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应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esmutase, SOD)的免疫学研究(微量补体结合和凝歧双向扩散技术)确定东方弧菌(Vibrio orientalis)和其他一些海洋细菌间的关系的结果。以从V. ALGTNOLVTCUS 90、V. splendidus biotype II 2、V. fischeri 61、 V. cholerae M13中提取的SOD作为抗原制成的血清,和东方弧菌715、716、717菌株的SOD进行反应,测得免疫距离分别为6 4士0.1、23 5士0.2、26 0士0.8和59.2士0.4ImD。这一结果表明,东方弧菌虽属于弧菌属,但不同于弧菌属的其他种。三度空间的模型说明东方弧菌和许多海洋细菌有关,其中包括常见的V. harveyi、V. algtnolyticus、V. parahaemolyticus、V. pelagtus、V. nereis、V.camobellit.最接近的海洋弧菌为菌株77。  相似文献   

2.
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及其快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革兰阴性嗜盐性细菌,隶属弧菌科中的弧菌属,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菌[1].  相似文献   

3.
两种培养基对对虾苗池海洋蛭弧菌的分离及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海水(Sw)和聚蛋白胨20(Pp20)两种双层琼脂培养基对海洋蛭弧菌的分离计数效果,了解对虾苗池可培养海洋蛭弧菌多样性。【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比较Sw和Pp20培养基对2株海洋蛭弧菌和对虾苗池未知海洋蛭弧菌的计数效果。通过宿主范围测试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评估两种培养基分离苗池海洋蛭弧菌的多样性。【结果】宿主菌含量高时,Sw培养基对两株已知海洋蛭弧菌的计数值均显著高于(P0.05)Pp20。Sw和Pp20培养基从同一苗池水样分别分离得到21和22株蛭弧菌。根据宿主裂解范围差异,43株分离物可分为15种裂解模式,其中Sw和Pp20培养基各分离到12和8种。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所有分离物都被鉴定为噬菌弧菌属(Bacteriovorax)菌株,并可分为6个类群,Sw和Pp20培养基分别分离到6和4个类群。【结论】Sw培养基在分离计数海洋蛭弧菌及其多样性检测上效果均优于Pp20;对虾苗池可培养海洋蛭弧菌具有较高多样性,并以类群XIII、X及一个潜在新类群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4.
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快速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多重PCR方法[1-4].根据沙门菌hilA基因、志贺菌ipaH基因及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设计特异性PCR引物[5-6],被检样品经4 h振荡培养后金属浴裂解制备DNA模板,使用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核酸检测系统分析PCR扩增产物.在580、423和245 bp处分别出现预期的特异性DNA条带,且无非特异扩增条带出现.敏感性试验显示沙门菌在模拟标本中的检测灵敏度为101-2cfu/mL、志贺菌为101cfu/mL、副溶血性弧菌为102cfu/mL.该方法操作方便、分析时间短、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可用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食源性病原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凡纳滨对虾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批患病的凡纳滨对虾分离细菌性病原,共分离纯化了50株细菌,随机选择形态差异的11株进行16S rDNA基因测序。测序结果表明,这11株菌主要分布在节杆菌属、弧菌属、芽胞杆菌属、微小杆菌属和希瓦氏菌属。对其中2株弧菌进行16S rDNA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1株A1-1可能为Vibrio parahaemolyticus(副溶血性弧菌),而另外1株菌A2-3可能为Vibrio rotiferianus(半滑舌鳎病原菌轮虫弧菌)。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表明A1-1符合副溶血性弧菌的基本特征,可能是副溶血性弧菌中的一个型。人工感染实验表明A1-1对金鲫鱼具有明显的致病性,1×10~6 CFU感染剂量时能使80%金鲫鱼死亡。耐药性分析表明A1-1对土霉素、红霉素有较强的抗药性,而对链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和氟本尼考均表现一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大黄鱼养殖网箱内外细菌的数量分布及区系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舟山市大黄鱼养殖网箱内外异养细菌、弧菌、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等的数量分布,并研究水体中异养细菌的区系组成。方法 异养细菌和弧菌的计数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计数采用MPN法;异养细菌参照O1iver提供的海洋细菌鉴定检索图、《海洋调查规范》和《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提供的图式鉴定至属。结果 细菌的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并且网箱内细菌的数量要普遍高于网箱外,所分离到的细菌经鉴定可归于莫拉菌属(Moraxella)、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弧菌属(Vibrio)、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等11个菌属。结论 通过监控网箱养殖水体中异养细菌和弧菌的数量波动,可以提前预警大黄鱼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两株对虾幼体弧菌病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崇庆  薛明  何红  周世宁 《微生物学报》2008,35(3):0346-0352
从患弧菌病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体中分离到两株病原菌zouA和zouB, 常规形态和生理生化试验表明均为弧菌属菌种, 弧菌编码鉴定系统分别鉴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副溶血弧菌(V. parahaemolyticus)。副溶血弧菌R72H序列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菌株zouB为副溶血弧菌。对菌株zouA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弧菌的相似性均高于98%, 相互间不能区分; HSP6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溶藻弧菌相似性达98%以上, 而与所有其它弧菌的相似性不到92%。结合表型和分子特征的鉴定结果, 菌株zouA和zouB分别被鉴定为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蛭弧菌类菌株JU-PX1的噬菌特性、形态特征,并分析16S rDNA序列从而对其进行种属鉴定.[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和三角瓶培养法研究蛭弧菌类菌株JU-PX1的噬菌特性,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其形态,利用16S rDNA序列的蛭弧菌类特异性引物以及细菌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JU-PX1对10株宿主菌中的6株具有噬菌作用,特别对大肠杆菌和副溶血弧菌侵噬能力较强.菌体呈弧状或杆状,单极鞭毛,大小为(0.2-0.5) μm×(0.8-1.2) μm,在其增殖阶段也有长约3.2 μm的较长个体.扩增后分别获得了一段长为831 bp和1 515 bp的DNA序列,进一步通过NCBI BLAST和MEGA 5.10等软件分析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论]蛭弧菌类菌株JU-PX1属于噬菌弧菌属(Bacteriovorax),与海岸噬菌弧菌(Bv.litoralis)亲缘关系最近,两者的16S rDNA序列相似性为93%.  相似文献   

