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了高半胱氨酸膳食对小鼠生长及对外来抗原刺激产生抗体的免疫力的影响。实验取小白鼠32只,随机分为高半胱氮酸组(H)和对照组(C)各16只。H组每天给予含半胱氨酸质量分数为3%的饲料,分别在1、4、8周对其腹腔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在第9周处死动物,取血测量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实验组生长缓慢,血清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高半胱氨酸膳食可提高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但高含量的半胱氨酸对小鼠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高半胱氨酸膳食对小鼠生长及对外来抗原刺激产生抗体的免疫力的影响。实验取小白鼠32只,随机分为高半胱氨酸组(H)和对照组(C)各16只。H组每天给予含半咣氨酸质量分数为3%的饲料,分别在1、4、8周对其腹腔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在第9周处死动物,取血测量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实验组生长缓慢,血清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高半胱氨酸膳食可提高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但高含量的半胱氨酸对小鼠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饲料蛋氨酸水平对异育银鲫幼鱼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 研究饲料中不同蛋氨酸水平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氨基酸沉积率的影响。实验以鱼粉、豌豆浓缩蛋白、喷雾干燥血球粉为蛋白源, 设计低蛋氨酸(0.57%)实用基础饲料, 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0、0.08%、0.16%、0.24%、0.32%、0.40%的DL-蛋氨酸配成蛋氨酸含量分别为0.57%、0.64%、0.74%、0.81%、0.88%、0.95%(干物质基础, 实测值)的6种等氮等能(粗蛋白质: 37.22%, 总能: 17.61 MJ/kg)的配合饲料。选取初始体重为2.60 g的异育银鲫幼鱼为实验对象, 每个处理3个重复, 每个重复50尾鱼, 养殖系统为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 每天表观饱食投喂4次。结果显示在饲料中补充DL-蛋氨酸会显著提高异育银鲫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沉积率(P0.05), 表明异育银鲫可有效利用外源DL-蛋氨酸。各处理组实验鱼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差异不显著(P0.05), 不同蛋氨酸水平对全鱼水分、粗脂肪、能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 补充DL-蛋氨酸显著提高鱼体的粗蛋白质含量, 灰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料中蛋氨酸水平的提高, 全鱼蛋氨酸沉积率显著降低, 之后再升高(P 0.05)。补充DL-蛋氨酸可以有效促进其他必需氨基酸在鱼体内的沉积。在饲料中胱氨酸水平为0.42%时, 通过折线模型回归分析, 以蛋氨酸沉积率得到的异育银鲫幼鱼蛋氨酸需求量为占饲料干物质的0.89%, 即占饲料蛋白的2.17%。    相似文献   

4.
利用全能量收支同步测定呼吸仪系统测定了三种不同蛋白源(鱼粉、豆粕、土豆蛋白)饲料对银鲫生长及能量收支各组分的影响。对照饲料全部以鱼粉为蛋白源,另两种饲料中30%的蛋白质分别来自豆粕和土豆蛋白。试验结果表明,银鲫对三种蛋白源的饲料的摄食率,食物转化效率均有显差异,以鱼粉组最高,豆粕其次,土豆蛋白最低。能量收支各组分也均有显差异,能量收支式如下:鱼粉88.1C=13.77F 2.95U 24.1G 41.8R 豆粕 102.3C=17.1F 2.8U 16.4G 55.4R土豆蛋白105.5C=14.9F 1.3U 14.4G 67.4R式中C、F、U、G、R分别代表摄食能、排粪能、排泄能、生长能、代谢能。  相似文献   

