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抗旱性不同的6个粟(谷子)品种体内水分状况表明,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根系发达,吸收水分能力较强,蒸腾速率相对较低;同时,组织抗脱水能力也较强,保水状况良好,因而体内水分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2.
动物体内水分平衡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敏 《生物学通报》2004,39(12):23-24
动物体内水分平衡保持是维持体内正常生理机能的关键。不同动物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的方法不同。原生动物利用伸缩泡;腔肠动物利用消化腔;扁形动物利用原肾管;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利用后肾管;节肢动物利用颚腺、绿腺、基节腺、马氏管;脊椎动物利用肾脏。  相似文献   

3.
植物水分平衡中根_冠间的信号传递与整体行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娄成后 《植物学通报》2000,17(5):475-477
高等植物 ,脱离匍匐沼泽的习性 ,定居陆地、耸立空间 ,尽量利用太阳照射地面的能量 ,大气中的气体 (二氧化碳CO2 、氧气O2 等 )和土壤中水分 (H2 O)与肥料 ,得以旺盛发达起来 ,竟然成为大陆上一切生物食品与化石燃料的原始生产者 ,以及适合人类居住生态环境的创建者。太阳  相似文献   

4.
诱发粟胡麻斑病菌(Cochliobolus setariae)有性世代的条件:培养温度23—24℃,Sach培养基(pH 不予调整),培养基物稻草杆段。粟胡麻斑病菌有性生殖的方式为异宗配合,病菌菌株间有性杂交的亲和性较低。粟胡麻斑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的种间杂交,产生不育的子囊。  相似文献   

5.
LEA蛋白与植物的抗旱性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文章对LEA蛋白的性质、功能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以及lea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水分散失和水分补充对新疆新害虫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的影响,在30℃恒温条件下,采用重量法测定白星花金龟脱水过程以及不同补水方式下(补蒸馏水;补盐水;补糖水)体内水分含量的变化,并与步甲、拟步甲的水分代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白星花金龟的脱水与拟步甲科的网目拟地甲Opatrum subaratum Fald相似,在10h内脱水率均约为5%,而斑步甲Anisodactylus signatus 10h内脱水率约为20%。不同补水处理后,白星花金龟体内含水量迅速增加,随后继续脱水;脱水10d后,补蒸馏水、补盐水和补糖水处理的白星花金龟脱水率分别为28%,27%和21%,而未补水白星花金龟的脱水率为34%;未补水处理的甲虫脱水率和补蒸馏水和补盐水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和补糖水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未补水、补蒸馏水、补盐水和补糖水处理的LT50分别约为9,12,13和17d,补糖水能有效延长甲虫的存活时间。糖能有效地增加白星花金龟体内含水量,对维持其体内水分平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钾与提高作物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概述了干旱条件下,钾如何通过对作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代谢影响而提高作物抗旱笥和水分利用率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9.
为了揭示希拉穆仁草原土壤含水量, 水分存在形式, 水分有效性, 水循环和土壤干层等问题, 对该区不同地形草地进行了打钻取样, 对含水量及粒度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 研究区多数土壤剖面中含水量变化在2%-10%之间, 平均含水量多在3%-6%之间。高地采样区土壤水分垂向变化波动较大, 变化趋势不明显; 平地采样区土壤上中部含水量多于下部。研究区土壤水分大部分处于难效水状态, 土壤水分对植被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平地采样区在剖面上部0-0.5 m的平均含水量较高地采样区略多, 表明平地采样区植被生长受到土壤水分的胁迫性相对较小。研究区普遍有干层发育且等级较高, 干层分布接近地表。其中, 高地采样区剖面0-0.5 m全部为重度干层, 下部有轻度干层和中度干层发育; 平地采样区几乎全部为重度干层。该区春季5月份土壤水分几乎都以含量很低的薄膜水形式存在, 大气降水被蒸发与蒸腾等全部消耗, 没有剩余水分补给地下水。综上指示该区土壤水分为明显的负平衡, 水循环呈现土壤-植物-大气的水分循环模式, 属于不完整的水分循环类型。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抗旱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胁迫的反应不同。苗期抗旱较强与该时期植株小、蒸腾量少、根量较多以及渗透调节幅度较大有关。生育过程中,水势下降增大,渗透调节幅度减小,干旱对玉米的不利影响增大。孕穗期和开花期对水分亏缺最敏感,此时期缺水,花粒败育率明显增加,产量降低。抗旱品种受旱时均具有较大的叶面积指数(LAI)和干物重,且水势下降小、渗透调节较强。  相似文献   

