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动脉给药是接近生理条件的一种中枢性局部给药方法,是评价药物对延髓、脑桥作用的比较理想的给药途径之一。但在猫体,至今报道的都是从锁骨下动脉插管,此法手术繁琐、损伤大、分支不易结扎完全,甚至在慢性实验中需要截肢。我们观察到,在猫体,椎动脉左侧由锁骨下动脉、右侧由无名动脉分出,在尚未进入颈椎横突孔的一段比较长,富于弹性,而且分支极少,可直接插管。这种插管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慢性实验时勿需截肢。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大鼠肾脏无创伤性局部血管给药的新方法,并对其给药后成活率和损伤性进行观察。方法 16只Wistar大鼠,用PE10导管经大鼠左侧颈总动脉-降主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抵达肾动脉直接给药。统计其成活率并对给药的肾动脉血管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大鼠成活率可达87.5%,且不会造成肾动脉血栓或血管内皮损伤。结论该法可以成功的实现大鼠肾动脉远距离插管,零距离无创伤性局部血管给药,同时还可以推广用于腹腔的某些其它脏器甚至更远的后肢。  相似文献   

3.
对84例中晚期肺癌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药物灌注。药物为LAK细胞,IL-2、卡铂、表阿霉素。结果显示,肿块明显消退12例占35.2%,部分消退18例占52.5%、无变化4例占12.7%、总有效率为87.3%。通过对支气管动脉插管技术,灌注疗法同其它治疗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认为本疗法优于周围静脉给药且无严重并发症,副作用轻,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microRNA(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miRNA对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在免疫、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的在体给药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与优势。本文从miRNA的概念、在体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在体给药基本方式等几个方面对miRNA在体给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用药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近几十年来,人们持续关注实验动物的福利,并在全球范围的科学研究中整合、协调和监督实验动物的使用。"3R原则"是被广泛认可接受的标准和规范的核心要义和精髓所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包含了必不可少的动物实验,如何保护实验动物福利是本专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需要考虑的问题。国内外科研人员逐渐建立并优化在啮齿类动物(主要为大鼠和小鼠)上进行插管手术的技术,能让实验动物在清醒及自由活动状态下完成采血等实验。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对药动学研究中使用的插管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希望对国内该研究领域的实验动物福利保护有所助力。  相似文献   

6.
罗俊荷 《四川动物》1995,14(2):88-88
犬静脉插管长期间断采血法罗俊荷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成都610041生物医学研究,特别是药代学研究,常需用犬做实验。要求在短时间内(一般24—72h)多次在同一犬体采静脉血,以检测受试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先给犬施行全身浅麻醉,致其活动能力受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及远期效果.方法:通过随机的方法将1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成3组,分别给予中药下腹部热敷、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和妇平胶囊口服的方法,并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远期效果.结果:中药下腹部热敷给药组临床有效率94.32%、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组有效率73.08%、妇平胶囊口服有效率76.92%;中药热敷给药组临床有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疗效显著(P<0.05).从远期效果看中药热敷组复发率为4.08%、直肠给药组复发率为5.26%、口服给药组复发率为17.5%;中药热敷和直肠给药组远期效果相对于口服给药组有显著差异(P<0.05),优于口服给药组.结论:中药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且耐受性和临床远期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经气管内给药和静脉给药对全麻苏醒期患者镇静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和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于我院在气管内全麻下完成泌尿外科、腹部外科并预计于术后可以迅速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63例,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1)和B组(n=32),A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静脉给药,B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经气管内给药,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镇静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呛咳反应。结果: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B组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的HR、SBP、DBP均低于A组(P<0.05)。两组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组内及组间镇静-躁动评分(S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后10 min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高于拔管时,但B组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插管时、拔管时呛咳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与静脉给药相比,全麻苏醒期患者给予利多卡因经气管内给药,镇静镇痛效果确切,可减轻血流波动,降低插管时、拔管时呛咳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的食蟹猴经股静脉导管长期给药的方法.方法选取20只雄性食蟹猴,麻醉后经股静脉造口,插入静脉导管,将植入式通道与导管连接并将其埋植于背部皮下,通过与植入式通道相连的输液泵进行给药.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1周及术后2周测定血常规、血凝、生化等值.结果全部动物都能完成为期3个月的给药,手术感染率、导管堵塞率较低,分别为10%和5%.术后两周89.5%的生理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实验采用的食蟹猴经股静脉插管并通过输液泵进行长期给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广泛用于药理学及毒理学实验.  相似文献   

10.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由活细胞分泌并释放到胞外环境中、大小在60~100 nm的运输膜泡。外泌体以其天然的物质转运特性、相对较小的分子结构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递送化学药物、蛋白质及肽配基和基因药物等多种药物,在药物载体的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该文重点介绍了外泌体运载多种药物的不同应用及靶向给药中三种主要策略和应用以及其他靶向给药的方向及应用,阐述了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在0.014’’经皮冠状动脉(PTCA)指引导丝引导下行大鼠左心室插管的方法。方法:30只Wistar大鼠,先后在PTCA导丝引导经右侧颈外动脉,左侧颈外动脉插管至左心室并行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30只大鼠成功完成一次左心室重复插管,27只大鼠完成重复插管:结论:PTCA指引导丝引导下左心室插管安全并可重复操作。  相似文献   

