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摘要 目的:研究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表达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00例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组,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Framingham评分将研究组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的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β2-MG、Scr水平与Framingham评分相关性。结果: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Sc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高心血管病风险组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Scr表达水平较低风险组明显升高(P<0.05);预后情况不同,患者β2-MG、Scr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预后良好患者β2-MG、Scr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者,预后情况越好,β2-MG、Scr表达水平越低;高危组较低危组代谢综合征比例高、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表达水平高(P<0.05);Framingham评分、β2-MG、Scr是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β2-MG、Scr表达水平与Framingham评分正相关。结论: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Scr表达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通过巨噬细胞在肺气肿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小鼠分别烟雾暴露8、16、24周建立肺气肿模型,有创小鼠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参数;收集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进行细胞计数;取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共染,分析肺泡结构破坏、β2m表达及其靶细胞情况。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 PMA)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以不同质量浓度的人重组β2m刺激48 h,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烟雾暴露所致肺气肿模型组小鼠肺泡腔明显扩大,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 TLC)、肺泡弦长(mean linear intercept, Lm)和肺泡破坏指数(destructive index, DI)均明显增加(P<0.05);BALF细胞总数明显增多,以巨噬细胞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共染显示肺气肿组小鼠肺组织β2m表达上调(P<0.05),且可与巨噬细胞共定位。体外用人重组β2m刺激THP-1巨噬细胞可促进炎症因子IL-1β、IL-6、IL-8的产生(P<0.05)。结论上述数据表明β2m可能通过上调巨噬细胞炎症因子产生从而参与肺气肿的发病过程。研究为未来肺气肿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在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探索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β2微球蛋白(beta 2 microglobulin,β2M)的表达情况。取第3代相同状态的SD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为A、B两组,A组为未分化的BMSCs,B组为软骨诱导分化1周的BMSCs,两组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从数量和细胞轮廓上检测β2M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均表明,未分化BMscs的β2M表达明显低于软骨诱导分化的BMSCs。结果表明,未分化的BMSCs免疫原性较低,处于软骨分化的BMSCs免疫原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β2-微球蛋白含量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患者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血外周血载脂蛋白、血脂,并进行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甲亢组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1);TC、TG、HDL-C、LDL-C和APOB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P<0.01),TC、TG、HDL-C、LDL-C和APOB与脂类前相比均有所升高(P<0.01);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与TC、TG、HDL-C、LDL-C和APOB均呈负相关。结论:甲亢患者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与血脂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价患者脂质代谢状态和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β2-微球蛋白含量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患者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血外周血载脂蛋白、血脂,并进行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甲亢组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1);TC、TG、HDL-C、LDL-C和APOB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P〈0.01),TC、TG、HDL—C、LDL-C和APOB与脂类前相比均有所升高(P〈0.01);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与TC、TG、HDL-C、LDL-C和APOB均呈负相关。结论:甲亢患者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与血脂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价患者脂质代谢状态和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61例SLE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IL-17水平,并收集整理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分析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活动期SLE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SLE非活动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SLE非活动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7水平在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表达明显增高,且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提示IL-17可能参与了SLE疾病的病理过程,可能与疾病活动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白介素-8受体CXCR1和CXCR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上的表达,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的相关性和可能涉及的SLE炎症发病机制.方法:36例活动期SLE患者和34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XCR1、CXCR2在SLE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上的MFI表达.结果:CXCR2在SLE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上MFI表达(195.75±52.76)与对照组(298.82±51.86)相比明显降低(P<0.01);CXCR2在SLE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上MFI表达下降与C3存在着正相关关系(rs=0.421,P=0.022),与dsDNA、SLEDAI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分别为rs=-0.390,P=0.032;rs=-0.463,P=0.011).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CXCR2的表达异常,提示CXCR2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检测SLE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的CXCR2表达水平,可能是评价SLE疾病活动性有价值的潜在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8.
