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西双版纳勐宋热带山地雨林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双版纳勐宋的热带山地雨林是一种东南亚热带山地雨林的北缘类型,它在植物区系组成上和群落学特征上是介于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间的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该区系有种子植物116科327属623种.科、属、种的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科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和亚热带分布最多(32.8%),其次是热带到温带分布(23.3%)和典型热带分布(18.1%);属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洲分布最多(28.4%),其次是泛热带分布(26.8%),热带分布多于温带分布(258:55);种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洲分布最多(65.0%),其次是中国特有分布(26.5%),热带分布远多于温带分布(431:18).区系的热带性质显著,具有明显的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特点,属于热带亚洲区系的一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西双版纳地区是许多典型热带植物的分布北界,同时又是几种热带成分的交汇地带.  相似文献   

2.
滇东南热带雨林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李耀利  朱华  王洪 《广西植物》2002,22(4):320-326
通过对滇东南地区热带雨林植被的初步调查 ,统计滇东南热带雨林种子植物区系有种子植物 119科 ,378属 ,6 73种 (包括变种和亚种 )。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组成是主产热带和亚热带的科占 82 .35% ;热带分布属占非世界属数的 93.87% ;典型热带分布种占总种数的 75.93%。热带分布属中以亚洲热带分布属最多 ,占非世界属数的 4 0 .2 7% ;典型热带分布种中以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越南 (印度支那 )至云南 (华南 )分布占比例最高 ,分别为 71.4 7%和 16 .34 %。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滇东南热带雨林种子植物区系具有热带亚洲区系的特点 ,属于古热带植物区中的马来亚森林植物亚区之中的北部湾区系。进一步分析表明此区系具热带北缘的性质。分布区类型的组成也表明此区系古特有种丰富。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11000m2样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分布区类型和物种多样性特点。结果显示,群落共计有维管植物223种,隶属于80个科159属,其中单种属占总属数的80.5%;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中国15个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中的12个,且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其中泛热带分布属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热带亚洲分布属,温带成分占有一定比例;群落不同层次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 >乔木层 >草本层;植物分布区类型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分析表明,该群落是介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间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4.
分析论述了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库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该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14科、401属、666种,其中裸子植物有4科6属6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11科66属95种,双子叶植物99科329属565种。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广布、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居多,热带分布的科多于温带分布的科(48/28)。属的数量统计显示该区单种属和寡种属共有393属,占总属数的71.51%,说明本地区植物组成较为分散。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共94属,占总属数的23.44%;其次是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有56属,占总属数的13.97%。热带分布与温带分布的属数相当(180/171)。通过大陆和岛屿种子植物区系的分析比较得出,生境片段化可能已经影响了千岛湖库区植物区系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朱华 《植物生态学报》2021,45(3):224-241
云南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以常绿阔叶林为优势的植被类型。该研究利用6个基于样方层面的1 hm2样地资料, 以及通过对整个植被类型的植物区系的调查, 对云南常绿阔叶林植被型的3个植被亚型(季风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生态外貌特征、植物区系组成及其生物地理演化进行了研究。在样方层面, 尽管这3个常绿阔叶林在树种组成上优势种均为壳斗科、樟科和山茶科植物, 但它们在种类组成、多样性、生态外貌和生物地理特征上呈现多样化。分布在南部及西南部的季风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极其丰富, 具有热带森林的生态外貌, 并以热带亚洲分布种为优势种。主要分布在云南高原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云南中部和北部山地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外貌特征和以中国-喜马拉雅及中国特有种占优势, 是中国西南独特的植被类型。在植被亚型层面, 这3个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包括所有生活型的种子植物)中种数最多的科, 按地理成分均为世界分布型的科, 含种数较少的科则为其他各种分布型的科。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 热带分布属分别占总属数的44.91%和44.04%, 温带分布属占46.29%和48.19%, 其中北温带分布属比例最高, 分别为18.36%和19.95%。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则显示了不同的地理成分格局: 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78.05%, 并以热带亚洲分布属占最高比例。通过对这3个常绿阔叶林的比较发现,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除生态外貌特征有一定区别外, 在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上很接近, 它们在种的组成上, 与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类似性仅为17.1%和15.4%。季风常绿阔叶林因其在植物区系和生态外貌上与后二者区别明显, 建议在云南植被分类上划分一个独立的植被型, 它是东南亚低山常绿阔叶林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热带北缘山地的一个植被类型。结合云南的地质历史和古植物学资料, 认为云南的常绿阔叶林及其植物区系受晚中新世以来的地质历史事件深刻影响。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是中国西南独特而特有种丰富的植被类型, 由于严重的人为干扰破坏, 现已片段化或成为萌生灌丛状, 应给予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思茅地区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地处联系滇南热带与滇中亚热带的中间位置,在植被地理和生物地理上十分重要,其植物区系计有野生种子植物1 920种, 隶属于836属及178科。该植物区系以兰科( 69属/223种)、茜草科(37/100)、菊科(47/86)、蝶形花科(33/82)、唇形科(28/62)、大戟科(25/59)、荨麻科(13/52)、禾本科(34/47)、樟科(12/44)、桑科(6/44)、爵床科(26/36)等为优势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组成以热带亚洲分布型最多, 约占总属数的31%;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占23.4%;热带分布合计占总属数的83.3%。种的分布区类型组成仍以热带亚洲分布最多, 占总种数的60.6%;其次是中国特有分布, 占21.6%;热带分布种合计占70.0%以上。这些特征均表明该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显著,并具有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特点,在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由于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在地理上位于热带亚洲植物区与东亚植物区的交汇地带,该植物区系中的许多热带植物均是在其分布的北界,植物区系又有明显的热带北缘性质。通过与滇南西双版纳和滇中无量山植物区系的比较,菜阳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与西双版纳植物区系在区系组成及属的地理成分构成上很接近, 它们同为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北缘类型。在云南南部,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到东亚植物区系的过渡与转变,显然发生在思茅菜阳河地区以北。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过渡到东亚植物区系,在诸属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亚洲分布型显著减少,北温带分布型和东亚分布型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石灰岩森林的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朱华  王洪  李保贵  许再富   《广西植物》1996,16(4):317-330
西双版纳石灰岩森林植物区系经调查有维管束植物153科,640属,1394种及变种,其中,种子植物占129科558属1269种及变种。种子植物的分布区类型组成是热带和主产热带的科占总科数的71.3%;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90.1%;热带分布种超过总种数的90%。热带分布属中又以热带亚洲分布属最多,占总数的35.3%;热带分布种中则以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的种类占总种数的64.5%为特点。这表明该石灰岩森林植物区系是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属于热带亚洲区系的一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西双版纳地区是许多典型热带植物的分布北界,同时又是几种地理成分的交汇地带,这又使该石灰岩区系带有明显热带边缘性质和多种地理成分交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统计分析了浙江庆元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该区共有种子植物 16 7科、70 0属、 15 45种 (含种下分类群 )。科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 ,达 33 5 % ,热带分布的科多于温带分布的科 (75 4 4) ,16个表征科中 ,大多也是以热带分布的科 ;本区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 ,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 (2 0 2 % ) ,其次是北温带分布(13 9% ) ,热带分布与温带分布的属几相当 (30 4 317) ;种的分布区类型以中国特有种最多(4 8 4 % ) ,其次是东亚分布 (2 3 9% )和热带亚洲分布 (13 6 % )。以中国区系分区标准 ,将特有分布种划分成 9个分布亚型 ,其中以华东 -华中 -华南分布最多 (2 5 9种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丰富 ,区系起源古老 ,地理成分多样 ,具有明显的华东南缘山地植物区系特征 ,并且拥有众多特有、珍稀濒危植物  相似文献   

