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用免疫印记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E6蛋白的表达,从而为探求一种简捷、无创的诊断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112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HPV16/18 E6蛋白的表达,并以导流杂交检测标本中HPV DNA作为对照。结果在宫颈癌组和CINII/Ⅲ组,HPV16/18 E6蛋白的表达水平(75%、67.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P(0.05;而CINI组(31.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PV16/18 E6蛋白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脱落细胞中HPV16/18 E6蛋白的过度表达与宫颈癌及CINII/Ⅲ的发生密切相关;利用免疫印记法检测脱落细胞中HPV16/18 E6蛋白对宫颈鳞癌及CINII/Ⅲ的诊断及无创性筛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微小RNA-9(microRNA-9,miR-9)靶向调控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Recombinant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PTEN)在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16+及HPV18+宫颈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收集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培养HPV16+SiHa细胞、HPV18+HeLa细胞、HPV阴性C33A细胞及正常宫颈上皮H8细胞,检测miR-9、PTEN的表达水平。SiHa细胞和HeLa细胞进行分组转染后检测增殖抑制率、凋亡率、PTEN及miR-9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高危型HPV阳性及阴性的宫颈癌组织中miR-9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TEN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且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癌组织中miR-9、PTEN表达的变化更显著;SiHa细胞、HeLa细胞中miR-9的表达水平高于C33A细胞和H8细胞、PTEN的表达水平低于C33A细胞和H8细胞(P<0.05);敲低miR-9表达后,SiHa细胞、HeLa细胞的PTEN表达水平、增殖抑制率、凋...  相似文献   

3.
杜瑞  尼娜  钱景  叶静  毛彬斐  梁伟腾 《病毒学报》2021,37(1):146-152
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16)感染与口腔癌、宫颈癌的发病有关,HPV16 E6基因编码的蛋白是重要的癌蛋白,已经被证实能够通过增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B1,HMGB1)表达来促进宫颈癌细胞的侵袭,但是否能调控口腔癌细胞的侵袭仍未明确。为研究HPV16 E6基因通过增加HMGB1表达调节口腔癌CAL27细胞侵袭的作用,口腔癌CAL27细胞被分为对照组、空白质粒组、HPV16 E6质粒组、NC-si RNA组(短片断干扰RNA阴性对照组)、NC-si RNA+HPV16 E6质粒组、HMGB1-si RNA+HPV16E6质粒组,检测细胞中HPV16 E6及HMGB1的表达、细胞的侵袭数目、培养基中HMGB1的含量。结果显示,HPV16 E6质粒组细胞中HPV16 E6及HMGB1的表达量、培养基中HMBG1的含量、细胞的侵袭数目均高于对照组及空白质粒组(P<0.05);HMGB1-si RNA组细胞中HMGB1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及NC-si RNA组(P<0.05);NC-si RNA+HPV16 E6质粒组的细胞侵袭数目均明显高于NC-si RNA组(P<0.05),HMGB1-si RNA+HPV16 E6质粒组的细胞侵袭数目均明显低于NC-si RNA+HPV16 E6质粒组(P<0.05)。本研究提示,HPV16 E6基因能够促进口腔癌CAL27细胞的侵袭且这一作用与增加HMGB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各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宫颈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标本并将其分为CIN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及宫颈癌组用免疫组化法对E-cadherin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于术前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E-cadherin在CINⅠ级、CINⅡ-Ⅲ级及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0(80.0%),24/50(48.0%)、17/50(34.0%),随疾病的进展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减少,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危型HPV在CINI级、CINⅡ-Ⅲ级及宫颈癌中的阳性感染率分别为21/50(42.0%)、38/50(76.0%),48/50(96.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CIN和宫颈癌中,HR-HPV阳性组中E-cadherin阳性率39.3%(42/107)低于HR-HPV阴性组中E-cadherin阳性率90.7%(39/43)(P0.05)。结论:E-cadherin的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是HR-HPV导致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在人子宫颈癌微环境内的分布与T细胞亚型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本研究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TAMs在60例子宫颈癌组织、1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及10例子宫颈组织的分布情况;间接免疫荧光双标法分析浸润的FOXP3~+Treg细胞数量、CD8~+T细胞数量及其粒酶B分泌情况。