5.
配制了十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喂3.53 g的异育银鲫幼鱼12周, 探讨异育银鲫对不同脂肪源的利用效果。十种饲料中分别添加8%的鱼油(FO)、椰子油(CNO)、玉米油(CO)、亚麻油(LO)、大豆油(SO)、菜籽油(RO)、1∶1鱼油-椰子油(FCNO)、1∶1鱼油-玉米油(FCO)、1∶1鱼油-亚麻油(FLO)和1∶1∶1∶1鱼油-椰子油-玉米油-亚麻油混合油(MIX)。每组饲料三个平行, 每个平行30尾。实验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 水温控制在(241)℃。结果表明, 在单一脂肪源中, 豆油组和椰子油组的增重率最高, 其次是菜籽油组, 鱼油、玉米油和亚麻油组的增重率最低。与相应的单一脂肪源相比, 饲料中鱼油与椰子油、玉米油或亚麻油1∶1混合后使用提高了异育银鲫的生长。摄食不同脂肪源饲料的异育银鲫血清生化指标、各组织的水分和脂肪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肌肉脂肪酸与饲料脂肪源呈明显正相关。摄食豆油和菜籽油饲料的鱼体肌肉中20:4n-6较高, 而摄食亚麻油饲料的鱼则含有较高的20:5n-3和22:6n-3, 表明异育银鲫具有转化18:2n-6和 18:3n-3为高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从实验可以看出, 豆油、椰子油和菜籽油是异育银鲫饲料中良好的脂肪源。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饲料中配制不同鱼粉和菜粕比例,探讨利用菜粕蛋白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Carssius auratus gibelio)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饲料中菜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比例分别为 0、20%、40%、60% 和80%。实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菜粕蛋白比例高于40%时,异育银鲫的生长显著下降(P0.05),对摄食率影响不明显(P0.05)。在80%替代水平下,干物质和蛋白质的消化率最低,能量消化率在40%替代水平最低。饲料转化效率在20%蛋白替代后明显下降(P0.05)。蛋白质和能量储积率在40%蛋白替代后明显下降(P0.05)。在40%菜粕蛋白下,鱼体能量和脂肪含量最高。鱼体蛋白质在60% 和80% 菜粕蛋白时最低,脂肪在20% 菜粕蛋白时最高。因此饲料菜粕蛋白的水平不超过20%(干物质含量约17%)不会影响异育银鲫的生长和饲料转化。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三丁酸甘油酯(tributyrin, TB)对异育银鲫生长和免疫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作为对照,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 g/kg、1 g/kg、1.5 g/kg、2 g/kg TB配制成4种实验饲料。实验选择健康、体重相近(43.58±1.6) g的异育银鲫4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其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异育银鲫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相比都得到提高,其中添加1 g/kg TB效果最佳,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p0.05)。各实验组的头肾和脾脏指数在添加量为0.5~1.0 g/kg范围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实验组的肝胰脏中一氧化氮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过氧化氢酶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除2 g/kg TB外其他实验组均差异显著(p0.05);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添加量为1 g/kg和1.5 g/k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超过2 g/kg时则会抑制其活性,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实验组的肝胰脏中丙二醛和溶菌酶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在添加量为1 g/kg TB时差异显著(p0.05)。综合来看,添加适量的TB能提高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增强其免疫能力,当添加量为1.02 g/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评价了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蛋白后对异育银鲫的生长、饲料利用、氮代谢和鱼体免疫力等的影响。实验设计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每种3个重复,分别以豆粕替代饲料中鱼粉蛋白的0%(对照,D1)、20%(D2)、80%(D3)和100%(D4)。实验在半循环水养殖系统持续16周,鱼的初重约2.32g,实验期间水温23-30℃。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摄食率显著升高(P<0.05),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蛋白沉积率和能量沉积率显著降低(P<0.05);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干物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则显著降低(P<0.05);总氮摄入量、表观氮摄入量、粪氮排出量、非粪氮排泄量、总氮沉积率均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呈显著降低到的趋势(P< 0.05),生产每千克鱼的氮排放量则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显著升高(P< 0.05);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升高,而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的溶菌酶显著降低,超氧化物岐化酶逐渐升高(P<0.05)。  相似文献   

9.
木本植物营养贮藏蛋白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根据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对木本植物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分类,定位,生化牧场生和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综述,着重论述了林木营养贮藏蛋白南的合成,转移,降解机理及其因表达与调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长期轮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艳  郝明德 《应用生态学报》2013,24(5):1354-1360
在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黄土高原旱地粮草(小麦-红豆草)、粮豆(小麦-豌豆)和粮饲(小麦-玉米)3种典型轮作制度对小麦籽粒蛋白质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制度及茬口年限可对黄土高原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营养品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与连作小麦相比,实行小麦-红豆草轮作后,小麦籽粒蛋白质营养品质较稳定,且其籽粒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氨基酸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化学评分和氨基酸指数均较高,可作为黄土高原生产优质蛋白小麦的轮作制度;小麦与豌豆进行轮作,豌豆茬后1年小麦籽粒蛋白质营养品质较高,但豌豆茬后2年小麦籽粒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低,且多种必需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低于连作小麦,必需氨基酸指数比连作小麦低12.2%,营养品质较低;虽然粮饲轮作小麦籽粒蛋白质营养品质较稳定,但其粗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平衡程度均低于连作小麦.  相似文献   