9.
朱华 《植物科学学报》2016,34(5):715-723
云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广泛分布于海拔1800~3400 m的山地,这类常绿阔叶林在生态外貌上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但其分布生境却是暖温带-温带气候,且植物区系组成与热带植物区系有古老的渊源。该文以研究得比较深入的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例,对其植物区系与其气候条件的不协调进行剖析。哀牢山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记录了种子植物110科386属821种。在植物区系科的地理成分上,无论是含种数多的科,还是所有科的分布区类型,都是以热带分布科为主,体现了它的远古热带起源背景。在该种子植物区系中,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47.75%,热带分布种占总种数的33.45%,在近代演化上仍体现出明显的热带亲缘特征。按照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分布地区的暖温带-温带气候条件,它相当于中国东部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在中国东部地区类似气候条件的地带性植被的植物区系中,热带分布属通常只占总属数的25%~27%,云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与所在地的温带气候明显不协调。对这种现象的解释,笔者认为结合哀牢山地区曾经是低海拔夷平面,在第四纪以来才迅速抬升形成的地质历史,可能这里曾经在第四纪以前的热带-亚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和常绿阔叶林随着地形的迅速抬升,逐渐适应了因海拔上升而形成的温带气候,成为在云南高海拔山地存在的所谓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其植物区系和植被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及常绿阔叶生态外貌并未因气候改变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闽西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海 《广西植物》2010,30(1):95-101
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对闽西常绿阔叶林植被展开调查。结果表明:闽西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丰富,维管植物计有116科235属398种(包括亚种和变种) ;在科、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统计与分析中,热带分布55科、温带分布21科,热带分布142属、温带分布68属,热带分布231种、温带分布148种,其中中国特有分布类型有1科、7属51种,热带、亚热带分布区类型与温带分布区类型的比例分别为100∶38 .18、100∶47 .89和100∶64 .07 ,说明闽西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地理性质;构成闽西绿阔叶林群落乔木与灌木层的数量优势表征科为樟科、壳斗科、木兰科、山茶科、茜草科、大戟科、桑科、冬青科等多为热带或亚热带科,均为华夏植物区系的典型成分,且含有许多古老、原始的类群;通过比较不同纬度分布的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闽西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具有显著的中亚热带植物区系向南亚热带植物区系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龙脑香林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朱华 《云南植物研究》1993,15(3):233-252
  相似文献   

