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肺曲霉感染分为侵袭性曲霉病、半侵袭性曲霉病(包括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和过敏性肺炎)、过敏性曲霉病和曲霉球等4型[1]。肺曲霉球是寄生型的肺曲霉感染,大多寄生在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囊肿、慢性肺脓肿、肺癌等的空洞或空腔内。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患者20余年前因全身关节疼痛就诊,外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服用激素治疗,最多时服用泼尼松40mg。此后患者逐渐出现双手手指、左肘关节、双膝关节肿胀畸形,又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类风湿关节炎”,予泼尼松 硫唑嘌呤 氯喹治疗。本次又因“双手关节疼痛伴恶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1例发生在双外耳道的曲霉病。方法取双耳耵聍行真菌直接镜检,将耵聍接种到沙堡培养基培养,并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rDNA序列分析。结果耵聍真菌直接镜检阳性,耵聍在沙堡培养基25℃培养长出沙褐色菌落,28℃小培养后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见分生孢子头呈柱状,顶囊半球形,直径约10μm,小梗双层,两层小梗的长度无明显差别,平行紧密生长在顶囊的上2/3处。分生孢子呈球形,小而光滑。分生孢子梗壁光滑、透明。提取真菌总DNA用PCR方法扩增rDNA序列,测序后登录Gene Bank进行比对,该菌与土曲霉菌株ATCC1012 rDNA序列一致性达100%,鉴定为土曲霉。患者外用4%氟康唑注射液直接滴耳,2次/d,治疗1个月后痊愈。结论确诊1例双外耳道土曲霉病,局部应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外耳道曲霉病有效。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移植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1998~2002年间美国共有113682例实体器官移植手术,比1993~1997年间数量上增加20.1%。移植患者是受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威胁的免疫抑制者中最重要的一部分。Paterson等[1]报道曲霉感染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非粒细胞减少患者肺曲霉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非粒细胞减少患者肺曲霉病的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资料,随诊其转归。结果22例肺曲霉病(PA)患者,男性1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6.3±21.4)岁。确诊、临床诊断各8例,拟诊6例。侵袭性肺曲霉病(IPA)11例,单纯性曲霉球6例,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CNPA)5例。常见基础疾病为继发型肺结核(8/22)、糖尿病或类固醇性糖尿病(6/22)、高血压病(5/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2),4例系原发社区感染。常见临床症状咳嗽咳痰(18/22)、咯血(11/22)、气促(7/22)。影像学表现为肺部渗出或实变病灶9例、空洞改变及典型曲霉球12例,结节或肿块1例。首选药物治疗依次为伏立康唑(10/22)、卡泊芬净(4/22)、伊曲康唑(3/22)。结论非粒细胞减少伴IPA好发于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亦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患者。单纯曲霉球多继发或并发于肺结核。应注意鉴别CNPA与单纯曲霉球。IPA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影像改变未见典型晕征及空气半月征,肺外播散少见,药物治疗首选伏立康唑。  相似文献   

