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肠内营养治疗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间入院诊治的高血压颅内出血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办法,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无差异,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昏迷程度、预防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抑郁症患者儿童期受虐对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 DA)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水平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对101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儿童受虐问卷(CTQ)、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自杀意念量表(SIOSS)及Beck绝望量表(BHS)评定儿童期受虐程度,抑郁严重程度,自杀意念强度和绝望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测定血清5-HT、DA和NE水平。根据CTQ评分将总分≥50分,分量表≥10分定为被虐待。结果:(1)情感忽视组血清5-HT和DA水平明显低于无忽视组(35.63±62.43,62.58±79.50;P〈0.05;4.08±6.30ng/1,7.61±11.47ng/1,P〈0.05),受虐组血清NE水平虽高于无受虐组但无统计学意义;(2)情感受虐组和躯体受虐组的HAMD24评分明显高于无受虐组(30.60±9.84,26.77±6.54P〈0.05;31.00±9.59,27.79±8.23;P〈0.05).遭受性虐待组SIOSS评分明显高于无虐待组(17.07±3.29,14.26±3.63,P〈0.01)。情感受虐组BHS评分明显高于无受虐组(12.13±3.32,10.35±4.30,P〈0.05)(3)儿童期情感被忽视和躯体被虐待评分与BH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22,r=0.23,P〈0.05),被性虐待程度与SIOSS评分有明显相关(r=0.35,P〈0.01)。结论:儿童期情感被忽视的抑郁症患者血清5-HT和DA水平偏低,儿童期受虐的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不稳定。儿童期受虐是抑郁发作的危险因素并有更严重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3.
谢静  余红艳  冯正直  杨国愉  蒋娟 《生物磁学》2011,(11):2163-2167,2200
目的:探讨陆军青年军人心理素质与人格、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整群抽取陆军青年官兵881名,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袁、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1)陆军青年军人心理素质各因子分及总分与EPQ人格问卷中的E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N分、P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高、中、低心理素质水平军人E、P、N得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在E量表得分上高心理素质组〉中等心理素质组〉低心理素质组;而在P、N量表得分上则反之。(2)陆军青年军人心理素质各因子分及总分均与SCL-90各因子分和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高、中、低心理素质水平军人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低心理素质组〉中等心理素质组〉高心理素质组。结论:陆军青年军人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心理素质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免疫抑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64名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院7d内是否存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及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监测结果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64例急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7天内64例出现SAI,SAI的发生率为39.02%,平均感染时间为2.58±0.94天。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留置胃管、留置导尿、NIHSS评分等因素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的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吞咽困难、第3天NIHSS评分、CD4+T淋巴细胞成为影响SA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吞咽困难、第3天NIHSS评分、CD4+T淋巴细胞是影响脑卒中相关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AI的发生与免疫抑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病例采用不同的训练及护理方法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5.23%(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Nmss评分为5.63±3.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1±4.75,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ADL评分为50.62±1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85±12.16,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06例。对照组采用颅脑损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血糖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GO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于治疗1d、3d及7d时颅内压与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平均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恢复良好比例高于对照组(P〈O.05),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采用亚低温疗法有助于辅助降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血糖,保护脑细胞,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孙秀芳  朱梅  唐少秋  洪晓岷  黎凯 《生物磁学》2011,(22):4279-428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并发高血压组(A组136例)患者和正常血压组(B组50例),对其进行问卷及体格检查,分别观察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腰围、腰臀围比(ⅦR)、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并加以分析。结果:A组患鼻上73.1%;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腰围、高血压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0.01),B组糖尿病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高的BMI、腰围、腰臀围比(WHR)以及高血压家族史增加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后再次出血与血压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研究条件严格遴选2006年1月.2010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221例,依据其血压控制水平,将其分为〈140/80mmHg,140/80mmHg.160/100mmHg两个组别,分别总结两组发生再出血的病例数,对其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个组中,患者年龄、性别、GCS评分、出血部位、首次出血量、血肿密度、血肿形状等因素完全匹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血压控制水平与再出血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血压控制水平〈140/80mmHg时,再出血的发生率为15.64%,明显低于140/80mmHg-160/100mmHg组的27.17%;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血压水平控制在正常血压范围内,有望降低患者发生再次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微透析技术对于中重型脑外伤患者进行持续脑内谷氨酸、乳酸以及葡萄糖,分析结果以评价以上因素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3月-2009年11月颅脑外科和ICU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2例,根据GCS分为重度昏迷组和中度昏迷组,均行急诊手术治疗,并在手术直视下置入微透析探针,置入后第4天拔除,定时收集透析液约10μl,于术前以及术后第1、2、3、4天收取标本并立即送检,分别检测患者标本中的谷氨酸、乳酸和葡萄糖含量,并结合患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中度昏迷组乳酸与谷氨酸值在手术后呈进行性下降,与术前比较,术后第2、3、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值的变化与谷氨酸变化趋势相近,与术前比较,在术后第3、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糖值与术前比较,术后第2、3、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昏迷组谷氨酸、乳酸和葡萄糖与术前比较,三者均在第4天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重度昏迷组谷氨酸测量值在各个观察点均高于中度昏迷组测量值(P〈0.05),乳酸值亦明显高于中度昏迷组测量值(P〈O.05),葡萄糖测量值两组术前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术后第1天始,中度昏迷组各个时间点测量值明显高于重度昏迷组。