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莺亚科10种和鹟亚科4种的核型,并对已报道过的这二亚科18种鸟类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两个亚科通常依据表型差异被划分在一个科——鹟科中。Siblcy(1988)等则依据DNA差异(通过DNA—DNA分子杂交测定)将它们划在不问的三个科(鹟科、莺科和戴菊科)中。核型比较的结果支持了Sibley对这两亚科鸟类的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2.
鸟类核型研究:Ⅴ.攀禽类20种(Climbers,Ave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攀禽类8科20种的核型,并对已报道过的16科96种攀禽类鸟类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攀禽类通常依据表型差异被划分为对趾型,并趾型和异趾型三个类群。Sibley(1988)等则依据DNA差异(通过DNA-DNA分子杂交测定)分为三个小纲:啄木鸟小纲,佛法僧小纲和雀小纲。这两种划分是截然不同的。核型比较的结果支持了Sibley对攀禽类的划分。  相似文献   

3.
鸟类核型研究Ⅸ,画眉亚科17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雀形目(翁+鸟)科画眉亚科17种类核型,臂间倒位和小染色体缺失在该亚科进化中起重要作用。在核型比较基础上结合古地理以及生态资料对该类群的起源和进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鸻形目鸟类2科10种的核型。并和已报道过的鸻形目6种21种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我们发现鸻形目鸟类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核型,推断它们可能有不同的进化起源。这与Sibley等人(1987)通过对DNA—DNA杂交数据的分析得出的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heng形目鸟类2科10种的核型。并和已报道过的heng形目6科21种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我们发现heng形目鸟类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核型,推断它们可能有不同的进化起源。这与Sibley等人(1987)通过对DNA-DNA杂交数据的分析得出的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6.
鸟类核型研究 XI.鹑亚科15种鸟类的核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庆伟  卞小庄 《遗传》1989,11(4):17-20
本文报道了鹤亚科6属1,种鸟类的核型,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鸫亚科6属15种鸟类的核型,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庆伟  卞小庄 《遗传》1988,10(5):20-23
我国有鹏属鸟类26种闭,国内有关这一类 群的核型报道仅见王应祥等山,国外已报道了 鸦亚科9属20余种核型U1。本文报道了雀形目 鸭属9种鸟类核型,通过对近缘种之间染色体 配对比较,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与台湾画眉亚科鸟类渊源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现有画眉亚科鸟类131种,占世界种数(282种)47%,其中有13种为海峡两岸(大陆与台湾)共有。海峡两岸画眉类鸟类的分布有两种情况:连续性分布或间断性分布。这种既连续又间娄的分布特点,表现在来眉类鸟类在海峡两的种内及种间的差异上,同时也体现了台湾与东喜巴拉雅地区之间来眉类鸟类的亲缘关系。在地持、气候、植被环境等诸多因素历史变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画眉类鸟类在台湾岛上特有的5个种及12个亚种。  相似文献   

10.
蹄盖蕨科的亚科划分的修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蹄盖蕨科Athyriaceae是蕨类植物中复杂的大科,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证据表明它是一个自然类群。前人根据染色体的基数,将蹄盖蕨科划分为3个亚科,但没有得到分子证据的支持;本文依据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再结合形态特征,将该科重新划分为5个亚科:冷蕨亚科、蹄盖蕨亚科、对囊蕨亚科、双盖蕨亚科和轴果蕨亚科。  相似文献   

11.
侧柏亚科三种植物的核型及其细胞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分析了北美乔柏、北美香柏和西方翠柏的核型,它们的核型公式分别为K(2n)=22=16m=16sm(2SAT),20m(2SAT)+2sm和20m(2SAT)+2sm。北美乔柏的核型为首次报道。经对侧伯亚科10个属(22种)的核型的比较分析,似见南半球5属和侧柏属及Tetraclinis最为原始,罗汉柏属和崖柏属最进化,翠柏属居中。本文还讨论了翠柏属、侧柏属及南半球属的分类位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天胡荽亚科和变豆菜亚科的5属30种和2变种的花粉形态。研究表明,这两亚科有 6种花粉类型,两亚科的花粉类型不相同但各自有相对的一致性,说明它们是两个自然类群;花粉形态的证据还说明了马蹄芹属归于天胡妥亚科的正确性等。  相似文献   

