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正常和肝病患者血液中圆球体样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确定纳米细菌与该种可滤过物的关系。方法将正常人和肝病患者培养阴性的血培养物进行细菌L型、穿菌和厌氧菌培养。同时取沉淀用透射电镜观察。L型培养液用0.45μm和0.22μm滤器过滤,接种RPMI 1640培养基,细胞培养条件下培养45d,用鼠抗纳米细菌单克隆抗体8D10免疫组化和钙盐染色进行纳米细菌鉴定。血浆纳米细菌培养阳性者12000×g离心后,进行普通和L型细菌培养。结果36/39患者和60/60健康对照血培养液中呈现类似于L型的巨型体、圆球体、原生小体的不明微生物。电镜观察圆球体内为电子致密样物质,周围未见细胞壁结构。电镜和光镜下可见其粘附在红细胞上或存在于红细胞内。滤过后培养物钙盐染色有5/39阳性,但纳米细菌免疫组化染色均阴性。纳米细菌阳性的培养物转种,未见一般细菌、细菌L型和上述血中“致密体”。结论血培养中致密体样微生物与纳米细菌无关,可能在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纳米细菌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直径为纳米级且具有矿化能力的细菌。在肾结石形成过程中,纳米细菌可以作为结晶的活性中心,黏附、侵入并破坏肾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和肾乳头细胞,形成磷灰石晶核,从而诱发肾结石形成。综述了肾结石中的纳米细菌及其诱发肾结石形成的体外模拟和动物学模型,讨论了纳米细菌与肾结石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纳米细菌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直径为纳米级且具有矿化能力的细菌。在肾结石形成过程中,纳米细菌可以作为结晶的活性中心,黏附、侵入并破坏肾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和肾乳头细胞,形成磷灰石晶核,从而诱发肾结石形成。综述了肾结石中的纳米细菌及其诱发肾结石形成的体外模拟和动物学模型,讨论了纳米细菌与肾结石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钙化的胎盘组织为例,寻求在钙化组织中分离纳米细菌的最佳方法,以便更多疑似与纳米细菌感染有关的疾病得以准确分离出纳米细菌菌株,并探讨培养和保存纳米细菌的最适宜的条件.方法 (Ⅰ)胎盘钙化组织标本分别用盐酸脱矿与超声振荡脱矿的方法分离纳米细菌,计算其分离阳性率.(2)分离出的纳米细菌分别用细胞培养箱与细菌培养箱培养1个月,利用分光光度计记录两种条件下纳米细菌浓度的变化,并描绘生长曲线.(3)分别用4、- 20与- 80℃冰箱保存钙化组织和纳米细菌,记录纳米细菌分离和复苏的生长状况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 (1)钙化组织用盐酸脱矿更易分离得到纳米细菌.(2)细胞与细菌培养环境下纳米细菌的生长速度并无明显差别.(3)4℃保存钙化组织和纳米细菌对于其分离和复苏都要优于- 20℃和- 80℃.结论 对钙化组织进行盐酸脱矿可以更好的分离出纳米细菌,并且可以在细菌培养箱内培养纳米细菌,新鲜钙化组织标本和纳米细菌可以短时间保存在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牙结石中是否含有纳米细菌及其在牙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ELISA法、免疫荧光染色、透射电镜方法、化学成分分析。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20例牙周病患者的龈沟液和牙结石分离培养物中阳性结果分别为2例、16例。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透射电镜方法检测并观察到牙结石及牙结石分离培养物中均存在纳米细菌,化学成分分析证明了纳米细菌分泌晶体成分同牙结石主要化学成分相同。结论本研究证实了牙结石中存在纳米细菌,并且纳米细菌作为矿化中心参与牙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6.
实验研究发现鸣蝉(Psaltoda claripennis)蝉翼表面特殊的纳米结构可以有效杀死某些附着在其表面的细菌,而且,这种杀菌过程完全是一种物理效应,并不涉及任何化学反应。蝉翼这种特殊的抗菌能力为研制新型抗菌材料提供了依据。作者由蝉翼表面纳米结构对细菌细胞壁形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解释细菌细胞壁在蝉翼表面机械性破裂机制的弹性力学模型。模型中,由细菌细胞壁的拉伸度来确定蝉翼表面纳米结构对细菌细胞壁的影响。分别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在蝉翼表面上的拉伸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细菌细胞壁在蝉翼表面纳米结构上发生的拉伸形变有明显差异,绝大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拉伸度超过其承受能力,可发生机械性破裂。  相似文献   