9.
351594利用一寡核苷酸探针检测人工污染牡蛎中的剐溶血弧曹[英3/Lee,C.…/Appl.Environ.Microbi01.-1992,58(10).一3419~3422~译自DBA,1992,11(23),92—12853~ 用副溶血弧菌中1275bp热稳定直接溶血素(tdh)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了一廿六聚体的寡核苷酸(VPs),5,.GCTAAGTTTGTTGG.TGAAGATGAAGG-3,。采用95个副溶血弧菌培养物和48个非副溶血弧菌菌株通过DNA克隆杂交测试了VP5的专一性。在严格的杂交条件下,VP5不与其它弧菌种和其它属种菌株杂交,但与临床和食物样本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的杂交率分别为100%和91%。此DNA探针能…  相似文献   

10.
病原弧菌的致病机理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由弧菌属细菌 (Vibriospp.)引起的弧菌病 (Vibriosis)是在世界各地海水养殖鱼、虾、贝类等动物中普遍流行、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疾病。在已知的弧菌中,有 10多种是海洋养殖动物的病原菌。长期以来,人们对病原弧菌的致病性研究一直是利用分离菌株对养殖动物进行各种方式的人工感染,通过观察实验动物是否发病来判断病原弧菌的致病性,而对弧菌病的发生、发展等过程缺乏深入的了解。由于对病原弧菌致病机理的研究最终将会为弧菌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近十年来,对病原弧菌的致病机理研究已成为对弧菌病研究的重点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对常见的病原弧菌在养殖动物体内外环境中的生    相似文献   

11.
疫苗 900745 用弱化的鳗弧菌株保护虹鳟免受弧菌病和疖病[英】/Norqvist, A. …∥ Environ. Microbiol. -1989,55(6).-1400~1405[译自DBA,1989,8(15),89-08914] 鱼的病原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可引起虹鳟(Salmo gairneri)的致死性感染。经对200个分离株的筛选,分离出3  相似文献   

12.
从硇洲岛和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采集海水和沉积物标本,采用纯培养的方法分离其中的海洋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抱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等为指示菌,以氨苄青霉素、青霉素-链霉素为阳性对照,采用琼脂扩散法筛选抗菌活性菌株;采用基于16S rDNA序列比对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培养的阳性海洋细菌进行分类鉴定和生物多样性分析;为进一步从海洋细菌资源中发掘新型抗菌药物奠定基础。结果从106株海洋细菌中筛选出了44株抗细菌活性菌株,阳性率为41.5%。其中,11株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31株有抗枯草芽孢杆菌作用,13株有抗大肠埃希菌作用。抗菌活性菌株分布于31属,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弧菌属(Vibrio)。这表明分离自硇洲岛和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的海洋细菌中的抗菌活性菌株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从美国龙虾(Homarus americanus)中分离的菌株F5-1进行种属鉴定并分析其低温状态下脂肪酸组成变化.[方法]通过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分析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和进行药敏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的系统发育学地位;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菌株的全细胞脂肪酸.[结果]菌株F5-1为革兰氏阴性菌,对弧菌抑制剂O/129敏感,对青霉素有耐药性;生理生化特征与麦氏弧菌(Vibrio metschnikovii)的相似性为96%,16S rRNA序列与麦氏弧菌(GenBank No.HQ658055)的相似性为99%;菌株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C12∶0、C14∶0、C16∶0和C16∶1(n-7),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相对含量达34%,低温培养状态下,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相对含量增加至40%.[结论]将美国龙虾中分离的菌株F5-1鉴定为麦氏弧菌,该菌对多种药物敏感,菌细胞脂肪酸组成与来源于俄罗斯海参威某饮用水水库中分离的麦氏弧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从海参、海胆、海葵、海兔、石莼、羊栖菜、裙带菜分离得到125种共附生海洋微生物,以6种敏感菌为指示菌,从中获得具有抑菌活性的细菌21株,放线菌8株,真菌2株。21株抑菌海洋细菌中芽孢杆菌属为7株,占33.3%,弧菌属为11种,占52.2%,其余3株为假单孢杆菌属,占14.5%。8株抑菌海洋放线菌中链霉菌属为5株,占62.5%,小单孢菌属为3株,占36.5%。2株抑菌海洋真菌均为青霉属。  相似文献   

