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菠菜叶绿体类囊体膜磷酸酯酶的分离和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丁醇抽提、离心和柱层析等方法,从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叶绿体类囊体膜片分离出磷酸酯酶,此酶水解磷酸单酯类物质。酶活性的最适pH 在7.0 以下,属酸性磷酸酯酶。反应温度增至60℃时反应速度达最高,具有高温酶的特性。ATP和无机磷盐均抑制此酶活性。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此酶制剂出现两条主要的蛋白带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蛋白质化学交联剂二氟二硝基苯对叶绿体类囊体膜功能的效应。检测到DFDNB抑制光合磷酸化,降低光照诱导类囊体膜的质子吸收和9-氨基吖啶(9-AA)的荧光猝灭,降低电色效应的快相上升,显抑制膜上腺三磷酶的活性,DFDNB和游离的腺三磷酶进行交联反应,再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交联后的酶出现新的蛋白染色带。  相似文献   

3.
叶绿体类囊体膜脂—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植物叶绿体类囊体膜及膜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绿体是植物和真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复合物含有光反应所需的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链组分,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化学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因此,类囊体膜是光能向化学能转化的主要场所,因而也一直是光合作用研究的热点。叶绿体类囊体膜的深入研究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该文就叶绿体类囊体膜的三维构象及类囊体膜蛋白的组成和功能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对能源的消耗也与日俱增。因此大气层中的 CO_2浓度不断升高。有专家预计,到21世纪后期,全球的 CO_2浓度将会升高一倍。伴随着 CO_2浓度的升高,全球的气温也将升高5—6℃。随着大气和温度的变化,其他气候因子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这些都将给植物生长发育带来预想不到的影响。因此 CO_2浓度  相似文献   

6.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之一。近年来,围绕着光合机构运转的调节和控制问题,对叶绿体类囊体膜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类囊体膜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调控光合机构运转的步骤之一。现在已知,多种叶绿体类囊体收稿日期:1999-06-25作者简介:邹永龙(1974~),男,博士生;王国强(1939~),男,研究员。膜蛋白质都能进行可逆的磷酸化,这一反应参与了调节光合电子传递、光状态Ⅰ和状态Ⅱ的转换和编码光合机构的基因表达等。目前,研究人员将研究重点集中在捕光色素复合物Ⅱ(LH…  相似文献   

7.
冷害对黄瓜叶绿体类囊体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冷害温度(0℃,16h)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叶绿体类囊体膜膜脂、膜蛋白成分的影响。在没有可见伤害症状的低温处理条件下,黄瓜叶片叶绿体类囊体膜膜脂成分已有变化,主要是磷脂酰甘油(PG)含量明显降低,但主要脂类成分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酯(MGDG)、双半乳糖基甘油二酯(DGDG)、硫代异鼠李糖甘油二酯(SQDC)和PG的脂肪酸组分没有明显的变化;类囊体膜上色素蛋白质复合体的变化以光系统Ⅱ捕光叶绿素a/b蛋白质(LHCⅡ)单体及寡聚体含量的变化最明显,低温处理使LHCⅡ单体比例增加。对提纯的LHCⅡ结合脂的分析表明,低温处理改变了LHCⅡ结合脂及其脂肪酸的组成,使PG含量降低。以上结果表明,LHCⅡ结合脂成分变化以及LHCⅡ寡聚体解聚可能是叶绿体类囊体膜受冷害的最初反应。  相似文献   

8.
通过冰冻撕裂叶绿体类囊体膜电镜术的研究,在超分子水平上揭示出长日照(LD)与短日照(SD)对突变型光敏核雄性不育水稻农垦58S及其野生型农垦58 倒二叶叶绿体类囊体膜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农垦58-SD 和农垦58-LD差别不明显;而农垦58S-SD和农垦58S-LD之间出现较明显的差异:(1)农垦58S-SD 叶绿体类囊体膜的垛叠和非垛叠膜区的4 个冰冻撕裂膜小面呈现的功能蛋白粒的密度、大小及构象分布与其对照农垦58-SD 和农垦58-LD 类似,均属正常的超分子结构类型。(2)农垦58S-SD叶绿体垛叠类囊体膜区的外质撕裂面(EFs)功能蛋白粒的密度比58S-LD的大,且在有的垛叠膜区呈现出类晶格状的规则排列。(3)农垦58S-LD 叶绿体非垛叠膜区的原生质撕裂面(PFu)和外质撕裂面(EFu)出现频率较低,往往在基粒的边缘膜或末端中能找到,且分布于膜上的功能蛋白粒的密度较小。有的叶绿体EFu、PFu、EFs和垛叠膜区原生质撕裂面(PFs)功能蛋白粒极少或丧失,表明类囊体膜受到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9.
叶绿体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亚细胞蛋白质组学是近年来蛋白组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通过细胞器的纯化和亚细胞组分的分离,降低了样品的复杂性,增大了相应蛋白质组分的富集,有利于由此分离获得的蛋白质的序列分析及功能鉴定。叶绿体蛋白质组为植物亚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相对全面的一部分,利用亚细胞分离结合双向电泳技术系统地鉴定叶绿体中蛋白质组分是获取叶绿体蛋白质信息、确定其功能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就近年来植物叶绿体蛋白质组涵盖的叶绿体内、外被膜、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膜和类囊体腔蛋白的研究进行综述,以全面认识叶绿体蛋白的组成、特点及其在叶绿体生理生化代谢网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类囊体膜上质子区域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菠菜叶绿体类囊体膜与残缺膜的表面结构及鼠肝线粒体嵴膜小囊在制备过程中的生成过程,证明了嵴膜小囊可有两种,F_1在膜外侧或膜内侧,它们都可与残缺膜组成镶嵌膜,进行光下磷酸化功能。而F_1在膜外侧的嵴膜小囊与残缺膜的嵌合膜活力更高。  相似文献   