结论:结合患者的GCS评分,应用微透析技术实时监测患者脑内谷氨酸、乳酸以及葡萄糖的含量变化,能很好的把握患者的病情,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姜慧  王俊芳  罗红霞  丁斐 《生物磁学》2013,(27):5363-536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规律活动对其心肺功能及代谢状况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及饮食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规律活动干预。结果:干预前后实验组患者的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平均动脉压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的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明显高于干预后的对照组(P〈O.05),而平均动脉压则明显低于干预后的对照组(P〈O.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最大氧耗量、每分通气量均明显高于干预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前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空腹胰岛素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干预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及早进行科学、合理、规律的活动干预,对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及代谢状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患者中P53等位基因与基因型的频率分布,探讨其与脑损伤预后的关联性,为脑损伤患者预后提供部分参数依据。方法:选择各型颅脑损伤患者141例,正常对照者144人,患者按GCS格拉斯哥评分法进行分类;采用PCR基因型检测法检测P53等位基因,基因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统计学分析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脑外伤组与正常对照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频率分布的差异,并综合分析患者年龄、性别、GCS以及P53各等位基因等因素对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在颅脑外伤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中P53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Arg相对于Pro的OR为1.140,基因型Arg/Pro、Arg/Arg相对于Pro/Pro的OR分别为0.890和1.170。在重型脑外伤患者(3≤GCS≤8分)86例中,预后良好31例,预后不良55例,基因型对预后不良的影响:非Pro/Pro相对于Pro/Pro的OR为0.417,非Arg/Pro相对于Arg/Pro的OR为0.419,非Arg/Arg相对于Arg/Arg的OR为3.667。在所有脑外伤患者中,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P53等位基因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重型颅脑患者中,基因型Arg/Arg有增加预后不良的风险;脑外伤预后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联,与GCS、P53基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欧阳军  彭心宇  李锋 《生物磁学》2010,(17):3316-3318
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后血清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0例正常成人与40例急性肺损伤病人伤后第1、4、7天的血清HMGB-1水平,同时评定其APACHEⅡ分值。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HMGB-1水平变化与-APACHEⅡ分值的相关性。结果:以APACHEⅡ20为分组界限,急性肺损伤组伤后第4、7天HMGB-1水平与APACHEⅡ明显相关(P〈0.01)。而创伤后第1天,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伤后第4、7天的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P〈0.01),常规检测创伤后血清HMGB-1水平并联合评定APACHEⅡ评分有助于对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后处理(LIPC)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复灌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单侧LIPC组,双侧LIPC组(bLIPC),bLIPC+mito KATP阻断剂5-lydroxydecanoate(5-HD))预处理组,bLIPC+κ-阿片受体拮抗剂nor-binaltorphimine(nor-BNI)预处理组,bLIPC+双侧后肢体外循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术后进行神经系统症状评分,血浆强啡肽和脑啡肽水平测定,大脑梗死面积测定。结果:单侧L1PC能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复灌损伤后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P〈0.05),并减少大脑梗死面积(P〈0.01);而双侧12PC能显著提高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复灌损伤后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并显著减少大脑梗死面积(P〈0.01),比单侧LIPC的作用更为明显(P〈0.05)。双侧L/PC后5、15、30min,1和2h这五个时间点,血浆强啡肽水平显著增高(P〈0.01),12和24h这两个时间点恢复至正常水平;而血浆脑啡肽水平的改变与双侧LIPC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or-BNI预处理(25nmol)和5-HD预处理(10mg/kg)均消除了双侧LIPC所致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增加和大脑梗死面积减少(P〈0.01)。结论:LIPC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复灌损伤中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LIPC诱导内源性阿片激动剂释放和激活mito KATP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脑创伤后海马神经组织中casepase-3表达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创伤组。用Marmarou方法造成大鼠重型弥漫性颅脑创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casepase-3蛋白表达情况,原位细胞DNA断裂检测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动态变化。同时行TUNEL与caspase-3双标染色。结果:对照组海马区神经细胞casepase-3未见明显表达,创伤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casepase-3表达在伤后3小时开始升高,伤后3天达高峰(P〈0.01),伤后7天下降明显。对照组海马区未见TUNEL阳性细胞,创伤组海马区TUNEL阳性细胞伤后3小时开始增多,伤后3天达高峰(P〈0.01),伤后7天下降。可见创伤组TUNEL染色与caspase-3免疫染色双标阳性的细胞伤后6小时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于伤后3天达高峰(P〈0.01),伤后7天双标阳性细胞数量下降。Casepase-3表达与TUNEL阳性细胞明显相关(P〈0.01)。结论:大鼠脑创伤后casepase-3的过度表达是影响大鼠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原因之一,抑制casepase-3活性表达对神经组织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源性磷酸肌酸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S-100B蛋白和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含量(NSE)的影响。方法:重度窒息的新生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1例,给予一般治疗(氧疗、支持、对症)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磷酸肌酸治疗组1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生后12h内给予磷酸肌酸治疗1g/d),另外同期住院的新生儿湿肺和黄疸患儿14例为正常对照组。均与生后48h和生后10天取血检测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并于生后第14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磷酸肌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生后48h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5),生后10天血清S-100B和NSE含量在常规治疗组患儿和磷酸肌酸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磷酸肌酸治疗组两者明显下降(※P〈0.05,※P〈0.05)。生后三周的行为神经评估(NBNA评分)〈35分者所占百分比磷酸肌酸治疗组27%与常规治疗组组53%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x2=6.112,※P〈0.05)。结论:磷酸肌酸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改善脑的能量代谢,降低脑损伤的程度,改善神经行为,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该疾病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20例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机械通气后的病死率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死率为29.17%,经回归分析后,病死率与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肝功能衰竭以及呼吸衰竭等因素有关(P〈0.05);而与循环衰竭、胃肠损害(消化道出血异常)以及气胸等因素无关(P〉0.05);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高急性生理学评分(APS)、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以及低白蛋白水平。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后,能够引起心力衰竭等症状,影响患者短期预后情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