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小板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参与正常的止血,防止损伤后血液丢失。在临床治疗中,血小板的输注频率仅次于红细胞,是现代成分输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和/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出血,并且已成为各种血液病及肿瘤患者放、化疗的有效支持疗法[1],可以降低血液病患者及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因血小板减少而导致出血致死的死亡率。但是随着血小板的大量使用,血小板输血反应日渐增多,特别是血小板输注无效(refractoriness to platelet transfusion,RPT)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30%-70%。产生原因包括免疫性因素和非免疫性因素。处理措施主要是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尽量减少输血次数,控制感染和发热,开展血小板组织配型为患者选择适用的血小板,提高输注疗效。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中占有核心地位。大多数研宄认为胰岛素有直接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且主要是通过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增加血小板内cGMP水平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前已经发现血小板也会发生胰岛素抵抗。而且血小板发生胰岛素抵抗可能存在多个环节。本文主要探讨胰岛素和血小板L-Arg/NO系统间的关系厦胰岛素抵抗时血小板L—ArGNO系统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减少症至今尚无特效约。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化疗后往往由于血小板过低而中断治疗;骨髓患者也常常出现同样问题。巨核细胞的血小板生成受多方面因素的控制。其中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m,TPO)是调节巨核细胞成熟,促进血小板生成的重要因子,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一种很好的潜在药。目前。国外重组TPO(rTPO)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国内未见报道。为配合rTPO的研究,特制备血小板缺陷型血浆。血小板最低值时。血浆TPO活性最高。文献已报道了用抗血小板抗体或用~(137)Csγ射线照射引起动物血小板减少的方法。我们采用~(60)Coγ射线照射引起动物血小板缺陷以刺激TPO的产生,进而制备有促进血小板增生活性的血浆即TPO。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是巨核细胞产生的无核细胞碎片,其主要功能是参与凝血和止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临床证据表明,血小板还参与并促进了肿瘤转移。当肿瘤细胞从原位肿瘤组织脱落进入血管后,血小板是其第一个接触到的宿主细胞。作为肿瘤转移微环境中的重要成员,血小板与肿瘤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一方面,肿瘤细胞能通过诱导血小板活化和聚集来调节血小板功能;另一方面,血小板能够通过直接接触和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方式,促进肿瘤转移。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血小板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促进肿瘤转移:1)降低血液流体剪切力对肿瘤细胞造成的机械损伤;2)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3)促进肿瘤细胞在血管内的迁移和停滞;4)促进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5)促进肿瘤细胞外渗;6)构建适合肿瘤细胞生存的转移生态位。因此,靶向血小板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成为潜在的肿瘤治疗策略。本文以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为基础,综述血小板在肿瘤转移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以及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冻结速率对血小板冷冻干燥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冻干燥法是使血小板能够长期保存的一种理想方法。冻结过程对血小板的冻干保存至关重要。采用梯度降温、搁板预冷、液氮冻结等三种冻结方式,研究了冻结速率对血小板冷冻干燥保存恢复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搁板预冷的方式冻结并干燥的血小板复水后的恢复率最高,达到(93.0.2)%,此时的冻结速度约为10℃/min。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冻干复水后的血小板保持了完整的细胞结构,但与新鲜血小板相比略呈球形。冻干复水后的血小板对1U/ml凝血酶的最大聚集率接近于新鲜血小板,但聚集速度比新鲜血小板慢。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活化因子对血小板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血小板激活剂,它对血小板产生的活化作用的机理十分复杂,大多数是通过PAF受体介导而发挥作用。PAF是否为继ADP、TxA_2以后发现的介导血小板聚集的第三条途径的介质,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升高血小板cAMP的药物、Ca~(2 )通道阻滞剂、PAF受体拮抗剂以及PLA_2抑制剂均能有效地对抗PAF对血小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抗血小板治疗在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血小板膜糖蛋白 GP IIb/IIIa 受体的活化是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目 前的研究发现,多种新型多肽能与 GP IIb/IIIa 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理作用。分类综述含有或类似 RGD 序列和非 RGD 序列的新型抗血小板多肽类药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提出了一些学说。不管提什么学说,研究血小板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都是重要的。宏观的动物实验证实了一定数量的、机能正常的血小板是形成粥样病变及动脉血栓的必要条件,亚细胞水平的研究揭示了血小板的奥秘行径;循环血中血小板聚集物的形成,往往扰乱微循环而引起致命的危害。这说明了血小板与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密切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的血小板机能,往住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9.
念珠菌血症常常出现血小板减少,甚或呈现血小板减少症。本文就目前有关念珠菌与血小板相互作用文献作一综述。发生念珠菌血症时,血小板可通过纤连蛋白等黏附于念珠菌,激活后释放α颗粒中多种抗真菌物质,引起细胞膜破坏和崩解,封闭和或延迟真菌芽管产生和菌丝延长,有效地抑制真菌早期阶段生长。而念珠菌依靠自身结构成份和代谢产物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念珠菌扩散。因此,血小板抗念珠菌免疫损耗是念珠菌血症出现血小板减少现象的内在机制,早期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42a和PAC1,将有助于念珠菌血症的早期诊疗。  相似文献   

10.
海藻糖载入血小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不可渗透型的保护剂海藻糖有效地载入血小板内部是用冷冻干燥法保存血小板重要的第一步。研究血小板对海藻糖的载入量随外部海藻糖浓度、孵化时间、孵化温度改变的变化规律,发现在细胞外海藻糖浓度为50mmol/L、孵化温度37℃、孵化时间4h的条件下,血小板能有效地吸收海藻糖,细胞内海藻糖浓度达到15mmol/L以上。对孵化后的血小板进行形态观察、血液学分析和膜联蛋白(annexin)V结合活化分析,结果表明孵化后的血小板保持了正常血小板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