12.
中国森林种子植物区系的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主要根据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的最新资料,简要介绍中国现代森林种子植物区系的多样性、地理成分、区系性质及地区差异等特征,供森林研究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玉兵  杜凡  曹顺伟   《广西植物》2006,26(3):261-267
小黑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70科787属2195种。分析表明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热带性质的属有506属,占总属数的68.6%,温带性质的属有224属,占总属数的30.4%。热带性质的种890种,占总种数的40.9%,温带性质的种有1267种,占总种数的58.3%。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同时深受热带植物区系的影响。植物区系来源主要由东亚成分、热带亚洲成分(印度—马来西亚成分)、中国特有成分三部分融合而成。特有现象明显,有东亚特有科5科,中国特有属6属,中国特有种778种,占种总数的35.8%,而云南特有种有355种,占中国特有种的45.6%。保护区还拥有众多的珍稀濒危植物。  相似文献   

14.
山东泰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泰山位于山东中部,共有种子植物100科407属757种。世界性单型属和少型属共有51属,占总属数的12.5%,并有不少起源古老的科、表明了本区系起源的古老性。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的15种类型在泰山均有分布,其中北温带分布居首位,占34.5%,泛热分布次之,占19.1%,再次是旧世界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分别占14.3%和10.1%。类温带性质属共有257属,占72.2%,而热带质属有则99属,占27.8  相似文献   

15.
朱华  赵见明  蔡敏  刘世龙  李黎 《广西植物》2004,24(3):193-198
德宏地区野生种子植物共记录有 2 2 7科 ,1 43 2属 ,493 7种。按种数以禾本科 (2 69种 ) ,菊科 (2 67种 ) ,兰科 (2 5 9种 ) ,蝶形花科 (2 2 9种 ) ,茜草科 (1 66种 ) ,蔷薇科 (1 5 3种 ) ,大戟科 (1 1 0种 ) ,樟科 (1 0 1种 ) ,莎草科 (97种 ) ,荨麻科 (90种 ) ,桑科 (89种 ) ,爵床科 (77种 )等为优势科。在属的分布区类型构成上 ,以热带亚洲成分为最多 ,占总属数的 2 5 .1 % ,其次是泛热带成分 ,占总属数的 1 8.4% ,旧世界热带成分占 1 0 .3 % ,北温带成分占 1 1 .6% ,东亚成分占 9.2 % ,中国特有成分占 1 .8%。所有热带成分合计共 92 5属 ,占总属数的 68.2 % ,构成该植物区系的主体 ,温带成分 (类型 8~ 1 4)共有 40 6属 ,约占总属数的 3 0 % ,故认为该植物区系仍属于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 ,受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渗透和强烈影响 ,在世界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古热带植物区 ,马来西亚亚区 (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区 )中的滇—缅—泰地区。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Ecological and biogeographic analyses of the tropical rain forest in south Yunnan were made using data from seventeen sample plots and floristic inventories of about 1000 species of seed plants. The rain forest is shown to be a type of true tropical rain forest because it has almost the same profile, physiognomic characteristics, species richness per unit area, numbers of individuals in each tree species and diameter classes of trees as classic lowland tropical rain forests. As the area is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monsoonal tropics, the rain forest differs from equatorial lowland rain forests in having some deciduous trees in the canopy layer, fewer megaphanaerophytes and epiphytes but more species of lianas as well as more species of microphylls. In its floristic composition, about 80% of total families. 94% of total genera and more than 90% of total species are tropical, of which about 38% of genera and 74% of species are tropical Asian. Furthermore, the rain forest has not only almost the same families and genera, but also the same families rank in the top ten both in species richness and in dominance of stems, as lowland forests in southeast Asia. It is indisputable that the flora of the rain forest is part of the tropical Asian flora. However, most of the tropical families and genera have their northern limits in south Yunnan and most have their centre of species diversity in Malesia. More strictly tropical families and genera have relatively lower species richness and importance compared with lowland rain forests in tropical southeast Asia. Thus, the flora also shows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at the margin of the tropics. Based mainly on physiognomy and floristic composition the tropical rain forest of Yunnan is classified into two types, i.e. seasonal rain forest and wet seasonal rain forest, the latter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subtypes, i.e. mixed rain forest and dipterocarp rain forest. From analysis of geographic elements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tropical rain forest of Yunnan occurs at a geographical nexus with its flora coming mainly from four sources, i.e. Malesia, south Himalayas, Indochina and China.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植物区系的特点与亲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双版纳植物区系经初步资料整理统计有种子植物 3336种 ,隶属于 1 1 4 0个属 ,大约 1 97个科。植物区系成分构成是热带分布的科和属分别占总科和属数的 60 .1 %和 83.5% ,在热带分布属中 ,又以热带亚洲成分占优势 (占 32 .8% )。通过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分析 ,认为该植物区系是热带性质的 ,属于热带亚洲区系的一部分 ,并带有明显热带边缘性质和几种地理成分交汇的特点。西双版纳植物区系与广西热带植物区系和海南热带植物区系在发生上同源 ,主要来自于古南大陆与古北大陆区系成分的融合 ,在发展上受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渗透和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