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裸粒水稻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龙溪地区农民育种家陈井泉同志在水稻(Oryza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远缘杂交后代中获得了裸粒水稻,并且于1978年在这个杂交组合中又重复得到了裸粒类型。据现有的文献资料记载,尚未见有裸粒的水稻。  相似文献   

2.
裸粒水稻同源四倍体的人工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裸粒水稻成熟胚在含不同浓度2,4-D与激动素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不同,2,4-D为2.0mg/L、激动素为1.0mg/L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53.3%。分别以200mg/kg、500mg/kg、800mg/kg和1000mg/kg浓度的秋水仙碱处理二倍体愈伤组织,结果都获得了裸粒水稻的同源四倍体无性系,但以500~1000mg/kg的浓度处理效果较好,800mg/kg的浓度处理最为理想,加倍效率达30.0%。 Abstract:The induced frequencies of wound calluses in naked seed rice were different on the culture media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2,4-D and KT. It was the highest to 53.3%when 2,4-D was 2.0mg/L and KT was 1.0mg/L. The diploid wound calluses were respectively treated by colchicine of 200mg/kg, 500mg/kg, 800mg/kg and 1000mg/kg. The clonal lines of autotetraploid in naked seed rice were obtained in all treatments. The induced effects were better in 500~1000mg/kg, 800mg/kg was the best and its doubling efficiency was up to 30.0%.  相似文献   

3.
裸粒水稻颖壳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清港  黄茂云 《遗传》1984,6(2):13-15
裸粒水稻自1973年出现[[17以来,引起许多 科研单位的关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作了 细胞学的观察研究[[27,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 理研究所进行了形态及生理特征的研究[97,南 京大学生物系及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 所给裸粒水稻订了学名〔41,福建省龙溪地区农 科所在回交改造上作过初步的探讨[[5,61。由于裸 粒水稻颖壳的特异性而造成裸粒,既有可能为 水稻育种上提供一个新的种源或资源,又可能 为育成能在生产上应用的裸粒稻提供一个好的 基础材料。为此,本研究目的则在于探索裸粒 水稻与栽培稻回交改造中的颖壳性状遗传规 律,为继续改造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裸粒水稻自1973年出现以来,引起许多科研单位的关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作了细胞学的观察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进行了形态及生理特征的研究,南京大学生物系及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给裸粒水稻订了学名,福建省龙溪地区农  相似文献   

5.
广西省玉林县师范学校植物园工人蒋少芳培育出两种分枝多粒的水稻。这两种水稻的一种是用早造水稻和高粱进行有性杂交,再经过种内杂交而成;另一种是用早造水稻和玉米进行无性杂交,然后进行玉米高粱的有性杂交而成。  相似文献   

6.
裸粒稻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龙溪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陈井泉与张耀龙选育的“麦稻”或称“裸粒稻”,曾在1978年2月中国科学院在武汉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植物远缘杂交经验交流会上作了报道和展览。由于它的穗部性状特异,且据最近报道它已继续稳定至第十代,有可能是由于水稻及小麦杂交而引起的变异。因之这项原始材料可用作发育遗传研究,或者培育裸  相似文献   

