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叶落地生根 (K.daigremontianum Hmet et Perri-er.)是景天科落地生根属的一种常见的极易栽培的花卉。在讲到营养繁殖时 ,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大量繁殖大叶落地生根幼株 ,通过连续观察植物体营养繁殖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法是 :首先选取健壮的还未进行繁殖的叶片 ,从叶柄基部切断 ,蘸一些草木灰 ,以防伤口溃烂 ,让叶片按正常位置放置 ,放于有散射光的潮湿的细砂培养基中 ,培养 1周后 ,可见叶片每个缺刻处的突起明显增大 ,并分化出上两片对生叶 ,其中一片大一片小 ,随着叶片的生长 ,两片叶的大小逐渐变得相似 ,与此同时 ,幼株也…  相似文献   

2.
在繁殖橡皮树的实践中 ,我发现常规茎扦插法 ,有如下不足 :繁殖数量少 ;茎段相对上位的芽优先生长 ,强烈抑制下部芽的萌发 ,这样的扦插苗造形不美观。我摸索出的“1叶 1茎节繁殖法”可弥补常规法的不足。选取无病害的健壮的枝条 ,枝条上最好有芽的雏形。用利刀截成 2 0~ 30 mm长的节段 ,每段只保留一片叶 ,在距叶腋处的叶芽 (芽基 )上端 1~ 3mm处用刀整削平齐 ,下端切成 4 5°斜面。将这样的小茎段放于新鲜的草木灰中 ,让伤口沾满草木灰 ,以防扦插时伤口溃烂 ,促进伤口愈合。再将处理好的小茎段斜插于细砂培养基中 ,深度以细砂刚覆盖住叶…  相似文献   

3.
初中植物学教材讲某些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都有繁殖能力。根、茎的繁殖实例较多,但学生对叶的繁殖作用往往缺乏感性认识。为此,我们做了常见的盆栽观赏植物——八宝(景天科)叶的繁殖实验,效果较好。具体做法是:从八宝的基部取下叶片数枚,分别平放在备好的花盆内的土面上(以腐殖土为好并有一定湿度),将叶片基部稍微压入土  相似文献   

4.
我们管用番茄整下的枝扦插繁殖番茄,成活率达到95%以上。具体扦插方法如下:将早栽的番茄整下的伎,从顶端至基部3—4寸处剪断并削成楔形,仅留顶端2—3片叶片(有利于成活生长),剪去其余枝上的叶片,以减少蒸腾,再将其去叶基部削成楔形的短条扦插在平整而肥湿的地里(株行距同移植番茄相同),扦插后浇水复土,即成。扦插时最好是在阴天元风时进行,扦插后如遇炎夏的太阳或大风,可在插条上用大型树叶或草帘等物避阴防风,即能很快成  相似文献   

5.
答 :含羞草为什么人用手一触叶子就闭合 ?简单地说 ,是叶子的胀压作用。具体地说 ,是叶柄和小叶的基部都有 1个称为叶褥的膨大结构。通过解剖 ,可以观察到叶褥中有一大的维管束 ,其周围是薄壁细胞 ,细胞内含有大量水分 ,因此细胞保持较高的膨压 ,可使叶柄挺起 ,小叶舒张 ,分别排列于叶柄的两侧 ,使小叶展开 ,此时有利于叶片以最大的叶面积充分吸收光能和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以保证进行光合作用时对能量和原料CO2 的需求。当叶片受到触动时 ,可把叶片所接受的触动信号迅速地传递到小叶基部 ,使叶褥上半部的薄壁细胞里的水分外渗到细胞间隙…  相似文献   

6.
用石蜡切片法对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叶片进行解剖学观察和研究,并从叶片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解剖结构差异等方面,探讨了其生态适应性。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形态方面,叶片发育呈现边缘内卷期、幼叶开展期和生长成熟期三个时期。第1、2对幼叶的叶柄基部具发达的膜质叶鞘,叶鞘的发育呈现出:第一对幼叶的叶鞘发达、第二对较弱、其它幼叶无叶鞘;(2)解剖结构显示:连香树叶为典型异面叶、海绵组织发达;上下表皮均具较厚的角质层和气孔器、气孔外凸、叶片内机械组织和叶脉较发达、叶柄中段具发达的周韧维管束且有维管束鞘,显示连香树对干旱和阴湿环境均具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3)营养器官的基本组织细胞中存储有大量后含物,可能为繁殖时期器官的构建提供主要营养物质,而顶芽产生的第一对叶,仅对早春其它器官发育提供一定的物质补充。  相似文献   

7.
裂叶悬钩子器官发生的细胞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叶悬钩子(Rubus laciniatus W.cv.Thornless Evergreen)是蔷薇科悬钩子属一种重要的小果类植物。我们在以离体叶片诱导不定芽成功的基础上,对其叶片不定芽形态发生过程作了进一步观察。供接种的叶片从基部去掉叶柄,按前文的操作顺序进行灭菌,接种和培养。从培养第3天起,从叶片基部与叶柄接合处切取材料固定,以后每隔2天取样一次,一直取到20  相似文献   