统计学分析TAMs数量与癌间质浸润的FOXP3~+Treg、CD8~+T数量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TAMs在子宫颈癌微环境的数量均显著多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子宫颈组织(p0.01,p0.01),同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阳性细胞数也明显多于子宫颈组织(p0.01);TAMs数量与宫颈癌间质内浸润的FOXP3~+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性(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和癌栓相关(p0.05,p0.05),但与CD8~+T细胞浸润数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本实验发现TAMs在宫颈癌微环境内大量分布,且与肿瘤局部免疫抑制及淋巴结转移和癌栓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正常宫颈上皮、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中ADAM1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ADAM17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切片中无明显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中少部分表达,呈浅黄色,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癌细胞大量表达,ADAM17表达呈棕褐色,数量较多且浓染。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DAM17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临床分期的上升,ADAM17的表达逐渐升高;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DAM17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AM17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异常高表达,且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通过检测ADAM17蛋白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细胞系中HPV感染状态与P16和E-cadherin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免疫荧光、Western-blot以及RT-PCR的方法检测HeLa、SiHa和C33A三个细胞系中P16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HPV阳性的两个细胞系HeLa和SiHa中P16的表达呈强阳性而E-cadherin的表达呈弱阳性,HPV阴性的细胞系C33A中P16的表达为弱阳性而E-cadherin呈强阳性表达。结论宫颈癌细胞系中HPV的感染与P16的表达呈正相关而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线粒体分裂蛋白1(Mitochondrial fission protein 1,FIS1)介导的线粒体分裂对肝癌细胞侵袭与迁移的调控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比较10对肝癌原发灶与转移灶组织中FIS1表达,以明确FIS1与肝癌转移的关系。通过si RNA干扰FIS1的表达后,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变化,q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标志分子上皮型钙黏蛋白(epithelia cadherin,E-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神经型钙黏蛋白(neural cadheri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肝癌转移灶组织中FIS1的表达显著高于原发灶组织。干扰FIS1表达后,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E-cadherin和ZO-1的表达上调,而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下调。结论:线粒体分裂蛋白FIS1在肝癌转移灶组织中高表达,并可能通过调节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肝癌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NFAT1和TWEAK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宫颈鳞状上皮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癌中表达,探讨NFAT1和TWEAK表达情况在宫颈鳞癌发生和临床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研究组织病例为档案病理蜡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FAT1和TWEAK的表达;对宫颈鳞癌进行临床分期,分析NFAT1和Tweak表达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FAT1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I级、CINII级、cINIIl级、鳞癌中分别为24.4%,24.5%,29.2%,72.7%,78.4%,各纽总体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cINIII级与宫颈鳞癌中NFAT1表达率较宫颈正常上皮,CINI级,CINII级与cINIII级显著增高。TWEAK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I级、CINII级、cINⅢ级、鳞癌中分别为73.4%,66%,73.1%20.4%,19.6%,各组总体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宫颈正常,CINI级,CINII级与CINIIIN.较CINⅢ与宫颈鳞癌中TWEAK表达率显著增高。NFATI和TWEAK表达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FAT1和TWEAK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存在差异且两者间表达存在相关性,NFAT1表达增加与宫颈鳞癌发生和肿瘤进展有关而TWEAK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人宫颈癌HeLa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在细胞水平研究HIF-1α对宫颈癌HeLa细胞上皮细胞-间质变标记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H0细胞)、转染pGenesil-1空白质粒的HeLa细胞株(H1细胞)及转染HIF-1α-shRNA质粒的HeLa细胞株(H2细胞)分别行常氧及缺氧(150 μmol/L CoCl2培养12 h)培养,应用Western印迹、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每组HeLa细胞中HIF-1α、上皮标记蛋白E-cadherin、间质标记蛋白vimentin、N-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印迹分析各缺氧组HIF-1α、E-cadherin、vimentin及N-cadherin的平均光密度值,免疫细胞化学显示H0细胞、H1细胞缺氧时HIF-1α、N-cadherin、vimentin蛋白高表达,而E-cadherin低表达,H2细胞在乏氧时HIF-1α、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减弱,而E-cadherin高表达.结论 通过shRNA干扰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HIF-1α,可一定程度上抑制乏氧环境中宫颈癌HeLa细胞上皮细胞-间质变.  相似文献   

11.
