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祖尧 《昆虫学报》1985,(2):210-211
在整理我所扩腹箭蜒属(Stylurus)标本时,发现有采自广西南宁地区一新种。 南宁扩腹箭蜒 Stylurus nanningensis 新种(图1—5) 量度♂,体长55毫米,腹部长42毫米,前翅长37毫米,后翅长36毫米。上唇基部具有一对黄色小斑点,两斑相距较远;前唇基黑褐色,后唇基黑色;前额黑褐色,尤以两侧更为明显,额部之横纹位于上额前端二分之一处,横纹后缘中央略向前凹,在触角与侧单眼间略为向后突出;头顶、后头及后头后方黑色。前胸大部分黑褐色,仅前叶前缘具一黄色条纹,中叶两侧各具一甚大黄色三角形斑点。合胸色彩如图2,领条纹中央间断;背条纹与领条纹不相联;具肩前黄色上点,缺肩前下条纹;第二条纹和第三条纹完整;气门下缝具一甚细黑线。后胸下前侧片几乎全部黄色。气门边缘黑色。翅透明,本色。足大部分黑  相似文献   

2.
庆元异翅溪(虫忽)Anisopleura qingyuanensis,新种(图1~3) 雄性:体长46毫米,腹部长(连肛附器)35毫米、后翅29毫米。 下唇黑色;上唇黄绿色,边缘窄的黑色,前唇基黑色;从上颚的基部经后唇基和颊有黄绿色宽条纹延伸到中央单眼的同等高度。头顶和头后黑色;侧单眼的外面各有一大的黄绿色卵圆形斑。  相似文献   

3.
周氏环尾春蜒Lamelligomphus choui Chao et Liu,sp.n. 分布 安徽(黄山) 长度 雄性腹长(包含肛附器)45毫米,后翅38毫米。 雄性色采 头部 下唇除黑色端缘及齿外,大部分浅灰黄色。上颚末端黑色,基半部具甚大三角形黄斑。头部前面观色采如图1,上唇具一对甚大亚圆形黄斑;前唇基黄色,后唇基黑色,两侧各具一个横形小黄斑;额横纹遮盖上额的大部分及前额上方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蜻科三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本馆收藏的云南蜻蜒目蜻科标本中,发现三新记录种,报导如下: 1、宽翅小蜻Tetrathemis platyptera Selys♂:腹部长(连肛附器)17—18毫米,后翅长19—22毫米。下唇黄色,中叶和侧叶的边缘黑色;上唇黑色,基方有一对黄色小斑;前、后唇基黄色;额和头顶  相似文献   

5.
元坝戴箭蜒Davidius yuanbaensis是笔者(1988)发表的新种,当时未能报道雌虫,今将雌虫记述如下。 体长45mm;腹部长33mm;后翅长30mm。 头部 上唇前缘黄色,其宽度约为上唇的1/3多;前唇基赭石色;后唇基、前额及上额的一半均为鲜明的黄色;大颚基部、颊部亦为黄色,从而与后唇基的黄色连在一起;后头缘上有一条污黄色条纹(雄虫后头黄色);头部  相似文献   

6.
在整理陕西师大生物系所藏的陕西省蜻蜓标本中,发现有台箭蜒属(Davidius Selys)一新种,现报导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秦岭台箭蜒Davidius qinlingensis,新种(图1—10) 雄性 腹部长34毫米,后翅29毫米。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蜓科普莱蜓属的一个新种,1979年采自浙江遂昌县九龙山。遂昌普莱蜓Planaeschna suichangensis,新种(图1—3) 雄性:体长59毫米,腹部长(连肛附器)52毫米,后翅长46毫米。 头部,下唇的中叶黄色,前缘窄的黑色;侧叶黑色,基部黄色。上唇黑色,基部具一宽的黄色条纹;前唇基褐色;后唇基黄色,前缘窄的黑色。前额和上额前方的1/3黑色,前额的两侧和上额后方的2/3黄色。头顶和后头黑色。 合胸黑色,两条黄色背条纹呈八字形,向下分歧,上下方不与其他条纹相连接;侧面两条宽的黄色条纹,一条在中胸上前侧片,上面较窄,向下渐宽,和中胸下前侧片黄色斑之间有黑色间隔不相连续,另一条在后胸后侧片。在宽的黑色条纹上,上面具一三角形黄色斑点,下面具一黄色斑点。  相似文献   