8.
叶片光合产物输出的抑制与淀粉和蔗糖的积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糖叶、淀粉叶及中间型植物叶片用水烫法处理叶片基部或将离体叶片插在水中,或用环剥的方法阻碍叶片输出光合产物与自然对照对比分析,观察输出与否对叶片淀粉与蔗糖合成的影响。 糖叶与中间型叶片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有相当数量的光合产物输出,淀粉叶在光合作用的同时很少光合产物输出。糖叶输出停滞时主要增加蔗糖的积累。中间型叶片输出停滞时蔗糖与淀粉的积累均比对照增加。淀粉叶处理与否同淀粉与蔗糖的积累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 榆卷叶象甲Atomapoderus ruficollis Fabr.是榆树的一种常见害虫。该虫鞘翅深蓝色,复眼黑色,额部有一圆形黑斑,虫体其他部分均为黄色。其卵、幼虫及蛹皆呈黄色(图:1、2、3、4)。 该虫在西安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成虫在寄主植物附近枯枝落叶下、砖石或土缝内越冬,翌年6月下旬越冬成虫才出来取食和繁殖后代。 雌虫产卵前,先选好叶片,而后用口器从叶片的一侧横着咬断到叶中脉附近,再用头管和足把咬断的半个叶片卷折成筒状(图:5)。叶筒的一端与未被卷的半片叶贴紧,另一端待产卵后再将口拆封好。每个叶筒内仅产卵一粒。卵、幼虫及蛹期都在叶筒内生活。卵期5—6天;幼虫期12天左右,共三龄;蛹期4—5天;成虫寿命20—50天(多在25天以上)。 成虫羽化后,咬破叶筒从一端钻出爬上枝  相似文献   

10.
南方岩榆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引自美国的南方岩榆1年生大田苗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日变化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叶片的Pn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影响P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为叶面水气压亏缺(Vpdl)、温度和光强;不同部位叶片的Tr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单峰曲线,中部叶和基部叶峰值出现在13:00,顶部叶峰值出现在15:00,且中部叶> 基部叶> 顶部叶;不同部位叶片的WUE日变化均呈单边下降的单峰曲线,中部叶和基部叶均低于顶部叶;影响榆树Tr和WUE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均是温度和Vpdl。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叶片从叶芽到成熟叶4个发育阶段(叶芽、幼叶、近成熟叶和成熟叶)的4种叶表面结构(表皮毛、气孔器、角质层、腺体)进行了详细地观察和比较。结果显示:叶片上、下表面具单细胞非腺毛和头状腺毛两种表皮毛,其密度在叶芽阶段最大,之后随着叶片的生长和展开表皮毛密度逐渐降低;气孔器主要分布于下表面,叶片近成熟时气孔器密度最大;角质层具有条纹状结构,其隆起程度在近成熟叶阶段达到最大;叶片基部两侧具锯齿状突起,每个突起上有一个腺体,腺体发育成熟后可分泌透明黏液。说明叶片表面各结构特征是臭椿对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导管染色取白菜或萝卜幼苗(幼苗长有3—4片叶,叶长不超过20厘米为宜),清水洗净后将根浸入红色水液中(红墨水与水1:3)一小时,待叶片边缘开始发红取出,洗去根系的红色。脱叶绿素将上述幼苗浸于95%酒精中(全部浸没),叶片自然舒展,水浴加热。待叶片变成白色时即可取出观察。此时可见叶柄中的维管束和叶脉被染成红色(从根颈部开始几条清晰的红线通过叶柄直达叶的侧脉)。作成切片显微观察,可见导管被染成红色。  相似文献   

