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生物学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vobius azumai Tachikawa是松突圆蚧Hemiberlesla pitysophila Takagi的重要寄生蜂,1987-1989年从日本引入我国广东省。对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形态、发育、繁殖、成虫寿命和取食寄主行为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该蜂的雌性幼虫是松突圆蚧雌蚧的初级内寄生蜂,而雄性幼虫则是次级寄生蜂,重寄生在同种或它种膜翅目的老熟幼虫、预蛹和蛹上。雌雄两性的形态在所有发育阶段均不相同。交配过的雄蜂喜欢寄生产卵初期和盛期的雌成蚧,对巳寄生的寄主具有识别能力。在19.7℃一30.9℃变温条件下每头雌蜂平均产卵14.95粒,约60%的卵是在最初3天内产出。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雌性蜂在21℃,24℃,27℃和30℃时从卵发育到成虫的平均历期分别为41.24,32.60,25.60和23.00天,发育起点温度10.1℃,有效积温448.3日度。该蜂在广东省一年发生。9-10代。  相似文献   

2.
张学武  古德祥 《昆虫知识》1995,32(3):156-159
采用m*-m方法分析了黑蚜小蜂的产卵频数分布,在25种密度组合下,产卵平均拥挤度m*的值从0.09(1:80)增加到2.96(9:5),并建立了m*与蜂蚧比、m*与平均密度m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松突圆蚧黑蚜小蜂产复寄生卵的程度与寄生蜂密度呈正相关,与寄主密度呈负相关,产卵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3.
松突圆蚧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松突圆蚧为害时间不同的两个调查区的松突圆蚧种群动态进行调查,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松突圆蚧种群的全年种群波动规律运用带时滞效应的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通过内禀增长率r和时滞τ的拟合值对种群出现的周期性波动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4.
松突圆蚧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对松突圆蚧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突圆蚧的若虫在松林中呈聚集分布,聚集度随虫口密度增大而增强;而成虫在松林中呈均匀分布,从而确定出不同种群密度下最适抽样数。通过林间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松突圆蚧在松树枝条的东、南、西、北不同方位,以及松树树冠的上、中、下不同层次和幼林、中龄林、成林不同树龄的松林之间的虫口数量差异不显;但在郁闭度不同的松林中虫口数量存在着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花角蚜小蜂对松突圆蚧的控制效能及其稳定作用的评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谢国林  潘务耀 《昆虫学报》1997,40(2):135-144
从日本冲绳引入的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ti Tachikawa是1989年在惠东 县首批释放定居成功的。经五年系统研究表明,花角蚜小蜂释放一年后,在中心区50m以内最高寄生率达55.8%~64.2%,雌蚧密度由每针束3.14头下降为0.64头;二年后控制松突圆蚧的有效半径增至300m左右,寄生率稳定在20.8%~32.9%,每针束雌蚧密度保持在0.6头左右,二者处于低密度的平衡状态。未放蜂对照区的雌蚧密度则由每针束3.40头上升到4.22头,高出放蜂区5~10倍。此外本报告还对花角蚜小蜂的扩散速度、种间竞争能力和数量稳定水平作了探讨和分析,得出瘦柄花翅蚜小蜂Marietta cdrnesi(Howard)在花角蚜小蜂释放区内的重寄生率仅为3.1%~5.3%,对花角蚜小蜂的控制效能没有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森林有害生物松突圆蚧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松突圆蚧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松突圆蚧在我国属于高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7.
松突圆蚧的化学防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赵善欢  温佛仪 《昆虫学报》1993,36(2):177-184
经过应用10多种化学农药及其与植物油、矿物油的混合制剂进行室内药效筛选、林间地面喷雾试验和两年的飞机防冶试验,我们研制出能有效地防冶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的药剂配方-植物油与矿物油的混合油剂。 这种混合油剂在小区试验巾用5甲。浓度,防治效果可达98.5%;用20%浓度进行飞机喷雾,药量折合5千克/亩,防治效果也达70%以上。这种混合油剂对松突圆蚧的重要天敌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成虫和丽蚜小蜂( Encasia sp.)安全,对环境一般无不良影响,同时乳化效果好,配制方便,值得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8.
