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袁正宏 《微生物与感染》2006,1(1):F0003-F0003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是一个已有20年历史的部级重点实验室,自建立以来始终以国家防病治病的重大需求为目标,以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如病毒性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为重点,分别从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结构功能、发病机制、机体免疫应答以及疾病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近5年,实验室主持了国家“863”课题5项,“973”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4项,同时还承担其他如上海市、对外合作等科研项目36项。  相似文献   

2.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我国土壤微生物学学科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华癸教授创建的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并主要整合校内2个优势学科即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省级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的相关研究力量而组成.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实验室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董鸣研究员,实验室主任为李百战教授。实验室围绕三峡库区水环境、自然生态系统和城镇生态系统, 重点对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库区生态环境的演变和发展规律、库区生态环境的综合调控理论与关键技术以及生  相似文献   

4.
“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近日被教育部正式批准立项建设。以上海交通大学谢绳武校长与中国计量学院院长庄松林院院士为首的专家组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进行了现场论证。中国科学院王启明院士,中国工程院黄尚廉院士、薛鸣球院士以及天津大学郁道银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邢达教授等组成的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规划与指导。“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设立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内。实验室日前已具备较好的科研…  相似文献   

5.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4,26(4):444-444
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1999年9月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重点实验室。主任鲍仕登教授,副主任田惠桥教授和吴乔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翟中和院士,副主任徐洵院士和周海梦教授。实验室以“开放、流动、联合、竞争”为指导方  相似文献   

6.
7.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6年,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陈晓亚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许智宏院士。成立之初,实验室研究以植物发育、代谢调控研究、激素作用机理、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真核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基因克隆和基因工程为主:"九五"后期,实验室逐渐开展了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并在构建重要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平台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学术方向和研究内容包括1、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利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平台,围绕水  相似文献   

8.
《植物学报》2014,(6):753
山东大学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领域涵盖植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生态学、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等多门学科。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及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重开展植物细胞工程与渐渗系创制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发掘植物抗逆、优质、抗病功能基因并深入探讨其表达调控机理,将植物分子、细胞、个体及群体水平的研究整合起来,为培育高产、耐逆、优质的新种质及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10.
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成立于1992年。目前实验室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科和博士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分子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非线性生态学模型、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学研究。实验室已经建立了植物分子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和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等研究平台。实验室现有配套设施齐全的总面积为6286m2的“逸夫实验楼”一座及其附属用房和5个野外研究基地。本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42人,客座研究人员、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47人。实…  相似文献   

11.
《植物学通报》2008,25(5):I0001-I0002
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12月,主要工作是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方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传能转能、植物对环境应答、植物生长发育和信号转导的分子调控机制。这些领域的深入研究将会带动包括高产、高质、高抗逆品种的培育,开发植物野生资源和功能分子的应用等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4年9月,19g8年3月建成验收.2001年,原中国科学院发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之后在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基础上成立了发育生物学中心.实验室以模式生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等手段探索生物个体发育和与发育相关的人类疾病的遗传调控及其分子机理,为国家重大需求如动植物遗传改良与人类遗传发育疾病防治等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是发育生物学知识创新和高级研究人才培养的基地.  相似文献   

13.
《生命世界》2005,(3):108-108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6年,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陈晓亚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许智宏院士。  相似文献   

14.
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我国著名的医学研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内。它始建于1986年,经过三年的建设,1988年成为我国第二批对国内外开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产生癌的首要原因是细胞的某些基因在病毒、肿瘤因子和诱变因素作用下发生了变化(目前还不能准确地知道是哪些基因)。近数十年来,  相似文献   

15.
《植物学通报》2011,(5):596-596
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997年经农业部批准组建为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998年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003年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同年又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被认定为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相似文献   

16.
17.
《生物产业技术》2009,(6):84-86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是国内食品科学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科技部于2007年4月发文批准建设,2007年9月通过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实验室以江南大学和南昌大学为依托单位.在两校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安全、食品科学)的基础上,以各自的“食品科学”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整合两所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学科和研究基地的优势资源.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严格要求高标准地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8.
《植物学通报》2006,23(5):614-615
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12月,由光合作用研究中心、分子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和信号转导与代谢组学研究中心组成。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传能转能机理、植物对环境应答、植物生长发育、信号转导的分子调控及其在农业生物工程上的应用等。实验室成立以来已在Nature、The 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The Plant Journal以及Proteomics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实验室在光合膜蛋白复合体结构与功能研究、光合作用对环境适应的机理研究、水稻根系发育功能基因研究、植物干细胞维持、花粉发育囊泡运输、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9.
《植物学报》2012,(2):196
中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原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12月,主体学科定位是面向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植物科学的前沿问题,利用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和现代组学手段,系统研  相似文献   

20.
《植物学报》2014,(6):I0001-I0001
山东大学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领域涵盖植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生态学、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等多门学科。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及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重开展植物细胞工程与渐渗系创制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发掘植物抗逆、优质、抗病功能基因并深入探讨其表达调控机理。将植物分子、细胞、个体及群体水平的研究整合起来。为培育高产、耐逆、优质的新种质及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