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细石器的特征和它的传统、起源与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远古人类使用的打制石器,一般地说,在发展过程中是从大变小的;特别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起,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出现了被称为“细石器”的细小石器。细石器在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许多地方都发现过。在欧洲发现的以“阿齐尔-塔德努瓦文化期(Azilian-Tardenoisian)为代表,石器的特征主要是器型为几何形——斜方形、不等边三角形和新月形等。当时的考古学家相信,这一文化盛行于旧石器时代结束和新石器时代开始阶段,从而把这一文化时代称为“中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是人类肢体的延伸,是人类得以有效生存的基础.远古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制作工具的材料以石头为主,较晚的时期出现了骨、角等材料,也有可能使用其他易腐烂的木头、藤条,等等.由于其他材料易腐朽而难以保存,古人类遗留下来的大量石器成为考古学研究者的主要分析材料,他们以此探求古代人类的行为和生计方式.  相似文献   

3.
哈民忙哈遗址以发现大量凌乱堆弃的人骨而闻名,了解当时生产方式、文化生态关系对于了解史前灾难的原因很有意义。通过石器工具组合的功能分析,可以较清晰地了解到,其石器组合缺乏真正的农耕工具,当时人们依赖的是一种以狩猎采集兼营农业的生产方式,强调植物根茎与坚果的利用。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与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则进一步了解到,哈民忙哈先民利用了一个从前很少利用的农业边缘环境,他们选择了一种与其经济基础不相宜的集中居住模式,这为史前灾难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4.
辽宁营口金牛山远古人类洞穴遗址,自发现以来,旧石器考古工作者已经进行了六次发掘。据前五次发掘统计,除了获得一大批哺乳动物化石、石器、骨器、烧骨和灰烬外,更重要的是出土了五十余件珍贵的人类化石。这些发现,为研究我国远古人类的发展历史和当时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近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和考古爱好者对此极为关注,经常来信询问,这对我们是莫大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我们谨借《化石》杂志一席之地,根据我们自始至终参加发掘工作的体会,向大家扼要介绍金牛山这一重要遗址发现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5.
《周口店——“北京人”之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4月出版),是一本介绍世界著名的“北京人”的通俗读物。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北京人”化石的发现和发掘经过;“北京人”洞穴堆积的概况和年代;他们的体质特点及其在人类进化上的位置;“北京人”所使用的石器、骨器和用火遗迹;他们的生活情景;我国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新发现。这本书将读者带到了我们的远古祖先劳动、生活的环境之中,使你从中了解北京人如何战天斗地的情景。本书叙事生动、通俗,能反映科研新成果。例如,“北京人”时代的冰川作用,  相似文献   

6.
今年12月2日,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五十周年。北京猿人曾在北京西山脚下周口店的龙骨山中沉睡了几十万年。直到本世纪廿年代,他的存在才被揭晓。北京猿人化石的意外发现,在当时震惊了中外科学界。那么,这一远古的人类祖先是怎样从酣梦中被唤醒过来的呢?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的发掘队从1954年9月22日到11月12日在山西省襄汾县丁村发现了三枚人类牙齿的化石和二千多件石器,以及三十多箱包括至少26种脊椎动物的化石。这一发现,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将有重要贡献。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的研究确定:这个丁村化石人,是属于黄土时期以前和泥河湾时期以后在汾河下流居住的原始人类。它的地质时代,和北京附近周口店所发现的“中国猿人”的时代大致相同。经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主任杨钟健换算结果,认为这是大约十五万年到六十万年前的原始人类。据人类学家吴汝康的初步观察,丁村化石人比“中国猿人”较为进步。这种人使用的石器,用一种黑色的火成岩制成。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研究员裴文中的初步研究,认为石片制作方法简单,形式很原始。和这种人类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犀牛、象、牛和马的化石。(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8.
曹明明 《化石》2005,(2):16-17
考古,简单的说就是通过研究古代人类留下的生活遗物、遗迹、遗址等,来复原他们当时的生活状况。但是有人曾经说过,古代人类能够遗留下来的东西仅占当时他们所拥有的1%,而被我们考古工作发现的仅仅是这1%之中的1%。如何通过这些少之又少的痕迹复原当时复杂的人类活动呢?考古学家们动用了各种方法。微痕,就如同警察手中所持的放大镜一样,为我们展现当时生活生产场景增加了一个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我们要研究人类起源,不能不探究远古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而这不能仅依靠人类化石本身,还必须研究人类化石发现的地层、动物群、植物群及周围第四纪地质,借此来确定当时的古地理和古气候。从我国一些古人类化石发现地点来看,作者认为,远古人类居住的地点,有个共同点,即对于居住环境有一定的选择性。一个总的倾向是,喜生活于森林及草  相似文献   

10.
<正>在野外生存中,学会利用大自然提供的材料制作必要的工具,可以极大提高生存的机会。怎样制作石器工具在现代出土的人类原始的工具中,石器占了很大的比例。在野外生存时,我们可能就处在原始人的生活条件中,所不同的是,我们比他们  相似文献   

11.
张森水 《人类学学报》1986,5(4):392-395
美国伊利诺州大学人类学系基利(LawrenceH.Keeley)博士著的《工具使用的试验鉴定——微磨损分析》一书于1980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称这本书“是1972年至1977年间在牛津大学所做的旧石器时代工具功能研究的一个节要”,实际上是基利多年从事石器使用试验鉴定——微磨损分析的总结。书中所记述的、大量的石器使用的试验研究,原本是为研究英国旧石器时代早期几个地点出土的石器功能提供背景资  相似文献   