11.
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分析了银鲫、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和红鲁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中的4种不同的同工酶。结果表明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的一些座位,除了银鲫的基因表达外还观察到红鲤基因的表达,出现了银鲫原来所没有的区带或原有的区带受到抑制等现象,显示出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具有类似于杂种的遗传性状,另一方面从4种不同的 同工酶表型分析,表明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的同工酶基因表达较接近银鲫。  相似文献   

12.
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两种不同生殖方式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银鲫()的受精过程中,精子入卵后经过解凝、核化,最终形成雄性原核,并可与卵子的雌性原核融合,证明了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卵子具有与两性融合生殖极为相似的拟两性融合生殖的能力;而在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兴国红鲤()的组合中,精子入卵后以固缩状态存在,又表现出典型的雌核发育型生殖行为。因此我们认为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具有两种不同的生殖发育机制。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有核物质被排斥到纺锤体之外的现象。本文就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生殖发育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异育银鲫及其人工杂合种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采用 DNA 杂交的方法,对异育银鲫及其人工杂合种进行了外源 DNA 的检测分析,发现两个雌核发育系的异育银鲫及其人工杂合种的 DNA 与红鲤 DNA 片段间的分子杂交均有阳性斑点出现,这表明,在异育银鲫及其人工杂合种产生过程中,父本(红鲤)的 DNA 片段的确可以随机地掺入到母本细胞的 DNA 中,从而产生了异精效应,使其子代生长加快,并出现父本性状。  相似文献   

14.
吸鱼粘体虫在异育银鲫心脏中的孢子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建原  谢杏人 《动物学报》1991,37(4):397-401
吸鱼粘体虫主要寄生在异育银鲫的心肌纤维间。随着营养体的长大,营养体内的两型生殖细胞相聚,小生殖细胞包围大生殖细胞,形成泛孢子母细胞。大生殖细胞进行连续的核分裂,成为产孢体。核分裂达12核时,产孢体内分化为10个细胞:4个成极囊细胞,4个成壳片细胞和2个双核的孢子质细胞。这些细胞均分为两组,从而形成双生孢子型的泛孢子母细胞。  相似文献   

15.
用银鲫克隆D、克隆A和鲤鱼的精子分别与银鲫克隆F的卵子受精产生了三种繁殖组合FD、FA和FL;再用转铁蛋白和同工酶标记对这三种组合的遗传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FL组合的子代具有与其母本完全相同的体形和电泳图谱,表现出雌核生殖银鲫的克隆品性.而在FD组合中则出现了体形的分化和酶谱的多态性;在一些个体的蛋白座位上同时检测到了父本和母本各自特有的谱带,证明FD生殖过程中有性重组的发生.同时,在所研究的蛋白的不同座位上存在着极端的连锁不平衡现象,可以推断在FD的重组过程中多个基因座位组成的连锁群(甚至是染色体组)可能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基因的传递.此外,不同的蛋白座位上都未观察到重组的纯合表型,暗示在不同的基因连锁群之间还可能存在一种平衡致死的机制.FA组合的F1代具有类似母本克隆F的体形和蛋白表型,FA组合个体近交产生的F2代却同时出现了克隆F和克隆A的体形和表型.即父本和母本的染色体组都能够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FA子代,然而可能由于父母本基因的不相容性而使F1代父本的基因表达受到抑制.相对于雌核生殖的克隆遗传,本研究所揭示出来的有性生殖特性及伴随的有性重组能够使银鲫在一定程度上卸去积累的遗传负荷并从其它种群获取新的基因型,以维持其遗传多样性.多种可选择的生殖方式可能对于银鲫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有着重要意义,对于银鲫的遗传选育和养殖管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盐度对异育银鲫呼吸和氨氮排泄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var. E′erqisi)从淡水向盐度1.5‰、3‰、6‰、9‰、12‰突变与适应过程中的呼吸和氨氮排泄生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度突变开始时,异育银鲫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外界盐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盐度作用时间延长,耗氧率和排氨率升到最大值后又开始下降并最终维持在稳定水平,但开始下降的时间和下降的幅度以及最终的稳定水平与外界盐度有关。盐度1.5‰和3‰处理组在作用12h时耗氧率升到最大值,此后下降,于第3天后保持在比淡水对照组略低的稳定水平,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盐度6‰和9‰处理组在作用到第3天后才开始缓慢下降,并分别于第10、15天时保持在显著高于淡水对照的稳定水平(P0.05);盐度12‰处理组也在第3天后下降,到第10天后保持在比淡水对照组略低的稳定水平,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各盐度处理组的排氨率均在盐度作用24h时达到最大值,其中盐度1.5‰处理组的变化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均显著升高(P0.05),并都于第10天时下降到稳定水平,其中盐度3‰处理组的稳定水平略低于对照组(P0.05),盐度6‰、9‰、12‰处理组的稳定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7.
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用抑胃多肽、5-羟色胺和内啡肽3种哺乳动物抗血清对鲢、鳙、银鲫和团头鲂的肠粘膜中内分泌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4种鱼的肠粘膜中均有抑胃多肽免疫反应内分泌细胞存在,但未发现5-羟色胺和内啡肽的免疫反应。抑胃多肽免疫反应内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前肠前段,并单个地散布在肠褶顶部上皮细胞与杯状细胞之间,多呈长梭形。本文比较了不同食性鱼类和其他动物肠道抑胃多肽免疫反应内分泌细胞的分布规律,讨论了用5-羟色胺和内啡肽免疫染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个体间遗传异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蓝菲  廖飒 《动物学研究》1993,14(4):355-359
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比较了4个不同的银鲫雌核发育系,红鲤和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鳍的5种不同的同工酶及蛋白表型的差异,表明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表型上的差异主要是来自银鲫种内的遗传差异(不同的雌核发育系)。来源于同一个银鲫雌核发育系的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个体间的EST同工酶出现差异,并与父体红鲤的EST同工酶的多态性相关,因此,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个体间的异质性也包含了来自父本的遗传影响。在所检测  相似文献   