13.
东方田鼠选择从禾本科植物叶片的不同部位采食会引起食物摄入率的巨大差异,这项具有明显的认知和学习行为的觅食活动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在由带两片叶的新鲜马唐茎秆配置的密集食物斑块上,测定东方田鼠觅食马唐叶片的行为序列、过程及参数,检验其在学习能力上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雌鼠和雄鼠的觅食决定时间尽管均随觅食学习天数的增加而减小,但雌鼠的觅食决定时间显著地高于雄鼠的;雌鼠和雄鼠均由从对叶片部位无差别选择和采食转向偏爱从叶片基部采食。学会这项采食技能后,雌鼠从叶片基部采食的选择指数显著地高于雄鼠的;二者的摄入率均随觅食学习天数的增加极显著地增大,但雌鼠的摄入率却极显著地高于雄鼠的。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提出的假设:雄鼠较雌鼠能更快地习得从禾本科植物叶片的基部采食和收获食物;但当二者习得这项采食技艺后,雌鼠较雄鼠能获得更高的食物摄入率;同时也说明,新建立的评价小型植食性哺乳动物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实验方法,具有可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在春季油菜花盛开时,到菜地里捕捉一只菜粉蝶,用一个纸盒将它关闭5-6个小时,待它饥饿时,将它从纸盒中取出,用手轻轻地夹住它的翅,摘一朵新鲜的油菜花,用花心接触菜粉蝶触角基部的口器,这时可以看到:从菜粉蝶的口中伸出一根细长的管子直插花心去吸取花密,这就是菜粉蝶的虹吸式口器。一会儿,待花蜜吸尽后,小管子又象弹簧一样很快缩回去。换一朵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幼叶细胞中淀粉粒的积累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健辉  方璟 《广西植物》2003,23(5):440-444,456
研究玉米萌发初期幼叶的发育。在幼叶不同的发育时期 ,分别用 PAS反应 ,考马氏蓝处理不同叶片 ,结果发现 :叶片细胞内的叶绿体在叶片即将抽出时才形成 ;从浸种萌动到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前 ,植株的营养供给 ,主要靠叶片自身淀粉粒的积聚提供 ;在幼叶抽出以前 ,胚芽鞘的薄壁细胞中布满淀粉粒 ,随着叶片的发育 ,这些淀粉粒逐渐减少 ;而幼叶中的淀粉粒的变化情况正好相反 :在种子萌发初期 ,幼叶细胞内只有少量的淀粉粒 ,以后淀粉粒的积累逐渐增多 ;在这个阶段无蛋白质的积聚。幼叶中维管束的发生是先中间后两边 ,维管束中的韧皮部先形成 ,木质部后发生。  相似文献   

16.
小麦的穗领有三种类型:领腹完全敞开的U形穗领、领腹完全闭合的O形穗领和领腹呈V型交叉的V形穗领。穗领是系统演化中顶生叶叶鞘减化后的遗迹,也是个体发育中穗轴基部第一侧生小穗下苞叶原始体的痕迹。在一定条件下,从穗领可以长出叶鞘和叶片,穗轴基部节间可以变为茎节间,穗领腋内的小穗可以变为腋芽、带柄分枝穗或分枝花序。其余侧生小穗下都有一个领腹完全敞开的U形小穗领,其形态与U形穗领相似。它们是系统演化中二次轴分枝花序的苞叶叶鞘减化后的遗迹,也是个体发育中苞原始体的痕迹。一定条件下,从小穗领也可以长出叶鞘和叶片。穗轴基部节间变茎的同时,基部几个小穗若发生向圆锥花序的部分返祖变异,随着变异程度加深,从穗领和小穗领逐渐形成叶鞘和叶片。说明在系统演化中。顶生叶和苞叶先减化叶片,后减化叶鞘,最后形成穗领和小穗领。小麦祖先的花序与茎叶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报道裂叶悬钩子(Rubus laciniatus Wild)叶外植体培养在改良的NN69培养基上附加2—4mg/1 6-BA和0.1mg/1 NAA或1—3mg/1 2,4-D和0.1mg/1 NAA,两者都可直接从完整叶片、叶片下切段或叶柄诱导出不定芽。诱导频率达20—48%。而不定芽绝大部分发生在叶轴处或叶柄基部。完整叶片的不定芽诱导率与叶片下切段无差别,但比叶柄基部诱导率要高。6-BA对叶轴处不定芽诱导率比2,4-D的要高。此外,不需继代培养,不定芽数可达10—20个,继代培养一个月左右,每个不定芽能形成丛生芽数可达40一60个。另外,本文还讨论了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极性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报道裂叶悬钩子(Rubus laciniatus Wild)叶外植体培养在改良的NN~(69)培养基上附加2—4mg/1 6-BA和0.1mg/1 NAA或1—3mg/1 2,4-D和0.1mg/1 NAA,两者都可直接从完整叶片、叶片下切段或叶柄诱导出不定芽。诱导频率达20—48%。而不定芽绝大部分发生在叶轴处或叶柄基部。完整叶片的不定芽诱导率与叶片下切段无差别,但比叶柄基部诱导率要高。6-BA对叶轴处不定芽诱导率比2,4-D的要高。此外,不需继代培养,不定芽数可达10—20个,继代培养一个月左右,每个不定芽能形成丛生芽数可达40一60个。另外,本文还讨论了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极性现象。  相似文献   

19.
秋海棠用叶繁殖的实验,在植物学中是为了說明植物的叶是能够生出不定根的。下边介绍一下这个实验的方法:(1)秋海棠的叶所以能产生不定根,因为叶脉上有生出不定根的特性,因此在选取秋海棠叶作实驗,必需选用叶片肥大、完整,没有受过伤害的。同时最主要的是要在秋海棠未开花以前的叶片,因为开了花以后,叶片內储存养料恐有所減少、在秋海棠这一类的植物中,毛叶秋海棠最易生出不定根,是較好的实驗材料。(2)将毛叶秋海棠的叶片取来后,在  相似文献   

20.
观察探究玉树叶的无性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观察玉树叶进行无性繁殖的实验过程,能直接观察到受伤的叶片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为幼根、幼茎、幼叶的全过程。玉树幼株的分化和生长主要受体内营养物质、激素种类与含量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并能够很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玉树叶的无性繁殖力、适应力是很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