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我校生物组在去年曾制作了一个牛胃标本,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显著,令作简要的介绍,以供参考: 一、准备材料可由学校向当地屠宰场洽购新鲜牛胃一个(在胃上要求要留一段食管和十二指肠使制成标本更完整。)当天将牛胃拿到河里,洗去外部的脏物。再在牛胃同一边四室的正中部位剖去胃壁各一小块(剖下四小块胃壁拿回也可制成一瓶很完整的牛胃壁不同构造的浸制标本)。再从四个小孔中将胃内半消化的食物全都清除。二、醃制和风干将洗净的牛胃拿回,在内外全部涂上石灰醃制防腐。再在四室里面用纸筋塞满。依  相似文献   

2.
胃粘蛋白     
一般说来 ,粘蛋白是专指高糖基化的 ,且能形成人体粘液凝胶结构主要成分的各种不同糖蛋白。研究已证实 ,它有保护和识别细胞 ,维持分泌过程中的粘滞性以及参与对组织和器官构成防御等生理功能。粘蛋白特殊的性质由它们各具特色的结构所决定 ,各种粘蛋白是通过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与N 乙酰半乳糖胺 ,靠O 糖苷键把低聚糖跟多肽骨架连在一起[1] 。胃粘蛋白特有的生物活性和实际应用吸引了人们对它深入的研究。1 .胃粘蛋白的性质胃粘蛋白源于上皮细胞分泌 ,由多糖基化的多肽组成的大分子量的糖蛋白[2 ] ,它能保护胃壁免受化学、微生物、酶以及…  相似文献   

3.
自И.П.巴甫洛夫以来,国內外生理学家在哺乳动物身上应用慢性实驗手术的方法,获得了許多宝貴的成果。但在鳥类生理的研究中,应用慢性实驗手术的尚不多,特別是在国內尚未見有这方面的报导。日本生理学家越智曾在鸡的嗉囊安置銀制瘻管,通过此瘻管以記录胃的运动并吸取腺胃的胃液。苏联学者齐托維奇曾在鸡身上做成腺胃瘻;魯西諾夫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纤维内窥镜不仅能用于诊断,而且也能用于治疗。国产胃镜已普及不少基层医院,但用于治疗还较少见。现将我们进行胃肠吻合术后残留缝线的拆除、异物取出等治疗工作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1982年3月27日,我们采用上海医用诊察仪器厂生产的C—3型纤维胃镜顺利取出8.4cm长牙刷断柄一支(见附照片)。患者刘××,男,26岁,4小时前强行吞下折断之牙刷柄一支。X线吞钡造影检查未发现异物,乃来胃镜室要求取异物。我们给予常规术前用药,顺利插镜,见粘液糊中及全胃粘  相似文献   

5.
白三烯与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及人的胃粘膜可释放白三烯(LT)。LT可引起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胃粘膜血流量减少,影响胃的运动及降低跨胃电位差。乙醇引起的胃粘膜损伤与LT释放量增加呈平行关系。脂氧酶抑制剂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与抑制LT释放有密切关系。脂氧酶抑制剂有可能成为一类有效的胃溃疡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马丁的胃     
张慧 《生物学通报》2002,37(12):5-5
威廉姆·贝昂蒙特 (William Beaumont,1785 .11~185 3.4 )是美国密西根州的一名外科医生。182 2年 6月6日 ,一名 19岁的加拿大小伙子艾力克斯·马丁被送到了他的病房。马丁的左腹部中了一枪 ,在以后的 1年时间里 ,贝昂蒙特为马丁悉心治疗 ,但是他的胃部的伤口没能愈合 ,取而代之的是与它的周围的皮肤长在了一起。一但给胃部施加压力 ,就可直接看到胃内的东西了。在接下来的 3年里 ,贝昂蒙特医生继续对马丁进行观察和治疗。马丁看上去很健康 ,但是他胃部的创口再也没有闭合上。医生认为这是研究人体消化过程的天赐良机 ,并且开始进行各种实…  相似文献   

