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蚊属(Toxorhynchites)属双翅目、蚊科(Diptera:Culicidae)、巨蚊亚科(Toxor-hynchitinae)。下分Ankylorhynchus、Lynchiella和Toxorhynchites三个亚属。至1981年止,全世界已知巨蚊有67种,5个亚种,我国已见报道的只有巨蚊亚属中的7种。巨蚊有两大特点:一、雌雄成蚊均不吸血;二、幼虫捕食吸血蚊类的幼虫。因而可利用它们来防治吸血蚊类。国内外学者曾对它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研究,本文仅就我国已知的巨蚊种类的生态习性作简要综述。一、金毛巨蚊Toxorhynchites aurifluus(Edwards,1921)分布:台湾、广东、湖北;国外见于印度尼西亚。模…  相似文献   

2.
<正> 紫腹巨蚊Toxorhynchites gravelyi是我国巨蚊中分布较广的一种,但对它的生态习性迄今无详细研究。1978—1979年,我们在长宁县万岭公社对该种巨蚊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调查和  相似文献   

3.
我国蚊类两种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调查滇西的蚊类中,发现两种我国的新纪录,即巨蚊属的毛足巨蚊Toxorhynchites kempi Edwards,1921和伊蚊属纷蚊亚属的杂斑伊蚊Aedes(Finlaya)poecilus Theobald,1903。前者与我国南方的巨蚊常见种紫腹巨蚊Toxorhynchites fravelyi Edwards,1921较近似,但可根据成虫的鳞饰和雄蚊后足跗节1腹面有无密生毛列,和我国巳知的其它巨蚊区分。后者翅具白鳞斑和各足股、胫节具很多白环等特征在该亚属中较为独特,因此容易与其它种区分。它们的主要特征如下:1.毛足巨蚊Toxorhynchites kempi Edwards,1921雌蚊前胸后背片除上缘外大部平覆银白鳞;…  相似文献   

4.
正一只巨蚊刚刚吸饱了树汁,它拍拍翅膀,嗡嗡嗡地穿梭在森林里。"哦,前面有根树枝不错。"巨蚊收了翅膀停下来小憩。它左右看看,周围很绿很安静,应该没什么危险。突然,一只模仿了老半天树叶的树蛙,从左侧朝着巨蚊伸出了黏腻的舌头与此同时,在巨蚊的另一边,潜伏许久的变色龙  相似文献   

5.
苏龙  王才 《昆虫学报》1981,(3):327-331
我们在1974、1978两年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黄松浦及和平林区,从杨树(Populus sp.)、桦树(Betula sp.)和色树(Acer sp.)等树洞积水中采获巨蚊幼虫10只、蛹2只,经饲养羽化出9只雌蚊和1只雄蚊。对成虫、幼虫和蛹的研究发现,它们与阿穆尔巨蚊Toxorhynchites christophi(Portschinsky),1884和十和田巨蚊Toxorhynchites towadensis(Matsumura),1916有近缘关系,在形态上很相似,但也有明显差别,乃定为新种。因采自长白山,故名为长白巨蚊Toxorhynchites changbaiensis。  相似文献   

6.
紫背巨蚊(T.gravelyi)在四川省长宁县林区有广泛分布。雌蚊口器退化,喙的末端明显变细,并向下弯曲如钩状,不吸血,无医学上的重要意义。随着生物防治害虫的进展,我们认为巨蚊幼虫捕食力强,如能研究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将是贯彻以虫治虫,控制蚊媒的一种手段。 巨蚊的幼虫阶段肉食,性喜好斗,非常贪食,即使不能完全吞食完的幼虫,也将其咬死。成熟幼虫,平均每天每只可吞食自纹伊蚊幼虫16.4只,一生中至少要吞食250只蚊幼才能进入蛹期。重点普查万  相似文献   

7.
蚊类是最重要的医学昆虫,蚊的防治是公共卫生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应用化学杀虫剂杀灭蚊虫易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同时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破坏生态平衡,以致害虫再度猖撅。事实证明,仅仅依赖杀虫剂不能完全解决蚊的防治问题,从而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利用生物防治可避免上述危害,具有安全、有效、能自行繁殖等特点,从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巨蚊防治蚊虫,国内、外均进行了研究,有关国内研究已另文综述(姚超群,1986),本文仅就国外研究情况作一概述。一、巨蚊的生物学用巨蚊作蚊的生物防治,首先要能大量培养及详细了解其生态习性。(一)培养:…  相似文献   

