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泌尿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感染情况与耐药性。方法选择3 000例在我院就诊的育龄期妇女,所有患者送检泌尿道或生殖道标本,进行无乳链球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探讨育龄妇女泌尿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3 000例育龄妇女中177例感染无乳链球菌,感染率5.90%,其中肾内科患者感染率最高,达到8.97%。2012至2015年育龄期妇女无乳链球菌感染率逐年增加。无乳链球菌对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高,分别达到80.80%、60.45%、56.50%、45.20%。无乳链球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未产生耐药性。结论育龄妇女无乳链球菌感染率较高,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治形势严峻,无乳链球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市围产期无乳链球菌携带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1月围产期6 003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检测,从中检出151株无乳链球菌,分析药敏、查阅其病历基本信息、新生儿出生状况等。结果 6 003例围产期泌尿生殖道标本中检出151株无乳链球菌,检出率为2.52%,其中≤35岁、>35岁孕产妇中无乳链球菌感染率分别为2.55%、2.26%,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民族中,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中无乳链球菌感染率分别为2.70%、2.63%、2.18%、1.7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周感染无乳链球菌101例且诊断胎膜早破有76例;孕1次感染无乳链球菌有90例,孕3次感染无乳链球菌有33例,且有20例曾有流产史;新生儿宫内感染中有1例感染无乳链球菌属于早发型。药敏结果中,无乳链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敏感率分别为97.97%、98.63%;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7.46%、72.85%、58.94%和54.30%。结论 临床应重视在围产期对无乳链球菌的检测和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该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无乳链球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乳链球菌亦称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一直是新生儿和女性生殖道受感染的重要病菌,尤其是新生儿时期的感染是危及生命的重要原因,其病发症包括败血症、肺炎和脑膜炎等。在成年妇女的阴道和直肠内有15%~40%可以检出无乳链球菌,因此,这类女性所分娩的新生儿感染该菌的机率会比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晚期妇女无乳链球菌感染与耐药性情况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晚期妇女共1 000例,采集孕妇泌尿生殖道标本并进行无乳链球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探讨孕晚期妇女无乳链球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并根据培养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无乳链球菌培养阳性,对照组为无乳链球菌培养阴性,随访并比较两组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情况。结果 1 000例孕晚期妇女共检测出118例感染无乳链球菌,感染率11.80%;无乳链球菌耐药性较高的三种抗生素为四环素86.44%、红霉素73.73%、阿奇霉素56.78%,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青霉素G、亚胺培南、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六种抗生素未发现耐药;观察组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晚期妇女无乳链球菌感染率较高,容易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新生儿,应早期选择合适抗生素治疗,实验室药敏结果能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女生殖道感染无乳链球菌(GBS)与新生儿感染的关系。方法在慈溪市妇幼保健院1192例胎膜早破妊娠晚期妇女进行宫颈分泌物培养,同时对其分娩的1196个新生儿进行鼻咽分泌物培养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妊娠晚期妇女5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胎膜早破合并GBS阳性妊娠晚期妇女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分离无乳链球菌比例为16.1%(192/1192),对照组分离无乳链球菌比例为6.0%(30/500),两组比较无乳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破合并GBS阳性的妊娠晚期妇女新生儿感染率与破膜时间和分娩产程有关,破膜时间〈24h与〉24h的妊娠晚期妇女,其新生儿感染率与破膜时间成正比,产程〈24h的妊娠晚期妇女新生儿感染率明显低于24h以上的妊娠晚期妇女。结论妊娠晚期妇女无乳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有关,从而引起新生儿感染,为了早期预防新生儿感染,应对GBS阳性的妊娠晚期妇女及时治疗,并严格控制早破时间和缩短分娩产程。  相似文献   

6.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是链球菌属最主要的致病菌之一,又被称为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S. agalactiae致病性主要由毒力因子和表面蛋白引起,毒力因子包括荚膜多糖、溶血素、菌毛岛屿、透明质酸酶、磷酸甘油激酶和CAMP因子,表面蛋白是αC蛋白、表面免疫相关蛋白、黏附蛋白、纤维蛋白原结合蛋白、层黏连蛋白结合蛋白和纤溶酶受体蛋白。近8年的S. agalactiae耐药情况统计数据发现,S.agalactiae已对19种抗菌抗药物产生耐药,检出20个耐药基因和12种毒力因子。国内外S. agalactiae分子分型方法主要致力于血清型、多位点序列、脉冲场凝胶电泳、菌毛岛屿和细菌前噬菌体基因分型。本文阐述了S.agalactiae生物学特性、流行性致病信息、耐药性研究现状和分子分型方法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探明S.agalactiae耐药机制、开发治疗S. agalactiae的新型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无乳链球菌表面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无乳链球菌是链球菌属的一个种,按Lancefild血清学分类,划归为B群(B群链球菌)。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乳链球菌是新生儿严重感染性疾病致病菌之一,在发达国家的感染率是围生儿间接死因的首位。