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分子诊断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陧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准确诊断对于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高抗真菌疗效至关重要:另外,及时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可以减少经验性抗真菌治疗,降低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  相似文献   

2.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s)是真菌入侵人体导致血流、各脏器或全身播散的严重感染,以念珠菌为主的酵母样真菌和曲霉为主的丝状真菌最常见。近年来IFIs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有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现己成为真菌感染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对于患者及时治疗和死亡率的降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对目前侵袭性真菌早期相关诊断技术以及临床研究的问题和现状予以总结,同时预测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迅猛增长,逐渐认识到对许多真菌诊断的重要性,本文就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概况、危险因素以及传统和新近发展的诊断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强,发病率高,重症患者病死率高。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具备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且已有重症病例出现继发或合并真菌感染报告。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应积极进行侵袭性真菌感染相关的微生物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及时发现合并或继发真菌感染,开展针对性抗真菌治疗,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中国武汉暴发波及全国,截至2月14日,死亡人数已经超过 1 300,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采用的抗病毒、抗细菌、激素、机械通气和循环支持等治疗手段,均为引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当患者继发真菌感染时,病死率会大幅提升。因此,应制定科学、规范的预警技术,以便早期发现真菌感染;研发便捷、高效、低廉和覆盖面广的抗高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试剂盒以及新型抗菌材料防护物品,确保做到早期预警、明确诊断、精准治疗和有效防护,以应对可能出现的COVID-19继发严重真菌感染的状况。密切关注COVID-19并发、继发性真菌感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组织病理学是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之一,但由于病原真菌在组织学中形态的相似性以及混合感染的存在,难以将病原真菌鉴定到属或种水平。分子病理诊断方法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基于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的LCM-PCR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组织中病原真菌具有高效、快速、高特异性的诊断价值。该文主要针对分子病理技术在侵袭性真菌感染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流感、SARS-CoV、MERS-CoV等冠状病毒感染在内的重症病毒感染,因其发病机制或者治疗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而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已引起临床关注。特别是近来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并发/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报道日益增多。了解重症病毒感染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免疫反应、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现状,有助于选择最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从而做出及时诊断和精准治疗,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 85例AIDS患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35例,感染率为41.2%,感染部位以消化道为主,占44.4%,致病菌以白念珠菌(白假丝酵母)为主,占57.4%,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主要发生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的患者,占71.8%。35例患者中27例治愈,8例死亡。结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AIDS患者主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其发生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密切相关,临床上以消化道真菌感染多见,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0.
侵袭性真菌感染非培养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是指真菌侵入人体组织、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致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的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过程。近20 a来,IF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所有的真菌感染中念珠菌属占89.1%,是医院感染第6位常见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1.
外科重症治疗病房中侵袭性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例如:血液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术后、ICU危重患者等)。不同疾病患者发生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各有其特点,外科重症治疗病房(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中,患者多具有高龄、手术史、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普通病房更高^[1],病死率可高达38%-68%^[2],仅次于血液系统肿瘤患者^[3]。  相似文献   

12.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流行病学的变迁 近20余年来,由于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肿瘤化疗、大剂量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应用以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等因素,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首先是假丝酵母(念珠菌)感染率显著上升.20世纪80年代初期,住院患者念珠菌所致败血症的患病率为2%,20世纪80年代后期增至5%,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已达8%.有1组研究报道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真菌败血症患病率竟高达12%.与此同时,非白念珠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比例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米卡芬净治疗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09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ICU病房40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应用米卡芬净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10例(25%),显效18例(45%),总有效率为70%,真菌清除率为60.8%,不良反应少,所有患者均耐受治疗。结论米卡芬净治疗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IPFI)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IPFI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糖尿病未合并IPFI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白蛋白、血红蛋白、住院时间、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体内保留导管、有创机械通气、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均是侵袭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进行筛选,选择P0.05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向后剔除法筛选变量,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贫血、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有创机械通气均是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预后较差,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和适宜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真菌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真菌感染因菌种的毒力、感染途径和宿主免疫状态等差异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临床各科医生都会遇到真菌病患者。真菌病的诊断取决于在病变组织内发现病原真菌成分如菌丝和(或)孢子。从病变组织中分离出真菌是菌种鉴定前提,也是抗真菌治疗的依据。“重视临床、强调菌学”是医学真菌研究的基本思路。真菌学家应该在联系临床与实验室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患者由于严重免疫缺陷而易于并发各种机会感染和肿瘤。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治疗(HAART)的出现明显改善了艾滋病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随着HAART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艾滋病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感染包括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概率大大降低。然而,由于我国艾滋病患者明确诊断时大多处于疾病晚期,机体免疫功能极低;部分患者尽管接受了HAART,但是由于依从性、病毒耐药性等原因导致患者未能出现良好的应答反应,患者的免疫功能仍未能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假丝酵母菌甘露聚糖抗原和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烟曲霉IgG抗体在侵袭性真菌病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已确诊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8例,侵袭性烟曲霉病患者6例,单纯细菌感染患者20例,浅部真菌感染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20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甘露聚糖和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以及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烟曲霉IgG抗体浓度,计算各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甘露聚糖抗原和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联合测定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83.3%,阴性预测值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85.7%,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95%CI:0.974~1.000);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烟曲霉IgG抗体联合测定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5.0%,阴性预测值为98.2%,阳性预测值为1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78(95%CI:0.934~1.000)。结论甘露聚糖抗原和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烟曲霉IgG抗体联合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伊曲康唑治疗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伊曲康唑治疗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治疗方法:静脉注射伊曲康唑0.2g静脉滴注q12h 1天或者2天后改为伊曲康唑0.2g静脉滴注qd,疗程2~4周.结果 共有16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本研究,男女比例为3∶1.其中4例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造成,4例为热带念珠菌感染,8例为曲霉感染.临床结果:4例肝衰竭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其中3例治愈出院,1例死于肝衰竭.4例肝衰竭合并热带假丝酵母感染患者,其中2例治愈出院,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肝衰竭.8例肝衰竭合并肺曲菌病感染患者中,5例感染控制,其中2例治愈出院,2例接受肝移植,1例死于肝衰竭.3例肺部感染加重,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伊曲康唑治疗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治疗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道2例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用大剂量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后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其治疗经过及相关文献复习。方法 2例难治性ITP患者用大剂量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后发生IFI,用大扶康、两性霉素B,降颅压,辅助呼吸等治疗。结果 例1发生隐球菌脑膜脑炎、例2出现肺曲酶菌感染,均经抗真菌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难治性ITP患者发生IFI的危险因素,治疗困难,确诊后用药应足量、足疗程。  相似文献   

20.
真菌感染,尤其是条件性致病真菌感染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1].由于深部真菌感染(deep fungal infection)或系统性真菌感染(systemic fungal infection)危害大,国外学者将这一类疾病统称为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或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ie fungal disease,IFD),以区别非侵袭性真菌感染[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