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有鳞杜鹃叶背鳞片显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国产有鳞杜鹃57个种的叶背鳞片显微形态特征;比较了髯花杜鹃组与杜鹃组中22个亚组叶背鳞片的显微形态特征;依据鳞片脐的直径与边缘宽度比,边缘形态及其他特征,可分为五大类型;圆鳞片、大脐鳞片、小脐鳞片、放射状鳞片、红色厚鳞片,其中前三个还可分为10个小型。讨论了鳞片演化的趋势:(1)小圆鳞片是最原始的,小脐深裂鳞片是最进步的;(2)脐演化方向是大→小脐;(3)边缘演化方向是无边缘→有边缘、全缘→  相似文献   

2.
在白垩纪中期(~100 Ma)缅甸琥珀中首次报道了蕨类植物鳞片化石。该鳞片化石为基部着生,鳞片细胞壁均存在不同程度加厚,为筛孔状鳞片类型。根据最新的现代蕨类植物系统发育树,结合鳞片的演化趋势及鳞片化石的形态解剖特点分析,认为该鳞片化石来自真水龙骨类。这一发现表明真水龙骨类在白垩纪中期就已经出现了多样性分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兰州百合鳞片埋培繁殖的最适温度和鳞片层次,解决兰州百合种源不足、繁育周期长的问题,该文以兰州百合鳞片为材料,采用温度(20、25、30℃)和鳞片层次(外层、中层、内层)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二因素对兰州百合鳞片埋培繁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鳞片疑似发病率、分化率及小鳞茎分化数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温度处理及各鳞片层次对鳞片疑似发病率、分化率及小鳞茎分化数的影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果表明:(1)温度越高,鳞片的疑似发病率越低,在埋培2周时,20℃处理下疑似发病率最高(38.67%),30℃处理下最低(10%);各层次鳞片的疑似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外层中层内层。(2)在25、30℃处理下,小鳞茎分化率最高,埋培结束(6周)时分别为91.33%、90.89%;中层及内层鳞片小鳞茎分化率极显著高于外层鳞片。(3) 30℃处理下鳞片形成小鳞茎数最多,在埋培6周时达到每片2.00粒;同时中层及内层鳞片小鳞茎分化数显著高于外层鳞片。综上结果表明,兰州百合鳞片埋培繁殖以选用中层(3~4层)、内层(5~7层)鳞片在25~30℃条件下繁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细叶百合无性繁殖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以栽培的2 年生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鳞茎为扦插材料, 将鳞茎分内、中、外三层剥取其鳞片, 观察鳞片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基质中的扦插生小鳞茎的效果。扦插40d 时, 鳞片基本枯萎, 此时的实验结果是:①影响扦插效果的重要因子是温度和光强, 25℃高温避光生鳞茎最佳;其次是鳞片位置, 中鳞片和外鳞片好于内鳞片;基质对扦插影响不大。②每百鳞片生小鳞茎数和小鳞茎直径呈正相关。③相同条件下, 相同部位的刀切鳞茎段所产生小鳞茎数量明显高于手掰的整片鳞片, 这一现象至今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5.
珍珠鳞金鱼(Carassius auratus)是一种名贵的金鱼品种。为了解该品种金鱼的鳞片变异机制,本文采用H.E染色以及硝酸银法和Mallory三色法特殊染色对皇冠珍珠与兰寿金鱼鳞片的组织学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皇冠珍珠比兰寿鳞片中央部分明显增厚;2皇冠珍珠鳞片纤维层中胶原纤维排列比兰寿鳞片疏松且无规则;3皇冠珍珠鳞片纤维层中充满了疏松结缔组织基质和细胞。珍珠鳞金鱼鳞片的变异为其鳞片下层纤维层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按蚊属按蚊亚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勐朗按蚊Anopheles(A.)menglangensis,新种(图1~9) 雌蚊一中型。喙及触须有一致深棕色鳞片,无白环及浅色鳞片。喙及触须显著长,喙基部鳞片粗糙,触须由基部至尖端均显得粗糙(图5)。头顶部有浅色长鳞片及长毛,枕部有直立叉状深棕色鳞片。触角的皮肤及毛均比雄蚊深,呈深棕色,球节肤色黄,无明显的扁平鳞片。  相似文献   

7.
鳞片是蕨类植物体表常见附属物,是蕨类植物非常显著的分类学特征。凤尾蕨科(Pteridaceae)在蕨类植物系统发育中的位置关系多次发生了变化,不同学者对该科中包含的类群也有着不同的观点。通过对该科76种植物的鳞片进行取材,利用解剖镜观察拍照,对各属鳞片特征进行描述。结果显示,鳞片特征在不同的属和亚科之间具有明显的形态差异。用GenBank数据库中的rbcL基因序列对所研究物种进行系统发育重建,并对鳞片的边缘特征和筛孔类型进行祖先性状重建,结果表明,全缘型鳞片和均质型鳞片是凤尾蕨科鳞片的祖征性状,非全缘类型和透明筛孔类型的鳞片是在后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特征。此外,透明和不透明类型的筛孔其形成可能与蕨类植物生活环境中的光照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鳞片是蕨类植物体表常见附属物, 是蕨类植物非常显著的分类学特征。凤尾蕨科(Pteridaceae)在蕨类植物系统发育中的位置关系多次发生了变化, 不同学者对该科中包含的类群也有着不同的观点。通过对该科76种植物的鳞片进行取材, 利用解剖镜观察拍照, 对各属鳞片特征进行描述。结果显示, 鳞片特征在不同的属和亚科之间具有明显的形态差异。用GenBank数据库中的rbcL基因序列对所研究物种进行系统发育重建, 并对鳞片的边缘特征和筛孔类型进行祖先性状重建, 结果表明, 全缘型鳞片和均质型鳞片是凤尾蕨科鳞片的祖征性状, 非全缘类型和透明筛孔类型的鳞片是在后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特征。此外, 透明和不透明类型的筛孔其形成可能与蕨类植物生活环境中的光照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东方百合鳞片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东方百合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 6-BA 1.0 NAA 0.5 2,4-D 1.0;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1.0 NAA 0.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 NAA 0.2.3个品种外部鳞片和中部鳞片的分化能力大于内部鳞片;同一个鳞片上段鳞片的分化能力最差,下段最强;每块鳞片分化不定芽数也是上段最少,下段最多.  相似文献   

10.
胭脂鱼鳞片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从新  白艳 《动物学报》1993,39(4):441-442
鳞片的数目和形态特征常作为鱼类分类的特征之一,也是年龄鉴定和生长状态分析的重要材料。对鱼类鳞片形态特征的研究早就受到广泛注意并在继续深入进行。自七十年代将扫描电镜技术应用于观察鳞片表面结构特征以来,已对近三十种鱼类的鳞片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其中包括我国的淡水鱼类鲤亚科的几个种。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出鳞片表面结构的亚显微特征在探讨鱼类系统发育和区别疑难种类上具有一定意义。为丰富我国鱼类鳞片表面亚显微结构资料和满足教学需要,我们对长江中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 Bleeker 鳞片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