13.
徐廷志   《广西植物》1985,(2):73-78
<正> 杜鹃花科(Ericaceae)为中国植物的第七大科。因此,它在中国植物地理是中国植物区系上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杜鹃花科共分五个亚科:杜鹃花亚科、綟木亚科,白珠树亚科、北极果亚科和乌饭树亚科。綟木亚科、白珠树亚科和北极果亚科,虽然在本科中其种类不算太多,但所含10个属,故其多样性在本科中是首屈一指的。无疑,对这三个亚科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及其与其他地区的关系的讨论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运用广义形态学性状对虎尾草亚科(Chloridoideae)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内类群包括虎尾草亚科52属的69种植物,代表虎尾草亚科的主要类群;芦竹亚科(Arundinoideae)扁芒草族(Danthonieae)的Centropodia和Danthonia被选作外类群。分支分析表明,虎尾草亚科是一个单系类群。其严格一致树包括A、B、C、D、E5个分支。两个大族画眉草族(Eragrostideae)和虎尾草族(Chlorideae)代表虎尾草亚科内部类群分化的两个方向,分开处理较合理。细穗草族(Leptureae)放到虎尾草族中较合理。冠芒草族(Pappophoreae)是虎尾草亚科的基部类群,与画眉草族近缘。我们的研究支持虎尾草亚科从旧世界向新世界扩散的地理分布假说,并提供了虎尾草亚科属上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的框架。  相似文献   

15.
八种沙鼠亚科和田鼠亚科啮齿动物阴茎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对我国仓鼠科沙鼠亚科和田鼠亚科8种啮齿动物的阴茎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分析了两亚科的沙鼠属(Meriones)、大沙鼠属(Rhombomys)、田鼠属(Microtus)和绒鼠属(Eothenomys)4个属之间以及同属的种间异同。结果证明阴茎头(包括阴茎骨和软体结构)的形态结构具有属和种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分类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蹄盖蕨科的亚科划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蹄盖蕨科的建立对蕨类植物的分类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即使按秦仁昌的狭义概念,它仍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科。自秦仁昌把该科划分为21个属以后,属级水平上的分类问题比较清楚了,但亚科、亚属和组的划分至今仍不成功。本文主要根据该科三个染色体基数X=42、41和40,结合孢子囊群着生的位置及其它形态特征,将其划分为3个亚科:冷蕨亚科、蹄盖蕨亚科和双盖蕨亚科。  相似文献   

17.
扁柏属的核型及柏木亚科的细胞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分析了美国扁柏、日本扁柏和日本花柏的核型,它们的核型公式分别为K(2n)=22=22m,20m+2sm和14m+8sm。作比较了扁柏属6个代表种的核型,发现北美种类有比东亚种类原始的趋势。在柏木亚科中,扁柏属可能最进化,柏木属最原始,福建柏属和杂交属×Cupressocyparis居中。论还讨论了柏木和福建柏的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国产李亚科(Prunoideae)10属11种植物花粉形态。花粉近球形至长球形,极轴 20.00-44.12um,赤道轴门17.85-36.95um。极面观三裂圆形,赤道面观椭圆形至圆形。具三孔沟,内孔常为长方形。沟较长,两端较窄。但在 Sinoplagiospermum uniflora中除了3孔沟外,还有周孔沟。花粉外壁明显分化为覆盖层和柱状层,在光学显微镜下表面常模糊,扫描电镜下外壁纹饰均为条纹状。抱粉学结合形态学和细胞学证据说明本亚科为一单系发生的类群。Prinsepia utilis 和Sinoplagiospermum uniflora(Prinsepia uniflora)这两个种在花粉特征和外壁纹饰上差异很大,从而支持将 Prinsepia和 Sinopmplagiospermum分别处理为两个属但不支持将广义的Princepia(含Princepia和Sinoplagiospermum)独立为亚科。此外,由于Exochorda的外壁纹饰同Prunoideae中较原始的类群(如 Laurocerasus)相近,结合细胞学和形态学证据,支持将 Exochord移置至Prunoidea之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鲤科鲃亚科5种鱼和(鱼句)亚科4种鱼的染色体组型考察结果,并对这两个亚科鱼类的染色体数日和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讨论了其染色体进化及系统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9目24科85种鸟舌的形态观察,可划分为矛尖型、圆钝型、棒状型和短阔型四种类型。发现鸱鹗科3属3种鸟类为圆钝型,佛法僧目翠鸟科和戴胜科4属4种鸟类为短阔型,啄木鸟科3属3种为棒状型。其余6目20科的鸟类均系矛尖型。舌型以鹟科鸟类最为复杂,除莺亚科4属8种为二分叉舌型外,鸫亚科、画眉亚科和鹟亚科鸟的舌中不分叉、二分叉和四分叉舌型均有,但以二分叉舌型为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