15.
从日粮精粗比为3:7的小尾寒羊×蒙古羊杂交一代绵羊的瘤胃内容物中分离到2株严格厌氧细菌,一株球菌WQ-1,1株弧菌WH-2,二者对滤纸有很好的降解能力。通过酶活力试验测得WQ-1的滤纸酶活、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活分别为0.66,7.0 U/mL和15.3 U/mL;WH-2的滤纸酶活、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活分别为0.52,6.9 U/mL和17.2 U/mL。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反应、生态特性和遗传型的鉴定,WQ-1归类为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的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WH-2归类为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的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  相似文献   

16.
两株对虾幼体弧菌病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患弧菌病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体中分离到两株病原菌zouA和zouB,常规形态和生理生化试验表明均为弧菌属菌种,弧菌编码鉴定系统分别鉴定为溶藻弧菌(Vibrioatginolyticus)和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副溶血弧菌R72H序列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菌株zouB为副溶血弧菌。对菌株zouA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弧菌的相似性均高于98%,相互间不能区分;HSP6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溶藻弧菌相似性达98%以上,而与所有其它弧菌的相似性不到92%。结合表型和分子特征的鉴定结果,菌株zouA和zouB分别被鉴定为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相似文献   

17.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传染病致病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于1990—1991年的5—10月间,从湖北、湖南、河南和广东4省的9种淡水养殖鱼类的发病鱼睥、肝、肾中分离的93株细菌为材料,经100多个表型特征和细菌DNA中G+Cmol%遗传型特性测定等研究结果,可归属为产气单胞菌属中的运动性嗜中温产气单胞菌和弧菌属中的河弧菌。按照国际细菌命名法规优先律应为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Zimmermann)nom.rev];而河弧菌与以前所描述的生物变种Ⅰ、Ⅱ型不同:在43℃能生长;发酵水杨苷产酸;利用D-葡糖酸钙、腐胺;不能利用戊二酸,D-葡糖醛酸;从D-葡萄糖产气;DNA中的G+Cmol%为47(Tm),鉴定为河弧菌生物变种Ⅲ(新生物变种Vibrio fluvialis Biovar Ⅲ.Biovar nov.)。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水产品分离株OmpU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建立该菌的检测方法和研制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从市售水产品中分离细菌,采用表型和分子鉴定方法确定其种属,并测定其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根据弧菌属OmpU基因的序列特点,设计引物扩增河流弧菌OmpU基因,将其克隆到T载体上,筛选重组质粒并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从水产品中分离的2个菌株(Vf1和Vt2)经鉴定确认为河流弧菌,它们均具有致病性,对15种测试抗菌药物敏感.2株河流弧菌OmpU基因全长分别为1 044和1 005 bp,含有1个开放性阅读框,分别编码由348和335个氨基酸组成的OmpU蛋白,该蛋白N端前22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比对结果显示2株河流弧菌OmpU基因的核苷酸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2.6%和81.2%.OmpU蛋白序列在6种弧菌种内和种间的相似性分别为81.4% ~ 99.2%和71.2% ~78.1%.表位预测结果显示河流弧菌OmpU蛋白的B细胞线性表位主要集中在第24 ~ 28、45~ 53、113~116、153~156、215~ 221和242~254位氨基酸区域,6种弧菌具有1个共同的抗原表位基序KDG-A-D-S.结论 OmpU蛋白是弧菌属中较为保守的一类功能蛋白,共同的抗原表位基序有望成为检测多种弧菌的靶标和研制多表位疫苗的靶位.  相似文献   

19.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种的耐盐的革兰阴性弧菌属致病菌。该菌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通过食品和伤口接触感染患者,对沿海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创伤弧菌高致死、易致残、易在海洋中增殖的特性使其有可能被开发成为生物武器。因此,详尽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是我军生命安全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本文综述了创伤弧菌的常规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以及战场中的感染防治管理。  相似文献   

20.
海洋动植物共附生微生物的分离和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参、海胆、海葵、海兔、石莼、羊栖菜、裙带菜分离得到125种共附生海洋微生物,以6种敏感菌为指示菌,从中获得具有抑菌活性的细菌21株,放线菌8株,真菌2株。21株抑菌海洋细菌中芽孢杆菌属为7株,占33.3%,弧菌属为11种,占52.2%,其余3株为假单孢杆菌属,占14.5%。8株抑菌海洋放线菌中链霉菌属为5株,占62.5%,小单孢菌属为3株,占36.5%。2株抑菌海洋真菌均为青霉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