8.
斑虻属二新种的记述(双翅目: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虫体长8—10毫米,土黄色。额(frons)黄色,高略大于基宽;基额瘤(basal callus)棕黄色,远离眼;亚额(subcallus)、脸(face)、颊(cheek)与额同色;脸中央具达脸中部的黄条;脸瘤、口瘤与基额瘤同色,颊瘤棕色至棕黑色,小而不明显;触角第1、2节黄色,具黑毛,第3节桔黄色,端环节略暗;下颚须桔黄色,具少量黑毛。胸部黄绿色,具3条灰黑色纵纹,中央一条最窄;足全部棕黄色,具黄毛,跗节有少量黑毛;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包氏扇螅的雌虫,标本采自广东省海南岛兴峰的自然保护区。包氏扇螅 Drepanosticta brownelli(Tinkham),(图1-5) 雌性:体长37毫米,腹部长(连肛附器)35毫米,后翅长24毫米。 头部黑色,上唇基方二分之一,前唇基、上颚基部和颊均为象牙白色,触角黄褐色。 前胸黄色,背面有X形黑纹。合胸黑色,后胸前侧片有一象牙白色条纹,覆盖气门,后胸后侧片有一象牙白色条纹。  相似文献   

10.
浙江凯原(虫怱)属一新种记述(原(虫怱)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1966年在浙江、杭州采到的凯原(虫怱)属的一个新种。 龙井凯原(虫怱)Cacondura longjingensis新种(图1—3) 雄性 体长34毫米,腹部长(连肛附器)28毫米,后翅长17毫米。 头部 下唇褐色,上唇黄褐色,基部中央有一黑点,上颚的基部和颊黄青色,前唇基黄褐色,中央有一对并列的黑色细纹,后唇基黑色,基部橙色,头部的其他部分黑色,头顶在两复眼之间一条中等宽的断续的橙色条纹,分割成三段,覆盖前单眼。 前胸黑色,侧面有橙色斑,前叶一小斑,中叶一三角形斑,后叶一小斑。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伪蜻科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伯弓蜻Macromia berlandi Licftinck Macromia berlandi Lieftinck 1941,Revue.fr.Ent.8:94越南、东京、 雄性 体长72毫米,腹部长(连肛附器)52毫米,后翅长45毫米。 头部深红褐色;下唇黄褐色,上额黑褐色,头顶和后头黑色。合胸铜绿色,具金属光泽;前翅窦黄色;后胸前侧片有一黄色条纹、覆盖气门,超透明,微带烟色,腹部黑色;第2节背而有一黄色斑,第3—7节有黄色环;第10节  相似文献   

12.
胸纹粗腿豆象Caryedon lineatonota Arora(图1) 雄虫:体长4.6—4.8毫米,宽2.3—2.5毫米.触角第五至十节锯齿状,除第三至四节端部边缘黄褐色外皆为黑色;头黑色,两复眼间呈网状结构,疏被金黄色毛;额中脊明显,与唇基相连;复眼大而突出,在触角着生处稍呈凹缘。前胸背板被全黄色毛,亚圆锥形,后缘中央稍向后突出,侧角尖;表皮底色黄褐,中央有一条黑色纵纹,中纵纹每侧还有2—3条黑色纵纹。小盾片密被淡黄色毛,略呈三角形。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载湖南长翅目昆虫10种,均为新蝎蛉属Neopanorap,其中有9新种、模式模本存放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1.小新蝎蛉Neopanorpa minuta Chou et Wang,新种(图1) 体长10—11毫米,翅展25毫米左右。头顶黑褐色,喙褐色或黄色,胸部背板黄色,中间有一条纵的黑斑,两侧和腹板呈黄色,腹部1—5节背板黑褐色,腹板黄褐色,第6腹节全黑色,7节以后黄褐色。雄虫前翅长11—12毫米,宽不到3毫米;后翅长  相似文献   

14.
跳蝽科三中国新记录种(半翅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跳蝽科三个中国新记录种。所采用的量度单位均为毫米。黄边跳蝽Saldula hasegawai Cobben 1985(图1) 体小至中型,黑褐色,长4.0,宽1.8();长3.1—3.4,宽1.6()。头部具雕刻状粗刻点,复眼表面有稀疏的半直立黑色长毛,头顶及额区分布有约20多根直立的黑色长刚毛,唇基各骨片褐黄色或黄色,喙伸达后足基节之间,触角第Ⅰ第Ⅱ节亮褐色,半透明,第Ⅲ、Ⅳ节黑褐色,各节均具直立的褐色长刚毛,长度比为3.5:7:5.5:5.5。前胸背板具强光泽,被稍密的银白色亮毛和直立的黑色长刚毛,侧缘呈波纹  相似文献   