7.
不同胃疾患胃内微生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75例不同胃疾患胃液内的菌群及影响胃内微生态环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健康胃内基本无菌或只有少量口腔细菌,未发现厌氧菌。而不同胃疾患胃内均分离到细菌(log10~n/ml),慢性萎缩性胃炎:3.89±0.99,残胃炎:4.45±0.16,胃癌:4.2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前(2.8±0.62)与抗酸治疗后(4.35±0.61)差别显著,慢性浅表性胃炎:3.39±0.98,胃溃疡:3.42±0.29。所分离到的细菌既有来自于口腔的细菌,也有来自于肠道的细菌。影响胃内细菌增殖的主要因素是胃液的PH值,幽门功能失调及幽门切除亦可使胃内细菌过度生长。本研究提示对胃病的治疗亦应进行生态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楔形切除胃的不同部位对术后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新西兰兔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胃体近端楔形切除组、胃体远端楔形切除组及对照组3个处理组,每组10只。记录在自然恢复状态下术后3日、6日、9日胃体近端及胃窦处30分钟内慢波总数及正常慢波次数并计算正常慢波百分比。用析因设计分析切除部位、测量部位、术后时间三因素对胃慢波节律的影响。结果:上述三因素均对术后慢波节律有影响,切除胃体近端与切除胃体远端相比,前者引发的术后胃电节律紊乱的程度更严重且恢复更缓慢;术后测量胃窦处与测量胃体处相比,前者发生的胃电节律紊乱的程度更严重且恢复更缓慢。结论:大弯侧胃底与胃体交医院界处的"胃电起始区域"即为"胃电起搏区","胃电起搏区"的切除对术后胃电节律的影响大于传导区域切除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消化系统是对放射线较为敏感的系统。临床上许多接受放疗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以腹部及全身照射者更甚。其中许多症状与照射后胃运动及排空的改变密切相关。本实验观察了不同剂量照射胃区后胃电快波振幅的改变。目的在于探讨临床上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三维电阻抗成像(3D-EIT)结合二维电阻抗成像(2D-EIT)研究胃容积及胃食道液体状态变化的电学特性响应,旨在探究EIT技术应用于胃食道反流病监测的可能性。方法 8名受试者被要求在实验前4 h禁食,保证实验开始时胃部处于排空状态,实验开始后受试者被要求分两次喝下400 ml经口补水液,在摄入200 ml状态下和摄入400 ml状态下分别应用3D-EIT检测腹腔3D空间的电导率分布。为了定量说明不同状态下电学特性的变化,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3D-EIT重建3D图像的空间平均电导率(■)。采用数值仿真工具,建立两种尺寸胃容积模型验证,实验结果中胃容积变化是引起受试者腹腔3D空间内电导率变化的原因,并研究胃腔被不同比例补水液填充状态下电学特性的变化趋势,应用2D-EIT数值仿真进行电导率分布图像重建。结果 8名受试者腹腔3D-EIT实验中空间平均电导率■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空间平均电导率从C200 ml状态下的■增加到C400 ml状态下的■(n=8,P<0.05)。因此,受试者腹腔胃部区域空间平均电导率随胃容积增加而显著增...  相似文献   

11.
胃的自我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胃在机体内的特殊位置和功能,至使其不可避免地经常受到体内外的多种不良因素的刺激,为了减轻或避免伤害,胃的自然保护显得极为重要。这种保护是通过胃的特殊结构,生理功能调节和细胞保护等方面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张育瑆  俞晓军  考晓明  黄云  胡志前 《生物磁学》2011,(11):2049-2052,2070
目的:观察楔形切除胃的不同部位对术后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新西兰兔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胃体近端楔形切除组、胃体远端楔形切除组及对照组3个处理组,每组10只。记录在自然恢复状态下术后3日、6日、9日胃体近端及胃窦处30分钟内慢波总数及正常慢波次数并计算正常慢波百分比。用析因设计分析切除部位、测量部位、术后时间三因素对胃慢波节律的影响。结果:上述三因素均对术后慢波节律有影响,切除胃体近端与切除胃体远端相比,前者引发的术后胃电节律紊乱的程度更严重且恢复更缓慢;术后测量胃窦处与测量胃体处相比,前者发生的胃电节律紊乱的程度更严重且恢复更缓慢。结论:大弯侧胃底与胃体交医院界处的“胃电起始区域”即为“胃电起搏区”,“胃电起搏区”的切除时术后胃电节律的影响大于传导区域切除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13.
穿山甲胃的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组织学的方法,在广东省从22个穿山甲的胃中检出6例鳞状细胞癌、3例乳头状瘤(中一例癌变)、1例腺瘤性息肉和多例胃上皮增生。详细地描述了这些肿瘤与有关病变的病理巨体形态与显微特征。穿山甲的肿瘤前不见报道。这种动物的胃肿瘤以很高的检出率被发现,在动物流行病学上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取材一般选取完整的羊或牛的反刍胃,记录新鲜胃壁的颜色。冲洗用粗细能塞入自来水龙头的橡皮管,一端接水龙头,另一端插入胃内,洗净胃内没有消化的食物。将洗净的反刍胃浸在70%酒精里5~7天,移到清水内漂洗。  相似文献   