5.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20万例危及生命的曲霉病感染,其中以烟曲霉感染最为多见。近年来,分子技术的进步发现曲霉病也可以由表型与烟曲霉相似,遗传上截然不同的新菌种引起。临床上,超过20%的曲霉分离株是未被识别的或不常见的菌种,我们称其为罕见曲霉菌种。越来越多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的病例报道与它们相关。这些菌种表现出与烟曲霉不同的毒力和药物敏感性,其临床菌株基因组序列和表型图谱的缺乏,导致其研究受到阻碍。本文就临床罕见曲霉菌属的流行病学、鉴定方法、药敏情况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地区曲霉病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地区曲霉病流行状况及诊治现状。方法通过CNKI及Pubmed搜索1991年来中国大陆地区曲霉病及曲霉相关文献,进行数据统计和总结。结果 1991年1月~2009年10月报道曲霉病1457例,其中481例有病原学证据,258例进行菌种鉴定,其中烟曲霉153例。感染部位最常见于肺,为1047例。病原学诊断依据主要是镜检和培养;菌种鉴定主要依赖形态学特征,仅4例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仅少数进行半乳甘露聚糖及葡聚糖检测;体外药敏试验少,仅报道2株黄曲霉对两性霉素B耐药,2株烟曲霉多药耐药。伊曲康唑为侵袭性曲霉感染经验治疗(抢先治疗)的首选药物。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则多单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伊曲康唑,大部分慢性及腐生型曲霉病及鼻窦曲霉病患者行手术治疗。结论中国大陆地区曲霉病流行趋势与国际一致,非烟曲霉感染有所增加,感染部位仍以肺为主。应提高菌种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水平,积极开展非培养检测手段,保证正确和及时地诊断;加强药敏监测,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7.
刘昊斓  吴云当  阮岩 《菌物学报》2020,39(12):2251-2260
本研究针对广东地区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采集健康对照组以及患病组外耳道分泌物,提取其总DNA,分析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以及真菌与细菌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对于细菌而言,致病细菌不仅存在于患病组耳道,也存在于健康人群的耳道当中;对于真菌而言,虽然健康组也检出了真菌,但与细菌不同的是,患病组与健康组的真菌群落差异显著。健康组耳道真菌以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主,该类真菌并不是真菌性外耳道炎的致病菌,而在患病组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曲霉属Aspergillus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曲霉是重要的致病菌,在10个患病组样本中,8个样本的曲霉属占比超过90%。此外,真菌与细菌之间,仅有极少数菌种的丰度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多数细菌与真菌的丰度变化并不相关,这意味着在耳道环境中,真菌与细菌群落变化的依存关系不明显。总的来说,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的耳道环境均存在致病菌,致病菌的存在并不必然导致耳道炎症的发生,菌群变化只是炎症产生的前提。而曲霉在耳道的大量繁殖是真菌性外耳道炎发病的重要原因,维持一种不利于该菌繁殖的耳道环境,可能是预防真菌性外耳道炎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肺曲霉病的认识。方法对诊断为肺曲霉病的18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的肺曲霉病患者伴有基础疾病;有临床症状者占89%;胸部影像表现为:以右肺为主,多见于上叶,且多分布于外周;大叶性肺炎型占17%,肺曲霉球型占50%,结节或肿块型占33%,支气管肺炎型占6%,双肺弥漫病变型占22%,且有22%合并胸腔积液;组织病理学发现呈约45°分支和有隔膜的曲霉菌丝;50%患者行肺叶切除术,术后应用抗真菌药物,50%患者仅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89%的患者治愈或好转,11%死亡。结论肺曲霉病患者多有基础疾病;部分类型有典型影像学改变;诊断需结合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和胸部影像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主要是药物,部分可手术。  相似文献   

9.
曲霉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曲霉病(Aspergillosis)指由曲霉属真菌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①食用被曲霉产生的真菌毒素污染食物引起的中毒;②吸入曲霉孢子或曲霉菌丝片段引起的机体组织、器官的变态反应;⑧曲霉球;④肺和其他器官的炎症性、肉芽肿性和坏死性曲霉感染;⑤系统性或播散性的曲霉感染。这些感染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广州市外耳道真菌病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真菌培养阳性的124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资料。结果 共纳入患者124例,患者年龄以18~40岁为主(78例,62.9%);长期不洁挖耳(55例,44.4%)和频繁使用耳机(45例,36.3%)为主要致病诱因;临床症状以瘙痒为主(96例,77.4%),其次为流液/流脓、听力下降、胀痛和耳鸣。124例患者外耳道分泌物真菌培养分离出曲霉94株(75.8%),其中土曲霉(37株,29.8%)和黑曲霉(34株,27.4%)占较大比例,念珠菌19株(15.3%),青霉菌5株(4.0%),马拉色菌5株(4.0%),红色毛癣菌1株(0.8%)。不洁挖耳与曲霉感染呈正相关(P<0.05),听力下降、胀痛与曲霉感染呈正相关(P<0.05),耳道瘙痒与念珠菌感染呈正相关(P<0.05)。结论 曲霉和念珠菌为外耳道真菌病的主要致病菌,马拉色菌是条件致病菌,外耳道真菌病临床症状与病原学特征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致病性真菌的耐药率越来越高,耐药曲霉对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治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致病性曲霉耐药性的确定主要依靠抗真菌药敏试验和分子诊断。在有关曲霉耐药机制的研究中,报道最多的是曲霉对唑类药物的耐药,其机制主要包括外排泵表达增加、靶酶Cyp51突变和表达水平增高、形成生物膜,以及热休克蛋白90(Hsp90)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而导致的耐药。本文就上述领域近年来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可培养丝孢真菌资源的调查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继续报道曲霉属的16个分类群:杂色曲霉原变种,杂色曲霉疣梗变种,聚多曲霉,焦曲霉,土曲霉原变种,土曲霉金色变种,黄柄曲霉,温特曲霉,黄曲霉原变种,黄曲霉柱头变种,溜曲霉,炭黑曲霉,黑曲霉,泡盛曲霉,塔宾曲霉和日本曲霉。  相似文献   