人β2-微球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β2-微球蛋白(β2m)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分子的轻链部分,为制备MHCⅠ类分子四聚体的必要成分。根据已报道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T-PCR方法从人白细胞中克隆了β2m基因,并构建了成熟β2m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β2m大部分在包涵体中,经洗涤、变性和复性,并以强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获得SDS-PAGE纯的人重组β2m,Western印迹法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与抗人天然β2m抗体反应的特性。此工作为制备MHCⅠ类分子四聚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薛玉玮  王照艳  栾琳  宋卫青 《生物磁学》2009,(16):3095-3097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水平与SLE的临床表现、经典的血清学指标及疾病活动性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54例(其中活动期39例、缓解期15例)SLE患者和45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MBL水平,同时检测SLE患者外周血抗dsDNA抗体、C3补体、白细胞计数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s)水平,并记录SLE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肾脏系统受累、神经系统受累、严重感染等),疾病活动度用SLEDAI记分。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MBL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P〈0.01);特别是活动期SLE患者血清MBL水平明显降低,与缓解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患者血清MBL水平与SLEDAI、抗dsDNA抗体、CICs水平呈负相关,与白细胞计数及C3补体水平呈正相关;并发严重感染的SLE患者组血清MBL水平显著低于无受累组(P〈0.01)。结论:SLE患者血清MBL水平明显降低,血清MBL水平与SLEDAI、抗dsDNA抗体、C3水平、CIC水平、白细胞水平之间明显相关,血清MBL水平较低的患者更易发生比较严重的感染,血清MBL水平可能是SLE潜在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10.
蓝红林  梁笑芳 《蛇志》1996,8(3):29-30
72例糖尿病血清、尿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析蓝红林梁笑芳高玲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541001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的测定作为肾病早期肾功能减退是一项较为敏感的指标之一已有大量临床报道[1]。本组资料为住院治疗的老年人糖尿病及非糖尿病的老年人、中年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gelsolin蛋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诊断及疾病活动度评价的意义。方法:采集RA 30名和SLE 47名及健康人群50名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定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gelsolin水平。分析gelsolin蛋白与RA和SLE患者临床表现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RA、SLE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性别、年龄、血红蛋白、血小板、血红细胞、血白细胞之间没有显著差异;RA患者出现CRP、转氨酶、RF、CCP异常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LE患者(P0.05);而SLE患者出现白蛋白、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素氮、ANA、肌酐异常增高的几率高于RA患者(P0.05)。gelsolin蛋白在SLE和RA血清中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且RA患者含量更低(P0.05)。gelsolin蛋白滴度与RA的疾病活动度无明显相关性(r=0.089,P=0.652),而与SLE的疾病活动度呈显著负相关(r=0.646,P0.05)。gelsolin蛋白正常组RA患者的转氨酶升高、CRP、RF、CC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SLE患者(P0.05)。gelsolin蛋白降低组SLE患者的白蛋白、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素氮、ANA、肌酐阳性率显著高于RA患者(P0.05)。结论:gelsolin蛋白滴度检测可作为RA和SLE临床辅助诊断手段,其滴度变化可作为SLE疾病活动度进展的预判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系统性红疯狼疮(SLE)伴发急腹症临床表现的认识,总结诊断和治疗此类病例的经验。方法:对18例SLE伴发急腹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LE并发急腹症临床表现多样化,可以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肠穿孔,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腹膜炎等。治疗后16例病情得到控制,2例死亡。结论:SLE伴发急腹症预示病情危重,对此应提高认识,尽早诊断;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罕见的临床并发症——假性肠梗阻(IPO)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SLE合并IPO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程、治疗及预后等临床特点。结果:两例均以肠梗阻为首发表症,均无SLE的特异性表现,且均有肾脏、血液系统的损害,抗抗核抗体、抗dsDNA均为阳性,病程较短,其中一例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IPO是SLE的一个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以肠梗阻为首发表症的SLE易被误诊,合并IPO的SLE患者病情较重且常伴有其他脏器受累,病死率较高,免疫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早诊断及大剂量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对药物依从性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研究结果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临床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及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年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清中抗黄体抗体与月经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收集SLE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临床资料,详细记录入选研究对象的月经及生育情况,同时记录抗核抗体(ANA)等自身抗体的测定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抗黄体抗体。