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进行实验动物组织染色反应中,为了证明血管铁质物质与胶原、弹性纤维和肌纤维的分布情况,选用丽春红S苦味酸(Ponceau S picric acid)、间苯二酚碱性复红(Resorein basic fuchsin)与Perls铁法(简称P-PA-R-BF-P法),对大鼠组织进行组合染色,能够较好显示组织血管中铁质物质与胶原、弹性纤维和肌纤维,铁质物质呈蓝色,胶原纤维呈红色,弹性纤维呈棕色,肌纤维呈黄色。这是一种相互对比清晰的组合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2.
显示弹性,胶原纤维的双重组合染色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特殊染色中,分别显示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方法较多,但是这二种染色效果较差,多年来为了使动物和人体组织中能同时可靠的显示胶原和弹性纤维成分,并在较长时间内不褪色。为此我们进行了反复的实验性研究,在选用多种染料中,发现酸性染料 Ponceau S(丽春红 S),碱性染料Victoria blue(维多利亚蓝)等试剂,经过重新组合后,能更好的显示胶原纤维呈红色,弹性纤维呈蓝绿色,肌肉等呈黄色,染色色彩鲜艳,对比清晰。其方法简单,容易掌握,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双重组合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新型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与转移的预测方法。方法:介入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术后获得患者肿瘤组织标本,选取组织标本外围性状较好的部分,处理/加工成1~2 mm3的组织微块,接种于SCID鼠肝脏原位,在动物饲养过程中采用B超对肿瘤组织在肝脏的生长进行探查。待动物肝脏区域形成B超低回声的病灶时,收集动物获取肝脏组织,对其进行HE染色与Masson染色的病理学分析,观察小鼠肝脏原位肿瘤的界限与包膜完整性、侵润性生长、肿瘤血管生成与是否有转移、侵袭等组织学特征。结果:HE染色能够对肿瘤的性状进行初步判断,Masson染色能够对肿瘤细胞、微血管及纤维等结构进行分析,确定肿瘤组织的侵润性生长、肿瘤血管生成与血道转移情况,反映出临床标本中肝细胞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患者复发与转移的风险预测提供依据。结论:建立了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后复发与转移预测方法,有望为患者预后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显示脂褐素的3种特殊染色方法,探讨哪一种方法更适合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方法分别采用三氯化铁-铁氰化钾、醛品红和PAS 3种特殊染色方法,检测HE染色石蜡切片中呈浅棕色或金黄色的颗粒是否为脂褐素。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染色的脂褐素呈蓝黑色颗粒,醛品红染色的脂褐素呈深紫色颗粒,PAS染色的脂褐素呈红色颗粒。结果通过3种染色结果的比较,发现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染色对比清晰,定位准。结论三氯化铁-铁氰化钾、醛品红、PAS三种染色均可用于显示脂褐素,但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染色方法优于其他两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分析显示纤维蛋白的两种特殊染色方法 ,旨在选择一种更适合于显示纤维蛋白的特殊染色方法。方法对富含纤维蛋白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改良Masson染色、PTAH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效果。结果 HE染色见纤维蛋白多数呈红染的细丝、相互连接成网状,也可相互融合。改良Masson染色显示纤维蛋白呈红色,PTAH染色显示纤维蛋白呈深蓝色。结论 改良Masson染色和PTAH染色均可用于显示纤维蛋白,但改良Masson染色时间短,结构清晰、对比明显,是观察纤维蛋白染色效果最佳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6.