12.
大鼠海马场电位记录是研究学习记忆的一个重要手段,尤以在体记录更具生理学意义.为克服目前在体海马场电位记录的弊端和诸多不便,提高实验效率,设计并完善了一套简便易行,融刺激、记录、给药于一体的大鼠海马在体CA1区场电位实验技术.将雄性SD大鼠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利用自制的刺激/记录/给药联合装置,引导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结果表明,使用刺激/记录/给药联合装置能长时间稳定记录由测试刺激诱发的海马CA1区fEPSP.高频刺激条件下,能成功诱导早期时相长时程增强(E-LTP)和晚期时相型长时程增强(L-LTP).海马内注射AMPA受体阻断剂CNQX(100μmol/L,1μl)可迅速抑制fEPSP,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AP-5(100μmol/L,1μl)可明显压抑LTP,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较侧脑室给药明显缩短,剂量减少.采用此联合装置还成功实现了PPF的稳定记录.总之,采用刺激/记录/给药一体化技术进行在体海马CA1区场电位记录的特点是简单、可靠、高效,可以为开展脑认知功能活动的电生理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条件位置偏爱实验(CPP)和自身给药实验(SA)是两类常用的评价药物精神依赖性的方法,本文介绍了二者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并对二者在原理、可信度、实验结果、动物自身影响及神经药理学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吗啡依赖大鼠实施双侧伏隔核脑深部电刺激(NAc-DBS),分析NAc区△FosB的表达变化,为NAc-DBS治疗药物依赖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方法:18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包括DBS组(n=6,实施颈静脉插管和电板植入手术,吗啡给药,DBS),Sham组(n=6,实施颈静脉插管和电极植入手术,吗啡给药),Control组(n=6,实施颈静脉插管和电极植入手术,给予生理盐水),观察DBS组大鼠在高频电烈激期(160 Hz,1 h/d,7d)的觅药行为变化,然后进行取脑,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伏隔核区△FosB的表达.结果:成瘾大鼠在高频电刺激期,觅药行为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染色后观察到DBS组大鼠NAc区△FosB的表达相对于Sham和Control组明显减少.结论:双侧NAc-DBS抑制吗啡成瘾大鼠的觅药行为以及NAc区△FosB的表达,证实△FosB可能是慢性成瘾转换机制的关键分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自身给药实验监控系统软硬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自身给药实验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及Windows环境下控制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川金丝猴脑动脉供应的形态学特征,为脑生物学研究提供结构基础,用血管铸型和组织透明方法追踪观察了川金丝猴幼体脑动脉的来源和分支分布。结果表明川金丝猴与人脑的动脉供应基本相同,也由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供应。上述动脉的分支于垂体周围形成大脑动脉环。颈内动脉通过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前部的血液,椎动脉参与形成基底动脉、小脑动脉系和大脑后动脉,供应脑干、小脑和大脑后部的血液。另外,川金丝猴幼体左、右大脑前动脉间缺少前交通动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诱导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3月择期行腹部手术且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入剂量为1.0μg/kg的右美托咪定稀释液15 m L)和对照组(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入15 m L生理盐水),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在不同时刻的BP、HR、RPP,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NE和E的浓度。结果:(1)与T0时刻相比,对照组患者的心率、血压、RPP在T1-T5各时刻是先有所下降后又上升的(P0.05),其中对照组RPP在T3时明显上升(P0.01),然而实验组内在各时刻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T0时刻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血浆NE和E的含量水平在T3、T4时刻明显上升(P0.05),而实验组则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用于缓解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诱导插管时心血管反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适合制作婴幼儿全身动脉铸型标本的方法,为解剖学教学与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选择100cm 以下的婴幼儿新鲜尸体标本一具,从胸骨角开始沿胸骨中线纵行切开5cm,暴露升主动脉,在升主动脉中部横行切开并分别作离心和向心插管灌注.结果:铸出的标本外形美观,具有结构完整性和连续性,血管分支毗邻关系明确,疏密有度.结论:采用升主动脉插管法是制作婴幼儿全身动脉铸型操作较为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尽管脑间质给药被认为是避开血脑屏障阻碍,实现中枢神经系统给药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经过16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后发现,只有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经该途径给药有效.本研究对经脑间质途径给予神经保护药治疗脑缺血进行了探索,并首次提出了经脑间质的简单扩散给药技术.结果发现,对大脑中动脉永久栓塞的大鼠模型预先一次性给予胞二磷胆碱(0.0025g/kg,50mmol/L),栓塞12h后显示,SDD组的梗死体积仅是腹腔给药组的1/6,而SDD组胞二磷胆碱的用量却只有腹腔给药组的1/800.本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给药位点,应用简单扩散可实现药物在靶区的分布,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20.
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rh BNP)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性重症(ADHF),给药方式对于治疗ADHF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尚缺乏报道。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比持续给药和间歇给药两种方式阐明给药方式对其疗效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入我院的ADHF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人,对照组为持续给药组,实验组为间歇给药组。给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数、心功能指标、平均动脉压、尿量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持续给药组的疗效强于间歇给药组,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在血流动力学等参数改善不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初步认为rh 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重症患者的疗效显著,但与持续给药方式相比,间歇给药方式无明显优势。因此,我们建议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在临床治疗应用上应该采取持续给药方式对ADHF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