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MRSA的越发,万古霉素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成为治疗MRSA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出现,临床上抗感染治疗面临极大困难,引起了医学界普遍的关注。本文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发展,耐药状况,作用机制,相关治疗和热门争议话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李彦媚  徐泽智  徐振波 《生物磁学》2011,(1):194-197,186
随着MRSA的越发,万古霉素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成为治疗MRSA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出现,临床上抗感染治疗面临极大困难,引起了医学界普遍的关注。本文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发展,耐药状况,作用机制,相关治疗和热门争议话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引起人和动物发病的一种主要的致病菌,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数含有荚膜成分,并且这种荚膜成分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和抗噬菌作用有关。主要从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的5型和8型血清学分类、分子结构、影响因素、表达调控等方面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 1 999~ 2 0 0 3年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 ,采用K B方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 ,对 1 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1 2月临床分离的 42 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 ;耐药率的显著性比较采用x2 检验。结果显示 ,1 999~ 2 0 0 3年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42 3株。 2 0 0 2~ 2 0 0 3年MRSA的分离率为 1 9.7% (2 9/ 1 47)有增加趋势 ,高于 1 999~ 2 0 0 0年度分离率 1 7.5 % (3 3 / 1 89)。在 2 0 0 2~2 0 0 3年间MSSA对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 .0 % ,4.6% ,2 .3 % ,1 .3 % ,6.8%和 2 1 .8%。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 ,为 5 1 .9% ,70 .4%和 41 .3 %。与 1 999~ 2 0 0 0年比较 ,MSSA对青霉素G、环丙沙星、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明显下降 ,p <0 .0 5。 5a间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菌株。 1 999~ 2 0 0 3年MRSA发生率有增加趋势。耐药性监测有助于遏制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5.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病的病原菌。通过其表面蛋白(黏附素)与宿主的细胞外基质结合感染宿主,这些蛋白的结构已从分子水平上得到揭示。本综述了金葡菌产生的表面蛋白及其主要蛋白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6.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感染问题至今仍备受国内外有关部门重视。控制感染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弄清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中断菌株在敏感病人之间或无症状携带者与病人之间的传播,这样的流行病学研究依赖于有高鉴别力的分型系统来辨别菌株的相关性。本文就金葡菌传统的基于表型的噬菌体分型、血清学分型、耐药谱分型、凝固酶分型以及新兴的质粒分型、染色体DNA脉冲电泳分型、核糖分型和全细胞蛋白图谱分型等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海深 《微生物与感染》1997,20(1):20-21,29
多征重耐药性金黄金葡萄球感染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对β-内酰按蟠蠊生素是最主要耐药机制,不产酶株主要是细菌合成新型青霉素结合蛋白2a而引起抗生素作用靶位改变之故,它由获得性染色体基因所编码。  相似文献   

8.
田洪亮  徐刘溢  彭练慈  朱燕 《微生物学报》2023,63(12):4441-4450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A)被认为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引起人畜的感染性疾病,导致皮肤、软组织和血液感染,引发脓毒症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随着抗生素的滥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导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的出现,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散播,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目前亟需有效控制SA感染的新疗法,因此本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防治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MRSA的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病原体,它产生多种类型的毒素,从而引起各种类型的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s),是一组血清学上互不相同的热稳定肠毒素,有10个血清型。由于食入了被SEs污染的食品而主要引起肠胃炎,此外,SEs还是一种强的超抗原,它可以刺激非特异性T细胞增殖。SEs各型之间有着相似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发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由于其多种耐药菌株的出现,发病率迅速攀升,而且通常的抗生素治疗已不可靠。国内外研究者致力于寻找能够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疫苗的有效靶点,如毒素、荚膜多糖、胞外基质结合蛋白、表面多糖、表面蛋白、毒力因子表达调控蛋白等,希望研制出能有效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疫苗。本文主要介绍其近年来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植物细胞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增芳  樊汝汶 《植物研究》1999,19(4):407-414
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植物细胞壁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现在已基本清楚了细胞壁的解剖结构及化学组成,但细胞壁的发生发育、细胞壁的功能和细胞壁的各种组成成份--木质素、纤维素等的研究及利用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细胞壁的研究重点提出了初步的构想以共商榷。  相似文献   

12.
硼营养与植物细胞壁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必需的7种微量元素中,植物缺硼最为普遍,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半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对硼的生理功能和硼肥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为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硼元素的特殊性,至今对硼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和基本生理功能仍不十分清楚。不同植物的缺硼症状尽管各不相同,但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就是根尖和茎尖的伸长首先受到抑制。顶端生长依赖于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由此可见,硼必然首先影响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硼对细胞分裂的影响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Whittington〔1〕曾报道缺硼减少大豆有丝分…  相似文献   