尘螨连续石蜡切片的制备及染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莺莺  刘志刚  孙新  包莹  李盟 《昆虫知识》2007,44(2):294-296,309
研究尘螨连续石蜡切片的制备技术。利用琼脂预包埋后再以塑化石蜡包埋,经切片和HE染色,获得结构完整、定位准确、染色清晰的连续切片。探讨制片过程中一些步骤的改进和注意事项,为尘螨显微结构的形态学研究提供可能,也为免疫组化、原位PCR及过敏性疾病尘螨特异性变应原的定位等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种特殊染色法在骨关节组织中的染色规律及其在骨关节炎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各10只,根据改良Hulth法造模,6周后膝关节取材。对标本固定、脱钙后进行石蜡包埋和切片。分别采用HE、番红-固绿、AB-PAS、甲苯胺蓝、Van Gieson染色和Mallory染色,观察骨关节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对几种染色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HE染色显示关节一般组织形态结构,可见模型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发生骨性关节炎病理变化;番红-固绿染色法中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界限(黏合线)以及潮线显示清晰,软骨基质中糖胺聚糖含量减少,纤维成分增多;AB-PAS染色显示骨关节炎软骨基质糖胺聚糖尤其是酸性糖胺聚糖含量减少;甲苯胺蓝染色显示骨关节炎软骨的酸性糖胺聚糖减少;Van Gieson染色和Mallory染色可显示骨关节组织中的胶原纤维,但组织结构界限不够清晰。结论在骨性关节炎的组织形态学研究中,通过常规HE染色,结合番红-固绿染色法和AB-PAS染色法,能较客观全面地获得关节组织形态学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半薄切片在视神经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寻找一种视神经形态学研究和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视神经分别行树脂包埋制成半薄切片与石蜡包埋制成石蜡切片,分别采用HE、甲苯胺蓝染色及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半薄切片与石蜡切片染色结果的差异。结果石蜡切片HE和甲苯胺蓝染色均显示视神经髓鞘不着色,MB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MBP阳性着色较重,着色较紊乱,髓鞘着色不清晰。半薄切片HE及甲苯胺蓝染色均显示髓鞘呈环形,着色清晰,颜色对比鲜明;MB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见髓鞘呈环形,非特异性染色不明显,阳性对比显著,可清晰显示髓鞘结构。结论半薄切片在视神经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中优于石蜡切片,可用于视神经疾病的诊断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谷跗线螨Tarsonemus granarius交叉反应性变应原在体内的定位, 制作谷跗线螨石蜡切片, HE染色后光镜观察其内部形态结构; 选用对尘螨过敏患者的阳性血清特异性IgE抗体作探针,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交叉反应性抗原存在位置。HE染色显示谷跗线螨的消化系统占据其体腔的大部分, 包括口咽部、 中肠、 后肠、 肛门和唾液腺等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谷跗线螨的口咽部、 中肠、 肠内容物、 肠壁及生殖腺等均有阳性反应。谷跗线螨体内存在可诱发人体IgE抗体的变应原, 变应原在其体内的分布格局与屋尘螨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方法。方法提取感染REV-T和脾坏死病毒(SNV)的SPF鸡胚成纤维细胞DNA为模板,利用前病毒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区引物进行扩增。采集肿瘤病鸡,以及人工感染REV 28 d后鸡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胸腺、法氏囊等器官,进行扩增。同时将采集的脏器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试验(IHC)。结果REV-T感染的组织未检测出电泳条带,而SNV感染的细胞中检测到了一条300bp特异而清晰的电泳条带,而且SNV感染的鸡组织中,PCR方法检测到了特异的条带。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到了肿瘤组织,肿瘤细胞的形态、分布。结论PCR检测REV更快捷,特异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如何快速褪除黑色素,便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观察。方法选取20例恶性黑色素瘤组织石蜡切片,分别应用0.5%高锰酸钾水浴法、0.25%高锰酸钾溶液滴入法、15%过氧化氢浸泡法和传统过氧化氢脱色法进行褪黑色素处理,处理过的切片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比较染色结果。结果以0.25%高锰酸钾溶液滴入法处理后的效果较为理想:HE染色显示切片完整,色素颗粒完全去除,组织形态和细胞形态清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清晰易判读,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0.25%高锰酸钾溶液滴入法可作为恶性黑色素瘤去除色素颗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法在判断肿瘤侵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以DAB和快红(fast red,FR)作为呈色剂的En Vi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标记肿瘤组织33例,观察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血管淋巴管与神经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被标记成棕色(DAB显色),血管淋巴管内皮与神经纤维被标记成玫瑰红色(FR显色);可疑肿瘤侵犯血管淋巴管的30例中,有28例可见标记成棕色的肿瘤细胞侵入标记成瑰红色的血管、淋巴管中(肿瘤侵犯血管淋巴管阳性),阳性率为93.3%;可疑神经侵犯的12例中,有10例可见标记成棕色的肿瘤细胞侵入标记成瑰红色的神经纤维中(肿瘤侵犯神经纤维阳性),阳性率为83.3%。结论以DAB和快红作为呈色剂的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法观察肿瘤是否侵犯血管淋巴管与神经组织,结果清晰可靠,可作为判断肿瘤有无侵袭性生长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真菌的病理切片改良革兰染色法。方法选取确诊真菌感染的组织蜡块,切若干空白片,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高碘酸-无色品红染色(PAS)、六胺银染色(GMS)、改良革兰染色后,比较改良革兰染色法的染色效果。结果改良革兰染色法的染色效果好,该法具有易操作、染色效果稳定等优点。