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淘气小贴士     
<正>熊:嗯?我这是到哪儿了?狗狗甲:弟弟,有敌人要入侵咱们家!快来呀!狗狗乙:来啦!你这只臭熊,赶快离开我们家,不然让你好看!熊:我招谁惹谁了!(太原邓棠谦)小狗斑斑:看,那里有草莓可以偷来吃。小狗点点:那东西可不好吃,我劝你还是别吃了吧小狗斑斑:不吃白不吃,你不吃,我去吃。于是小狗斑斑爬上了篱笆,结果……一头傻熊:嘿嘿,老兄,这是我的,别跟我抢啊。小狗们看着那头熊惊呆了。(重庆柯霁芸)小狗甲:看!有头灰熊!我们去跟它打声招呼。灰熊:哈!篱笆后面有两只小狗!今天的伙食有着落了!  相似文献   

2.
正[小剧场]富有糖妹:我最近发现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有些动物表面上很普通,典买是相当"富有"的。糖兄:是呀!想想看,假如一只天熊猫能把自己租到国外,不出一年半,它就是"千万富翁"了!糖妹:呃,我在说蜗牛!这个小家伙虽然看着不起眼,却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哦!糖兄:牙多也能算富有?糖妹:对蜗牛朱说,牙齿就是宝贝啊!当然,对人来说不是糖兄:要这么看的话,对人来说也是!我前几天只补了四分之一颗牙,就花了好几百!  相似文献   

3.
20年来,克里斯蒂·特纳一直在从事由人牙中探索关于早期人类生物学变异方面的信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否根据已有的世界范围内收集的牙齿资料,去确定美洲土著在旧大陆起源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高源 《化石》2022,(2):66-69
<正>此“牙”非彼“牙”说到牙齿,你有我有大家有!怎么还满地找牙呢?我今天要说的不是我们嘴里的牙齿,而是一种特殊的微体古生物——牙形石。牙形石又称牙形刺,是一类海生生物的遗骨化石。牙形石的个头非常小,一般在0.1-0.5毫米,小到肉眼几乎看不见,需要在显微镜下放大很多倍才能看清楚。因为样子像牙齿,所以称为牙形石。根据其形状,牙形石通常可分为单锥型、复合型和台型三种。  相似文献   

5.
知识果味派     
正为什么大熊猫胖嘟嘟的,为什么爬树还很棒?大熊猫虽然长得胖,但爬树很灵活。有时它们即便待在较细的树枝上,也不怕摔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别忘了,大熊猫其实和棕熊、黑熊同属于熊科动物。作为一种特别的熊,大熊猫虽然在演化过程中改变了食性,牙齿结构也变得更适合切断以及咀嚼竹子,但它们依然保留着锋利的爪子,因此,大熊猫能够在攀爬的过程中牢牢地抓住树干,从而控制身体平衡,不会让自己摔下来!  相似文献   

6.
动物的牙齿     
人类用刀枪火炮来武装自己,而动物只能用它们的身体器官作武器。狮虎等猛兽的牙,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可以说就是它们的刀枪。巨大的象牙不啻是丈八蛇矛,既可用作攻击或自卫的“武器”,又可用于掘取食物。动物的生活方式、运动方式,总是同动物的进食谐同一致的,而进食则直接地依赖于牙齿的作用。多种形态动物牙齿的花样多得很,你见过在珠峰发现的旋齿鲨化石吗?这种鲨的牙齿像一盘按螺线形式排列起来的匕首,又很象旋转起来的轮子,故得  相似文献   

7.
牙齿磨耗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其特征是牙齿硬组织逐渐消失,牙齿磨耗程度可以一定程度反映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国外很多学者探讨了年龄、性别、饮食结构、断奶、社会分工、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对儿童牙齿磨耗的影响,及乳齿恒齿磨耗差异、牙列磨耗模式特点、牙齿磨耗与错(牙合)畸形的关系等,而国内儿童牙齿磨耗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对儿童牙齿磨耗研究作简要概述,并对国内相关研究作简要回顾及展望。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颅骨、下颌骨及牙齿特征在进化上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大熊猫颅骨形态及牙齿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大熊猫与始熊猫的裔征不同于熊科成员,应单列一大熊猫科(Ailuropodidae)。在大熊猫种系进化中,它们的形态与机能是统一的。不同种类的形态特征,又是在适应环境中逐渐产生的。根据这个认识,我们把大熊猫的进化历程可划分为始发期、成长期、鼎盛期和衰败期。  相似文献   