松突圆蚧种群耐寒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过冷却点、低温暴露死亡率、冷识别温度和致死中低温累积等指标评价不同季节松突圆蚧的耐寒性.结果表明:各季节松突圆蚧的过冷却点波动在-22.4~-3.1 ℃之间,以冬季雌成虫的平均过冷却点最低(-14.83 ℃),显著低于夏季雌成虫、冬季1龄若虫和初孵若虫(P<0.01),但其它发育阶段在冬、夏季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冬季1龄若虫、2龄性分化前若虫、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雌成虫和种群总体在-20~0 ℃下的死亡率、冷识别温度和致死中低温累积均明显低于夏季;1龄若虫、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和种群总体的致死中低温累积与季节性平均气温均呈显著正相关(R>R0.05=0.950,n-2=2),但各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与其致死中低温累积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松突圆蚧冬季种群耐寒性最强,夏季种群最弱;该虫耐寒性的这一季节适应性并不依赖于过冷却点,而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桃一点斑叶蝉种群消长动态和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探明了桃一点斑叶蝉Erythroneurasudra种群消长动态和空间分布型 ,结果表明 :该虫在桃园全年共出现 3个为害高峰 ,分别发生于 4月下旬、5月下旬和 8月上旬 ;该害虫在桃园中呈聚集型的负二项分布。讨论了适宜取样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4种杀虫剂防治松突圆蚧的野外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平均虫口数、有虫针束率和危害程度3个指标评价毒死蜱、杀扑磷、噻虫嗪和吡虫啉4种杀虫剂对松突圆蚧的种群及危害动态的影响和野外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均可产生有效影响,表现为阶段性显降低松突圆蚧种群数量、有虫针束率和危害程度等指标;其中杀扑磷、毒死蜱和噻虫嗪的的显作用期长(60d以上),吡虫啉的显作用期短(60d以下);这种影响主要源于施药后0—60d内杀虫剂对松突圆蚧的有效控制。在毒死蜱、杀扑磷和噻虫嗪作用下,松突圆蚧平均虫口数的校正减退率60d后均高于60%,其余指标则低于50%,但相对较高,可以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1.
荔枝蝽田间种群消长动态及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南省儋州地区荔枝园中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Drury)种群动态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2005—2006与2008—2009年期间,荔枝蝽的产卵高峰期分别为4月与2月,若虫高峰期为3月,成虫高峰期分别为4月及7月;分析表明荔枝蝽各虫态在荔枝园中均为聚集分布,且成虫个体间相互排斥。  相似文献   

12.
松突圆蚧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醋酸钾(KAc)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蛋白酶K(SDS-PK)消化法、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CTAB)法及DNA提取试剂盒(吸附柱型)对单只松突圆蚧的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同时针对盾蚧科昆虫的特点,在提取前利用氯仿和解剖针去除样品表面的介壳。结果表明,用同种提取方法提取的经氯仿处理与未经处理样本的提取效果无明显差异,而采用解剖针去除介壳的样本提取效果较好。所采用的4种提取方法均能从新鲜标本中提取出DNA,其中CTAB法提取的DNA量较多,而SDS-PK法提取的DNA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3.
松突圆蚧虫口数量与危害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大面积的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松突圆蚧每针束平均虫口数量(a)、针束最高虫口数量(b)、有虫针束率(c)和危害程度(d)4个指标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野外虫口数量调查中可用针束最高虫口数量替代每针束平均虫口数量指标,以有虫针束率指标作为每针束平均虫口数量和针束最高虫口数量的有效参考指标。在危害程度的调查中,可用有虫针束率作为替代指标,以针束最高虫口数量和每针束平均虫口数量分别作为第1和第2参考指标。3个虫口数量指标中以有虫针束率对危害程度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针束最高虫口数量,每针束平均虫口数量最低。在间接作用中,针束最高虫口数量通过有虫针束率对危害程度的影响最大,每针束平均虫口数量通过有虫针束率的间接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形起伏度的中国西南地区人口集疏格局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静  卢涛 《生态学报》2018,38(24):8849-8860
中国西南地区复杂的地形起伏造就了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研究地形起伏度与区域人口增减以及集疏格局演化的关系,有利于深入理解人口的分布规律和流动趋势,从而为增进对区域人地关系的认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西南地区DEM数据和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密度、人口集聚度以及人口商度等指标,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西南地区1995—2010年期间地形起伏度与人口集疏格局演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县域尺度上的地形起伏度主要以中小起伏为主,其中小起伏(0—200m)占30.34%,中起伏(200—400m)占30.33%,且地形起伏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地貌类型分布状况基本一致,即小起伏主要出现在四川盆地盆中区域、广西丘陵以及青藏高原高原面,中起伏主要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境内,大起伏和极大起伏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以及川西高原地区。(2) 1995—2010年间,西南地区人口"西疏东密"的集疏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地形起伏度的整体格局根本上决定了区域人口格局的形成。人口流动主要发生在中小起伏地区,且流出人口比例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地形起伏度较大的高山以及高原边缘地区多为人口稳定区域。(3)地形起伏度差异决定了西南地区高度集聚和极端稀疏两种人口格局并存的现状。平原、丘陵、低山等起伏较小的地区人口增长迅速;而地形起伏度大的高山以及高原边缘地区人口增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