7.
水稻落粒性的遗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朱立宏  顾铭洪 《遗传》1979,1(4):17-19
落粒性是水稻的重要生物学性状之一。水 稻品种中釉稻的落粒性一般强于粳稻,但也有 例外的情况。落粒性强的品种,往往在谷粒尚 未完全成熟时便可脱落,这类品种在生产上会 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水稻落粒性的遗传和 选育抗落粒的品种很早已引起广泛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谈水稻的瘪粒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瘪粒对产量、品质影响都很大。几年来,我们在国营农场、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等各处了解,水稻瘪粒已直接威协着水稻的增产;根据渤海区蘆台、清河、漢沽、军粮城等几个国营机械农场的调查资料;水稻在瘪粒上的损失一般平均达5.8%,有较严重的竟达30%以上。而且1954年较1953年发展比较增加,而1955年比1954年瘪粒情况更是严重。针对今天为使农业增产加强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相适应地迎接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各个方面的增产措施,来配合以求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水稻不实粒年年发生。不同年份不实率大不一致。在陕南正常年份有5—10%左右。不良年份如1952年,出穗期秋雨连棉,气温降低(18℃),云南白一般秕率最高达到50%以上;1953年开花结实期气温高达37.5℃以上,相对湿度降低至40%左右,而且多狂风,不实粒及半饱粒百分率胜利秈高达23%以上。影响结实的相关性因素很多,为分析各种因素的作用,掌握其发生规律,本站曾进行了一些观察和研究,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朱英国 《生命世界》1992,19(2):20-22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发现,为两系杂交稻奠定了基础。农垦58S为晚梗型,经济性状不理想,直接利用于生产较困难,必须将光敏核不育特性转育到优良的籼、粳品种中,选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光敏核不育系,才有生产利用价值。光周期诱导水稻雄性育性转换特性是由1—2对主效基因控制的,可以通过杂交转育。自八十年代以来,湖北和全国的水稻遗传育种学家开展了水稻光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到1991年止,由农垦58S为源的通过省级以上鉴定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18个,其中籼稻10个粳稻8个,由光、温敏核不育系配制的两系杂交稻组合开始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1.
水稻转基因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我国水稻每年播种面积在4.2亿~4.5亿亩(1亩=0.067公顷,下同)之间,占粮食总产量的38%、食粮的70%,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我国将面临粮食问题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2.
水稻抗草品种选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I312777抗草稻种材料,与本单位优质稻核心种质及其衍生系统材料广泛杂交配组,创建一批以PI312777衍生系统为主的新型育种材料。建立水稻抗草育种圃,重点针对抗草特性和综合农艺性状,通过田间抑草效应筛选,培育水稻抗草苗头株系,在稳定世代(F4代以上)应用以水稻特征次生物质为标记评价水稻品种(系)化感潜力的方法,辅助选育水稻抗草新品种(系)。初步提出适合华南稻区的以田间筛选和评价为主,以特征次生物质标记评价水稻品种(系)化感潜力的方法为辅,田间与实验室相结合,操作性强、简便有效的水稻抗草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多倍体水稻三系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协和 《遗传》1979,1(2):1-4
普通二倍体(2n)水稻,通过人工诱导染色 体加倍(4n),可形成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比 较,形态上一般表现为巨大性:茎秆粗壮、叶色 深而厚,颖花、花粉粒和谷粒都显著增大。但分 孽力减弱,发育延迟,结实率大幅度下降,穗粒 数减少,半饱米增多,米质变劣。因此,四倍体 水稻原种都难以在生产上直接利用。但它普遍 而显著的大粒特性,受到了育种工作者的重视。 一些研究单位,通过四倍体水平上的杂交选育, 对多倍体水稻的一些缺点,在不同程度上得到 了改进。但多倍体育种,也和普通二倍体水稻 一样,对于普遍存在于杂种一代的杂交优势、优 良性状的综合与统一,很难在杂种后代中稳定 地保持下来,这是当前水稻多倍体育种遇到的 主要困难。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组织培养方法选育耐盐碱水稻新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应用组织培养方法,选育耐盐碱水稻.作法是将去壳的水稻种子经常规消毒接种在脱分化培养基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继代一次,转移到加压培养基(MS+2.4-D2mg/L+NaCl1%+NaHCO_30.5%),处理20天,再转移到分化培养基,分化并培育出组培水稻119份,简称为D水稻.D水稻又经过盐碱地的实际种植,大批D水稻被田间粗筛而淘汰掉,保存下20份从形态表现和耐盐碱性较好的材料.然后对20份D水稻的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与其耐盐碱性进行比较,把各项指标综合起来鉴定其耐盐碱性,最终筛选出7价为耐盐碱性较强的水稻新品系.其中647—4表现为最耐盐碱、抗病、高产的水稻.  相似文献   