9.
胡荣 《化石》2012,(2):9-11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从外部观察,牙体由牙冠、牙根及牙颈三部分组成,从牙体的纵剖面可见牙体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根组成。在牙齿表面和内部保留着周期性的发育记录称为牙齿生长线,代表牙齿硬组织分泌的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10.
早期龋齿导致牙齿内部脱矿,使得该区域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后向散射系数增加。利用一种新型的光学相干层析(OCT)系统可以进行口腔龋齿疾病的诊断。该全光纤系统快速准确地获得了人体正常离体牙和具有龋变的离体牙的OCT图像。对比它们的后向散射系数,首次发现具有龋变的离体牙齿的后向散射系数是正常离体牙齿组织的数倍。采用此方法可以对龋齿及早期龋齿进行诊断,对于龋齿早期诊断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小黑熊玩捉迷藏人类把调皮捣蛋的孩子称为"熊孩子",那真正的熊孩子会不会也让妈妈感到头疼呢?答案是肯定的。美国摄影师肯·阿瑟在落基山脉就遇见了两只正在"折腾"老妈的小黑熊。它俩故意藏到树后,和到处找寻它们的熊妈妈玩起了躲猫猫。不过,即使熊妈妈再着急,当它看到熊孩子那可爱的小脸时,估计也不会真的生气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研究获取的成果为牙齿的修复和再生研究奠定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根据牙齿的发育特征,牙齿再生需要牙源性的上皮干细胞和牙源性的间充质干细胞,目前研究表明,牙源性的间充质干细胞可应用于牙齿再生,例如牙髓干细胞和牙周韧带干细胞.但是,人牙源性上皮干细胞仅存在于胚胎期,萌发后的牙齿并不存在牙上皮干细胞,因此学者们开始探索将非牙源性干细胞替代牙源性上皮细胞应用于牙齿再生研究.以下概述了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和诱导性多潜能性干细胞等非牙源性干细胞在牙齿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一种牙齿松动度测量方法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牙动度测量方法的科学性,对检测牙齿阻抗型测量方法着重论述,讨论其可行性。方法:对牙齿建立数学模型,用MATLAB仿真论证结果。结果:一般检测牙齿阻抗型测量方法不能有效的检测牙齿运动情况。结论:测量牙动位移的关键是准确的检测牙的相对位移,并提出一种测量牙动相对位移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青少年恒牙先天数目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调查了北京地区青少年先天缺失牙和多生牙的发生率、好发部位,探讨先天牙齿数目异常与人类进化之间的关系。观察和分析了429名全颌曲面体层X线片,年龄为12—23岁,均无恒牙拔牙史或牙齿损伤史。结果表明先天缺失牙(包括第三磨牙)的发生率为42.19%,第三磨牙的缺失发生率为35.43%,缺失牙的好发部位依次为:上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二双尖牙、下颌中切牙、上颌第二双尖牙等;多生牙发生率为3.50%,好发部位是上颌切牙区。牙齿先天缺失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多生牙,缺失牙主要发生在功能相对弱的牙位上;遗传因素对牙齿数目异常起主导作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缺失某些牙齿是咀嚼器官退化的趋势,而多生牙可能是一种返祖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动物界有个"优良传统",总爱学习人类的好习惯。这不,眼看爱牙日即将来临,动物界爱牙宣传活动也要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有消息称,为了保证最佳宣传效果,动物卫生组织要特意在本次活动举办之前挑选一名牙齿最有个性的动物,担任"牙齿代言人"。这可是个展现自我形象的好机会,感兴趣的动物们要抓紧时间报名哟!牙齿多多,幸福多多第一个自告奋勇争当"牙齿代言人"的是蜗牛菲尼。  相似文献   

