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遗传栽培研究室联合辑译的“达尔文主义基本原理”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一版发行以後,因为该书内容丰富和论点的正确不久即行售罄。这说明中国生物学界急需这样的参考书。生物学通报(本年5月号)曾刊载过一篇张宗炳教授的“达尔主义基本原理上册”一篇书评。可是此书评的某些论点是不正确的,本刊处理此书评也是不够审慎的。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为了此书再版能成为更好的书籍,特在本年6月11日邀请各有关方面及专家举行座谈会,到会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2.
华人梯航至沙捞越,先后经历了五度政权转换及种种歧视待遇,孕育其刻苦奋斗,征服环境的生存意识。这种蕴含社会达尔主义的世界观无疑是一柄熔铸发展与破坏的双面刃。其正面价值在于强化华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助益沙捞越各方面发展;毋庸讳言,此意识下的发展及现代化,也损害了原始生态与自然风貌。沙捞越的河港正处在中国—婆罗洲"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16世纪已存在颇具规  相似文献   

3.
糖皮质激素非基因组效应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皮质激素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其经典作用途径为“基因组机制”,通过调节基因转录发挥作用.近年来,其“非基因组机制”在生理和药理学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在这一作用途径中,可能有多种受体、激酶、信号分子的参与,“基因组机制”和“非基因组机制”间还可能存在交互调节,对非基因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走近达尔文(1)--《物种起源》与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征 《化石》2004,(4):7-8
1859年达尔《物种起源》一书首版面世,首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了达尔自己的进化论思想,书中引用了很多古生物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详实可信,使科学的进化理论第一次在宗教神学所包围的大的社会环境下旗帜鲜明地被确立下来,不再是以前较软弱、不够完善的理论假说或思想萌芽了。此后,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接受了达尔的进化思想,并使之不断发展、完善,产生了系统的进化理论体系——达尔主义。  相似文献   

5.
DNA在转录中只以一条链为模板,而另一条链不转录。对这两条链在不同的科学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称呼。60年代,称有转录功能的一条链为“转录链”,称另一条链为“无意义链”或“非转录链”。“无意义”的名称不尽符合生物进化原理,经过亿万年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生物,其体内结构都是有意义的,有的只是  相似文献   

6.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4):I0003-I0003
“我们发现了新生儿脑积水背后的潜在分子机制,”文章第一作者,爱荷华神经科学研究生CalvinCarter说。”我们通过一种FDA批准的药物来靶标有缺陷的信号通路,成功对这一疾病进行了非介入性治疗。”  相似文献   

7.
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古墓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年。墓中内棺里的女尸半身浸泡在略呈红色的水里(简称“内棺水”),外形基本完整。这是世界考古发掘工作中一项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转来的非无菌采样之少量“内棺水”样品呈橙黄色、透明,粘度与水相近,pH5.0,有特殊酸臭气味。  相似文献   

8.
引起神经元“非周期敏感现象”的分岔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发现神经元平均发放率变化率在放电脉冲序列串(ISI序列)呈非周期节律时普遍大于ISI呈周期节律时的平均发放率变化率,称为“非周期敏感现象”。以HR神经元模型和胰腺β-细胞模型为例,在合适的参数改变量作用下观察到了“非周期敏感现象”,并进一步讨论了平均发放率变化率与ISI序列动力学性质的关系。发现当ISI序列经历混沌-周期分岔时“非周期敏感现象”表现明显,尤其在ISI序列经历从混沌到嵌入在混沌中的周期窗口的分岔时表现最为显著。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周期窗口在整个混沌带中所占测度较大,故混沌.周期分岔及从混沌到嵌入在混沌中的周期窗口分岔是引起神经元“非周期敏感现象”的一种重要动力学机制。实验结果支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9.
梁丛诫主编的《为无告的大自然》是自然之友书系读物一书 ,由百花文艺出版社于 2 0 0 0年出版。它是一部由非生态、环保等专业的人员编写的 ,以生态伦理和自然为主题的著作。全书分九章 ,36万字 ,包括“与自然为友绿色理念” ,“血染长江源绿色行动” ,“血染的希望环保人物” ,“为无告的大自然请命绿色散文”等精彩的篇章 ,系统地反映了“自然之友”这一民间环保团体六年来走过的历程 ,是她的理念、主张和行动的一个缩影 ,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一代环保志愿者的心声和脚步 ,是一部既有社会价值又有学术价值的宝贵文献。对于我们这些从事生态学…  相似文献   