13.
文献多见内脏曲霉病报道,皮肤曲霉病报道较少。现报道皮肤曲霉病1例,皮损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见大量黄曲霉生长。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硝酸舍他康唑软膏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3例确诊的I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PA患者中存在基础疾病或危险因素者占69.2%(9/13);临床表现包括咳嗽、黄痰(13/13)、高热(11/13)、胸闷或呼吸困难(7/13)和咯血(2/13)等;92.3%(12/13)患者有高白细胞血症,WBC大多为(15~30)×109;10例G试验检测的患者中有9例出现阳性;影像学检查:肺内多发空洞及"空气新月征"9例(69.2%),"晕轮征"2例(15.4%),支气管炎表现6例(46.2%),胸腔积液3例(23.1%),颅内播散病灶1例;气管镜检查以粘膜水肿、脓痰、管腔坏死物为主;9例患者痰培养或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占69.2%),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均见曲霉菌丝。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4例好转出院,9例恶化放弃治疗或死亡。结论 IPA是临床严峻挑战;掌握该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胸部影像特征,及时的气管镜、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IPA确诊。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曲霉病。  相似文献   

15.
烟曲霉是最为常见的重要病原真菌之一,可引起侵袭性曲霉病、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曲霉肿以及严重过敏性哮喘等多种疾病,病死率高。β-1,3-葡聚糖是烟曲霉细胞壁的主要骨架成份,也是重要免疫原性因子,由β-1,3-葡聚糖合成酶催化生成,该酶主要由催化亚基Fks蛋白和调节亚基Rho1蛋白组成,Rho1可利用自身活性状态转化和修饰调控β-1,3-葡聚糖的合成,也可能通过控制肌动蛋白骨架重排影响Fks胞内转位和功能。该文对β-1,3-葡聚糖的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与烟曲霉及其他病原真菌感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烟曲霉是曲霉中最常见的一种致病真菌[1],其无性孢子可释放到空气中,人类每天吸入成百上千的这种传染性繁殖体,由于烟曲霉孢子体积小(直径2~3μm),可绕过黏液纤毛清除而滞留在下呼吸道。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曲霉分生孢子可以萌发成具有组织侵袭性的菌丝,传播并引起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2]。IA是一种很难控制的真菌疾病,病死率极高[3]。在侵袭性曲霉病中,烟曲霉表现为被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包围的多细胞群落,这是生物膜的特征[4],生物膜增加了耐药性,使一些曲霉病对传统的抗真菌治疗无效,这为我们的治疗带来了重大的临床挑战[5]。尽管目前一些抗真菌药被有效地用于侵袭性曲霉病的治疗,但它们的使用也导致了一些问题,在过去十年中,唑类、多烯类和棘白菌素类等药物的过度使用以及长疗程和环境暴露导致了真菌耐药性发生的增加[6],当一种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性时,使治疗选择减...  相似文献   

17.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自问世以来,因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定量、污染少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技术用于曲霉的研究也有近十年的历史。本文对近年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曲霉病诊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周亚彬  王千  李若瑜  刘伟 《菌物研究》2019,17(4):199-206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人群的不断增加,侵袭性曲霉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然而随着三唑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病原性曲霉对三唑类药物的耐药率逐渐增加,是临床治疗重大挑战。文中综述了病原性曲霉对三唑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曲霉对三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cyp51的突变与过表达、药物外排泵的过表达、应激适应通路的激活、生物膜的形成,以及脂质合成相关基因参与而导致的耐药。  相似文献   

19.
报道1例黑曲霉致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女,36岁,糖尿病病史2a,咳嗽咳痰2个月余,住我院呼吸科。根据组织病理下发现真菌结构及真菌培养结果为黑曲霉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病。经2周伏立康唑及2周两性霉素B治疗后,咳嗽咳痰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20.
烟曲霉引起肺部感染致患者死亡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新药物和新方法的广泛应用,医院内部深部菌感染(DFI)的发病率目益增高。就曲霉病而言,在过去的10年里,发病率上升了300%,其中烟曲霉是主要的致病菌,占曲霉类真菌所致人类感染的80%~90%。由于烟曲霉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CT扫描和X片无明显特异性。通常的感染途径是通过呼吸道吸入侵入肺部,在免疫缺陷患者中可进一步播散,导致全身多个系统受损。烟曲霉毒力大,且容易被忽视,以致误诊漏诊,危及患者生命。2004年嵊州市人民医院收治2例肺部烟曲霉感染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