8.
1985年4~11月在湖北神农架林区共发现蚊虫7属34种,包括按蚊属3种,伊蚊属17种)库蚊属10种,阿蚊属、直脚蚊属、杵蚊属和巨蚊属各1种。其中单环伊蚊(Aedesunicinctus,为我国新纪录,阿萨姆伊蚊(Ae.assamensis),金背伊蚊(Ae.gilli)、金叶伊蚊(Ae.oreophiles)、美腹伊蚊(Ae.pulchriventer)和金毛巨蚊(Toxorhynchitesaurifluus)为湖北省新纪录。原见于文献报道的黄边巨蚊(Tx.edwardsi)经核对实为金毛巨蚊之误。单环伊蚊1985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在林区松柏镇附近的山坡上(海拔800—1,200米)的树洞内采集到,其主要特征有:幼虫头毛4细小,常分2—3枝…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关于海南岛的蚊类,迭经前人采集调查,但大部偏重于按蚊,关于巨蚊和库蚊的资料则甚少。姚永政氏(1946)综合日本人在侵占海南岛期间所做的调查,列有巨蚊和库蚊16种(其中有3种未定名),在这个名录中並包括有Culex pipiens的记录,根据近年来冯兰洲、刘维德二氏(1954)的研究及作者的采集结果,Culex pipiens在海南岛的发现,显然是由于当时分类鉴定上存在困难而产生的错误,应当从海南岛的蚊虫名录中  相似文献   

10.
广西僮族自治区蚊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为1957年4月到10月,在广西僮族自治区5个市、34个县以及10个集镇对蚊类采集调查的结果。上述地区共发现蚊虫92种(亚种),分隶13个属:巨蚊属(Megar-hinus Rob-Desv,1827),按蚊属(Anopheles Meig,1818.),伊蚊属(AedesMeig,1818.),阿蚊属(Armigeres Theo,1901.),库蛟属(Culex Linn,1758.),费蚊属(Ficalbia Theo,1903.),钩蚊属(Harpogomyia Meij,1909.),哈蚊属(Heizmannia Ludlow,1904.),曼蚊属(Mansonia Blanch,1901.),直脚蚊属(Ortho-podomyia Theo,1904)局限蚊属(Topomyia Leic,1908),杵蚊属(Tripteroi-des Giles,1904.),蓝带蚊属(Uranotaenia Lynch Arrib,1891.)。 在发现的蚊种中,多数库蚊族和巨蚊族的种类,都是该地区的新载,同时,除了一新种和一新亚种外,并有5种(亚种)为我国的新载: Ae.(C.)ibis(Barraud,1931. Ae.(F.)greeni(Theo.),1903. Ae.(S.)mediopunctatus submediopunctatus Barraud,1923. Ar.(Ar.)theobaldi Barraud,1934. C.(N.)tenuipalpis Barraud,1924. 该地区发现的蚊类主要系东洋区的性质,和云南及广东的蚊虫相近似。 我国已知蚊亚科共有14个属,在此次调查中,除赛蚊属(Theobaldia)未发现外,其余在该地区都采集到。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澜沧江河谷竹林蚊类群落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热带竹林的蚊类群落学特征和继续探讨蚊类群落学的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随意全捕积水较久树桩内蚊幼,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群落学特征分析的方法开展研究,共发现库蚊亚科和巨蚊亚科的8属,14亚属,23种蚊虫;分析显示各蚊各上的优势度均较低;优势种侧白伊蚊、圆斑伊蚊和幼小库蚊的优热度仅分别是26.22、25.26和23.74;群薄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分别为2.45和0.78。结论为此群薄蚊种丰富,但无任何蚊种占绝对优势,群落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2.
巨端库蚊Culex(Eumelanomyia)macrostytus Sirivanakarn et Ramalingan,1976 1981年7月,作者等在云南省耿马和瑞丽县森林中清凉水井内,采判幼虫20余条,并育出雌、雄成蚊备5只。该蚊为小型棕黄色蚊虫,雄蚊尾器亚端叶的形状与柬埔寨库蚊[Culex(Eum.) richi Klein,1970]相似,但后者的亚端叶后毛组最后一根为锯齿叶片状,而本种的则是有柄的械状。另外,在前毛组的形状、抱肢端节以及阳茎等均有明显差别。 园外分布: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13.
中国赫坎按蚊类群的六种按蚊的杂交和染色体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告了赫坎按蚊类群中的中华按蚊(ASS)、长浮按蚊(ACF)、嗜人按蚊(AAP)、大窄按蚊(ADZ)、小宽按蚊(AXK)以及四川的八代按蚊(AYS)与辽宁的AYL品系的杂交和唾腺染色体的观察。结果表明,中华按蚊和长浮按蚊,嗜人按蚊和大窄按蚊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因此,长浮按蚊和大窄按蚊可能不是独立的物种:小宽按蚊和四川的八代按蚊不存在生殖隔离;小宽按蚊和辽宁的AYL品系以及AYL品系和四川的八代按蚊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AYL品系可能为新种,而小宽按蚊新种能否成立,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宜宾地区的按蚊记录,何琦、刘吟龙(1943)曾报道有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潘氏按蚊3种。建国以来,我们又先后发现嗜人按蚊、贵阳按蚊,八代按蚊,林氏按蚊、多斑按蚊、巨型按蚊西姆拉亚种、傅氏按蚊等七种。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孳生地都主要是稻田,但后者多孳生在有水草和遮荫条件较好,水源清凉的稻田或沟渠内,它对生境的选择较中华按蚊严格,故多有狭区性分布特点。微小按蚊、潘氏按蚊、林氏按蚊孳生于山溪缓流。中华按蚊嗜吸牛血,兼吸人血,以成虫在牛房越冬为主,冬季在牛房有吸血活动,嗜人按蚊主吸人血,栖于人房,以卵越冬。微小按蚊,潘氏按蚊、…  相似文献   