7.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研究人员日前成功分离出一种表面带有大量微小突起的细菌,由于它们表面的突起具有很强的导电性,用这种细菌制成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更强的发电能力,可在燃料电池的石墨阳极大量繁殖,并在阳极表面构成一层厚厚的导电生物膜。细菌表面的大量突起是一种蛋白质构成的细小纤维,它们如同“纳米级电线”,可通过生物膜传送电流,使用这种细菌制造的燃料电池将大大提高电池的电力输出。  相似文献   

8.
纳米细菌是1988年芬兰科学家CIFTCIOGLU等[1]进行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时,在胎牛血清中发现一种原核微生物。后来KAJANDER将其命名为Nanobacteria,译名为纳米细菌(NB),并申请专利。纳米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矿物质中和生物体内,正常人血清中存在纳米细菌。并且它能感染人类、牛、鹿和其它哺乳动物,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致病原[2]。  相似文献   

9.
随着具有抗菌效应的纳米颗粒被大量报道,纳米颗粒的抑菌杀菌机理也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综述了常见纳米颗粒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当前大多数实验表明,纳米颗粒引起细胞膜的破坏是其抗菌抑菌效应的主要原因,结合已有研究,作者提出,纳米颗粒抑菌杀菌分为四个阶段:同细胞的接触、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及对膜的破坏、胞内杀菌和细菌死亡。文中重点分析探讨了纳米颗粒同细菌细胞膜作用过程中一些待解答的基础性问题。最后通过比较发现,纳米颗粒同抗生素作用方式相异,而与抗菌肽的作用模式相近,细菌对纳米颗粒较难产生耐药性,这对当前治疗耐药菌株的感染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培养与鉴定钙化胎盘中的纳米细菌,为进一步探讨纳米细菌致胎盘钙化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剖腹产手术收集25份钙化胎盘组织标本,通过脱矿、过滤、离心处理,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进行纳米细菌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运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培养物形态。结果 (1)培养3~4周后,对钙化组织培养标本进行观察,发现部分培养管底部出现紧贴管壁生长的白色沉淀物。(2)扫描电镜见纳米细菌为大颗粒成簇分布。(3)透射电镜可见纳米细菌为针状物的聚集体,大小不一。结论首次从钙化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鉴定出纳米细菌,表明其感染与胎盘钙化有关,需进一步研究其矿化机制以及所致钙化对后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活性细菌的快速和原位检测,使用无机碱性双氧水作为"清洁"还原剂,还原制备了一种毛丹状Au@Ag合金纳米颗粒,并将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材料.研究发现:构建的毛丹状Au@Ag合金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和致密的表面纳米毛刺,该结构对细菌表面的吸附能力较强,且不影响细菌的生物活性;构建的毛丹状Au...  相似文献   

12.
方钰文  徐文娇  胡巧  朱奎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11):4275-4281
关于“Bacterial translocation”的研究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国内文献对将“Bacterial Translocation”翻译为“细菌移位”还是“细菌易位”还一直存在广泛争议。为对“Bacterial Translocation”的准确翻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阐明了其研究背景及定义、发生机制及生物学意义;系统总结了国内文献中“细菌移位”和“细菌易位”的使用现状,从中文词义和生物学过程2个角度探讨了“Bacterial Translocation”对应的中文翻译;最终认定翻译为“细菌移位”更准确、认可度更高、更有利于推进相关研究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这种嗜盐细菌与其它嗜盐菌有些不同,它是以正方形形态而著称,有“方块”细菌之称,这类“方块”细菌的“方”之稳定性是由其遗传性而决定的。尽管在25年前英国微生物学家Anthowy Walsby在红海附近富盐池塘中首次发现了这种“方形”细菌,并在实验室里培养了这种叫Walsby氏正方形细菌(长1.5μm);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佝偻病是胎儿出生后就发生的特殊阶段的佝偻病,病因并不十分清楚,迁延不愈会影响小儿骨骼发育和免疫功能。纳米细菌导致的胎盘钙化与小儿佝偻病有关,推测纳米细菌与先天性佝偻病有关。因此诊断和防治纳米细菌感染可能对于先天性佝偻病的预防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纳米中药及常态中药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调整作用。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肠道菌群和肝脏细菌易位检测发现,2种不同粒径的中药均能促进肠黏膜损伤修复,扶植正常菌群生长和控制细菌易位。但纳米中药用量小,且效果优于常态中药,从而节省了中药资源。  相似文献   

