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石韦,庐山石韦和毡毛石韦不同浸提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明确了三种石韦的主要化学成分在不同浸出物的分布情况,本实验稳定可靠,简单可行,为石韦有效成分的研究及其提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牛胰多肽与CL/PC脂质体作用后二级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BPP与膜作用后其二级结构的变化,通过对红外光谱中酰胺I谱带进行解卷积、微分及曲线拟合等处理,结果表明,BPP与脂膜作用后,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成分增多,无规卷曲成分减少。  相似文献   

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两株大肠杆菌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对两株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进行鉴别。【方法】用FT-IR技术对两株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进行指纹图谱数据采集,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光谱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分级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两种聚类分析模型,均可将两株大肠杆菌进行成功区分。【结论】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简便、快速、易操作,结果重现性好,可用于区分不同来源的同种细菌。  相似文献   

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5种沙门氏菌的快速分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沙门氏菌属内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亚利桑那沙门氏菌、波斯坦沙门氏菌5种菌的傅立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数据库及FT-IR分类鉴定方法.[方法]应用FT-IR技术对5种沙门氏菌进行指纹图谱数据采集,应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光谱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5种沙门氏菌的标准FT-IR光谱数据库,用于FT-IR技术对5种可疑目标沙门氏菌进行鉴定;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分级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两种聚类分析模型,均可成功将5种沙门氏菌进行区分.[结论]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简便、快速、易操作,结果重现性好,是一种区分5种沙门氏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天麻及其伪品(马铃薯、红薯、芋头、黄精、菊芋等)的材料粉末和提取物粉末进行了光谱特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天麻与其5种伪品的红外图谱之间在指纹区分别存在明显差异;红外指纹图谱差异程度依次为醇提物>水提物>原粉末,与伪品的主要差异集中在1 750~950 cm-1区,该区是天麻有效成分的重要特征区.研究表明,利用红外光谱法可以简便直观地将天麻粉末、天麻提取物粉末与其相应的伪品区分开来,为天麻中药材生产及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藏药五脉绿绒蒿花、花梗、叶以及全草进行了红外光谱图的识别分析。对五脉绿绒蒿在4000~400 cm-1范围内进行了红外光谱扫描,并对主要吸收谱带进行了基团的归属分析。五脉绿绒蒿红外光谱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一维光谱和二阶导数谱有明显差异。一维红外光谱谱图中主要特征谱带的相对强度比值,可对不同部位进行区分。二阶导数谱图的1517~1471 cm-1和1162~1107 cm-1波段是区分其不同部位的主要特征波段。因此,红外光谱能够快速、无损地对五脉绿绒蒿不同部位进行鉴别,为藏药五脉绿绒蒿不同部位的成分差异分析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在生物分子DNA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激光技术的兴起使拉曼光谱成为激光分析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已被广泛地用于物质成分的分析和分子结构的鉴定。本文综述了拉曼技术在DNA研究中近年来的最新进展,包括:DNA的常规拉曼光谱分析;DNA的激光共振拉曼光谱分析;DNA在金属表面或电极上吸附行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DNA的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研究等。并对拉曼光谱技术在DNA等生物大分子领域中的研究前景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珙桐幼树氮素状况的边缘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氮肥处理实验及利用红外光谱检测白泥岗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幼树叶尖氮含量实验,探讨了将红外光谱分析应用于研究森林边缘效应的可行性,并为珙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个氮素水平处理的珙桐幼苗、叶尖和叶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氮含量和傅立叶红外转换光谱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叶尖比叶中更能反映珙桐的氮营养状况;光谱指数(A1653-A3400)/(A1653+A3400)随叶中氮含量和供氮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说明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可用于检测珙桐的氮营养水平,为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珙桐氮营养水平边缘效应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研究白泥岗珙桐林氮素状况的边缘效应表明: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珙桐氮营养水平由林外向林内逐渐上升,不同方位和不同距离珙桐氮营养水平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说明方位对珙桐氮素状况的影响显著;珙桐林片段化在生理上对珙桐的影响至少到达30~40m处,而林东至少到达90~100m处,说明林东人为破坏对残存的珙桐生长影响很大。实验结果与其它作者用传统方法对森林边缘氮素分布状况及植物吸收氮素状况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珙桐氮营养水平边缘效应是可行的。实验中还发现采样和样品前处理对结果可靠性有较大影响,样品前处理后必须保持干燥、平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人胰岛素和猪胰岛素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的分析法。方法:利用人胰岛素和猪胰岛素含有丙氨酸的数目不同,通过计算来源于丙氨酸的振动的相对强度来对二者进行区分。结果:该方法经多批样品分析人胰岛素和猪胰岛素的红外光谱图中特征峰的比值有较明显的差异。结论:建立简单快速,数据可靠,可用于人胰岛素和猪胰岛素的快速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碱-酶结合法以人胎盘为原料提取胶原蛋白,并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圆二色光谱(C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所得胶原蛋白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此工艺路线的胶原蛋白得率高,达到0.102%;提取时间由48 h以上减少到24 h以内,而且所得胶原蛋白分子完整地保留了其螺旋纤维结构。此法是从人胎盘中提取胶原蛋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