16.
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牙齿是近年来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外胚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已知牙源性干细胞的共同前体细胞,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成牙信号分子环境是牙齿发育与再生的核心与关键,并贯穿于牙齿形成的全过程,是研究牙组织工程最具潜力的种子细胞,明确外胚间充质干细胞成牙分化能力及相关表型特征和分化特性,对进一步深入认识牙齿发育与再生机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牙胚细胞解离重聚过程的细胞形态和分子机制,将小鼠帽状期牙胚解离细胞重聚,移植到小鼠肾囊膜下培养,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再生牙齿的形态发生过程,并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进一步检测了与牙上皮发育密切相关的基因在再生牙上皮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解离重聚的牙胚细胞在牙齿器官的再生过程重现了正常牙齿的形态发生过程;解离的牙上皮细胞在重聚和再生过程中保持Fgf8、Noggin和Shh等牙上皮发育基因表达。以上结果表明,即便是被解离形成分散状态的牙上皮细胞,在与牙胚间充质细胞重新聚合后,仍保持牙向分化的潜能。该结果为理解牙齿再生的机理提供新的实验数据,对利用干细胞进行牙齿再生的研究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现代鸟类不长牙齿,而其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祖先则长有牙齿,然而,在发育中鸡胚口腔中却残留着牙齿发生的原基,在形态上与哺乳动物臼牙牙原基极为相似,现代鸟类的胚胎组织是否具有牙齿发育的潜能,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Kollar和Fisher等人将鸡胚胎下颌靠近口腔面的上皮与小鼠的牙间充质进行组织重组实验,并植入小鼠眼球中作intraocular grafting培养,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重组后的组织块可以发育形成牙齿的结构,包括形成成釉细胞(ameloblast),并能分泌釉质,Kollar等认为在进化进程中鸟类牙齿的消失并非由于口腔上皮中有关釉质合成的遗传信息的丢失,而是牙齿发育过程中的组织之间所必须的相互作用(次级诱导)受阻而造成的。Lemus和Fuenzalida等人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他们用鹌鹑胚胎躯体的上皮组织与蜥蚁或兔子的牙间充质重组后,用鸡胚绒毛进行培养,得到了发育很好的牙齿结构,发现鹌鹑的上皮细胞也可以分形成釉质细胞,并分泌牙釉质,Cummings将鹌鹑胚胎的牙上皮组织与小鼠胚胎的牙间充质组织重组后也得到类似的结果。根据小白鼠牙齿发育中已知的调控分子信号通路,我们曾对鸟类不长牙齿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我们的研究发现鸟类牙组织仍保留与哺乳动物早期牙齿发生相类似的信号通路,能表达相关的基因并产生相应的信号分子,鸟类牙齿发育停滞在牙原基时期的可能原因是Bmp4不在预定牙上皮组织中表达,导致发育信号的传递受阻,因此,鸟类胚胎的牙原基组织是一个很好的实验模型,用于研究上皮与间充质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在本研究中,我们又进一步对鸡胚发育中与牙原基定位的有关分子信号通路进行了研究,研究证实了,与小白鼠的发育相似,在鸡胚发育中,在任何可见的牙齿发生了形态变化出现之前,Pax9作为预定牙间充质的标记基因(Fig.1),利用体外器官培养,组织重组和原位杂交等方法,证实了Pax9在下颚间充质中的定位表达是由其上方上皮中的两种信号分子所决定(Fig.2),其中FGF8诱导Pax9的表达(Fig.3).而BMP4则抑制该表达(Fig.4)。通过这两种信号之间的诘抗作用决定了间充质中Pax9的表达部位,亦即牙原基的发生部位,因此,与小白鼠相似,在鸟类中牙原基的发生部位是由两类具有诘抗作用的信号分子所决定的,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在鸟类胚胎发育过程中仍保留与牙齿发育有关的早期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9.
淘气小贴士     
<正>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熊!(广州林芯竹)妈妈,你是在和我玩转圈圈吗?(微信我不是芳芳)熊妈妈:来,宝宝,亲一个!(微信十年之约)熊二:熊大,你的嘴好臭,多久没刷牙啦?来呀,互相伤害呀!(微信Vivien)熊大:不臭啊,我上个月才刷的!(微信兰色雨)熊孩子:哎呀,认错妈妈啦!(漯河陈怡诺)熊大:是你偷吃了我的蜂蜜!看我怎么教训你!棕熊一家正在玩"爱的魔力转圈圈"。(微信董强)熊二:我下次不偷吃了,救命!(微信A-2018)  相似文献   

20.
也说熊胆     
张焱 《生命世界》2012,(10):90-91
有人问我:你能从中医经典中找到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熊胆粉入药的记录吗?我当时回答说:《神农本草经》上记载着"熊脂",就是熊背部的脂肪,也叫熊白,有治疗一些疾病的作用。后来《本草纲目》中加了熊掌、熊胆等,列于兽部,没有什么特别的,还不如说猪、鸡、鸭等功效多呢。然后,我就此相关问题查阅了一下相关书籍,就把我对于熊及熊胆的了解和认识阐述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