拉丁学名、英文名和中文名索引,以及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和行政区划图,以便读者检索和查阅。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相关报道与文献,发现一些入侵植物的学名使用比较混乱: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作者在报道同一外来物种时使用不同的学名,或因中文名相近,而将其他植物作为外来入侵植物报道。依据最新资料,对国内报道的16种外来入侵植物学名进行了考证,包括中文名、英文名、异名、原产地及其在国内外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2.
生物的学名     
鉴定各种生物的学名,虽是分类学专家的工作,但中学生物学教师,对于生物的学名,也应有正确的认识。因为学名的概念,是和种、属的概念,及品种、变种、杂种的概念分不开的。俗名和学名任何生物,我们已经晓得了它,一定要给它一个名称来称呼它。  相似文献   

13.
天绿香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植物名称 天绿香,学名守宫木[(Sauropus androgynus (L.) Merr.]。  相似文献   

14.
戴玉成  杨祝良 《菌物学报》2018,37(12):1572-1577
基于最新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研究、《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和《汉语学名法规》,对毛木耳、玉木耳、金针菇、阿魏侧耳和白灵侧耳等5种重要食用菌的学名进行了解析和介绍,建议使用下述规范名称: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 Ehrenb.,玉木耳Auricularia cornea Ehrenb.,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 (Z.W. Ge et al.) P.M. Wang, Y.C. Dai, E. Horak & Zhu L. Yang,阿魏侧耳(阿魏菇)Pleurotus eryngii var. ferulae (Lanzi) Sacc.,白灵侧耳(白灵菇)Pleurotus tuoliensis (C.J. Mou) M.R. Zhao & Jin X. Zhang。虽然拉丁名称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为了保持汉语学名的稳定性,上述5种食用菌的汉名不变。  相似文献   

15.
杨舒婷  曹明  邓敏 《广西植物》2015,35(1):15-19
竹叶青冈为我国南方及中南半岛常绿阔叶林常见树种,为该区域的重要材用树种。中国植物志中文版采用Cyclobalanopsis bambusifolia(Hance)Chun ex Y.C.HsuH.W.Jen作为其学名,但是基源名Quercus bambusifolia Hance由于错误鉴定1857年并未合格发表,随后基于同一模式和不同的模式,这一种加词先后多次被发表,其中涉及多个裸名、晚出同名、新名称、新组合,学名变化复杂,但其正确学名在国际权威植物分类数据库中并未采纳,正确学名在生态学等研究中亦未采用。因此,对竹叶青冈而言,其学名还存在众多疑问。为了澄清该种的学名,作者通过文献考证和标本核实查阅,对竹叶青冈学名变更历史进行追溯并根据最新的《藻类、真菌、植物国际命名法规》(简称墨尔本法规)对各变更学名进行了评述。本研究结果支持Q.neglecta(Schott.)Koidz作为竹叶青冈正确的学名。但由于国内植物学名仍以中国植物志为主要依据,而中国植物志仍采用狭义栎属Quercus s.s.的概念,为避免造成更多学名混乱,竹叶青冈的学名可沿用中国植物志英文版中学名Cyclobalanopsis neglecta,但中文版所采用C.bambusifolia为错误学名,应该弃用。  相似文献   

16.
梁畴芬   《广西植物》1990,(2):175-176
<正> 在世界上的事物中,各国各民族有各自的名称。在生物方面也是如此。但每一个物种除了各自的本土名称外,还有一个国际上通用的拉丁学名。对于那些普通分布或者经济价值较高的在该国又不产的种类可能还有各国本国文字的译名。在英语中,这种现象更为常见。但名称问题,总的说亦自有其复杂之处。各国的本土名亦未必统一。拉丁学名亦有正名与异名之分。各国把外来物种引入时翻译的名称亦有其沿革的历史。总之,物种的名称显不是那么统一的或是一贯不变的。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以来,广西崇左系统发掘出土了一些与巨猿共生的早更新世最后河马齿河猪(Hippopotamodon ultimus)的新材料。根据新材料及以前积累的各地点材料,产于广西、贵州和重庆的原"最后双齿尖河猪(Dicoryphochoerus ultimus)"的系统分类位置由"双齿尖河猪"属修订到河马齿河猪属(Hippopotamodon),而最后河马齿河猪(H.ultimus)是河马齿河猪属中的有效种。这种猪的个体较大,大于猪属(Sus)的成员。其鼻吻部很长,P1和P2间的齿隙发育,M3第三叶相对窄小,下犬齿verrucosus型,p4主尖在顶部分裂成双尖,m3的第三叶由两个主尖组成。最后河马齿河猪仅分布于华南地区,其时代分布局限于早更新世早期和中期,是河马齿河猪的最晚代表。  相似文献   

18.
倪怡清子  李玉  刘淑艳 《菌物研究》2023,(4):247-274+244
菌物病害是植物病害中占比最大的一类,为害重且分布广,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有效防控植物病害的基础是对病原物进行正确鉴定,而学名是病原物的信息载体。随着菌物分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命名规则也在不断变化。墨尔本和深圳两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确定和完善了《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自此菌物的命名开始实行“一菌一名”规则。但许多非菌物分类工作者难以跟踪菌物名称最新变更,这使得植物病原菌物名称的使用较为混乱,因此菌物学名统一问题亟待解决。从《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三版筛选中国常见农作物菌物病害将其分为三部分,本文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粮食和油料作物菌物病害,共195个,涉及病原菌物物种212个。对筛选出的病原菌物拉丁学名按照最新命名法规、世界菌物名称数据库以及最新菌物分类学研究成果进行核对,并按作物种类列出病害名称、病原菌物的中文名和现用拉丁学名,部分包含基原异名和常见异名。植物病原菌物学名统一规范地使用有利于植物病害的诊断,也为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大众科普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1植物名称银莓(Elaeagnus commutata Bernh),英文名为silverberry。2材料类别下胚轴。3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和芽分化培养基:(1)MS 6-BA2.0mg·L-1(单位下同) NAA0.2;(2)MS 6-BA1.5 NAA0.2;(3)  相似文献   

20.
福州枇杷黄毛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1956—1957年进行枇杷黄毛虫的生活习性观察并做了一些药剂杀虫试验,因时间关系,所得结果有限。兹将初步结果整理报导如下。 一、名称与分布 名称 黄毛虫属鳞翅目夜蛾科(Noctuidae),皮夜蛾亚科(Sarrothripinae),学名为为(Selepta celtis Moore)。 分布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发生地区有:福建省莆田、闽侯和福州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