16.
美国康奈尔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贾内利斯教授研究小组在美国化学学会最新出版的《生物大分子》杂志上发文称,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可生物降解的“纳米杂交”聚羟基丁酯(PHB)塑料,其分解速度比现在的任何塑料都要快。PHB塑料可由细菌制得,被广泛认为是石化塑料的绿色替代品,可用于包装、农业和生物医药等。由于PHB塑料的易碎性和其生物降解速度难以预测,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商业化的产品,但其实际应用还很有限。贾内利斯教授及其同事对PHB塑料进行了改良,他们将纳米级的黏土颗粒(或称纳米黏土)掺入PHB塑料中,然后和未经改良的PHB塑料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改良PHB塑料的强度明显高于未改良PHB塑料。经“纳米杂交”的PHB塑料在7周后几乎全部分解,而作为其对照物的未改良PHB塑料却看不到分解的迹象。研究人员还发现,通过控制PHB塑料中的纳米黏土掺杂量,还可对其生物降解速度进行精细调控。美发明可加快生物降解的纳米杂交技术@张春鹏  相似文献   

17.
特定细菌的磁性凝集分离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宇 《微生物学报》2004,44(1):119-121
介绍一种对细菌进行直接分离的新模式,以大肠杆菌的分离为例,使用从磁性细菌体内提取的纳米磁珠,在纳米磁珠表面联上大肠杆菌抗体后制成磁性大肠杆菌抗体,以此来结合、凝集并分离细菌混合液中的大肠杆菌。结果表明标本溶液中添加80μg的磁性大肠杆菌抗体,可对105个大肠杆菌进行凝集和分离,处理后标本溶液中其他细菌的浓度无变化。利用此项技术可以快速凝集和分离细菌混合液中的特定细菌。  相似文献   

18.
《生命科学研究》2015,(6):505-511
由受重金属镉污染严重的化工厂土壤中,筛选分离获得两株镉耐受性加强的菌株,菌体长1.0~2.0μm,宽0.5~0.8μm,单个细胞呈杆状,单菌落分别呈淡黄色与乳白色,经鉴定为Enterobacter sp.与Serratia sp.。对所分离细菌的最适生长条件、镉离子最小抑制浓度及抗生素抗性进行了检测和优化,并进一步研究了硫化镉-巯基乙酸纳米颗粒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发现纳米颗粒浓度在150μg/m L时细菌增殖基本停滞;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测试显示纳米颗粒对酶抑制性较Cd2+更为强烈,细胞形态受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9.
细菌间的通讯与细菌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之间可以通过分泌和感应特定的信号分子进行“通讯”,帮助细菌判断环境中同类细菌的数量,决定自身的生长和基因表达以及毒力因子的产生。细菌的这一功能称为“数量阈值感应”。数量阈值感应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密切关系。也可以成为控制细菌致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电荷转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迄今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其争论焦点是蛋白质在生物电荷转移过程中是否提供特殊的电子传递通道或者是仅仅作为普通的有机介质。应用飞秒时间分辨瞬态吸收光谱研究由光合细菌天线分子和平均粒径为8nm的TiO2组装而成的超分子系统中长程电荷转移,晶体结构研究表明,光合细菌天线分子具有由多个α-脱辅基和β-脱辅基蛋白跨膜螺旋构成的双层空心柱面体结构,其中α-脱辅基蛋白跨膜螺旋构成的小环状体套于β-脱辅基蛋白跨膜螺旋构成的大环状体中,小环状体的空腔直径约为3.6nm。光合色素细菌叶绿素和β-胡萝卜素分子处于两环之间。细菌叶绿素距离外周胞质膜最近,预计为1nm。本研究试图将TiO2纳米颗粒部分装入光合细菌膜蛋白的腔体中,探讨细菌叶绿素与TiO2纳米颗粒间进行的光致长程电荷转移,进而揭示蛋白质在电荷转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实验观察到细菌叶绿素B850在LH2/TiO2中的基态漂白恢复的时间常数明显地比在LH2中短,应用长程电荷转移模型。将蛋白质视为普通介电媒体。由电荷转移速率推算得到细菌叶绿素与TiO2纳米颗粒最近表面的距离为0.6nm。表明TiO2纳米颗粒已经成功地部分装入光合细菌天线分子的空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