10.
在“博物教学法”杂志里曾经刊载过一系列的文章,都是演示动物实验的,其中有些是学生预先准备好了的条件反射。考虑到这一点,我在这篇文章里仅只是讨论“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一题的课堂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方法。在这一课题里,将综述并加深学生关於反射的一系列的观念,这些都是他们早在动物课程及人体解剖生理前些课中获得的。如在“有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课题中,我演示过青蛙的防禦反射及放映过“反射”的影片,以丰富学生关於反射的概念。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器官、新陈代谢及教学大纲中其他课题时,曾极力地注意到各种器官活动的神经调节作用;顺便摆一些具体的实例上分析了人类的非条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免疫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侵入的一种防御能力。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及特异性免疫2个部分。哺乳动物的天然免疫系统在保持机体与非致病性微生物共生的同时,还具有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这一敏感的调控网络保证了机体基本状态的稳定。种系编码的非特异性受体的发现是免疫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其中Toll样受体(TLR)和Nod样受体的表达可见于多个生物门,TLR的发现奠定了“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s,PRR)”与“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  相似文献   

12.
《生命世界》2006,(10):109-109
如果你在南中国海边看见一种似虾非虾,似蟹非蟹,有着蓝色血液的“丑八怪”,一定不要惊奇,它就是人称“马蹄蟹”的一种与三叶虫同样古老的动物——海鲎(hou)。海鲎的祖先出现于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爬行动物尚未崛起,原始鱼类也刚刚问世。而随着沧海桑田的转变,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海鲎从四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获得了“活化石”的美誉。  相似文献   

13.
采后两种不同果肉类型油桃软化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软质油桃“秦光”和非软质油桃“阿姆肯”为原料,研究了果实软化过程中果实硬度和果实软化相关酶活性变化。在果实硬度迅速下降期淀粉酶和蔗糖酶活性较高,以后酶活性下降。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在果实软化前期活性很低,只在要果实呼吸跃变期这两种酶活性才明显升高。果胶果酯酶活性极低而且变化不大。“秦光”油桃的这几种酶酶活化性“阿姆肯”高,因而果实软化较快。  相似文献   

14.
“物种与物种形成问题的讨论”在苏联已经热烈的展开,吸引了各方面的专家参加这一在生物学上带有根本性质问题的讨论。自从这一讨论的情况介绍到我国后(科学出版社已出版了九集的“关于物种与物种形成问题的讨论”),也立即引起了我国生物科学工作者的重视与注意。最近纷纷发表意见,参加讨论。能够在解决生物学上这一带有根本性质的问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王孟本 《生态学报》2003,23(9):1910-1914
“生态环境”这一汉语名词是我国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术语之一,但同时也是较有争议的术语之一。据分析,它在我国的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最初是从俄文“зкотоп”和英文“ecotope”翻译而来。但是“生态环境”这一汉语名词目前已经基本脱离了“母体”,与“зкотоп”和“ecotope”的联系很少。我国已经普遍将“生态环境”与“ecological environment”作为汉英、英汉双向对照名词。以生物为主体,“生态环境”可以定义为“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的综合”。以人类为主体,它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影响的自然因子的综合”。这一名词可以作为生态学的规范名词来使用。  相似文献   

16.
《生物磁学》2012,(3):I0002-I0002
近日来自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Genome Institute of Singapore)的科学家们在新研究中找到了可能引发非小细胞肺癌的“罪魁祸首”。这一研究发现为肺癌药物的研发开创了新的途径。相关研究论文于2012年1月5日在线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  相似文献   