人乳头瘤病毒16(Human papillomavirus 16,HPV16)感染与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V16编码的HPV16E6蛋白是主要的致癌蛋白,已经在宫颈癌细胞中被证实能够促进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同时也可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但HPV16 E6蛋白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尚未阐明。为研究HPV16 E6蛋白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迁移及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培养食管癌Eca109细胞并分组,空白对照组用不含药物及质粒的DMEM处理,空白pcDNA3.1组转染空白的pcDNA3.1质粒,HPV16 E6组转染HPV16 E6基因的pcDNA3.1质粒,HPV16 E6+XAV组转染HPV16 E6基因的pcDNA3.1质粒、同时加入β-catenin抑制剂XAV939;并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活力及细胞中增殖基因、迁移基因、Wnt/β-catenin通路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转染24h后,HPV16 E6组细胞的增殖活力、迁移活力以及细胞中c-myc、cyclinD1、bcl-2、HMGA-2、N-cadherin、Wnt2、β-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空白pcDNA3.1组;HPV16 E6+XAV组细胞的增殖活力、迁移活力以及细胞中c-myc、cyclinD1、bcl-2、HMGA-2、N-cadherin、β-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HPV16 E6组,Wnt2的蛋白表达量与HPV16 E6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本研究揭示,HPV16 E6蛋白能够促进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迁移且该作用与激活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Pin1,CyclinD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CyclinD1在宫颈液基细胞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诊断的意义。经液基细胞学筛查,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8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13例正常组织进行HPV检测分型,同时对HPV16/18阳性的标本进行Pin1,CyclinD1免疫组化。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Ⅲ,浸润癌组织中Pin1表达率分别为7.7%(1/13)、57.1%(12/21)、68.4%(13/19)、85%(34/40)(P<0.05);CyclinD1表达率分别为0%、9.52%(2/21)、20.5% (4/19)、55%(22/40)。HPV16/18的表达率也随着宫颈病变的升级而升高,分别为15.4%(2/13)、42.9%(9/ 21)、57.9%(11/19)、82.5%(33/40)。Pin1和HPV16/18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高度相关(r_0=1.0,P<0.05);而CyclinD1的表达与HPV16/18相关性较小(r_0=0.4,P<0.05)。认识Pin1,cyclinD1和HPV16/18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肺鳞状细胞癌中CD44蛋白和maspin蛋白的表达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它们与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116例肺鳞状细胞癌和30例正常肺组织中CD44、maspin和CD3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肺鳞状细胞癌和正常肺组织中CD44和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39.7%和10.0%、100%,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4和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与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的分化级别、淋巴结转移与否以及临床分期等相关(P0.05);且CD4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MVD计数呈正相关关系,maspin蛋白阳性表达与CD44蛋白阳性表达和MVD计数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D44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低于其阴性表达组患者(P0.001);maspin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其阴性表达组患者(P0.001);MVD≥21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MVD21组的患者(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CD44和maspin蛋白的表达是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D44和maspin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肺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联合检测CD44和maspin蛋白的表达对肺鳞状细胞癌的进展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虹  张芬  张振东 《病毒学报》2021,37(6):1363-1369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但高危型HPV感染引起宫颈上皮恶变的机制尚不清楚.微小RNA (micro RNA,miR)-362-3p是具有抑癌活性的miR,在宫颈癌中表达降低;Nemo样激酶(Nemo-like kinase,NLK)是生物信息学预测得到的miR-362-3p靶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增加.但宫颈癌发病过程中高危型HPV感染与miR-362-3p、NLK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检测了miR-362-3p、NLK在宫颈癌组织及宫颈癌细胞株中的变化,并通过转染miR-362-3p模拟物、NLK表达质粒的方式验证了miR-362-3p靶向NLK调节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 显示:与癌旁组织比较,宫颈癌组织中miR-362-3p的表达明显降低、NLK的表达明显增加且与高危型HPV阴性的宫颈癌组织比较,高危型HPV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中miR-362-3p的表达明显降低、NLK的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宫颈上皮细胞比较,HPV16感染的SiHa细胞、HPV18感染的HeLa细胞及HPV阴性的C33A细胞中miR-362-3p的表达明显降低、NLK的表达明显增加且SiHa细胞中miR-362-3p表达降低、NLK表达增加最明显;在SiHa细胞中,过表达miR-362-3p能够降低细胞活力及NLK的表达,同时也使NLK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荧光活力降低;过表达NLK能够逆转miR-362-3p降低细胞活力及NLK表达的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宫颈癌中高危型HPV感染与miR-362-3p低表达、NLK高表达有关,过表达miR-362-3p通过靶向抑制NLK降低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活力.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初步探索了高危型HPV感染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在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癌中miR-362-3p表达减少并靶向引起NLK表达增加,进而促进了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这为将来深入认识高危型HPV引起宫颈癌发病的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孙怀美  林伟  王翔宇  董艳  王蓁 《生物磁学》2012,(18):3430-3435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和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以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含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宫颈组织标本中端粒酶的表达。结果:(1)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在对照组、C1NI、CINII、CINⅢ和宫颈癌组分别为10.00%、16.67%、40.00%、70.00%、95.00%,宫颈癌组高于cINⅢ,CINⅢ高于C1NⅡ,C1NII高于CIN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5C(X^2=-4.329,P=0.037;xⅫ.327,P=0.038;X^2=4.022,P=0.045)。