15.
采自云南省横断山地区的腹毛刷回条蜂Habropoda ventiscopula为一新种,芒康条蜂Anthophora mangkamensis Wu雄性为新描述。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所。 1.腹毛刷回条蜂Habropoda ventiscopula新种 ♂10毫米。体黑色;唇基中央、颜侧(触角窝以下)及上颚大部分(端部黑褐色)均黄色(图1);触角黑褐色,翅基片黄色透明,翅脉及翅痣深褐色,翅浅褐透明;足黑褐色,距黄褐,2—5跗节红褐色,腹部1—5节腹板两侧及中央褐色。上唇端半部  相似文献   

16.
凹须翅尾蝗Primnoa cavicerca zhang,新种 雄性:体褐绿色,腹面黄色。头部背面近暗绿色,后头中央具细狭黄绿色纵纹。颜面黄绿色。前胸背板褐绿色,侧隆线外侧具黑色纵带纹与复眼后黑带纹相连。前胸背板侧片前端具一块向后上方倾斜的黑纹,在中横沟处与侧隆线外侧黑纹相连,故从侧面看近似“Y”字形。黑色纵带纹以下至侧片边缘均为黄色。前翅黑褐色,翅脉黑色。后足股节上侧褐绿色,外侧上、下隆线间为黑色,近基部的羽状隆线黄褐色;内侧上隆线两侧具黑色纵斑,其余为黄色。股节底侧黄色。股节端部内、外上膝侧片棕褐色,下膝侧片黄色。后足胫节黄色。胫节刺端部黑色。肛上板及肛侧板黄绿色。  相似文献   

17.
吴燕如 《昆虫学报》1983,(2):222-225
本文记述采自我国南方的无垫蜂Amegilla属两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熊无垫蜂Amegilla bombiomorpha新种 16—17毫米。体黑色;上唇(基部两侧各具一圆形黑斑)、唇基大部分(侧缘黑色)及额唇基区三角形斑均黄色(图2);翅基片褐色;翅脉黑褐;足黑褐色,但前足、中足及后  相似文献   

18.
该种隶属昆虫纲半翅目同蝽科同蝽属 ,分布于北京、山西、陕西、四川、云南以及国外鳊和锡金等地。躯体呈长椭圆形 ,褐绿色。头褐黄色 ,中叶光滑 ,侧叶具黑色刻点 ;触角 1、2节和第 3节基部黄褐色或绿褐色 ,其余各节棕褐色。前胸背板中域暗黄绿色 ,后棕色 ,侧角强烈延伸呈较粗的长刺 ,末端尖锐 ,伸向侧前方 ,刺前缘通常橘红色 ,刺基部中央具黑色粗大刻点 ;小盾片黄绿色或浅褐色 ,具分布不均匀的黑色刻点 ,端部光滑 ,黄白色 ;革片刻点较细密、均匀 ,外域及顶角绿色或黄褐色 ;膜片淡 ,棕色半透明。中胸隆脊高起 ;气门黑色 ;侧接缘黄褐色 ;腹刺…  相似文献   

19.
方钧戴箭蜒Davidius squarrosus,新种(图1-7) 雄:体长44mm,腹部33mm,后翅30mm。体黑色,头、胸及腹部的浅色区均呈黄色。 头部:上唇的亚端部镶有1条细弱的黄纹,前唇基污黄色,上颚基部外露部分及上额均鲜黄色。胸部:前胸的前区黄色,中区的侧面有1小黄斑;合胸(图1)的领条纹中断,背条纹略向下分歧,其下端与领条纹的外侧端接合,形成7状纹,有或缺唇前上点,胸侧黄色,第2条纹残留抵及气门前缘的下段,第3条纹完整;翅透明,基部微黄  相似文献   

20.
吴燕如 《昆虫学报》1988,(2):210-212
本文记述采自我国新疆的条蜂属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角条蜂Anthophora antennalis新种 雄虫 体长8毫米,黑色,头部(图1)唇基、上唇(基部两侧圆形褐色斑)、上颚(端部黑褐色)、颜侧(触角窝以下)、额唇基区、触角柄节及梗节的前表面均黄色;触角鞭节上表面红褐色,第1节基部及末节黑色;触角下表面褐色;各基跗节黑褐色,2-4跗节褐色;翅基片红褐色;胫节距浅黄色;腹部1—5节背板端缘黄褐色。头部明显横宽(长比宽为5:7);上颚无内齿;上唇横宽(长比宽为3:4),刻点粗而不均匀;唇基隆起较弱(图2),刻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