17.
黄瑶  吴乃虎   《生物工程学报》1996,12(2):119-123
以小米(Setaria italica)为材料,克隆了含有叶绿体psbA基因的2.2kb EcoRⅠ片段,测定了该基因5'末端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显示psbA基因5'末端非编码区存在着与原核类似的启动子结构,其“-10”区的序列为TATACT,与原核生物“-10”共有基序(Consensus motif)仅相差一个核苷酸;其“-35”区的序列为TTGACA,与原核生物“-35”共有基序完全相同。另外,在“-10”区和“-35”区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类似真核启动子结构的“TATATA”保守序列。这些结果表明小米psbA基因的启动子既具有原核的特征又具有真核的特征。小米psbA基因的mRNA前导序列长87bp,与高粱完全一致,而比水稻多出了“CTATTTT”7个核苷酸,比小麦、大麦和黑麦多出了“TTTT”4个核苷酸。因此推测在禾本科的C_3和C_4植物之间,psbA基因mRNA前导序列区的差异可能具有普遍性。计算机分析结果显示,以上6种植物的psbA基因mRNA前导序列区内均能形成小的茎环结构,而且这段“CTATTTT”额外序列恰好位于茎环结构中,造成了6种植物间茎环大小的差异。这一小的二级结构可能对psbA基因的表达调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小米(Setaria italica)为材料,克隆了含有叶绿体psbA基因的2.2kb EcoRⅠ片段,测定了该基因5'末端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显示psbA基因5'末端非编码区存在着与原核类似的启动子结构,其“-10”区的序列为TATACT,与原核生物“-10”共有基序(Consensus motif)仅相差一个核苷酸;其“-35”区的序列为TTGACA,与原核生物“-35”共有基序完全相同。另外,在“-10”区和“-35”区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类似真核启动子结构的“TATATA”保守序列。这些结果表明小米psbA基因的启动子既具有原核的特征又具有真核的特征。小米psbA基因的mRNA前导序列长87bp,与高粱完全一致,而比水稻多出了“CTATTTT”7个核苷酸,比小麦、大麦和黑麦多出了“TTTT”4个核苷酸。因此推测在禾本科的C_3和C_4植物之间,psbA基因mRNA前导序列区的差异可能具有普遍性。计算机分析结果显示,以上6种植物的psbA基因mRNA前导序列区内均能形成小的茎环结构,而且这段“CTATTTT”额外序列恰好位于茎环结构中,造成了6种植物间茎环大小的差异。这一小的二级结构可能对psb…  相似文献   

19.
“中性说”是非达尔文主义的吗?马刚(第四军医大学生物教研室,西安710032)木村资生等人提出的“中性说”因直接违反了达尔文主义的核心一“自然选择说”,而被认为是作达尔文主义的.并由此引起了一场反对和维护达尔文主义的长时期的论战。迄今,论战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20.
血液流变学及其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血液流变学作为生物流变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构成血液循环的血液和血管的流动和变形的科学。液体的流动和变形的特性,即流变性一般是通过粘度这一最常用的物理量来反映和量度的。人体血液作为一种液体,其粘度的特点是与切变应力或切变速度的变化有关。这说明人体血液与水等一般液体不同,是属于非牛顿液体。人体血液的粘度属于非牛顿粘度的最主要原因是在于血液内含有红细胞。因此,在各种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冠心病、镰形血红蛋白病和糖尿病时,构成血液的各种微观组成成分的改变,主要是红细胞的一系列特性的改变,不仅是引起血液粘度异常的最直接因素,而且也是导致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以及组织或器官的缺血、缺氧和功能、代谢失调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的基础。流变学(Rheology)作为物理学力学的一个分支,是在流体力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流变学一词是1929年由 Bingham 第一个提出来的。“Rheo”一词系来源于希腊文的“ρεo”,具有流动的意思。因此,按其原意来看,这门科学应称为“流动学”或“流的科学”。但是,鉴于物体的流动与物体的变形有着互为因果、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即物体的变形是形成物体的流动的基础,而物体的流动是物体的变形在时间上的连续。因此,更正确地讲,这门科学是研究物体的流动和变形的科学,简称“流变学”。研究与生物机体以及人体的许多重要生命活动过程有关的这一部分流变学,叫做生物流变学。近年来,在生物流变学中,号门研究与循环血液有关的流变学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并已成为生物流变学的一个独立分支——血液流变学。更详细地讲来,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性质和凝固性质、血液有形成分,主要是红细胞的粘弹性和变形以及心脏、血管的粘弹性和变形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