(2)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和病毒负荷量均增高。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在宫颈癌和CIN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INI及CINⅡ(X^2=29.501-7.414,P〈0.01)。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在对照组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K(P〈0.05);C1NI组分别与CINⅡ、C1NⅢ及宫颈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和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增,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r=0.943,P〈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和端粒酶活性均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肿瘤微环境中免疫共刺激分子B7-H4与其配体结合后可提供免疫抑制信号,调控肿瘤组织中的免疫应答。本研究探讨B7-H4、Fas及Caspase-3裂解片段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分析其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例正常宫颈上皮、3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13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7-H4、Fas及Caspase-3裂解片段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宫颈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B7-H4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不表达,在CIN组织中微弱表达,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B7-H4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大小和肿瘤浸润深度有关,B7-H4与Fas蛋白表达呈现负相关,与Caspase-3裂解片段存在共表达关系。结论:B7-H4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过表达可引起Fas蛋白表达下调和Caspase-3裂解片段增多,抑制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参与肿瘤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从而促发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阻断B7-H4通路途径,有望成为宫颈鳞状细胞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组织中p21waf基因表达与高危HPV感染的情况,研究P21蛋白与高危HPV感染在宫颈组织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21蛋白及基因杂交捕获Ⅱ代技术(HC-Ⅱ)检测高危HPV在正常宫颈组、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这4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宫颈组、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中P2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8%、15.4%、39.1%和57.7%;高危HPV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23.5%、65.2%和88.5%,这两项指标在CIN、宫颈癌组有明显的升高趋势且与正常宫颈和宫颈炎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别宫颈组织中高危HPV阳性组的P2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的P21蛋白阳性率。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21蛋白的表达和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恶化均有高度的相关性,其检出率和阳性表达率随着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在CIN向宫颈癌恶性转化过程中,P21与高危HPV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持续感染阶段宫颈P16和Ki67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16/Ki67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102例HPV16持续感染者、136例非持续感染者宫颈组织P16、Ki67蛋白的表达,并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分组为双染阳性组、双染阴性组。所有患者随访观察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结局及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率。结果:P16、Ki67及P16/Ki67双染的阳性率分别为40.3%、44.5%及34.0%,HPV16持续感染患者P16、Ki67及P16/Ki67双染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持续感染患者(P0.05)。HPV16持续感染患者的P16、Ki67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HPV16持续感染患者中,双染阳性组的病情持续和进展比例明显高于双染阴性组,也明显高于HPV16非持续感染(双染阴性组、双染阳性组)患者(P0.05)。HPV16持续感染患者中,双染阳性组进展为HSIL及以上病变发生率为32.5%(13/40),显著高于双染阴性组6.5%(P0.05)。结论:P16,Ki67双染阳性在HPV16持续感染阶段与宫颈上皮内病变疾病进展成正相关,对HPV16持续感染进展为宫颈高度病变有预警价值,可作为HPV16阳性早期治疗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制人乳头瘤病毒(HPV)E1蛋白抗体,并运用于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通过基因重组、原核表达并纯化阳HPV E1蛋白片段;经免疫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经免疫印迹及基因转染鉴定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例宫颈病变中E1蛋白,经原位杂交验证。结果:将PCR扩增的E1蛋白保守功能域(第362~456aa)基因片断重组于原核表达载体pEK- 318的6×His标签下游,经诱导表达和亲合层析,纯化出14kD His-E1蛋白。制备的多克隆血清经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不仅可与His—El蛋白结合,也与HeLa细胞内源性及基因转染表达的天然E1蛋白反应。运用免疫血清检测7例宫颈尖锐湿疣和6例宫颈上皮内瘤病(CIN)Ⅲ级病例显示:7例宫颈尖锐湿疣6例为阳性染色,阳性反应主要分布于病灶中挖空细胞的胞核。同时6例CINⅢ级病变全部阳性,着色主要为非典型增生鳞状上皮细胞核。为了确定上述病例中E1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的准确性,运用原位杂交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7例宫颈尖锐湿疣均为HPV/11型杂交阳性,6例CINⅢ级病变全部为HPV16型杂交阳性,显色部位与免疫组化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研制的HPV E1蛋白抗体可以用于病理组织学HPV病毒检测。  相似文献   

20.
HCCR和HPV16/18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HCCR在宫颈脱落细胞(来自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诊断的意义.选取5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液基细胞学残液标本中具有相应组织学标本者31例,并随机选取10例正常标本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HCCR和HPV16/18.结果可见.HCCR在正常宫颈细胞及组织中呈现低表迭,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细胞和组织中阳性率随着病变的升级而升高;HPV16/18 DNA的检出率随着宫颈病变的升级而升高;HCCR和HPV16/18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1,P<0.005);无论是HCCR还是HPV16/18,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和相应宫颈组织中的栓出率都是一致的.结论利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检测HCCR和HPV6/18对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筛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