13.
产朊假丝酵母细胞壁对铜离子吸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产朊假丝酵母细胞与分离纯化的细胞壁对铜离子吸附能力。观察铜离子浓度、温度和pH值对产朊假丝酵母吸附铜离子的影响,探讨细胞壁在酵母吸附重金属离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细胞壁是酵母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主要部位。细胞壁的蛋白酶酶解实验证明,对胰蛋白酶不敏感的细胞壁嵌合蛋白是铜离子吸附的主要位点。  相似文献   

14.
玉竹生殖细胞壁在发育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光镜细胞化学和电镜方法,研究了玉竹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壁的结构和性质,证明了生殖细胞在刚形成时分隔它与营养细胞的壁是含胼胝质和纤维素的,从生殖细胞行将与内壁脱离开始,直至完全游离在花粉粒的营养细胞质中的发育时期,壁变薄和不显示苯胺蓝和荧光增白剂的荧光,但对PAS是正反应的,当生殖细胞进入花粉管后和在有丝分裂前,细胞具有弱的PAS正反应的包被,在结构形态上与曾在精细胞中描周质相似。研究结果证明玉竹  相似文献   

15.
The cell wall of Staurastrum luetkemuelleri Donnat & Ruttner was examin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using whole cells, in thin sections with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and in air dried whole cells and unstained thin sections with X-ray microanalysis in the scanning-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STEM). The cell wall was ornamented with spines and wartlike structures. Spines were solid structures, consisting of deposits of cell wall material between two main cell wall layers. The wart-like structures were pore organs extending through the cell wall and the mucilaginous layer outside the cell wall. The pore cylinder was surrounded by deposits of cell wall material similar to the ones in the spines. X-ray microanalysis of selected areas on whole cells from a natural population showed iron accumulation in discrete locations on the cell extensions of S. luetkemuelleri. In the unstained thin sections iron was found only in the cell wall deposits in the spines. Cells grown in laboratory cultures failed to show iron accumulation regardless of readdition of iron-EDTA (Fe-EDTA) to the culture medium.  相似文献   

16.
焦锑酸钾处理的水霉(Saprolegnia ferax)菌丝显示:焦锑酸沉淀颗粒仅存在菌丝细胞壁而不是原生质中,并呈顶端到基部的极性分布,即在菌丝最顶端细胞壁中丰富致密、重叠在一起,在约3—10μm的亚顶端则变得稍为稀薄而可分辨,在约10μm以后的成熟区域进一步显得松散而无规律。焦锑酸沉淀颗粒可经EGTA螫合处理去除,并经X-射线微区分析证明在3.6—3.7keV区域可产生Sb和Ca元素混合峰,说明焦锑酸沉淀反映了Ca~(2 )的分布。对冷冻干燥菌丝细胞壁表面进行扫描电镜X-射线微区分析,同样证明菌丝细胞壁含有大量的Ca,菌丝最顶端Ca信号强度高于10μm以后的成熟区。由于Ca~(2 )和H~ 可能为一对拮抗因子维持菌丝顶端细胞壁可塑性和刚性间的平衡以保证菌丝顶端生长,我们检验了菌丝生长过程中培养介质的pH变化,证实培养介质pH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上述结果提示细胞壁Ca~(2 )可能在菌丝顶端生长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An ultra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ell wall of Penium silvae-nigrae Raban. and P. spinospermum Josh. showed that these species possess true pores with a pore apparatus and overlapping semi-cell walls. It follows that these two taxa belong not to the Peniaceae, but to the Desmidiaceae sensu stricto; they are referred to the genus Actinotaenium Teil. on account of the shape of their cells and chloroplasts. Two other species previously included in Penium Bréb. are referred to Actinotaenium. Although their cell wall structure could not be studied, they are distinguished from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of Penium by the following photomicroscopically observable complex of features: (pseudo-) girdle bands none, cell wall pores in longitudinal rows, zygospores not globose but of irregular shape. The following new combinations ensued: Actinotaenium borgeanum (Skuja), A. phymatosporum (Nordst.), A. silvae-nigrae (Raban.), A. silvaenigrae var. parallelum (Krieger) and A. spinospermum (Josh.). In addition the diagnosis of the genus Penium was emended and P. margaritaceum (Ehr.) ex Bréb. was selected as the lectotype species. The family Gonatozy-gaceae is merged into the Peniaceae on the basis of cell wal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9.
淡水贝类贝壳多层构造形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小明 《动物学报》1994,40(3):221-225
对几种淡水贝(包括蚌、螺)进行形态及组织学观察,并通过实验方法重现贝壳三种物质,即:角质、棱柱质、珍珠质的生成过程,结果表明:外套膜外表皮细胞是由相同类型细胞组成,这些相同细胞在不同的作用条件下形成贝壳多层构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