11.
LEA蛋白与植物的抗旱性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植物在干旱胁迫下会产生多种诱导蛋白,其中LEA蛋白(Late-embryogenesis-abundant protein)已受到普遍关注。根据近年的研究进展,本文就植物中LEA蛋白的特性、分类、功能及LEA基因的表达调控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植物营养与作物抗旱性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综述了近30年来植物营养与作物抗旱性关系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氮、磷、钾等对作物抗旱性的影响,指出这些营养元素主要通过水分调节、渗透调节、气孔调节和光合调节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机制来增强作物的代谢活性、提高作物抗旱性。并对今后这方面研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年龄油蒿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是植物固定沙丘的优良植物之一。进一步研究不同年龄油蒿的抗旱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1988年9月底和1989年10月初,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包兰铁路沙坡头站植物固沙区进行。分别选择在1964年秋(25A),1981年秋(8A)和1988年春(2A)栽的三种年龄油蒿生长区,定点定株,测定以下生理指标:用压力泵法测定当年生枝水势Ψ,用 F-M4冰冻  相似文献   

14.
木本植物水力结构与抗旱性   总被引:64,自引:3,他引:61  
着重介绍了水力结构及其种种上参数(即导水率Kh、比导率Ks、叶比导率LSC、胡伯尔值Hv以及水溶量C)的生理意义,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的水力结构格局以及树木水力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并试图从机理上阐述树木力结构和抗旱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粟(Sctcriaitailica,谷称:谷子)叶绿体基因pabA上22kb的 EcoRI片段进行了克隆。该基因5′-未端非编码区就位于这个片段上。序列分析显示这个编码区存在着与原核生物基因类似的启动子结构:其“-10”区序列为TATACT,与核生物的仅相差一个核苷酸;“-35”区序列为TTGACA,与原核生物的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在“-10”和“-35”区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类似真核生物核基因启动子结构的“TATATA”保守序列。这表明粟psbA基因的启动子既具有原核基因的特征、又具有真核基因的特征。粟pabA基因的mRNA前导序列区长87bp,与高粱的完全一致。可以推测:禾本科C3和C4植物中,psbA基因mRNA前导序列区的差异可能具有某种普通性。计算机分析结果显示,6种植物的psbS基因mRNA前导序列区内均能形成小的茎环结构,而且这段“CTATTTT”额外序列恰好位于茎环结构中,造成了6种植物间茎环大小的差异。可能,这个小的二级结构对psbA基因的表达调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土丘陵区沙棘抗旱性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干旱发生频率的增加,研究植物的抗旱性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任务,许多学者对此曾作过工作,蒋瑾[1]认为,旱生植物的蒸腾强度小,且变化稳定;刘家琼[2]发现,旱生植物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水势越低,吸水力越强,抗旱能力越强;山仑[3]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度干旱的情况下,水分亏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植物生长;汤章成[4]研究发现,植物对逆境的抵抗是多方面的,是整体性的.  相似文献   

17.
Ca^2+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关军锋  李广敏 《植物学通报》2001,18(4):473-478,458
干旱是制约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逆境因素,并抑制根系对钙的吸收,近年来研究表明,外源钙能提高植株的抗旱性,抑制早旱胁迫下活性氧物质的生成,保护细胞质膜的结构,维持正常的光合作用,以及调节激素和一些重要的生化物质代放,此外,细胞内Ca^2 可作为第二信使传递干旱信号,调节干旱胁迫导致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18.
19.
Ca2+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军锋  李广敏 《植物学报》2001,18(4):473-478
干旱是制约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逆境因素,并抑制根系对钙的吸收。近年来研究表明,外源钙能提高植株的抗旱性,抑制干旱胁迫下活性氧物质的生成,保护细胞质膜的结构,维持正常的光合作用,以及调节激素和一些重要的生化物质代谢;此外,细胞内Ca2+可作为第二信使传递干旱信号,调节干旱胁迫导致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20.
植物营养与作物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30年来植物营养与作物抗旱性关系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氮、磷、钾等对作物抗旱性的影响,指出这些营养元素主要通过水分调节、渗透调节、气孔调节和光合调节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机制来增强作物的代谢活性、提高作物抗旱性。并对今后这方面研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