15.
谷蛋白是水稻种子中含量最高的贮藏蛋白,占种子总蛋白的70%以上,是稻米蛋白中可供人体吸收的主要成分。低谷蛋白稻米可以满足肾脏病人和并发肾脏机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在蛋白代谢方面的特殊需求,因此培育适合肾脏病人食用的低谷蛋白品种已成为水稻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本研究通过引进日本低谷蛋白品种LGC-1,于2009年配置其与江苏高产优质粳稻武育粳3号的杂交组合,经过6代自交和农艺性状筛选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于2013年选育出3个低谷蛋白新品系。经分子标记检测、种子总蛋白SDS-PAGE分析和谷蛋白含量测定表明,这3个品系谷蛋白含量均降至LGC-1水平,显著低于普通推广品种,且农艺性状表现优异,为水稻低谷蛋白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优良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16.
该团队针对长江上游稻作生态特点及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绿色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培育研究。先后发掘出与稻飞虱抗性、产量、品质性状相关的基因/QTL;研发了稻米品质、稻瘟病抗性、稻飞虱抗性、磷高效利用、抗旱性、抗倒伏等绿色性状的改良技术;创制出兼具优质、高配合力、抗稻瘟病、抗飞虱等优良性状的新材料;培育出适合长江上游生态条件的绿色优质高产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对世界粮食安全影响巨大。提高水稻的产量是育种的永恒主题,也是解决全球人口迅速增长和耕地面积持续下降矛盾的迫切需求。水稻粒型是决定其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受多基因控制的能够稳定遗传的数量性状,由籽粒的粒长、粒宽和粒厚共同决定。籽粒大小由调控母体组织和合子的信号协同控制,与颖壳细胞的增殖和扩张、胚乳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近年来,基于图位克隆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的发展,对粒型调控机制的的遗传研究逐步深入。大量粒型相关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被确定,许多粒型相关基因被克隆并进行了功能解析,这些基因大多表现为一因多效,与其他粒型基因共同协调表达,进而构成调控网络。鉴定和解析水稻粒型调控的遗传和分子机制,能为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从胚乳发育和颖壳发育视角,概述了水稻籽粒发育的基本过程,以及粒型相关QTL的研究现状,聚焦于近来取得较大进展的G蛋白信号通路、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级联、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以及miRNA相关通路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讨论了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的区别,给出了相应的估算方法,同时也讨论了抽样观测值大小对预测精度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说明如何从一组模型中选择一预测效果最好的模型.对1992年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实验基地和绍兴县测产样本点的数据,得到预测效果较好的模型为:产量预测值=理论产量 线性纠正估计,其中线性纠正的形式对两组数据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9.
水稻粒长QTL定位与主效基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利用短粒普通野生稻矮杆突变体和长粒栽培稻品种KJ01组配杂交组合F_1,构建分离群体F_2;并对该群体粒长进行性状遗传分析,利用平均分布于水稻的12条染色体上的132对多态分子标记对该群体进行QTL定位及主效QTLs遗传分析,为进一步克隆新的主效粒长基因奠定基础,并为水稻粒形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所构建的水稻杂交组合分离群体F_2的粒长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2)对543株F_2分离群体进行QTL连锁分析,构建了控制水稻粒长的连锁遗传图谱,总长为1 713.94 cM,共检测出24个QTLs,只有3个表现为加性遗传效应,其余位点均表现为遗传负效应。(3)检测到的3个主效QTLs分别位于3号染色体的分子标记PSM379~RID24455、RID24455~RM15689和RM571~RM16238之间,且三者对表型的贡献率分别为54.85%、31.02%和7.62%。(4)在标记PSM379~RID24455之间已克隆到的粒长基因为该研究新发现的主效QTL位点。  相似文献   

20.
宁夏水稻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31份宁夏近年来育成或审定的水稻品种(系),利用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36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分析.共检测到159个等位基因,品种间不同位点等位基因数目不等,平均4.4个.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031 7~0.844 4,平均为0.508 8.按育成或审定年份,把31份水稻分为3组,SSR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