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河南下王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山西朔州汉代遗址和大同市郊北魏朝代遗址的人类骨骼一疾病:强直性脊椎炎,初上计,其人群发病率与美洲玳的群基本相似,但骶额融合的比例,以女性多于男性而区别于美洲人群。这是我知时代较早的一种骨骼疾病。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人类麻风病和梅毒病的骨骼例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记述了从中国不同时代考古遗址出土的人类麻风病和梅毒病骨骼标本的若干宏观病理特征,通过与国外资料对比,认为麻风病和梅毒病已经在秦汉时期的中国居民中传播,但是,目前至少还没有找到可靠病骨例证来证实麻风病和梅毒病均起源于中国。 相似文献
6.
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各种不同的植物因其不同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被比附、神化而被赋予不同的意蕴和文化内涵,成为古代礼仪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应用于我国古代各类礼仪活动中的植物进行系统地梳理,重点探析了古代祭祀礼仪植物、古代丧葬礼仪植物及古代生活礼仪植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7.
说到图腾,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龙图腾”、“狼图腾”等文化现象。在这里,龙与蛇,甚至包括狐狸、猫头鹰等动物被赋予了象征性含义,代表了人类或某一民族的某种个性、某种精神。比如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狼则隐含了勇猛、顽强的个性和集体、协作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8.
说到图腾,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龙图腾”、“狼图腾”等文化现象。在这里,龙与蛇,甚至包括狐狸、猫头鹰等动物被赋予了象征性含义,代表了人类或某一民族的某种个性、某种精神。比如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狼则隐含了勇猛、顽强的个性和集体、协作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9.
10.
11.
简要论述了现时中国部分常见农作物.在古代引入中国的时期和当时的经济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外来农作物的引入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在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的先人们经过长期劳动实践和调查研究,很早就对生物物种、生态环境及遗传的多样性有了较多认识,并记述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他们还通过发展农牧业、合理利用和管理生物资源以及建立各种形式的保护地和园林等,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随着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资料不断出现,刻划在文字起源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但对刻划的分类、其表意特点、与文字的关系等,学术界至今在认识上仍存在着较大分歧。早期刻划的发现八十年代中期,在法国多德根地区的罗斯冰河保留层,曾发现一块牛肋骨上有几条被有意识刻上的曲线,距今约10.7万年。这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远古时代人类刻划痕迹。根据被刻划材料的质地,粗略地可分为硬质和软质两大类。前者如骨、牙、石、竹、木等,后者有沙、土、皮肤等。虽然一般说来,硬质材料保存的年代较为久远,但也不是绝对如此,比如在泥块和陶…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2007年7月25日至30日,由法国古人类学研究所(IPH)和欧洲史前研究中心(CREPT)主办的"早中更新世手斧文化:和谐概念的诞生"国际学术会议在法国南部的东比利牛斯省(Pyrénees-Orientales)佩皮尼昂市(Perpignan)的托塔维尔(Tautavel)召开.此次会议由古人类学研究所Henry de LUMLEY教授召集并主持,来自29个国家的15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长久以来我们中国人就自称是龙的传人。有首歌“龙的传人”在世界上传播,前一段时间在媒体上对龙争论不休。其实,对于什么是“龙”?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原因是缺少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据邓拓先生《中国救荒史》中统计,中国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59年的2155年间发生的5258次灾害中,水灾1037次,旱灾1035次,位列所有灾种的前两位。两大灾害中,较之重大水灾常造成瞬间爆发性破坏相比,重大旱灾则往往绵延数年而对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持久性的破坏,因此也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