由于该菌是许多妇女阴道的常驻菌群,在阴道和宫颈的定植率也很高,是引起新生儿侵袭性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孕晚期胎膜早破妇女产道无乳链球菌(SA)定植与新生儿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4年1月-2017年3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孕晚期胎膜早破孕妇589例作为观察组,无胎膜早破的正常孕晚期孕妇26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宫颈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其分娩的新生儿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记录两组孕妇胎膜早破合并SA阳性结果孕妇数与新生儿感染人数。结果胎膜早破孕妇宫颈拭子SA阳性率为16.47%(97/589),无胎膜早破的正常妊娠晚期妇女SA阳性率为6.13%(16/261)(P0.01);观察组SA阳性孕妇新生儿感染发生率6.18%(6/97),显著高于本组SA阴性孕妇4.67%(23/492)(P0.05);观察组破膜时间≥24h孕妇其新生儿感染率为62.07%(18/29),高于本组破膜时间24h孕妇的新生儿感染率27.94%(19/68)(P0.01);观察组产程≥24h孕妇其新生儿感染率42.42%(14/33),高于本组破膜时间24h孕妇的新生儿感染率17.19%(11/64)(P0.05)。结论孕晚期孕妇产道SA感染导致胎膜早破风险增加,新生儿感染率升高,有必要对SA阳性孕妇及早干预治疗,尽量减少胎膜早破,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罗非鱼(Nile tilapia)肠道中筛选出具有抑菌作用的乳杆菌,测定其对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抑菌效果,分析乳杆菌抑制无乳链球菌的有效成分,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筛选的乳杆菌菌种进行鉴定。 方法 采用双层平板法对具有抑制无乳链球菌的乳杆菌进行筛选,牛津杯法对抑菌效果进行测定,酶蛋白敏感性测定、热处理、有机酸处理等方法分析抑菌活性物质有效成分,16S rDNA分子标记对乳杆菌进行鉴定。 结果 从罗非鱼肠道中筛选出14株乳杆菌,其中菌株RS2对无乳链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不同蛋白酶种类、pH处理对乳杆菌无细胞培养液均有不同的影响,经80 ℃处理的乳杆菌无细胞培养液,其抑菌效果未显著改变(t=0.169 2,P=0.873 8)。此外,此株乳杆菌对猪霍乱沙门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志贺菌(Shigella sp.)等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经鉴定,该乳杆菌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结论 从罗非鱼肠道中分离得到的植物乳杆菌菌株RS2对无乳链球菌等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推断其抑菌有效成分为细菌素类物质。此项研究对开发抗生素替代产品,提高食品的品质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分析无乳链球菌(GBS)的耐药情况及其临床分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临床各科室送检各类标本进行无乳链球菌的培养,经ATB-Expression细菌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所有资料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448株GBS,临床标本分离率最高的是泌尿生殖道分泌物(86.8%),科室检出最多的是妇产科(85.0%);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最高的是四环素94.9%,其次是红霉素80.1%和克林霉素62.7%,其他耐药率分别为左旋氧氟沙星36.4%,奎奴普丁/达福普汀20.3%,氯霉素16.3%,头孢噻肟1.1%,青霉素0.2%;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均为0%;克林霉素耐药率表现出下降趋势,左旋氧氟沙星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加强无乳链球菌的培养检测,关注无乳链球菌的耐药趋势;提高临床重视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Two types of selective media, the chromogenic medium Strepto B ID® and two non-chromogenic media Strepto B agar® and the Granada® medium, were tested and compared to blood agar plates (BAP) for screening of Group B streptococcus vaginal colonization in pregnant women. All tested media were comparable in terms of sensitivity however, their use in routine laboratories may markedly facilitate the rapid detection of GBS in vaginal sampl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本地区人群泌尿生殖道溶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的发生率;分析其对9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差异,用以指导临床的抗生素治疗。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Mycoplasma IST2试剂盒对支原体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2008—2013年本地区支原体感染患者耐药性的差异。结果在本地区8168例疑似NGU的患者中检出支原体2564例,阳性检出率为31.39%,其中仅uu感染的患者1833例(22.44%),Uu和Mh混合感染的患者623例(7.63%),仅Mh感染的患者108例(1.32%)。仅uu感染的患者对PRI、JOS、DOT、TET、CLA、AZI、ERY、OFL和CIP九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9.8%、99.4%、96.3%、91.9%、90.O%、89.7%、69.7%、4.O%和0.5%;Uu和Mh混合感染的患者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6.3%、96.1%、94.8%、79.5%、12.0%、11.7%、1.4%、1.0%和0.3%;仅Mh感染的患者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100%、100%、100%、90.7%、0%、0%、O%、14.8%和13.9%。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最为常见,Uu和Mh混合感染次之,Mh感染最为少见;对支原体的抗生素治疗首选PRI、JOS、DOT;TET、AZI、CLA可适当使用,而ERY、OFL、CIP则不宜选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无乳链球菌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至2005年糖尿病患者继发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280例送检尿培养的住院糖尿病患者致病菌阳性有169例,共检出无乳链球菌25株,其中女性23例,男性2例。