15.
刺激大鼠蓝斑核区对胃电和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用乌拉坦麻醉的大鼠,同步描记血压、胃电和胃运动,观察了刺激蓝斑核区对胃电和胃运动的影响,分析了其作用途径。实验结果表明,刺激蓝斑核区后血压平均升高60.5mmHg(P<0.001);胃电慢波的振幅由对照的0.52mV 减弱到0.18mV(P<0.001)。快波的振幅和频率也减少。胃内压平均下降到对照值的29.9%(P<0.001)。在横断颈髓的动物刺激蓝斑核区后血压的升高幅度明显减弱,平均升高9mmHg,升压效应的潜伏期明显延长;胃电慢波的振幅由对照的0.53mV 减弱到 0.24mV(P<0.001)。胃内压平均下降到对照值的45.1%。对胃电和胃运动的这种抑制效应可被切断迷走神经所完全消除。在事先切断迷走神经但脊髓仍保留完整的动物,刺激蓝斑核区使胃内压平均下降36.6%(P<0.01)。根据以上结果认为,蓝斑核区可能参与对胃电和胃运动的中枢性调节。此调节机制可能经由脊髓和迷走两条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16.
腹腔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是指一种腹部手术后因胃肠动力紊乱导致的胃排空延迟的临床症状。报告了16腹腔非胃手术的胃瘫综合征的护理。术后为了预防胃瘫的发生,应鼓励病人尽早下地活动,尽快排气,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此外还要严密观察病人的胃肠减压进行周全的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护理。根据我们多年对本病的认识和丰富的护理经验,本组共报道术后GSNG共16人,均于术后10d至25d胃动力恢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胃异型增生上皮及胃腺癌组织中神经内分泌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胃粘膜、63例癌旁低度异型增生、26例高度异型增生及相应胃腺癌组织中嗜铬粒蛋白A(CgA)、突触素(Sy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结果 CgA、Syn和NSE在癌旁低度异型增生、高度异型增生及相应胃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胃异型增生上皮和胃腺癌伴神经内分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反映了胃腺癌发生发展的多步骤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胃浆膜多导联电刺激和胃排空动物模型。方法在12条英国比格犬的胃大弯浆膜层包埋四对心内起搏电极,距幽门40cm空肠近端行一造瘘口。结果①造瘘管收集食糜的方法简单易行,通过其排空量,能了解不同的电刺激和不同的电刺激参数对胃动力的作用。②胃浆膜多导联电极记录的胃体、胃窦慢波电信号清晰、稳定,能准确地记录不同时间和不同实验的胃慢波变化。③单导联和多导长脉冲电刺激均能控制胃慢波。结论胃浆膜多导联电极是研究胃电生理、胃电起搏及胃电起搏对胃排空的影响较理想的方法。英国比格犬是此模型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9.
环颈雉胃的血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血管铸型法和大体解剖学方法对环颈雉胃动脉的起源、分布及胃静脉的回流情况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环颈雉的胃动脉均由腹腔动脉分出;腺胃由腺胃背侧动脉和腺胃腹侧动脉营养,腺胃背侧动脉直接起自腹腔动态的左侧,腺胃腹侧动脉起自腹腔动脉左支。腺胃血液的静脉有腺胃前静脉和腺胃后静脉,分别汇入后腔静脉和左肝门静脉。肌胃由肌胃左动脉、肌胃右动脉和肌胃背侧动脉营养,肌胃左动脉起自腹腔动脉的左支;肌胃右动脉起自腹腔动脉的右支;肌胃背侧动脉从腺胃背动脉分支而来。回流肌胃血液的静脉有胃右静脉、胃左静脉和胃腹侧静脉;胃右静脉汇入右肝门静脉,胃左静脉和胃腹侧静脉汇入左肝门静脉。另外腺胃和肌胃的表面缺乏主干动脉间的吻合。  相似文献   

20.
川金丝猴胃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嘉绩  曹福源 《兽类学报》1995,15(3):176-180
本文对川金丝猴的胃进行了观察。其胃呈S形,自胃的左端至第一曲长15cm,第一曲至第二曲长9cm,第二曲以下部长7cm。胃底包括左、右二盲囊,右盲囊可分前、中、后三部。二纵肌带沿胃的大、小弯行,纵肌带间形成两列肠袋样膨大。膨大自胃底向第二曲逐渐变小,第二曲以下为幽门部。胃管由贲门沿小弯伸至第二曲处。贲门周围为无腺区,其余部均有腺体分布。胃小凹明显。此外,对胃的分部、功能、形态成因以及一些结构术语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