15.
大劣按蚊Anophelos dirus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研究表明成蚊羽化后,在未喂血的情况下,可有较高的交配受精率。在同一蚊笼,吸血机会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大蚊笼受精雌蚊吸血率为59.88%,未受精雌蚊的吸血率为35.38%;小蚊笼受精雌蚊的吸血率为74.13%,未受精雌蚊吸血率仅为43.56%。正常交配雌蚊的吸血率为49.71%,未进行交配的处女雌蚊吸血率为28.42%。同为正常交配蚊群,喂血组雌蚊受精率55.85%,不喂血组的受精率为44.51%。初步认为大劣按蚊的吸血活动与交配受精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蚊虫体外寄生物的研究可为蚊类防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1990年7—9月分别对沐川、合江及珙县等地牛房内吸血按蚊进行了观察,且记录了按蚊体外寄生物的种类、数量及部份有寄生物的按蚊的产卵数等。观察的283只按蚊中,八代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贵阳按蚊体外均有程度不同的水螨和嗜蚊库蠓Culicoides anophelis寄生;微小按蚊、帕氏按蚊体外未发现有寄生物。一般一种按蚊体外只被一种寄生物寄生,仅在沐川发现极少中华按蚊体外同时有水螨和嗜蚊库蠓寄生,寄生数量各为1只(详见表1)。表1螨、蠓寄生按蚊的情况水螨嗜蚊库蠓蚊种检(只查数)寄生…  相似文献   

17.
雷心田  赖勤 《四川动物》1997,16(4):158-162
本文论证用蚊卵形态鉴别四川省赫坎按蚊种团各蚊种的可靠性。中华按蚊同嗜人按蚊、筠连接蚊、八代按蚊、贵阳按蚊,凉山按蚊同嗜人按蚊等,用卵形态鉴别比较可靠;其余各蚊种之间卵形态鉴别不完全可靠,必须结合蚊虫生活史中其他阶段的形态进行鉴别;卵甲板定同卵宽、甲板定同浮囊内缘间距离、浮囊内缘至甲板边缘距离同甲板宽等的比值,以及甲板的形状等卵外部形态,在赫坎按蚊种团各蚊种之间的鉴别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采用Hennig 86程序,以柄菌蚊科和喙菌蚊科代表种为外群,选取48个特征,使用mhen-nig^*和bb^*指令在586微机上运算,首次对菌蚊科中5亚科28属的28种进行支序分析,探讨各分类单元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菌蚊亚科与滑菌蚊亚科的亲缘关系较近,二者互为姐妹群,粘菌蚊亚科属于原始类群;菌蚊亚科为5个亚科中的进化类群;邻菌蚊亚科可能为并系群;真菌蚊亚科是介于邻菌蚊亚科与菌蚊亚科之间的类群。  相似文献   

19.
记述瘿蚊科Cecidomyiidae树瘿蚊亚科Lestreminae小瘿蚊族Micromini2中国新记录属:环瘿蚊属Anodontoceras Yukawa,1967和毛翅瘿蚊属Trichopteromyia Williston,1896及3中国新记录种:三支环瘿蚊Anodontoceras saigusai Yukawa,1896,皱毛翅瘿蚊Trichopteromyia modesta Williston和钝毛翅瘿蚊Trichopteromyia magnifica Mamaev,1963。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独龙江河谷海拔2500m以下地带按蚊地理分布。该地带发现按蚊属5种(按蚊亚属3种,塞蚊亚属2种),其中以多斑按蚊为优势按蚊种,占捕捞获按蚊总数的91.5%;高海拔,高坡度地带按蚊种类和密度明显底于底海拔,底坡度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