药敏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对氨曲南、林可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高达50%以上,而对头孢唑啉、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对替考拉宁、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5.88%、7.69%、10%。结论糖尿病患者无乳链球菌引起尿路感染应引起注意,临床医生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耐药性。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60分析仪对2008年至2010年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疑为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纸片扩散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 2008年至2010年尿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 561株,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占27.2%,其次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粪肠球菌(D群),各占6.34%、6.28%和6.21%,再次是表皮葡萄球、白色念珠菌和屎肠球菌(D群),各占4.48%、4.36%和3.91%。表皮葡萄球、粪肠球菌(D群)、屎肠球菌(D群)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利奈唑烷仅1株粪肠球菌(D群)耐药。3年中,无1例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奇异变形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其他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产ESBLs的菌株已达46.6%。治疗由产ESBLs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引起尿路感染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肠球菌,青霉素可作为治疗粪肠球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但不适合治疗屎肠球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耐药率已达95%以上,呋喃妥因、利奈坐烷、万古霉素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 is a leading cause of neonatal infections. Most isolates are β-hemolytic, and their activity is considered to be pivotal for GBS pathogenicity. We report a case of a neonate with meningitis caused by nonhemolytic GBS. The patient developed meningitis 3 days after birth. Genotyping was perform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in (GCMC97051) identified by whole genome sequence using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GCMC97051 possesses genetic alterations such as disruption of cylA by IS1381A insertion and a frameshift mutation in cylE, resulting in a lack of hemolysis. Thus, nonhemolytic GBS can retain the potential to cause invasive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杭州市萧山区2006~ 2010年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4 023例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用支原体鉴定及药敏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支原体总检出率为48.1%,女性检出率51.2%明显高于男性41.8% (P <0.05).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中Uu单独感染1701例(88.0%),Mh单独感染57例(2.9%),Uu+ Mh混合感染176例(9.1%),Uu单独感染明显高于Mh单独感染和Uu+ Mh混合感染(P<0.05).5年间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从2006年的39.4%到2010年的58.1%逐年增高,感染模式观察期内无明显变化.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和强力霉素均敏感(敏感率≥91.4%),对四环素、红霉素、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均大于50%.比较2006年至2010年各种支原体对9种药物的耐药率,除四环素外耐药率呈不同程度上升,四环素耐药率2007年和2008年较高,后逐年下降,2010年为53.5%.混合感染总体耐药率比Uu或Mh单独感染耐药率高.结论 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感染Uu比较常见,且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临床分离支原体大多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 探讨解放军第44医院住院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及ATB-Expression细菌鉴定分析仪对2012年该院收治的698例住院患者送检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并用K-B法对分离病原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698例患者中有512例培养阳性,其中女性患者阳性率为81.5%,男性患者阳性率为19.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2例阳性患者中段尿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53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8.8%,革兰阳性球菌占22.8%,真菌占8.4%。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吩、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于60.0%,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高于70.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高度敏感。结论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及时了解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对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