结果:在入选的69例成年女性SLE患者中,26(38%)例患者抗黄体抗体阳性。而在40例健康对照者中,仅2(5%)例出现抗黄体抗体阳性。在入选的69例SLE患者中,29(42%)例患者的月经正常,40(58%)例患者出现月经异常。在40例健康对照者中,31(78%)例患者的月经正常,仅9(21%)例患者出现月经异常。有月经异常的SLE患者中抗黄体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月经异常的SLE患者(66%vs 18%,P<0.01),而在健康对照者中则未见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LE患者中抗黄体抗体的阳性率为38%,并可能与SLE的月经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低T3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102年6月~2013年6月于我科住院的SLE女性患者60例,其中伴有低T3综合征的30例(排除具有原发性甲状腺疾病的病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30例,分析和比较伴有低T3综合征的SLE患者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SLE患者入院时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肝功能、肾功能、补体C3、补体C4、24小时尿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特征,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低T3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伴有低T3综合征的SLE患者SLEDAI积分、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补体C3、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尿素、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SLE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EDAI积分(OR=2.194,1.045~4.606,P=0.038)、血红蛋白(OR=0.719,0.518~0.998,P=0.049)、谷丙转氨酶(OR=2.417,1.071~5.457,P=0.034)、白蛋白(OR=0.313,0.105~0.934,P=0.037)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低T3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论:SLEDAI积分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低T3综合征的危险性因素,而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7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使用环磷酰胺联合强的松的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免疫球蛋白、环磷酰胺及强的松联合治疗,应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评价疾病程度,记录治疗前后两组24h尿蛋白、血清IL-4及MCP-4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SLEDAI评分、24h尿蛋白及血清IL-4及MCP-4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血清IL-4及MCP-4的水平,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抗核抗体谱(ANA谱)十八项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探讨其在SLE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风湿科收治的370例患者,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158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42例,其他疾病患者70例,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其ANA谱十八项,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LE患者ANA谱十八项中ANA(96.84%、55.47%、27.10%,P0.01)、Anti-SSA/Ro60(55.06%、14.34%、3.39%,P0.01)、Anti-SSA/Ro52(46.20%、12.83%、1.69%,P0.01)、Anti-Sm D1(31.65%、2.64%、1.69%,P0.01)、Anti-U1-sn RNP(25.95%、2.26%、0%,P0.01)、Anu A(25.32%、0.75%、0%,P0.01)、Anti-SSB/La(25.32%、5.66%、0.85%,P0.01)、Anti-ds DNA(24.05%、0.38%、0%,P0.01)、AHA(20.89%、0.38%、0%,P0.01)、Anti-P0(18.35%、0.38%、0%,P0.01)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其他疾病患者。96.84%SLE患者被检测出ANA阳性,以颗粒型为主(占51.63%)。81.65%的SLE患者一次性检出2项及以上抗体。结论:ANA谱十八项检测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筛查和诊断。  相似文献   

19.
用亲和层析法对6例正常人和4例SLE患者血清中抗DNA抗体进行提取和定量研究,发现正常人血清中抗DNA抗体的组成IgM/IgG大于1,是以IgM为主的抗体,SLE患者血清中抗DNA抗体含量高,IgM/IgG小于1,是以IgG为主的抗体。用胰蛋白酶降解提取的抗DNA抗体再借助于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正常人和SLE患者抗DNA抗体的结构进行初步探讨,电泳结果表明正常人和SLE患者纯化抗DNA抗体经胰蛋白酶降解以后,正常人在52.2Kd区有一特异性降解片段,而SLE患者则在33.6Kd区有明显的降解片段富集,且表明它们是抗DNA—IgG所产生的。这说明SLE患者血清中抗DNA—IgG不仅在数量上比正常人有所增加,而且在结构上也有所不同。此外,这两种不同的抗DNA—IgG被胰蛋白酶降解的速度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