结论改良革兰染色法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组织切片中的真菌,并且染色效果稳定,在检测组织中的真菌时可发挥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E-cad、EGFR、MMP9 与肺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EGF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与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其中36例于36个月之内发生复发或转移,30例术后无病生存期超过36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E-cad、EGFR、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36例早转移IB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手术标本中,E-cad的异常表达率、EGFR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30例非早转移IB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P<0.05),且在早转移IB期NSCLC中,三者的表达与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有关(P<0.05),与病理类型,肿瘤是否浸润胸膜无关(P>0.05)。结论:对早期肺癌术后病人,检测E-cad、EGFR、MMP9的表达,对判断其恶性程度,提示肿瘤的复发及转移倾向大小,决定术后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25I标记的Flt4多抗(125I-Flt4PcAb)对荷瘤小鼠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检测,为应用Flt4PcAb进行SLN特异性定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BALB/c裸小鼠后肢荷瘤模型,7周后应用125I-Flt4PcAb检测肿瘤的SLN,健侧作为对照,切取窝淋巴结探测γ射线的每分钟计数率(count per minute,Cpm),并进行HE及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不同状态淋巴结摄取125I-Flt4PcAb的特点。结果BALB/c裸小鼠后肢皮下注射Tca-8113细胞悬液,移植瘤成功率达100%;患侧70枚窝淋巴结中,HE染色3枚(4.3%)出现肿瘤转移;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为5枚(7.1%);125I-Flt4PcAb摄取方面,肿瘤转移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正常淋巴结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ALB/c裸小鼠后肢皮下注射Tca-8113细胞悬液可成功致瘤,但淋巴结转移率低;免疫组化染色较HE染色检测肿瘤转移更敏感;125I-Flt4PcAb能够检测到荷瘤鼠的SLN,肿瘤转移淋巴结对125I-Flt4PcAb的摄取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5’-N-ALP双重染色法观察了裸鼠皮肤及人胃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形态和细微分布.在光镜下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呈5’-N强阳性反应,管壁显示明显的棕色或深棕色,而毛细血管、血管的ALP呈强阳性,管壁呈明显的蓝色.据此可用组化方法将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区别开来.本法能显示呈褐色的毛细淋巴管,特别是呈实性条索状的毛细淋巴管,因而双重染色比HE染色更能客观、准确地显示毛细淋巴管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25I标记的Flt4多抗(125I-Flt4PcAb)对荷瘤小鼠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检测,为应用Flt4PcAb进行SLN特异性定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BALB/c裸小鼠后肢荷瘤模型,7周后应用125IFh4PcAb检测肿瘤的SLN,健侧作为对照,切取(月园)窝淋巴结探测γ射线的每分钟计数率(count per minute,Cpm),并进行HE及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不同状态淋巴结摄取125I-Flt4PcAb的特点.结果 BALB/c裸小鼠后肢皮下注射Tca-8113细胞悬液,移植瘤成功率达100%;患侧70枚(月园)窝淋巴结中,HE染色3枚(4.3%)出现肿瘤转移;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为5枚(7.1%);125I-Flt4PcAb摄取方面,肿瘤转移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正常淋巴结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BAIB/c裸小鼠后肢皮下注射Tca-8113细胞悬液可成功致瘤,但淋巴结转移率低;免疫组化染色较HE染色检测肿瘤转移更敏感;125I-Flt4PcAb能够检测到荷瘤鼠的SLN,肿瘤转移淋巴结对125I-Flt4PcAb的摄取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在小鼠肾纤维化进展期和恢复期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肾纤维化模型和输尿管再通模型(RUUO)进行试验研究;用Masson染色和HE染色观察肾脏纤维化程度和炎症变化趋势;流式分析肾脏中巨噬细胞细胞群的比例变化。结果:Masson染色显示肾脏纤维化程度在梗阻解除后胶原沉积面积减轻从80%降到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梗阻解除后肾间质炎症减轻,且有新生小管形成。流式结果显示梗阻解除后巨噬细胞细胞群比例由19%降到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噬细胞可能在肾纤维化恢复期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蚊虫是传播人类多种疾病的重要媒介害虫, 对其组织形态学的认识是开展众多领域研究的基础。本文通过研究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成虫组织结构及形态, 为媒介蚊虫的抗药性研究及有效防治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采用改进的石蜡切片法和HE染色, 结合活体内脏器官解剖及光学显微镜观察, 从形态学和组织学水平对致倦库蚊组织结构做详尽展示。【结果】获得结构完整、 染色清晰、 定位准确的消化排泄系统、 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等HE染色石蜡切片。【结论】探讨了改进制片和染色过程中一些步骤及注意事项。研究结果为利用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蚊虫体内抗药性基因的准确定位及基因功能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抗酸染色后3种复染剂的染色效果,选择更适于抗酸菌感染临床病理诊断的复染剂种类.方法 用确诊结核菌或麻风菌的病例进行抗酸染色后用Mayer氏苏木精、亚甲蓝、甲基绿分别复染.结果 用Mayer氏苏木精进行衬染的阳性位置定位清楚,对比清晰,背景干净.结论 用Mayer氏苏木精复染有利于病理医生的观察,对提高抗酸菌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