12.
陈淳 《化石》1992,(2):2-3
人类历史长河的百分之九十九是旧石器时代,在这段漫长时间里,人类留下的大量活动证据是打制的石器工具。长期以来,在考古研究中,这些石器常常被赋予种种功能性名称,如砍斫器、刮削器、雕刻器等等。这些名称虽被广泛采用,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石器的确切用途。在过去三十年中,一些史前考古学家对这种分析方法日益感到不足,从而导致了一种微磨损分析方法的产生。这种方法采用高倍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来观察史前人类在使用石器时留下的各种细微痕迹。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否存在过更早的人类? 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者与古人类学工作者一样,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即人类的文明到底有多久?!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没有掌握足够的科学资料是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的。而这些科学资料却来源于必要的地质条件以及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才能获得。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的引进,早期人类化石及石器的不断发现,逐步地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一些人也已经不拘于原先的一孔之见,而跟着时代的潮流改变其看法。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后,由于我国周口店北京人及其制作的工具——石器的大批出土,使人们认识到人类的文明已达五十万年之久。1959至60年,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东非人”、“能人”和石器的问世,将人类的文化历史向前推进到175万年。1969年,以理查德·利基为首的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考察团在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接壤的特卡纳湖东岸的库彼福勒地区,于一层  相似文献   

14.
滴滴涕 ( DDT)的化学名称是“二氯二苯三氯乙烷”,最早由 1个德国化学家于 1874年合成 ,可是直到1939年才有人发现它具有杀虫的威力。DDT即刻被推崇为消灭害虫和昆虫传染性疾病的灵丹妙药。发现者瑞士的保罗·穆勒也因此被授予诺贝尔奖。DDT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开始被使用 ,无数的军人、难民和战俘曾被喷洒过 DDT,预防蚊子。当时认为 ,既然这么多人被喷过 DDT都没有什么大问题 ,该杀虫剂对人类应该是无害的。正是由于这个因素 ,50年代在农业生产方面便大量使用 DDT,以减少虫害 ,提高产量。同时在一些热带国家为了控制疟疾和黄热病等…  相似文献   

15.
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新材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当中,水洞沟遗址发现较早,在文化分期上常常把它列入旧石器时代中期。水洞沟遗址最初是法国人德日进等于1923年发现和发掘的。由这个遗址采集到的动物化石有犀牛、鬣狗、羚羊、黄羊、野牛、焉和鸵鸟;文化材料中有烧骨和石器;石器材料的数量达300公斤,文化时代被定为莫斯特期或奥瑞纳早期。全部石器材料最后由法  相似文献   

16.
骨胳与伤病     
不知是什么原因,许多人都认为,古代人要比现代人健壮。有不少原始人类的生活复原图,都有意无意地反映出这种想法。现代人患有许多种疾病,其中不少是所谓的“文明病”,认为这是现代生活方式所带来的恶果。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7.
从棍棒到耒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谈到人类的原始工具,往往只提石器和骨器,对于使用广泛的木制工具则谈得很少,有时甚至被忽略了。这是因为木质容易腐烂,不能大量保存下来。如果调查和收集一下民族学资料,我们就会发现,在人类发展史上木制工具出现很早,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现在让我们从最古老的一种工具——棍棒谈起吧!  相似文献   

18.
1912年12月1 8日,道森和伍德沃德在伦敦地质学会上宣布,他们发现了古人类化石——道氏曙人。化石发现于苏塞克斯郡皮尔唐村附近的砾石洼地里,所以又称它为皮尔唐人。当时,大英帝国正处于向外扩张的时代,认为人类进化史很久远的观点还是一种新思想,这一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韩国石叶组合的区域特征,并在近期研究的基础上对人类向朝鲜半岛的迁移进行了概述。除了西伯利亚的阿尔泰地区等及华北的水洞沟外,石叶组合在东亚地区的旧石器遗址中十分罕见。1990年底,韩国密阳市的Koreri遗址发现了一个典型的石叶石器工业遗存。在过去的十年间,韩国还发现了数个重要的遗址。朝鲜半岛的砾石石器工业一直持续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较早阶段,而在大约40kaBP,朝鲜半岛出现了石叶组合。在这些典型的石叶地点中,未发现大多数种类的重型工具。这些特征表明,朝鲜半岛的石叶工业可能是人类迁移的结果。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韩国的石叶工具工业在25~10 kaBP被细石叶工业取代,相反,这两种文化可能是由移居朝鲜半岛的不同人群产生的,在细石叶的使用用群体迅速扩散到整个朝鲜半岛时,石叶工业仍然延续,在25~15 kaBP的时间里与细石叶工业并存。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现代人类起源、演化和适应理论问题的看法。中国作为东亚一个幅员辽阔的地理区域,已经成为这项研究的热点地带。来自该地区新的人类化石和石器组合对基于非洲和欧亚大陆西部记录构建的“现代人出自非洲说”(Recent Out-of-Africa)提出了挑战。新的古人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现代人出现于约100 kaBP的中国南方,可能(至少部分)是由那里的土著居民演化而来。一些古老型智人表现出了与早期古人类镶嵌或过渡性的体质特征,并可能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杂交混合。同时一些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器表现出了早期现代人类技术和行为的复杂性。中国北方的小石片石器主工业和南方的砾石石器主工业贯穿于整个更新世,然而从约40 kaBP开始,石叶技术开始出现在中国北部,紧随其后的是这些地区骨制工具和个人装饰品的出现,这表明,更新世晚期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与我国北部可能存在着紧密的文化关系,东北亚地区可能存在着由西北向东南的迁移路线。人类化石和考古学证据表明,中国现代人类起源和适应的过程与机制可能与欧亚大陆西部有所不同。本文对有关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考古学研究所取得的新发现和进展进行了总体回顾,从考古学角度阐述了对相关重要学术问题的看法,并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