14.
Cd~(2+)使叶绿体低温(77K)荧光发射光谱中 F686/F736及 F696/F736和激发光谱中F480/F436比值降低,说明 Cd~(2+)不利于激发能向 PSⅡ传递。SDS-PAGE 分析表明,Cd(2+)处理后叶绿体类囊体膜中光系统Ⅱ捕光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 LHCⅡ的部分寡聚体解聚成单体,且 LHCⅡ的总量也减少了。分析表明 Cd~(2+)使属于 LHCⅡ的多肽减少。已知LHCⅡ在光能吸收、传递以及激发能在两个光系统间的分配和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d~(2+)引起部分 LHCⅡ解聚和总量减少,必然导致由 LHCⅡ捕获和向光系统Ⅱ中心传递的能量减少。  相似文献   

15.
低温锻炼对小麦类囊体膜脂膜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两种不同抗寒性小麦品种在低温锻炼前后类囊体膜脂及共脂肪酸成分、光系统Ⅱ捕光叶绿素a/b蛋白复合体(LHCⅡ)及类囊体吸收光谱,低温荧光发射光谱,发现经低温锻炼后:(1)抗寒与不抗寒小麦类囊体脂酰甘油(PG)的反式六碳-烯酸含量均明显降低;抗寒品种小麦的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酯(MGDG)/双半乳糖基甘油二酯(DGDG)比值明显降低,而不抗寒品种变化不明显。(2)抗寒品种小麦类脂/叶绿素比值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6.
低温胁迫对类囊体膜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类囊体膜主要由膜脂、膜蛋白及一些光合色素等成分组成,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低温能通过影响类囊体膜的结构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简述了类囊体膜的组成和功能,以及低温胁迫下类囊体膜脂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简要介绍了膜脂与光抑制的关系,以及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三烯脂肪酸与植物抗冷性关系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玉米(ZeamaysL,新玉4号)叶片类囊体膜的蛋白、色素组分,以及PSⅠ、PSⅡ和Cytb/f复合物的影响。类囊体膜蛋白电泳显示水分胁迫使总膜蛋白含量下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水分胁迫也引起类囊体膜色素成分的改变。通过测定P700及各种细胞色素的含量计算所得的PSⅠ、PSⅡ和Cytb/f复合物成分表明PSⅠ对水分胁迫不敏感,Cytb/f复合物在严重水分胁迫时才受到影响,而PSⅡ在中度和严重水分胁迫时均受到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温对小麦叶绿体核糖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小麦叶片的核糖体,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叶绿体蛋白质。对在高温和常温条件下生长的小麦分析比较表明:在34℃高温下,小麦叶片能正常地形成细胞质的80S 核糖体,而影响了叶绿体的70S 核糖体的形成,从而使由叶绿体基因组控制的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受阻。由 SDS-凝胶电泳分析表明:高温处理的小麦,其叶绿体蛋白质的电泳条带少于常温下生长的小麦。在这些消失的多肽中,主要是叶绿体基因组的翻译产物,如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大亚基。由于叶绿体内这些具有光合生理功能的蛋白质的合成受阻,从而导致小麦叶片光合强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类囊体膜主要由膜脂、膜蛋白及一些光合色素等成分组成,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低温能通过影响类囊体膜的结构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简述了类囊体膜的组成和功能,以及低温胁迫下类囊体膜脂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简要介绍了膜脂与光抑制的关系,以及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三烯脂肪酸与植物抗冷性关系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20.
叶绿体结构状态与光化学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叶绿体被膜阻碍以Fecy为受体的电子传递,而对以DCIP为受体的电子传递无妨。被膜完整度越高则P/O值也越高。类囊体膜结构的完整度高,则电子传递速率和P/O值也比膜结构受到破损时高。类囊体膜结构的完整度对保持PS Ⅱ活性是必要的,随着完整度的降低,PS Ⅱ在电子传递中所占比重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