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生命科学教学为载体,通过教学实践、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多种渠道,分析本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研究初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及策略,构建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体系;改变了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被独立为公民道德教育的单一课程,或以主题班会形式的突击式教育现象;拓宽了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体现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
周俊 《生物学杂志》2003,20(6):57-58,32
试图通过改革实验,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启疑生惑、计白当黑、层层设问,促使学生大胆创新、敢于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在探究中润物无声地进行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废电池对生物的危害性及其初步处理的认知教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俊 《生物学杂志》2003,20(4):59-60
通过调查和实验,认识废电池的危害性,探索活性炭处理法的可行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创新、信息处理能力,增强“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为例,精心设计生物科学史的课堂,还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理性的科学思维品质,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史观和世界观,最终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为了落实这些目标,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因为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情感教育被写入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大纲,而针对当前社会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中学语文教师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环保方面的教育,大到废水、废气、废渣的污染,小到随手产生的垃圾,都应成为我们情感教育的主体,这样,才能从青少年时期培养起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小青年。  相似文献   

7.
植物激素功能的研究蕴含了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思维方法,在生产上的应用是基础研究造福人类的典型范例,因此是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好素材。以"其他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为例,利用真实的科学研究资料,引领学生进行系统性的逻辑分析,应用假说演绎法设计实验,解释结果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学习知识。  相似文献   

8.
结合中学生物学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学生调查广州市东濠涌水污染情况,并进行了水葫芦对污水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和教育效果。通过本案例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李波 《生命世界》2009,(4):92-94
新课改下孕育而生的生物教材,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环境意识等素质。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并补充具有现代生物内容和人文精神的新知识、新技能。同时教材的编排与设计有利于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外包含生态观、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品格和价值观理论及相关研究,提出了在社会性科学议题情境中促进学生品格和价值观的教学活动框架,并以转基因社会性科学议题为例呈现教学活动的设计,拓展我国品格和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为生态教育、道德教育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根据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和倡导的STSE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和本地资源特点,优化"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材料并进行拓展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解决生活疑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在改进了制作采集尘埃粒子载玻片的方法和计数方法的基础上分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整合提升4个环节,实施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空气质量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关心他人、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李波 《植物杂志》2009,(4):92-94
新课改下孕育而生的生物教材,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环境意识等素质。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并补充具有现代生物内容和人文精神的新知识、新技能。同时教材的编排与设计有利于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4.
科学合理安排"细胞核的结构"微课教学设计,通过图片和视频直观形象地展示细胞核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实现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生命系统观,锻炼理性思维,增强科学探索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初中生物课程彻底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从课程理念到教学内容乃至编排体例等诸多方面都力求突出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李媛 《生物学通报》2005,40(12):33-34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003年实验版高中课程标准中就把“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为课程的目标之一。在继承现行生物学教育优势的基础上,新课标在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和探究性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而关注学生并鼓励他们参与到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中.又恰恰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重大创新举措。作为生物类主干课程,细胞工程是我校最早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专业课程之一。细胞工程是一门理工交叉学科,具有科学探索和社会责任的双重特点。因此,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通过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团队利用课堂主渠道,充分挖掘其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技能传授进行有机融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重点从五个方面详述了细胞工程课程思政的触点结合策略:教书育人与言传身教相结合、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前辈故事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历史回顾与前沿展望相结合、思政方式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努力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通过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细胞工程专业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促进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科学精神、伦理意识和社会担当的细胞工程人才。以上策略也为其他同行或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专业基础课程“微生物学”思政案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充分挖掘微生物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专业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和具体案例进行介绍,构建以微生物学知识为主体,以发展历史、名人故事、励志典故、日常生活等为素材,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融合,引导学生树立辩证思维,端正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创新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中,诺贝尔奖与很多医学专业课内容和成果密不可分,同时也蕴含了生动多样的思政教育素材。该文将诺贝尔奖案例融入细胞生物学授课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激发同学们对家国情怀等的多维度思考和感悟。通过讲述诺贝尔故事的方式将德育元素融入到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同时结合教学效果反馈数据发现,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专业文化知识,也收获了人文维度的教育成果。这种教学方法较以往传统授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也有助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的专业人才,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生物教材中,有关资源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资源教育,培养其资源观念,认识和爱护资源,从全球的角度,将资源与环境、人口结合起来,将资源观与人地关系观结合起来,对学生将来有责任感地进入社会,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资源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