19.
银鲫不同雌核发育系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银鲫不同雌核发育系间,以D系银鲫体型最高,其相对体高平均为47%,A系为44.4%,C系为43.7%,B系为41.7%。在生长速度方面以D系生长最快,其次为A系,这两个系的银鲫在含肉量与肌肉蛋白质含量上均无明显差异,但D系银鲫对饵料的利用效率明显高于A系,因此生产上养殖以D系银鲫为母本,红鲤为父本人工繁殖而成的高体型异育银鲫,可提高经济效益10—20%。银鲫4个雌核发育系的卵巢发育进程不同,D系卵母细胞在2月份有个迅速发育期,因而最早进入成熟产卵期。A系成熟产卵期略晚,C系成熟产卵期较迟。银鲫染色体数目存在系间差异,D系染色体数目为162,A系和C系为156。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在揭示银鲫两性生殖方式的基础上,对以一尾人工雌核发育克隆F的卵子与一尾天然雌核发育克隆D的精子授精所获得的18尾FD后代及其亲本进行RAPD分析.扩增结果表明,在18尾FD子代中可检测到丰富的DNA多态片段,这些多态片段来自于银鲫两性生殖的重组.FD子代的扩增图谱不仅与母本的扩增图谱不同,而且个体间的扩增图谱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DNA片段根据其来源可基本分为四类.与异精刺激雌核发育的子代的情况不同,两性生殖FD子代间平均遗传距离高达0.23±O.123,远远高于异精刺激雌核发育的子代间的平均遗传距离(约<0.01).在FD的三类表型中,SD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大,为0.235±0.097;其次是SF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48±0.073;而NL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小,为0.094±0.083.银鲫的遗传多样性和两性生殖方式为银鲫种群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创造了更多的遗传多样性.在分析了2320条(平均每个个体116条)可分辨的扩增带的基础上,采用NJTREE构建了呈现FD个体间及其与亲本相似性的分支图.NL3与母本的相似度最高,SD3与父本的相似度最高.在FD三种类型中,SD与NL和SF的平均遗传距离较大(>0.31),而NL和SF的平均遗传距离仅为0.124.母本与父本的遗传距离约为0.35,与以前的研究结果类似,而FD 18尾个体与父母本的平均遗传距离均约为O.32,基本一致.但将18尾个体按体型分别统计平均遗传距离,不同的体型与父母本的相似性存在着较大差别.母本与SF的相似率最高,约为71%;父本与SD的相似率最高,约为70%.这可能由于扩增出一些与表型相关的DNA片段,从而导致了FD三种类型与亲本的相似性与表型相关.银鲫具有两种生殖方式的揭示将为解决长期困惑进化遗传学家的难题寻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也进一步确立了银鲫在单性脊椎动物和多倍体脊椎动物进化遗传学研究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